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报告胃肠镜下手术治疗后发热患者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及相应的控制措施。方法对某院消化科10d 内有6例患者在接受胃镜、肠镜下行息肉等隆起物手术治疗后出现发热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并对内镜中心相关物品进行微生物监测结果6例患者平均年龄(60.50±9.50)岁,均无其他基础疾病。微生物采样标本44份,异常阳性标本7份。主要集中在1号、3号、4号胃镜、漂洗肠镜的软水、镜下手术时用在肠黏膜下注射的注射针等,5d 后再次对规范清洗消毒的胃镜进行采样,结果3号、4号胃镜仍是微生物数超标现象,微生物鉴定结果为3号胃镜内腔为华纳葡萄球菌,其余为鲁氏(洛菲)不动杆菌。结论根据发热患者分布特点及内镜中心相关用品的采样结果分析,本次发热事件可能与漂洗肠镜的软水污染及内镜中心部分胃镜腔内有生物膜的形成,难以清洗彻底及黏膜下注射的穿刺针管腔细小,且有盲端,清洗难度大,不宜清洗干净而导致灭菌失败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