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米焦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8545133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冻米焦是江西上饶的方言,埠外称之为“冻米糕”或“冻米糖”。在我的老家汪家园村,“米焦、米焦”就叫得更响。米焦有爆米焦和冻米焦之分。做爆米焦容易也便宜,用糙米都行,只要交给“打炮人”,让其用米炮机摇几下,“嘭”一声,“小白胖子”就出来了。做冻米焦就不一样,一要选材,选个儿大、个儿长的糯米,会比糙米价格翻一番,每斤在三毛钱上下。二要选天气,最好是屋檐挂“冰牙”的雪天,把糯米淘洗浸泡后,放在饭甑里蒸熟,再均匀地摊放在圆溜溜儿的竹编簸篮上,让它狠狠地“裸冻”几天。借助冬阳照晒,伴随天天的手工搓揉, 冻糯米要历练为咯嘣硬的“铁汉子”,才算完成备料。
  “大人想挣钱,孩儿盼过年”,没错,穷归穷、苦归苦,过年还是要讲点儿年俗。腊月一到,村里村外都飘逸着炒豆、花生的年香,家家户户都合计着做米焦这件大头年活儿。一般年景是:多数人家多做爆米焦, 少做冻米焦,难得几家是相反。奇怪的是, 我家总是向“难得几家”看齐。
  小时候看不清事理的我,常常会一脸蒙,我家毕竟比邻居更穷。不像房叔,他是牛贩子。我见过,房叔右手牵住牛鼻子的绳往高处举,左手收拢五指探进牛嘴腔,摩挲一下上下层的牛牙齿,牛的年龄就估摸得八九不离十,牛价就出来了,买家、卖家都甘心让他“吃两头”,“牙钱”(农村牛贩子赚耕牛交易中获得的买卖双方的钱,类似于中介费)就进了腰包。在我五岁那年,上世纪 60 年代中期,父亲是太愚昧,不好意思声张自己的“疝气”发作,被确诊两天就 一命归西。我母亲在41 岁就开始守寡,直到去年去世。父亲撇下台阶一般的四儿四女,最大的不到二十岁,最小的才三个月。“煮稀饭多加一瓢水”,正是“一拖八”的处境,母亲居然心气不落,尽管吃力,也会把 做冻焦这档年事办得不落人后。

往岁月的深处想,唯有两件事情依然存活,那就是卖力气和卖柚子。

母亲带着丧夫之痛,坚持下地卖力气。当时,妇女出工一天最高的记 3.5 工分,母亲个儿头中等、结实硬朗,拿到了最高分。大哥就当劳力用,一出工就“开肩”

(农村18 岁上下的小青年参加当初生产队出工,只干重活儿,如:要担水浇菜,到城里旱厕挑大粪回来)了,评了个 6.5 工分。母子正好拼成一个正劳力。亏月满月可记工分在 230~300 区间。一个工分大约收入一毛钱,月收入在23~30 元不等。

母亲卖力气是行的,做点儿小生意也照样行。我家厨房后面有株奇特的柚子树,三根主干亭亭直立,宛如植物三胞胎, 子头一般大。每年,圆嘟嘟的柚子都挂得沉甸甸的。8 月,母亲就开始疏果,摘掉部分青壮拥挤果,用竹箩筐担到市面上去。这一轮不是吃柚子肉,而是吃皮,卖给城里人做酱香柚子皮。价钱很了得,大的可以卖一毛钱,小的也不少于8 分。两挑一出,
  母亲就说不愁买糯米的钱了。立冬后,剩余的柚子就熟透了,这时可以吃皮,更可以吃肉,因为是红心柚,有水分有甜度,两毛钱一个。“植物银行”让母亲买白糖的钱也凑齐了,那时的白糖可不便宜,要七毛钱一斤。麦芽糖不用现金,拿早晚米就可以兑换。冻糯米、白糖、麦芽糖三大件办齐后, 母亲就特别开心,脸上才会有笑意,走起路来也更轻盈,不亚于办喜事,有了做好准备后的滿足。
  快过年了,我会伸出手指让母亲掐算做冻米焦的时间。其实,我知道一般是腊月二十,只不过是卖个乖,让大人知道小孩儿的心急。下午时分,我跟母亲都会忙开。我做助手,吃力地卸下木榫门板,连同米焦架、“半升桶”(农村一种用毛竹制作的用来计量各种稻米的盛具)一起洗干净,还要搬来两条木凳子,铺上门板,板中间摆正米焦架,案板就搭好了。母亲要用半个下午把冻糯米炒发。其炒法极其原始,将煤油搅拌过的冻糯米放到铁锅里,连同河沙一起窸窸窣窣地爆炒,一般5 秒钟,冻糯米就和爆米花一样发酵成一个个“ 小白胖子”,再敏捷地用密匝的竹筛把“小白胖子” 从滚烫的河沙中分离出来。办法虽然很土,但炒发的冻糯米既不会黏沙,也不会附带刺鼻的煤油味,确实是又白又发又香酥。
  早先,晚上做米焦靠煤油灯照明,后来,换成了十五瓦的白炽灯泡。看母亲做米焦,我特别留意“煎糖水”的一分一秒。米焦做得好不好,功夫就在煎糖水的细微和毛糙。
  煎糖水,其实就是熬制糖胶。开始前, 母亲就在灶面摆放一个装满开水的蓝边大碗,碗面架一根筷子。当白糖、麦芽糖煮沸 5 分钟后,母亲就紧盯锅里翻滚的糖水,眼神的专注程度堪比技师。母亲时不时地拿起筷子,蘸上变黄的糖水。如果糖水滴在

