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政务新媒体如何提升影响力和传播力——以省政府门户网站系列微纪录片《党史上的荆楚记忆》为例

来源 :新闻前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bbo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百年党庆,举世瞩目。“七一”前夕,湖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携手17个市州政府门户网站联合推出系列微纪录片《党史上的荆楚记忆》,自6月23日首推至7月15日收官,共计刊发17期,浓墨重彩,翔实生动,为百年党庆激情放歌。该系列微视频以荆楚红色教育基地为主场,以红色讲解员为引导,宣讲党史,追忆往昔,唱响时代主旋律。
其他文献
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这在中华民族、新中国发展历史上都具有重大意义与价值,而在新时代背景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也取得了很多成绩。本文就从该角度入手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成就与启示进行了分析。
随着高速公路的迅猛发展,安全快捷的特点使越来越多的社会营运车辆选择行驶高速公路,中梁山旧隧道作为成渝高速公路的重要工程,为川渝两地的经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并成为川渝两地的“黄金线”,但由于中梁山旧隧道受原设计的局限性影响,出现多种结构性病害,给高速公路运营公司带来了一定的管理难度和安全隐患。本文以重庆成渝高速公路中梁山旧隧道病害处治工程为载体,全面总结了隧道病害处治工程的经验,为后序同类隧道的病害处治工作提供了较强的借鉴与参考作用。
人口老龄化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近年来,我国老龄人口持续增长,养老需求也更加多元,民宿康养逐渐成为新型康养方式。位于凉山州的西昌市是一座生态型旅游城市,而今年间康养产业逐步成为西昌市发展产业之一,其中西昌市大石板社区以乡村振兴发展为契机,通过旅游+民宿康养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康养之路。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城区与维护城市内优良生态环境的生态用地在发展问题上产生了矛盾。如今,新兴的科学技术正逐渐趋向成熟并被运用到环境保护方面。本文将以南京市为例,从内部新技术出发,研究现行条件下城市内人类生活区与城市生态自然地区所产生的矛盾问题。并从城市内城区与生态环境地区两个角度出发,探寻二者能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素。
生态环境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议题,生态环境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能否得到人民认可的一个关键问题。污染防治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要打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围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到2020年的阶段性目标”,一是着重抓好京津冀等重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加强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治理“散乱污”企业,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抓紧解决城市黑臭水体、垃圾处理等城市突出问题。二是全面开展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等提升工作,从而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本研究利用Ucinet和Citespace软件,对CNKI中288篇《监察法》重点文献进行分析,发现:①从年度发文量来看,2019年《监察法》研究的发文量最大,高达101篇;②从期刊载文量来看,《法学杂志》《法学论坛》《法学》是收录《监察法》研究成果排名前3位的期刊;③从作者发文来看,发文量前5的作者为吴建雄、秦前红、刘艳红、江国华、朱福惠,各作者之间合作研究较少,大多为独立研究,仅形成了分别以秦前红、石泽华、江国华、杨宇冠4人为核心、联系较为紧密的4个作者合作研究群;④从机构发文来看,《监察法》研究发文
《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自2017年10月29日印发施行以来,各地纷纷紧跟步伐,陆续制定了本地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细则。本文选取了其中七部,拟通过分析梳理地方责任制规定的重点和亮点,并结合消防执法实践的重难点,对消防安全责任制地方立法提出完善建议。
数智经济背景下,我国劳动者权益的法律保护和社会保障主要涉及三个层面:一是数字平台企业的劳动者因其“自我雇佣者”身份而不能享有存在于典型劳动关系中的相应权益;二是数智技术不当运用于生产管理全过程对劳动者的休息权、隐私权、平等就业权等造成侵蚀损害;三是智能化“机器换人”使部分低技能劳动者面临失业风险和再就业难题。要应对数智经济发展对劳动者权益带来的挑战,需对劳动法律进行调适完善,把零工劳动者纳入保护范畴,对数智技术的管理性运用进行必要的法律规制,并通过完善就业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帮助低技能劳动者应对失业风险和
乡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实现乡村治理的现代化是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和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诉求。当前,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农村工作重点由脱贫攻坚转向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对于促进乡村治理模式的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军事职业教育的总体思路和战略意义为基础,浅析军事职业教育相关配套条件的内容与建设目标,着重从在线课程制作条件(演播室)层面展开阐述,结合军地院校条件建设情况面临重复建设、缺乏整体规划、注重形象工程等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引以为鉴。科学系统的搞好条件建设,不断整合、优化教学资源建设工具,着力提升条件建设质量,将有限的软硬件投资充分发挥作用,使军地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的数量和质量步入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