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神心经

来源 :老来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y5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本无像 运行自性
  润物生法 化性得形
  日月星明 法身有命
  内相无心 外相金刚
  慧根三品 天地自然
  命理生法 神光普照
  命度万物 通养群生
  法源无声 生形妙理
  松柏青青 明慧传经
  道法自然 神行无极
  身居金莲 秽尘不染
  德贯法体 正己度生
  三元自在 圆通明性
  三宝道缘 景化三清
  玄门教法 性命双修
  回度十方 神升三界
  道行九天 法正阴阳
  普渡乾坤 万法归宗
  王宝有道号:长虹道人 作于天宁庙玄关洞
其他文献
社区要在住宅小区的每幢楼选一名楼长,作为平时住户和社区间的联系员。其实,大家都知道,这楼长是一个累人的活,除了管些鸡毛蒜皮的活,余下就全是受气的罪了,不是张家吵架了要你去劝就是李家托你去社区办点事,况且辛苦一年的报酬也不过是从社区里领上几块毛巾和几块肥皂而已。  社区在我们这幢楼里物色了好几天的人选,但大家都推辞了,毕竟谁也不愿受这份罪,平时生活就烦着呢。最后不知是谁推荐了在住宅楼下开小店的张姨,
期刊
在全世界各个角落,凡是有华人的地方都在唱同一首歌——《歌唱祖国》。词曲作者王莘的名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他的夫人王惠芬,知道的人却不多。王惠芬与王莘相依相伴度过了半个多世纪。王莘的歌,她最先听;王莘的心,她最知;王莘的爱,她最懂。  王莘从1939年创作第一首歌曲《晋察冀》至2007年去世前最后一首歌曲《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六十八年中创作几千首歌曲,王惠芬是见证人也第一听众。她至今记得,1949
期刊
我今年73岁。退休前,我是个喜欢爬格子的人。退休后,一直有一个梦寐以求的心愿:要学会发电子稿件。但自己没有电脑,更不懂电脑,困难重重,始终无法如愿以偿。71岁时,我下定决心,在区老年活动中心学发电子稿件。没想到,在72岁时终于学会了!  由此,我觉得学发电子稿件,是一件乐趣无穷的事情。它不仅锻炼了我的意志,还培养了我的钻研精神。  在学发电子邮件的路上,也可谓荆棘丛生。  首先要学会王码五笔打字。
期刊
获得2008第四届中国十大老年新闻人物的这些老人,以积极的人生态度、以感人肺腑的事迹、以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展现了当代老年人的风采和美德。他们的所作所为,既是当代老年人的楷模,也是新时代年轻人学习的榜样,更是亿万中国老年人的骄傲。这些老人是:九江大桥上舍命拦车的河南老人谢凤运;每天给千余人义务指路、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奥运城市志愿者服务站的北京老人谢亮;十几年如一日致力
期刊
近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消化科主任张声生指出,我国有近20%的老年便秘患者,但存在地域差异,北方普遍高于南方,如北京、沈阳分别为20%、18.5% ,高于上海的7%和广州的9%。“造成这一患病率区域差异的原因可能与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有关。”他说。 研究表明,长期便秘可能造成肠道炎症,便秘在结肠癌、衰老、老年痴呆等病症的发生中可能有重要作用,一些心脑血管病患者还可能因排便过于用力而发生意外
期刊
古称“长寿县”的湖北省钟祥市最近对八旬以上老人进行了普查统计。结果显示,这个百万人口大市拥有80岁以上老人15507人,百岁老人有77人。  由中国老年学学会组织的?中国长寿之乡?评审专家委员会近日认定,钟祥市人均预期寿命、百岁老人、80岁高龄以上人口等3个必达指标及12项参照指标均符合“中国长寿之乡”评定标准。钟祥市堪称名副其实的“长寿之乡”。
期刊
“外孙女给我安装了足球游戏软件,我亲自督阵,当了回主教练,比米卢‘抢先’率领国家队冲进世界杯,真过瘾!”80岁的博客老人“樱花”说起她的足球战绩,兴高采烈,虽然那些成绩都是虚拟的。  虚拟网络改变老年生活的现实,越发显得真切。“博客老人”在虚拟空间里尽情地轻舞飞扬着,忘记了岁月、忘记了孤单、忘记了......     博客里的翻译家    “樱花”小时候学过日语,但几十年没再用过。网络世界里,她不
期刊
古人特别是一些官员,到了晚年或致仕后,远离官场之倾压,解脱公事之烦劳,会萌生一种散淡心态,心境平静,心情愉悦,感到逍遥自在,无拘无束,慵懒悠闲,清雅恬淡,因而常写诗抒怀。张华,西晋政治家、文学家、诗人。他和诗人何劭是好友,在《答何劭》中云:自昔同僚寀,于今比园庐。衰疾近辱殆,庶几并悬舆。散发重阴下,抱杖临清渠。属耳听莺鸣,流目玩鯈鱼。从容养馀日,取乐于桑榆。年至迟暮,体力日衰,行将致仕,官闲无事,
期刊
时间过的真快,一晃我和老伴都已经是六十多岁的人了,在苏北新沂这个小城,已整整生活了二十八个年头,从三十多岁的年轻人,已不声不响地跌进了老年人的行列,时光就这样无情,没有什么不在岁月中老去的,我们无法留住朝晖,也无法留住晚霞;无法挥去酷暑,也无法躲避寒冬,能与我们厮守到底的,惟有属于我们自己息息相关鲜活的生命。可我们这一辈人思维方式,生活习惯与现今的青年人大不相同了。  二十年前,单位分给我一套70
期刊
在岳阳平江县张市乡范固村,有一位75岁的老婆婆叫薛玄荣。45年来,即便是盛夏酷暑,她也从不敢离开火炉半步。37摄氏度的高温酷暑,她仍需头戴4层棉帽,身裹8层衣裤,脚套3双袜子方能保暖,当地人都叫她“寒婆”。  薛婆婆怕冷不是先天性的,而是45年前的一场怪病所致。30岁时,薛婆婆得了一场怪病,她病时躺在床上盖了5张被子,身体还是一个劲地冻得发抖。家人们陪着她四处求医问药,光中药汤她就喝了600多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