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的呐喊,精神的挣扎

来源 :参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cc1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韦巍的《梦,盛开在寒霜中的花朵》(《参花》2015年12月刊)是一篇文字能够刺入灵魂的好文章。
  我几乎是含着热泪读完这篇文章。一种沉重,一种酸涩,一种悲凉,一种忧伤,一种怅惘。我突然有一种莫名的冲动,想哭,痛快地哭,想喊,大声地喊,似乎,唯其如此,才能释放内心郁积已久的情绪——这种情绪一直沉睡在我心里,也许它从来就没有真正地睡着,只是蛰伏在灵魂的某一个角落,随时随地都有可能,露出尖利的牙齿,撕咬我敏感的心灵——今天,是它,《梦,盛开在寒霜中的花朵》,唤醒了这种情绪。
  文章起笔非常平实,平实得甚至有点寒碜,但随着阅读的展开,我的心慢慢地不知不觉地被它拉入一个奇特的“磁力场”——生活的贫困、母亲的疾病与早逝、父亲的抛离、求学的艰辛……沉浸在作者经营的文字里,眼不想眨,头不想抬,心完全被作者的叙述所牵引。此时,我突然想起了巴金的那句名言“最大的艺术是没有艺术”,也许,这是作者努力的追求?
  “我叫韦巍,布依族人。我的家坐落在贵州西南的一个布依山寨里……”“我家祖祖辈辈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们只知道怎样种植水稻,怎样用汗水灌溉那贫瘠的土地……”语言朴实吧?朴实得像泥土,土得掉渣儿。像不像相熟的邻居串门儿,坐在你对面的马扎上,泡一大杯浓浓的茶,扯开话头,准备与你天南地北大侃一番的样子?
  朴素,有时比华丽更具有夺人心魄的力量。
  很久没有被文字如此深刻地感动过了,有时我甚至怀疑自己,难道平淡而琐碎的生活把人挤压得感情淡漠,成了一个不会流泪的人形机器吗?
  每一个文字都有味道,酸的味道咸的味道涩的味道腥的味道,那是泪的味道,汗的味道,是泪与汗交织又与雨水混合的味道;每一个字都有声音,尖利的声音浑厚的声音嘶哑的声音清亮的声音,那是刻意的压抑却终于爆发的抽泣,那是浸泡在苦难中无奈无助却又顽强地挺直胸脯的内心的嘶喊,是倔强的生命对命运的呼号;每一个字都有重量,像锤头一样敲击着读者的心灵;每一个字都有温度,那是我们热血的温度,灵魂的温度!
  文章似乎有一股奇特的力量,使我完全沉浸到一种浓浓的情绪里——酸楚、悲悯、忧郁。作者的童年和少年饱尝了苦难,可他没有哀怨没有愤怒甚至没有一句牢骚。从他的心底流出的每一个字明明都含着浓浓的情感,可他偏偏把这深深的感情隐藏得严严实实,像旁观者似的,用一种平和的心态,选择一种平静的语气,用质朴的文字来述说。正是这种平和、这种质朴生成了文章独特的魅力。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而最动人的情感莫过乎“真”。但这生活的“真”必须经过艺术的提炼才能变得“真切”,才有可能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文章写的是自己的亲身经历,作者运用生动传神的描写,把生活的“真实”高度艺术化,给我们描摹出一幅幅精彩的“画面”,这一幅幅“画面”、一组组“镜头”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带给阅读者丰富的内心体验。
  作者的叙述是简练的,尤其是开头部分,用语极其俭省,他似乎故意用这极俭省的文字冲淡自己内心隐藏着的某种感情。描写也是,作者用白描的手法把叙述与描写融在一起,但这丝毫不影响文章的“画面感”——“因没有三毛钱买墨水,我伤心落泪徒步走向学校;因没有四块钱交试卷费,我被训斥、罚站;因为没有鞋穿,我只能光着脚丫上学”。似乎只是叙述而不见描写,然而我们的脑海里却分明能浮现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这些画面根本不需要谁的提示和牵引,是那样自然而然地跃入你的脑海,浮现在你的眼前。再如“夏日的厕所,蛆虫拖着长长的尾巴满地爬……”更是触目惊心!四處横飞的蚊蝇,拖着长长的尾巴四处乱爬的粗粗细细长长短短的蛆虫,山寨土厕低陋、肮脏的形象是那样霸道地刺入你的脑海,而作者却连鞋都穿不起,光着脚丫进出在这样的环境里,这里面的苦涩和辛酸还用更多的语言来添足吗?
