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人应该有感恩之心,对所拥有的一切都心存感激。让幼儿学会感恩对其一生的发展都很重要。通过多年的实践,作者总结出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的有益经验:以身作则,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幼儿学会感恩;加强家园联系,使感恩教育无处不在。
关键词: 幼儿 感恩 感恩教育
草木为了感激春的到来吐露新芽;鲜花为了感激夏的到来竞相开放;硕果为了感激秋的到来挂满枝头;雪花为了感激冬的到来把大地母亲银装素裹。自然界尚且如此感恩,人更应该具有感恩之心。我们应该心存感激,对我们所拥有的一切。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就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淡。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感恩”,这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因为,现在的幼儿只懂得受恩而不懂得施恩,他们是家庭的中心,只知有自己,不知爱别人;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只知攀比,不知回报;只知被爱,不知责任。感恩教育就是通过情感教育,深入幼儿个体心理世界,激发个体心灵共鸣,促使幼儿对某些事件产生更深刻的情感体验,强化责任意识,培养健康高尚的道德情操,发展和升华道德情感。感恩教育就是要让幼儿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在享受着别人通过付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的生活。当孩子们感谢他人的善行时,第一反应常常是今后自己也应该这样做,这就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让他们从小知道爱别人、帮助别人。
让幼儿学会感恩对其一生的发展很重要。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将无法弥补。”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爱心和同情心。幼儿若常怀感恩之心,则不仅能培养其与人为善、与人为乐、乐于助人的品德,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而且对其今后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有重要作用。那么,幼儿园老师应该怎样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呢?
一、以身作则,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
教师是孩子的第二父母,是孩子眼中无所不知的圣人。教师的言行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应该时刻关心幼儿。对于幼儿表现出的关爱行为,应该不吝惜地说声“谢谢”。说一句“谢谢”简单吗?你一定会说,很简单呀。教小孩子说,也很简单呀,每一次你提醒他们,他们一定会说。可是,我觉得挺难的。不是难在发音,才短短两个字,谁都学得会。难就难在使用上,让孩子们主动使用“谢谢”,并不是一件一天两天就能做好的事情。从小班开始,我就将“谢谢”常挂在嘴边,那时,孩子感受了什么时候使用,并且会在成人的提醒下使用。到了大班,我更加强调礼仪,提醒孩子坐有坐姿,站有站姿,告诉孩子挖鼻子等个人隐私行为,不应该在公共场所出现。当在和同伴的交往中产生争执时,我首先问:“你有没有说过好听的话?”由此强化孩子的礼貌交往过程。
午餐时,是练习说“谢谢”的好时机。给孩子们盛汤,是我必做的。大多数孩子对这种成人劳动习以为常,根本不会感恩。但是菲菲总是会在我给她盛好汤后说句“谢谢”。“不用谢!”我不适时宜地表扬道:“最喜欢给菲菲盛汤啦,她总会说好听的话。”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让更多的孩子愿意成为我喜欢的孩子。于是,一声“谢谢”从孩子们的口中娓娓道来,确实不失为我班的一道风景线。