开水中呈放射状,说明太嫩,绝不要下料, 如果收缩成闪亮滚圆的珍珠,母亲就大喊一声——可以放料!把炒发的糯米投入糖胶并快速翻动。接着,母亲也不怕烫手,把右手伸进锅里,抓起一把和了糖胶的半成品,手掌上翻在空中抛一抛,这是检验黏稠的状态,只要抛出了团团,就可以起锅。剩下的活儿就看手脚快不快。母亲用“半升桶”使劲儿地碾压米焦架中的米焦,再用隔板精准地画直线,一般可以画出 36 封,这样成封的米焦就小气了一点儿。母亲每架就画定 30 封,拿到手上就端方“打手”(分量不轻)。最后是依画线切块。切块就需要刀功了,否则,切得有厚有薄,就会被人闲话为“懒做”。母亲的刀唰唰地响,米焦块块匀称,不知情的,还以为是机械的工艺。

年后,只有一个小心愿:拜年客你早早上门吧!因为来了客人,东家就要“烧茶”

(农村一种风俗,春节后只要东家来客,邻里之间都要端出多种年货同桌品吃),烧茶不仅仅是烧开水,更是年俗聚会。左邻右舍会端来炒制的吃点,米焦都摆在盛具抢眼的最上层。客人主人都围桌而坐,热热闹闹地抽烟、喝茶、吃米焦。大人会打发一下眼巴巴的小孩儿,调皮鬼不过瘾会趁大人不注意,偷一把米焦就跑。我向来脸皮薄,干不出这种事。这个时刻,人人都心知肚明,吃东家吃西家,货比三家,看看谁会做年事,谁的米焦尤其是冻米焦做得拿得出手,确有年节比擂的意味。母亲每每端上桌的都是清一色的冻米焦,自然,点赞率最高。房叔家的客人是从城里来的,他常常举着我家白崭崭的米焦,对人喜滋滋地说:“雪花嫂的米焦爽口酥松,吃起来最享受。”