  优秀的艺术作品有时会利用“空白”来制造更大的艺术空间,比如米洛斯的维纳斯神像那残缺的双臂,这种“空白”给了人广阔的想象空间,收到了更为丰富的艺术效果,可谓是“以少驭多”“一无生万有”。韦巍的这篇散文也巧妙地运用了这种艺术,比如妈妈患病已经使家庭负债累累,妈妈去世一年后,“爸爸为了一个女人抛下我们远走他乡”,这个原本贫困的家庭面临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灾难?“见我光脚上学”“认为我的装束和行为是对神圣学堂的亵渎”从而对我“加倍严厉斥责和唾弃”的老师,他们的行为又对幼小的作者造成了何其深重的精神伤害?这些文字的“空白”反而在我们心中造成了更为鲜活的“画面”,带给我们更为丰富而又深沉的阅读体验。
  这篇文章最让我无法忘怀的,是内心充满了纠葛的人物形象。我分明在文章中看到了“另一个我”,凝固的文字穿越了时空,把我也拉回到23年前的求学岁月,相似的经历,共同的挣扎,读着这样的文字,我禁不住潸然泪下!
  如果,文章仅仅停留于苦难,如果,文章仅仅局限于“小我”的圈子诉说自己的人生际遇,文章也许还无法拥有如此感人的力量。难能可贵的是,作者面对苦难,不回避,不粉饰,而是直面现实,写出了那个时代贵州西南地区山寨生活的贫穷落后(即使现在,也依然有相当一部分人生活在现代都市人无法想象的贫穷当中),这首先就是一种勇气,一份责任和担当;更可贵的是作者的笔显然不止于苦难,更写出了苦难中的呐喊与抗争,写出了以自己为形象的年轻人身陷苦难自尊自强最终超越苦难的生命态度!是的,我们不欢迎苦难,但生活中当有些苦难无法回避的时候,我们应该选择一种什么样的人生态度——敢于面对,敢于战胜,敢于超越,让苦难成为熔铸生命意志锻造人格品质的高压炉!
  在苦难中惊醒而不是在苦难中麻木,呐喊着挣扎着趟过苦难的河流,这样的人无疑值得佩服,但如果只关注个人的挣扎终究失之狭隘。生活中还有一种人,他们自己艰难地爬上了岸,但没有忘记回过头来,给那些仍浸泡在苦难中的人们一个激励,甚至是力所能及的帮助,这样的人更值得敬重。
  社会需要爱,人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关爱与呵护,我们常常呼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却很少付诸行动。而他,不光用手中的笔呼唤和激励,更是身体力行,用自己哪怕微薄的力量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并不富裕,他也只是一名普通的文字工作者,也要像我们一样养家糊口——但正是这普通人看似不起眼的“小善”,更具有现实的普遍意义。这些人人都能做到的“小事”,我们为什么不能像他一样去温暖那些挣扎在不幸中需要温暖的心灵呢?
  从贫困的山区走出来,在都市里求学、工作、成家生子,在繁华的都市,韦巍依然属于“穷人”,但他不埋怨,不自卑,不忧伤。他说:“对这个世界,我充满感恩,苦难可能会造就苦难,但我要传递一种力量,一种超越苦难的勇气和梦想。即使只是一朵小小的花,即使是只能默默开放在不起眼的墙角,我也要努力散发淡淡的香。”
  (责任编辑 王曦)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马喜军,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香港诗人联盟》永久会员。《诗文艺》签约诗人,《大西北诗人》《少陵诗刊》签约作家。  出版纪实文学《审判纪实》《民间故事集》,诗集《心灵里流出的小溪》《马喜军诗选》等12部书。先后在《人民日报》《中国老年报》《黑龙江日报》《生活报》《香港诗人报》《诗刊》《北方文学》《参花》《诗林》《湖北诗刊》和十几家网络平台,发表
期刊
作为一部贺岁影片,管虎执导、冯小刚主演的《老炮儿》还未公开上映,就已经先声夺人——斩获了台湾金马奖,老早吊起了观众的胃口,在营销上赢得了先手。  我也在这种裹挟和期待中,不由自主地走进影院以求先睹为快。抛开结构、情节、画面等专业因素,单就主题、人物等方面来说,《老炮儿》正好契合了社会的纠结和观众的心理诉求,并迅速打开记忆的闸门,随着剧情的跌宕起伏或喜或悲。  抚平情绪之后,冷静下来理性地品咂,回味