当好的习惯养成后,对孩子的一生都有益处。经常可以听到,我班孩子自觉使用礼貌用语,当“谢谢、不用谢、你好、对不起、没关系、请”等好听的话成了孩子们的好伙伴时,我真的感到由衷的快乐。幼儿天性爱模仿,当我们对幼儿时时关爱,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时,会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说不定哪天他们也会有类似的行为。这就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让幼儿意识到,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多值得感谢的人,无形中就培养了他们的感恩意识。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幼儿学会感恩
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周围环境中的资源,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
(一)专门的“感恩”教育活动
1.利用节庆活动开展集体“感恩”活动
每年的“三八节”,“教师节”,“父亲节”,“重阳节”……都是教师开展感恩教育不可错过的良机。对于心理发展水平还处于以自我为中心的幼儿来说,单纯的口头教育是很难接受的,我们可以在这些节日里开展专门的集体的感恩活动,让幼儿在节日的氛围中学会“感恩”。如“重阳节”时幼儿园邀请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与小朋友一起共庆重阳节,感谢爷爷奶奶们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无私奉献,把美好的年华、热情和精力都献给晚辈们。活动中,请小朋友表演节目等,在一次次这样的活动中,孩子们的内心被融化了。
2.创设有趣的情境开展主题式“感恩”活动
创设有趣的情境和一系列的活动,让幼儿去体验、感受,渗透感恩教育。例如主题活动《秋天》的环境创设,秋天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万物逐渐萧条。在主题中有个音乐活动——歌曲《小树叶》,歌曲的第一段体现了小树叶离开妈妈的恐惧,而第二段的转折非常迅速,小树叶勇敢地对妈妈说,春天我会回来,打扮树妈妈。对成人来说,花开花落是非常自然的现象,然而站在孩子的角度,他会想小树叶真可怜,一个冬天都见不到妈妈,会害怕的。在开展这个活动时,将散文《落叶》的部分内容与歌曲相结合,给歌曲中间添加一段,将歌曲中蕴含的情感很自然地作了调整。小树叶为什么会离开妈妈呢?“小树叶飘飘,飘呀飘呀飘,飘到了妈妈的脚下,抱呀抱呀抱成一团,温暖树妈妈”。改编后的歌曲教师不需要再作任何诠释,孩子很自然地从歌曲当中体验到了关爱带给人的喜悦。回家后的亲子活动就是“我给家人送温暖”,于是孩子们有的给爷爷洗脚,有的给奶奶捶背,有的帮妈妈做家务。教师节孩子们和父母一起去拜访父母的老师,老人节全家人一起为爷爷奶奶送温暖,使孩子成为一位关爱自己、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充满爱心的人。
(二)一日生活中融入“感恩”教育活动
感恩教育的本质目标就是完善人的生命,特别是完善人的精神生命。要引导幼儿学会对父母对家庭感恩;对其他亲人感恩;对教师、同伴和朋友感恩;对大自然感恩,等等。
1.在日常生活中开展
在晨间谈话中,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安排一些“我为××做什么?”“妈妈为我做什么?”等话题,让全班小朋友都来分享为亲人服务劳动的快乐。谈话目的是让孩子明白:父母养育孩子的不易,父母也需要孩子的爱,促使孩子不断由“被爱”向“施爱”转化。每逢妇女节、母亲节、劳动节等节日我们还会相应开展一些活动,让幼儿做一件让家人开心的事情,比如,给父母捶捶背、送一杯热茶或帮妈妈擦桌抹凳,等等。
2.在教学中开展
老师可以选用短小精美和富有人生哲理的寓言故事、童话故事或名人名家的感恩故事等,加以讲解或让孩子们进行讨论,让孩子们明白感恩的道理。也可以学唱一些感恩的歌曲,或是在特定日子为特定的人做一些令其感动的小事情,也可以让孩子谈谈自己对感恩的认识,讲一些让自己非常感动的事情。
3.在游戏中开展
游戏是孩子的伙伴,孩子的生活都离不开游戏。教师在孩子们的游戏中开展“感恩”教育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来当妈妈”游戏中,要求孩子们抱着一个小娃娃去走路、吃饭,等等,孩子们真切地体验到当妈妈的不易,于是在下午来接时,很多孩子都不让妈妈抱,而主动自己走着回家了。在游戏中体验并学会“感恩”是让孩子直接体验接受的良好途径。
三、加强家园联系,使感恩教育无处不在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站,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应成为幼儿感恩教育中的首席教师,并将家庭视为幼儿获得感恩意识的第一个平台。幼儿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家中,如果他们整天看到的是自己的父母对待老人冷漠、自私,那么他能学会关心别人,感激别人吗?
