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寰齿关节置换后寰枢椎部件抗拔出强度的生物力学研究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hpymh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人工寰齿关节置换后寰枢椎部件抗拔出力强度,评价其生物力学性能.方法 在10具正常成年人尸体寰枢关节湿性标本上行人工寰齿关节置换后,在MTS858 Mini Bion-ix生物力学实验机上行寰枢椎部件最大轴向拔出力(F-max)实验.结果 寰椎部件最大拔出力(894.36±102.30)N,枢椎部件最大拔出力(1227.59±143.35)N,寰椎部件钉道长度(20.69±1.43)toni,枢椎部件钉道长度(24.03±1.31)mm,寰椎部件屈服长度(1.51±0.11)mm,枢椎部件屈服长度(1.59±0.12)mm.寰枢椎部件的最大拔出力之间和寰枢椎部件的钉道长度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寰枢椎部件的屈服长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寰枢椎部件最大拔出力与钉道长度呈显著正相关(r1=0.880,P<0.05).寰枢椎部件最大拔出力与屈服长度也呈显著正相关(r2=0.606,P<0.05).结论 人工寰齿关节置换后寰枢椎部件具有较好的抗拔出力性能.寰椎部件螺钉采用单皮质固定,枢椎部件螺钉采用双皮质固定,钉道长度是影响寰枢椎部件拔出力的蕈要因素。

其他文献
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具有促进肝细胞再生、抑制肝纤维化及肝细胞凋亡、溶解硬变肝脏纤维组织、减轻肝损害等功能[1].其活性结构为α链与β链通过二硫键连接而形成的异二聚体。
期刊
目的 克隆人类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FHIT)并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FHIT,将人FHIT基因转染人乳腺细胞MCF-7中稳定表达,检测转染后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变化.方法 构建FHIT基因表达载体pcDNA3.1(+)/FHIT,用脂质体法将FHIT基因的真核质粒表达载体pcDNA3.1(+)/FHIT导入人乳腺癌细胞MCF-7中,细胞计数、流式细胞术分析转染后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变
目的 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和Bel-7402,共培养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增殖的影响.方法 ECV304及其与Bel-7402、SMMC-7721共培养三组分别行rhGH 50及250μg/L、贝伐单抗50 mg/L及其联合rhGH 250 μg/L的干预.Bel-7402和SMMC-7721分别接受两浓度rhGH干预.流式细胞术测细胞周期比.逆转录
目的 观察组织蛋白酶B(CB)、趋化因子受体4(CXCR4)mRNA和蛋白在乳头状甲状腺癌(PTC)中的表达,探讨其在乳头状甲状腺癌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40例PTC,10例正常甲状腺中CB、CXCR4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CB、CXCR4 mRNA和蛋白在正常甲状腺中均为阴性表达;CB、CXCR4 mRNA在PTC中阳性表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改良非压迫性腰椎间盘突出大鼠模型,现报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实验动物和分组:选择8月龄SD清洁级雄性大鼠30只(中山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体重180~250 g,随机分为传统组(10只)、假手术组(10只)和改良组(10只)。
期刊
目的 为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提供临床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100对中国成人干燥寰、枢椎配对标本上,对与临床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相关的数据进行解剖学测量.并对11例创伤性寰枢椎不稳定患者施行了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在齿状突与寰椎前结节后方置入颗粒状松质骨.结果 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冠状面上螺钉植入最小外偏角(5.5±2.0)度,最大外偏角(23.6±2.1)度,矢状面上螺钉植入
随着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技术及各种内窥镜手术技术的发展和成熟,输尿管结石治疗模式发生了较大改变.我们自2007年3月至2008年8月应用输尿管镜等治疗输尿管结石108例。
期刊
目的 探讨B细胞特异的莫洛尼白血病病毒插入位点1基因(Bmi-1)的表达对结肠癌临床诊断及预后的意义.方法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Bmi-1 mRNA在癌组织及癌旁黏膜中的表达差异.免疫组织化学研究203例结肠癌癌组织、203例癌旁正常黏膜和66例癌转移淋巴结中Bmi-1的表达,分析Bmi-1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RT-PCR显示结肠癌中Bmi-1 mRNA表达显著
RNA干扰已成为当前肿瘤基因治疗的新策略[1].我们构建通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靶向的小干扰RNA(siRNA),插入腺病毒载体,干预人结肠癌裸鼠移植瘤模型,探讨其对肿瘤生长及淋巴管生成的影响。
期刊
直肠癌的病因尚不清楚,现认为直肠癌是多基因异常积累而致的恶变[1].本研究旨在mRNA水平观察p53及p21基因在直肠癌中表达,了解p53的功能状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