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嬗变

来源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x1990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淮阴师范学院体育系,江苏 淮安 223001;2.南京财经大学体育部, 江苏 南京 210046;3.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3)
  
  摘 要: 为了全面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发展体育教学理论,通 过文献资料法和理论思辩法,着重从传统师生关系的点评和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等方面进行 探讨,提出“交互主体性"的新型师生关系并进行系统论证,以期达到更新体育教学观念、 推进新体育课程改革深入发展之目的。
  关键词:体育课程改革;师生关系;交互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G807.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号:1007-3612(2009)02-0099-03
  
  Evolution of Teacher Student Relationship in Physical Educatio n
  ZU Jing1, YAO Yulong2, WU Benlian3
  (1. Department of Sport, Huaiyin Normal College, Huaian 223001,Jiangsu China; 2. Department of Sport, Nanji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Economics, Nanjing 210046, Jiangsu China; 3. School of Sport, Anhui Normal Unive rsity, Wuhu 241003, Anhui China)
  Abstract: To carry on the guiding ideology of “health first",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 hysical education and to develop the theories about physical education, a new pa ttern of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intersubject is put forward and testif ied systematically by methods of documentary and theoretical critics, emphasizin g on evaluating the traditional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and constructing anew one, in order to renew theories about physical education and push forward t he development of sport course reform.
  Key words: sport course reform;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intersu bject
  
   体育教学中的师生 关系是体育教学过程中最重要、最基本,同时也是最经常、最活跃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到 体育教学的效果和质量[1]。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体育的发展,体育教学对师生关系 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有了新的定位。所以,研究新时期体育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对于全面贯彻 “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实践体育课程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发展体育教学理论,促 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对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各家之说进行点 评的基础上,密切结合当前新体育课程改革实践的需要,探讨师生关系的未来走向。
  
  1 体育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概述
  
  1.1 师生关系定义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标,以其独特的身份和地位通过教与学的直接交流而形 成的多性质、多层次的关系体系[2]。可见,体育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不仅是体育教 师与学 生的关系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体现,而且是一个体现了人际交往和教学管理等特征的关系, 不仅直接影响到运动场上教师向学生传授运动技能、促进身心健康的效果和质量,也影响着 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对学习过程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运动项目的情感和认知,可以 说,体育教学中的师生关系,直接关系到体育课的教学质量,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体育教学取 得成功的必要保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备条件[3]。目前关于体育课中的师生关 系的研究 已有很多成果,其研究视角、建构方式都不尽相同。因此,新体育课程背景下,如何构建起 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对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的本质探讨是 我们研究此课题的切入点和前提条件。
  1.2 师生关系本质体育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其本质应该是体育教 师和学生之间以情感、认知和运动行为交往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心理关系,反映他们之间寻求 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如果都能尊重对方且尽力如对方 所愿,相互之间就会产生积极肯定的情感体验,如高兴、愉快、满意等,并保持接近或亲密 的心理关系,当前正在进行的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选项教学”改革和大学体育的“三自 主”教学改革,即学生具有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和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自 由度等,为塑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奠定了基础;相反,如果其中一方不能满足对方的期望和需 要,或者一方对另一方表示不友好或发生不利于另一方的行为,就会引起另一方的不安,相 互之间就会产生消极否定的情感体验,如抑郁、焦虑、烦躁等,从而产生疏远甚至敌对关系 等,这在传统的师道尊严、带有“军事化训练色彩”的体育课中是屡见不鲜的。
  1.3 影响师生关系因素众所周知,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显然是存在于具体的教学过程之中,那么,影响体育 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因素有哪些呢?是什么决定着这种关系呢?以及某种师生关系一旦形成将 对体育教学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些都是不可回避的讨论主题。
  体育教学中影响师生关系的主要因素是教师、学生和教学思想等,如体育教师的个性特 点、人格魅力、运动水平和教学技巧和对职业的认同程度等,学生的体育兴趣、运动基础、 年龄、性别特点和对体育教师的评价等等,但是最主要的因素是体育教学指导思想,例如, 在“技能论”教学思想的时代,就过分关注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 忽视学生的情感培育和人 格完善,学生被当作反复操练运动技术的工具而非活生生的人,这就是传统师生关系的一个 写照。
  需要说明的是,不论何种师生关系,一旦决定必将对体育教学效果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同 时必将影响着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最终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必须要创建平等、 和谐的师生关系,要重视对学生情感的培养,要将运动技能的教学和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态 度、积极情感、道德规范、合作精神、健康行为等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体育教学要为学生的 课外体育锻炼服务,这样的体育教学才更有意义和价值。正如Rinkzhi(2006)指出:“体育 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为学生的终身体育作准备,如果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不重视情感目标,学生 可能是技能型的和知识型的学生,他们可能选择不参与身体活动”[4]
  