因此,父母要做好感恩的表率。在家中要做到尊敬长辈,孝顺父母,当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道谢,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当儿童在家庭生活中帮助了父母时,父母要及时感谢幼儿的施恩行为,使其体会到施恩的快乐。多给孩子讲一些感人的爱的故事,让其受到熏陶、感染,学会同情,知道要关爱身边的人和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要有意识地让孩子记住家人的生日、重要纪念日等。让孩子在体会全家人为自己过生日的幸福的同时,也在家人的生日时能画一幅画、做一些感恩卡片等送给家人,或者是唱上一首感恩的歌曲,或者是说上一句祝福的话语。家长可以适时“生病”或表示“很累”,请孩子端杯茶,或帮忙干一些简单的家务活,让孩子学会关心。还可以在家中养一些小动物,让孩子去喂养。如饲养一些比较便于管理的小鸡、小兔子、小金鱼等,请孩子做这些动物的“家长”,时刻关心、呵护这些小动物。教育孩子在获得别人的爱时懂得表达谢意,适当的时候让他亲自回馈爱。教育孩子要播撒爱。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所有的孩子都学会感恩、学会同情、学会关爱,都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做一个爱的传递者。
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贪婪与抱怨;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自大与冷漠;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苛刻与虚荣;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索取,多一份奉献。
感恩之心是沉睡在孩子心灵深处最美的天使,愿天下所有教师都能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叩开孩子的心扉,去唤醒这个“天使”,让感谢成为一种习惯。
关键词: 幼儿 感恩 感恩教育
草木为了感激春的到来吐露新芽;鲜花为了感激夏的到来竞相开放;硕果为了感激秋的到来挂满枝头;雪花为了感激冬的到来把大地母亲银装素裹。自然界尚且如此感恩,人更应该具有感恩之心。我们应该心存感激,对我们所拥有的一切。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就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淡。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感恩”,这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因为,现在的幼儿只懂得受恩而不懂得施恩,他们是家庭的中心,只知有自己,不知爱别人;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只知攀比,不知回报;只知被爱,不知责任。感恩教育就是通过情感教育,深入幼儿个体心理世界,激发个体心灵共鸣,促使幼儿对某些事件产生更深刻的情感体验,强化责任意识,培养健康高尚的道德情操,发展和升华道德情感。感恩教育就是要让幼儿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在享受着别人通过付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的生活。当孩子们感谢他人的善行时,第一反应常常是今后自己也应该这样做,这就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让他们从小知道爱别人、帮助别人。
让幼儿学会感恩对其一生的发展很重要。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将无法弥补。”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爱心和同情心。幼儿若常怀感恩之心,则不仅能培养其与人为善、与人为乐、乐于助人的品德,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而且对其今后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有重要作用。那么,幼儿园老师应该怎样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呢?
一、以身作则,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
教师是孩子的第二父母,是孩子眼中无所不知的圣人。教师的言行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应该时刻关心幼儿。对于幼儿表现出的关爱行为,应该不吝惜地说声“谢谢”。说一句“谢谢”简单吗?你一定会说,很简单呀。教小孩子说,也很简单呀,每一次你提醒他们,他们一定会说。可是,我觉得挺难的。不是难在发音,才短短两个字,谁都学得会。难就难在使用上,让孩子们主动使用“谢谢”,并不是一件一天两天就能做好的事情。从小班开始,我就将“谢谢”常挂在嘴边,那时,孩子感受了什么时候使用,并且会在成人的提醒下使用。到了大班,我更加强调礼仪,提醒孩子坐有坐姿,站有站姿,告诉孩子挖鼻子等个人隐私行为,不应该在公共场所出现。当在和同伴的交往中产生争执时,我首先问:“你有没有说过好听的话?”由此强化孩子的礼貌交往过程。
午餐时,是练习说“谢谢”的好时机。给孩子们盛汤,是我必做的。大多数孩子对这种成人劳动习以为常,根本不会感恩。但是菲菲总是会在我给她盛好汤后说句“谢谢”。“不用谢!”我不适时宜地表扬道:“最喜欢给菲菲盛汤啦,她总会说好听的话。”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让更多的孩子愿意成为我喜欢的孩子。于是,一声“谢谢”从孩子们的口中娓娓道来,确实不失为我班的一道风景线。
当好的习惯养成后,对孩子的一生都有益处。经常可以听到,我班孩子自觉使用礼貌用语,当“谢谢、不用谢、你好、对不起、没关系、请”等好听的话成了孩子们的好伙伴时,我真的感到由衷的快乐。幼儿天性爱模仿,当我们对幼儿时时关爱,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时,会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说不定哪天他们也会有类似的行为。这就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让幼儿意识到,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多值得感谢的人,无形中就培养了他们的感恩意识。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幼儿学会感恩
