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副结核病的特点及综合防控策略

来源 :养殖与饲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w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牛副结核病是一种由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顽固性腹泻、渐进性消瘦等,病牛和副结核分枝杆菌携带牛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本文介绍了该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方法和防控策略。该病目前没有特效药物来治疗,重在预防,主要通过隔离疑似病牛、加强检疫、加强饲养管理等措施综合防控。
其他文献
针对近年来福建省福安市稻鱼、稻虾、稻蟹等双品种稻渔种养常发生病虫害而造成生产不稳定的问题,开展1.67 hm~2稻鳖鱼生态种养试验。结果显示,2020年5月中旬种植水稻25万丛,6月初投放平均个体重492.3 g的中华鳖和个体重102.5 g的湘云鲫,经过195 d左右的种养,鳖、鲫个体均重分别达到1 072.5 g、503.6 g,存活率分别为90.6%、85.7%,整个过程几乎未发生病虫害,亩产稻谷、鳖、湘云鲫分别为501.2、88.4、47.5 kg,创亩产值1.91万元,亩利润1.16万元,投入产
补骨脂是豆科植物补骨脂成熟后将其果实中的水分蒸发后而形成的一味中草药,其药性比较温和,但是味道有些生涩。本文简述了作为饲料添加剂的补骨脂在动物骨质疏松、哮喘病、白癜风病、白血病等疾病上的药物治疗作用。
乳猪腹泻在养猪场较常见,其发病原因较为复杂,乳猪出现腹泻容易导致大量死亡,给养猪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乳猪腹泻主要有病原性腹泻和非病原性腹泻,主要防治措施:保证乳猪和母猪的全价饲料和饲料的质量、提升饲养管理水平、避免母源性因素、免疫接种、减少抗生素的使用。
海水池塘立体养殖技术虽已在辽东地区推广多年,但养殖发展并不平衡,尚有许多技术问题待解决和推广。为此,本文介绍了海水池塘立体养殖的技术原理;从池塘准备、苗种放养、水质调节、饵料管理、日常管理5个方面简述了海水池塘立体养殖的具体技术;从蛏床、消毒、施肥、防护网、放苗、病害6个方面提出了海水池塘立体养殖的具体建议。
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的制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综述了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制作的技术要点。只有掌握了青贮池(平台)的建设,全株玉米的收割、加工、运输、装填、压实、封顶等每个环节的技术要点,才能制作出品质优良的全株玉米青贮饲料。
猪巴氏杆菌病是临床常见的细菌性传染病,呈世界流行趋势,该病病原对多种动物都具有易感性,猪应激可促使本病的发生。根据病程长短和临床表现,本病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3种。该病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症状,预防本病需要做好环境卫生的管理,对健康猪群进行科学的疫苗免疫,对巴氏杆菌敏感的抗生素可用于本病的治疗。
猪球虫病是制约养猪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本文从搞好防疫工作、改善产房环境、减少应激因素、做好药物防治等方面介绍了预防猪球虫病的工作要点,以供参考。
猪细小病毒病又称猪繁殖障碍病,是由细小病毒感染引发的一种猪繁殖障碍病。不同年龄、品种和性别的猪均能感染,此病对母猪的生产和繁殖能力影响较大,进而影响养殖收益。本文介绍了猪细小病毒病的病原特征、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及严格控制传染源、定期消毒并切断传播途径、注意均衡营养和防寒保暖、科学接种疫苗等防控措施,药物治疗以“抗病毒、防继发”为原则。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主要特征是体温升高、关节肿胀、呼吸困难、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死亡率较高。本文介绍了1保育猪群暴发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症状、诊治方式、治疗效果及预防建议。
2020年12月23日新疆博乐市某村一羊群在暖棚出现大量死亡,根据实地勘验、流行病学调查、临诊症状、剖检病变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羊群因缺氧窒息死亡。暖棚圈羊须防羊群缺氧窒息死亡,防控措施:暖棚建设要科学、养殖密度要合适、通风换气要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