  2 师生关系观点综述
  
  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问题是体育教学论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认识反 映了不同的教学观念,体现着不同的时代烙印。
   2.1 教师中心论这种观点认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是绝对的权威,学生是服从者;体育教师是教 学过程中的主体,学生是客体。这是20世纪的教学观念,可以说是以“教师中心、课堂中心 、教材中心”为特征的典型代表在体育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它导致了传统的体育课程过分强 调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即教师尽力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讲解和示范去学习和掌握技术动作。 这种我教你学,我说你听,我做你练的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观念严重阻碍了学生主体性的 发挥和发展,致使学生形成了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甚至体育教师的一个错误示范动作会 导致全班学生一模一样的错误运动技术形成;同时,这种“三中心主义”不仅严重地剥夺了 学生的自主性,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摧残了学生的自信心,而且也导致了学生对体育教师 的怨恨和抵触情绪,师生关系经常处于冲突和对立之中。
  随着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传统的“ 三中心主义”严重地忽视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且,体育教学中的教师中 心论的师生关系趋于交往的“单向度”,难以达成交往过程中的互识与共识,往往使学生体 育学习感到枯燥、乏味,而且负担很重,严重地影响了体育学习的效果;出现诸如“教师教 得辛苦,学生练得痛苦,还是不满意的结果”,“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等不正常 现象。令人感到痛心疾首的是,至今仍然还有少数人因循守旧,执迷不悟,只重视学生的自 然属性而忽略其社会属性,把情感丰富的学生当成毫无思想的运动机器,把生动活泼的体育 课上成枯燥乏味的机械训练课。
  2.2 学生特殊客体论该观点认为:体育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是客体,但学生是一种特殊的客体,他们 具有自觉能动性。此观点与“教师中心论”相比有所进步;但是,仍然没有脱离“教师中心 论”的窠臼。因为学生尽管具有“自觉能动性”,尽管是“特殊的”,但是当他被置于客体 地位的时候,体育课堂仍然由体育教师来主宰,学生的“自觉能动性”就只能表现在怎样做 “客体”上。其典型表现就是一直把运动技术教学看作几乎是体育教学的唯一目标,过分关 注学生运动技术的细节学习,而忽视学生的情感培育和人格完善等。体育教师被简化和抽象 为体育知识、运动技术的拥有者和传授者,学生还只是知识、技术的接授者,还是客体。运 动技术成为奴役师生的工具,学生实质上仍然是被当作物而非活生生的人,这种“特殊客体 论”的师生关系仍然是专制且失去了教育性。
  2.3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论这是我国体育教学理论和实践中非常流行的一种主流观点,这种观点也可以简称为“主 导主体论”。这是在20 世纪80 年代,我国教育理论界试图调整平衡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提 出“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种观点与“教师中心论”相比 有了重大进步,那就是明确地承认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但是我们可以看出,首 先,这是试图调整和平衡师生关系,既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求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但是,“主导”表示功能,“主体”表示角色性质,两者不是依据同一标准分类,不应该构成 对应关系。其次,这种观点也有自相矛盾之嫌。当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得以确立并 发挥主导作用的时候,学生这个“主体”是被人(体育教师)主导的,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无 法得到真正体现。反过来,当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地确立起来的时候,体育教师又如何能够 “主导”?因此,这种关系不仅在逻辑上不成立,而且在实际教学中也难以理解和运用。
  2.4 学生中心论这是曾经非常流行的一种极端观点,该观点认为: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宰,学什么、怎样学 是他们自己的事情,教师要服从学生的需要,一切围着他们转。在体育教学中的表现之一就 是“体育超市”现象的出现,这种观点把学生视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体育教师是客体。从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不仅是将师生传承关系本末倒置,而且无视我们体育学科的特殊性,导 致什么人都可以来上体育课,后果的危害性可想而知:体育教师越来越没有知识传授的尊严 存在,一定会出现更多的职业倦态,许多体育教师面临下岗的危害!他们似乎并末考虑过: 学生仅凭自己的需要进行所谓的体育学习是否可靠?有没有运动技术这个操作性知识传授的 需要?有没有体育教师这个先师指路的必要?
  另外,这和“教师中心论”极端观点一样,都是根本否认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平 等交往关系。因此,这些观点中,不仅作为客体的一方被扭曲了,即使是作为主体的一方也 被扭曲了,此类观点不仅是荒谬的,而且也与教学的交往本质论是根本对立的。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上述各种师生关系的提出都具有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一定的历史意义 。但是,现在看来,各家之说都存在明显不足,都是始终在“教师中心”与“学生中心”两 极之间徘徊,这一“钟摆现象”导致了体育教学与体育活动、示范与练习、灌输与启发的对 立,也构筑了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的分水岭。那么,面对新世纪的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 ,我们究竟应该建立什么样的师生关系呢?新体育课程改革的实践需要新的学校体育理论来 为之导航,所以,我们有必要建构一种符合时代需求的新型师生关系。
  