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周围环境中的资源,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
(一)专门的“感恩”教育活动
1.利用节庆活动开展集体“感恩”活动
每年的“三八节”,“教师节”,“父亲节”,“重阳节”……都是教师开展感恩教育不可错过的良机。对于心理发展水平还处于以自我为中心的幼儿来说,单纯的口头教育是很难接受的,我们可以在这些节日里开展专门的集体的感恩活动,让幼儿在节日的氛围中学会“感恩”。如“重阳节”时幼儿园邀请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与小朋友一起共庆重阳节,感谢爷爷奶奶们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无私奉献,把美好的年华、热情和精力都献给晚辈们。活动中,请小朋友表演节目等,在一次次这样的活动中,孩子们的内心被融化了。
2.创设有趣的情境开展主题式“感恩”活动
创设有趣的情境和一系列的活动,让幼儿去体验、感受,渗透感恩教育。例如主题活动《秋天》的环境创设,秋天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万物逐渐萧条。在主题中有个音乐活动——歌曲《小树叶》,歌曲的第一段体现了小树叶离开妈妈的恐惧,而第二段的转折非常迅速,小树叶勇敢地对妈妈说,春天我会回来,打扮树妈妈。对成人来说,花开花落是非常自然的现象,然而站在孩子的角度,他会想小树叶真可怜,一个冬天都见不到妈妈,会害怕的。在开展这个活动时,将散文《落叶》的部分内容与歌曲相结合,给歌曲中间添加一段,将歌曲中蕴含的情感很自然地作了调整。小树叶为什么会离开妈妈呢?“小树叶飘飘,飘呀飘呀飘,飘到了妈妈的脚下,抱呀抱呀抱成一团,温暖树妈妈”。改编后的歌曲教师不需要再作任何诠释,孩子很自然地从歌曲当中体验到了关爱带给人的喜悦。回家后的亲子活动就是“我给家人送温暖”,于是孩子们有的给爷爷洗脚,有的给奶奶捶背,有的帮妈妈做家务。教师节孩子们和父母一起去拜访父母的老师,老人节全家人一起为爷爷奶奶送温暖,使孩子成为一位关爱自己、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充满爱心的人。
(二)一日生活中融入“感恩”教育活动
感恩教育的本质目标就是完善人的生命,特别是完善人的精神生命。要引导幼儿学会对父母对家庭感恩;对其他亲人感恩;对教师、同伴和朋友感恩;对大自然感恩,等等。
1.在日常生活中开展
在晨间谈话中,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安排一些“我为××做什么?”“妈妈为我做什么?”等话题,让全班小朋友都来分享为亲人服务劳动的快乐。谈话目的是让孩子明白:父母养育孩子的不易,父母也需要孩子的爱,促使孩子不断由“被爱”向“施爱”转化。每逢妇女节、母亲节、劳动节等节日我们还会相应开展一些活动,让幼儿做一件让家人开心的事情,比如,给父母捶捶背、送一杯热茶或帮妈妈擦桌抹凳,等等。
2.在教学中开展
老师可以选用短小精美和富有人生哲理的寓言故事、童话故事或名人名家的感恩故事等,加以讲解或让孩子们进行讨论,让孩子们明白感恩的道理。也可以学唱一些感恩的歌曲,或是在特定日子为特定的人做一些令其感动的小事情,也可以让孩子谈谈自己对感恩的认识,讲一些让自己非常感动的事情。
3.在游戏中开展
游戏是孩子的伙伴,孩子的生活都离不开游戏。教师在孩子们的游戏中开展“感恩”教育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来当妈妈”游戏中,要求孩子们抱着一个小娃娃去走路、吃饭,等等,孩子们真切地体验到当妈妈的不易,于是在下午来接时,很多孩子都不让妈妈抱,而主动自己走着回家了。在游戏中体验并学会“感恩”是让孩子直接体验接受的良好途径。
三、加强家园联系,使感恩教育无处不在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站,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应成为幼儿感恩教育中的首席教师,并将家庭视为幼儿获得感恩意识的第一个平台。幼儿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家中,如果他们整天看到的是自己的父母对待老人冷漠、自私,那么他能学会关心别人,感激别人吗?
因此,父母要做好感恩的表率。在家中要做到尊敬长辈,孝顺父母,当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道谢,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当儿童在家庭生活中帮助了父母时,父母要及时感谢幼儿的施恩行为,使其体会到施恩的快乐。多给孩子讲一些感人的爱的故事,让其受到熏陶、感染,学会同情,知道要关爱身边的人和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要有意识地让孩子记住家人的生日、重要纪念日等。让孩子在体会全家人为自己过生日的幸福的同时,也在家人的生日时能画一幅画、做一些感恩卡片等送给家人,或者是唱上一首感恩的歌曲,或者是说上一句祝福的话语。家长可以适时“生病”或表示“很累”,请孩子端杯茶,或帮忙干一些简单的家务活,让孩子学会关心。还可以在家中养一些小动物,让孩子去喂养。如饲养一些比较便于管理的小鸡、小兔子、小金鱼等,请孩子做这些动物的“家长”,时刻关心、呵护这些小动物。教育孩子在获得别人的爱时懂得表达谢意,适当的时候让他亲自回馈爱。教育孩子要播撒爱。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所有的孩子都学会感恩、学会同情、学会关爱,都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做一个爱的传递者。
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贪婪与抱怨;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自大与冷漠;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苛刻与虚荣;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索取,多一份奉献。
感恩之心是沉睡在孩子心灵深处最美的天使,愿天下所有教师都能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叩开孩子的心扉,去唤醒这个“天使”,让感谢成为一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