“雪花”是我母亲的名字。
  责任编辑:黄艳秋

其他文献
蒸阴米  毋庸置疑,母亲的蒸阴米是一道绝活儿——不软不硬,不黏不散。更妙的是,她能变着法子把阴米染一把红,再染一把蓝,点缀在阴米之中晒干。白花花的阴米中,有红衬蓝,有蓝托红,养身养眼养心,情不自禁地唾液生津了。  在老家,蒸阴米是要请客的。但我们家蒸阴米,客人不请自来。为啥哩?因为母亲蒸阴米从不用格子,她老人家用的是比格子大N倍的蒸子。清一色的泡桐树板子紧箍,阴米蒸熟之后会散发一种特别的原木香,沁
期刊
岳母一向身体健康,退休二十多年一直承担起买菜、烧饭、洗碗、干家务的重任, 平时很少吃药,更不用说上医院。但 2013年12月7日清早,打破了家庭的平静,那时做早餐的岳母身子突然一斜,被岳父及时发现并扶住,才避免摔倒……  救护车一路长鸣,快速送往医院重症室,紧急抢救了 3小时才脱离危险。当她睁开眼看到亲人时说:“没事,你们回吧!”没成想,她坚强地不让人扶,竟然独自下床活动,半小时不到又昏过去了,再
期刊
江南的秋,金风飒飒。我和女儿漫步在苏州狮子林。在我身边,女儿总是天真烂漫的模样,好像回到小时候,仰面望着蓝蓝的天空:一片树叶打着旋儿,从高高的树枝上飘下,好像舍不得离开树枝,非常努力地在空中徘徊。  女儿伸出手去,接住那片刚脱离树枝的叶子,轻轻地托着,托着,久久凝视—— 失去水分的叶子,已变成苍老的黄色,有点儿干硬,也很粗糙。  女儿抬头仰望树梢,她望得那么认真, 久久地望着,眼里凝着深情,好像代
期刊
我家门口,种了两棵桂花树。往年,中秋节前后,桂花树就开满了米粒般细碎的黄色小花,但今年有些反常,眼看到了农历八月底,桂花树还是像往常一样,只看到绿叶,而没闻到花香,这事,让我惊诧莫名。重阳过后的一日傍晚,看到树枝上冒着一个个小白点,春芳问我,是不是桂花树要开花了呀?我仔细观察过后,觉得这种可能性比较大。一周后的一天上午,刚出门,春芳兴奋地告诉我,桂花树开花了。我抬头一看,真的,桂花树上不知啥时结满
期刊
秋风渐硬,朋友从老家捎来了花豆,我迫不及待地做了一盘。嚼在嘴里,思绪竟然荡回到遥远的家乡。  花豆,也叫肾豆, 因其形状如人体肾脏、全身布满红色经络花纹而得名。古时为朝廷贡品, 因此又叫圣豆、皇帝豆。  早年,家乡贫瘠的土地上除了种些土豆、玉米外,剩下的便是花豆了。  花豆是喜阴植物,阳光不宜过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的家乡天气刚好适合种植花豆。  花豆个儿不大,呈椭圆形颗粒,一半水红,一半露白,
期刊
心安之处即是家?  地理意义上的家,父亲回去的是越来越少了,早些年他不仅爱回,回去还总要住上一两个晚上,虽然随着学校撤离、青壮年外出打工,村子里日渐萧条,但白天和那些手拄拐杖的老者在村口的老槐樹下唠唠旧事,傍晚端一碗绿豆稀饭坐在院子里的葡萄架下看看星星,也还是蛮惬意的。可是随着一条高速公路要穿村而过的消息不胫而走,像是给静谧的山村撒下一把充满诱惑的金币,道德的藩篱被贪婪的欲念瞬间撕扯得百孔千疮。先
期刊
在我的家乡,赣西分宜县北部观子垴山脚下,猪栏曾经是家家户户的必备。  上世纪 70年代初期,我见过最早的猪栏,由厚厚的土砖砌成,陡坡形的房顶盖有冬茅或稻草。猪栏漏雨透风,到了冬天,自身冻得瑟瑟发抖的人们难免会对猪的处境抱有同情之心,但无能为力。时间久了,厚厚的土砖墙由于猪蹭痒而剥落变薄,加上冬茅和稻草干燥易燃不安全,于是,人们期待砌个火砖墙的猪栏,搭上木椽,盖上瓦片。谁都知道,只有吃饱喝足睡好,猪
期刊
辋川于我而言,是个既陌生又熟悉的地方。我外公是土生土长的惠安辋川人, 当年背井离乡到外地当兵,最后结婚成家定居浙江金华。小时候,外公时不时会提起他在辋川生活的经历,看得出,他对辋川是多么的怀念,哪怕他在金华居住了六十多年。  芳菲四月,天上飘着毛毛细雨,我和妈妈踏入辋川的土地,望着眼前的一切,心里有着莫名的亲切感,原来外公和妈妈讲述的辋川是这个模样啊!  走在青石板铺成的二里古街上,明显感受到一股
期刊
宁乡花猪,又称流沙河花猪,或者草冲花猪,因产地而得名,与洞庭湖的湘蓮、武区的铜鹅,一并被誉为“湖南三宝”。  小时候在乡下老家(桃江),每到三月间,就有人挑着装猪仔的箩筐在村里转悠吆喝:“ 宁乡花猪仔啦,卖宁乡花猪仔啦啊!”母亲就急匆匆地跑出房舍,不一会儿就抱回来一两只六七斤重的猪仔,嫩嘟嘟的,黑白相间的花纹,特别好看。  开始养时,还是要喂米汤、潲水加煮点我们也很羡慕的碎米。一个月后,我和妹妹就
期刊
“皇冠”是我给厂里的一只公鸡取的名。这只公鸡,鸡龄刚到一年,却非同一般,它是公鸡中的战斗机。虽说此话是借来之音,也没有半点儿夸大其词。  国庆前夕,我去山里友人储师傅家买他自制金刚刺酿造的酒。在那里看到一群放养在山地大棚的公鸡,只只羽毛发亮,威武雄壮,特别是鸡冠,红得似一团燃烧的火焰,令人注目。  看着这群公鸡,我突发奇想要买一只带到厂里作种鸡,改变一下现状,因我养在厂里后山的那群鸡体型十分量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