  3 师生关系的新走向——交互主体性
  
  “交互主体性”这一概念最早是由胡塞尔提出的,核心要义是“极力关注人的存在,关注交 互主体性,反对近代哲学的主客二元分离”。运用在体育教学中,它有两层含义:首先,体 育教师和学生皆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因为体育教师“闻道在先”,他们的经验更成熟,在运 动解剖学、生理学、保健学、运动技术和组织管理能力等各方面的水平远远高于学生,因而 ,体育教师担负着体育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咨询者、促进者的职责,体育教师是 这方面的主体;学生在人格上与体育教师绝对平等,他们有独特的精神世界和价值观念,他 们自由地、自主地、民主地参与体育课堂教学,在体育活动过程中有选择的权利和创造性地 自我表现的权利,所以,学生也是主体。其次,体育教师和学生这两类主体之间在尊重差异 的前提下展开持续的交往。例如,一堂体育课中,体育教师的教学设计、场地器材布置、讲 解示范、组织练习和比赛等等都体现着体育教师的主体性,而学生的接受、自主、合作或探 究学习就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当学生在练习中出现了理解上的困惑、错误的动作或者难 以 掌握的技术等等,必须要体育教师去指导和帮助的时候,他们之间就一定会持续地发生“交 互主体性”的关系[1]
  可见,体育教学中的师生交往不仅要建立在知识、技术、技能的传授上,而且也要建立在情 感、意志、道德、信念的理解与共识上,在交往中发挥各自的主体性,并相互影响,摆脱原 子式单子主体性,走向多极主体的理解与交往,持续地发生交互作用,由此形成“交互主体 性”关系的理念,也是有效实现“教学相长”的信念。这种“交互主体性”关系实质就是民 主型人格的本质,它既不是双主体的关系,也不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更不是人与物的关系, 而是人与人之间民主平等、相互理解和共同发展的交往关系。
  需要指出的是,从哲学意义上来讲,主体是与客体相对应而存在的,不论体育教师还是学生 ,在认识过程中都有一个主体与客体相互转换的现实情景。所以,从上文的事例中也可以得 知:“交互主体性”更多的是一种主从关系的交互更替,我们不能把它简单地理解为“双主 体性”或“互为主体性”等。哲学家萨特就此有一个精辟的论述:“当一个人与另一个人发 生关系时,他们之间的关系不可能是互为主体的关系,而只能是主从关系”[5]
  根据美国学者波依尔(Boyer.E.L)观点,反思新体育课程改革,我们认为,新时期的体育 教学过程应当说是学习主体(学生)和教育主体(教师)交互作用的过程,体育教师由教学 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运动技能的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体育素养的提 高者和健康素养的促进者。因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师生间口语与非口语的互动,肢体上的 接触均比其他科目频繁且多样化,而且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的一个显著区别在于它的场 地大、活动多、交往频繁,这样不仅有利于增加师生间的联系,也有利于增加师生之间的情 意。可以说,在新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建构交互主体性的师生关系将是本次体育课程改 革的必然趋势之一,因为它不仅符合新课程的理念,而且是应时代所需,顺时势所趋。
  但是,当我们站在新体育课程改革的此岸遥望素质教育的彼岸,在当前仍然存在“素质 教育喊得震天动地,应试教育抓得扎扎实实”的今天,每一位呼唤体育教学改革快速发展的 人们都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到达彼岸的航程绝非一帆风顺,艰难的起步是教学观念的彻底转 变,而概念的转变是观念转变的前提,所以,在体育教学中非常有必要强调树立新型师生关 系的概念——“交互主体性”!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1) 传统体育教学中各种类型的师生关系明显存在不足,已经不能够适应新世纪学校体育 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需要。2) 建构“交互主体性”的师生关系是新世纪学校体育课程教学 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4.2 建议1) 要注意“交互主体性”和“双主体性”以及其他类型的师生关系的联系和区别。2) 在建构交互主体性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必须要依靠广大体育教师的创造性教育教学 实践。
  