期刊
村口,  一條小路弯弯,  蔓延伸展。  旁边的小树林里,  风在深情地,  弹奏着曲子,  鸟儿委婉,  和着浅唱。  一位美丽的姑娘来了,  姗姗漫步,  好看的花裙子轻摆,  犹如翾动的一朵霞彩。  绿绿的小草,  都欢迎着,  盼望着,  她能坐在自己身边,  想调皮地问问:  她到底从何处来。  明亮的眼眸,  穿过那片忧郁的湖光,  她是不是渴望着,  把思念和希望,  交给刚刚飘过来
期刊
妈妈的皺纹  岁月 冲洗厚重的心事  却把红艳 染黑  浇灌 满脸的墨菊  一盏灯  ◎李国华  风雪夜归  遥望窗户中溢出的那一抹  是港湾的温馨  老屋  ◎艾建新  面对生锈的门槛  不敢轻易下脚  怕踩疼童年的记忆  最痴的情  ◎王萍  剪一绺青丝  密密缝进  风的往事 尘的深处  听禅  ◎潘俐娜  守着一方净土  回眸 晴空  抖落 一地的风尘  风  ◎周林华  亲吻着花的唇  
期刊
摘要:在新时期课程改革背景下,高校声乐教学模式也发生了一些改变。艺术歌曲是声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音乐的重要表现载体。艺术歌曲中包含了较多的演唱技巧,将其与高校声乐教学相结合,能够促进高校声乐教学的多元化发展,并且在实际表现过程中,艺术性也能够更好地体现出来。多元化演唱技巧,在不同的民族文化、地域背景以及历史发展下,是具有差异性的,这导致形成了较多的流派与风格。这些演唱技术对于高校声乐教学期间
期刊
秋高气爽,艳阳高照。我和单位同事一行29人,踏上了郴州飞天山之旅。  飞天山诸峰海拔并不算高,但视野极为开阔,山顶往往是平坦的草坡,充满高山草原风情。我们现在穿行的只是飞天山诸多山顶草原的一小块。在西北向的小草原一角,有个状如心形的池塘,名曰“洗心池”,四季轮转,不枯不溢。相传寿佛在飞天山修行时常常在池水中沐浴净身,即“洗却尘念,一心向佛”之意。后来寿佛寺里的和尚们也总是用洗心池里的水来洗浴身子,
期刊
我多想投进天空的怀抱  于云朵上  用细雨浖成另一个我  在夏天的早晨  以优雅姿态  化作池塘中那朵盛开的荷花  洁白  无瑕  出污泥而不染  艷而不妖  另一个自己  在水中央  被一尾小小的鱼儿  日夜守护  或许  这就是微不足道的我  前世修来的福报  河流的尽头  河流的尽头  水草茂盛  沉睡了千年的鹅卵石  或立着或躺着  那么悠闲  几股清流在芦苇丛中  无声地流淌  那是大地
期刊
“俵换茶”,是我老家一个很有意思的习俗。  在我老家,过生日,有“大生日”和“小生日”之分,所谓“大生日”就是整数生日,整数之外的生日,就是“小生日”。凡是“大生日”都要办酒席,请来亲朋祝贺。做生日酒席,男女有别。男人过“大生日”,来祝贺的亲朋一般是带来两斤肉、两斤或四斤面条,六到八个鸡蛋;嫡亲祝贺,除了带猪肉、面条、鸡蛋之外,还要送一双新鞋子、一匹布。如果是女人过“大生日”,一般亲朋也是猪肉、面
期刊
从南方到北方  从北方到南方  我没有要显耀装扮天空的美丽  也没有要想遮挡一缕光的恶意  茫茫的森林我只需一片树叶  浩瀚的大海我只需一滴露珠  如山的粮食我只要一粒  别  别把你的唾沫抛向我  雨,淋湿我的羽毛  风,绞痛我的肌肤  天空无一粒填塞肠胃的粮食  苍老的榕树上  还有我的儿女  那嗷嗷待哺的生命  等我叼回一粒粮食  别  别把你的枪口指向我  我知道  我卑微的命运也许会撞上
期刊
你是低温与水汽的结晶  你与风雨闺蜜同行  冰霜是你孪生兄弟  岁寒三友是你的得意门生  身为冬的使者  为乡村送上祥瑞福音  圣洁的六角鲜花使黑夜变光明  为山川图画添景更显清新  顽童为你塑像  奇思妙想令人忍俊不禁  雾霾被你降服  玉宇澄清万里尘  你继承了水汽的温柔与善良  也遗传了低温的冷酷和无情  串通兄弟闺蜜肆无忌惮  千里冰封,周天混沌  雨箭风刀,冰霜暴狂  树倒屋塌,地裂山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