  参考文献:
  
  [1] 吴本连,等.论后现代主义体育教学观下的师生关系[J].体育文化导刊,2 008(7):108-109,122.
  [2] 闵容,等.师生关系研究综述[J].教学研究,2006(01):26.
  [3] 张燕杰.高校体育课的新型师生关系[J].体育学刊,2006,13(5):78-80.
  [4] Rink,J.E., Teaching Physical Educationg for Learning (Fifth Edition),the M cGraw-Hill Company Higher Education, 2006:6-7.
  [5] 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6] 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网:http://pe.cersp.Com.
  [7] 周坤,等.交往理论视域中体育教学师生关系的新走向[J].中国学校体育,2007(5 ):22-23.
  [8] 李瑜.我国师生关系10年研究述评[J].体育学刊,2004,11(6):90-93.
  [9] 张洪潭.从体育本质看体育教学[J].体育与科学,2008,29(2):81-86.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研究不断深入,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逐步成为企业的重点研究环节。随着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不断应用发展,现代化动态管理工程造价模式已经成为
建筑工程管理在提高建筑工程项目质量、保障工程施工安全和控制建筑项目施工成本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积极有效的推动了城市的发展
摘 要: 以教练员组织认同度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法等方法,构建体育教 练员组织认同度测评模型对教练员组织认同度进行量化评价,分析教练员组织认同特征,旨 在为我国教练员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论:教练员组织认同是教练员主 体对所在单位相关因素在情感上的认可程度。教练员组织认同度测评模型由单位制度、训练 条件、薪酬福利、领导行为、个人地位、个人压力、单位文化等7个一级指标与
园林工程施工质量是园林工程项目实施的核心,是决定园林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鍵,它对提高园林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均具有重大意义。随着园林行业不断发展,我国园
建筑工程管理是实施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管理监督整个项目的责任,直接影响了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也是工程质量的保证,在保障工程施工安全和控制建筑施工成本的起着重要的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建筑行业也得到了极为快速的发展,而且逐渐成为了我国经济实力的重要的衡量指标。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能源的使用越来越
我国土地工作的关键就在于土地的整理。土地整理工作包括保护耕地以及有计划的补充耕地。土地整理已成为区域耕地质量提升的主要驱动力。建议将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后耕地质量的
旋挖钻机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成孔效率高、良好的环保性等特点,是一种钻孔灌注桩施工的先进设备,广泛应用于公路桥梁、市政建设、建筑基础开挖等多个工程领域。旋挖钻因其施工速
强化工程管理对建筑工程建设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要想促进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就应当根据建筑工程的发展来不断调整和完善管理思维,进行思维模式上的创新和改进,通过组织创
摘 要: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近3年17场高水平 的女子硬地网球赛事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发球应突出速度、落点和旋转的综合运用 ,底线技术强调稳定性和进攻性并具备一项以上制胜得分技能;具有较强的全场战术意识; 科学合理的体能训练是提高女子网球竞技水平的保障。未来女子网球硬地技战术的发展趋势 将是底线型为主的全场型打法,体能充沛并善于灵活运用各种技战术创造并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