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小学美术教学也迈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如何提高教学有效性是广大教师所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小学生思想活泼,具有积极探索的好奇心,教师要从教法筛选与调整入手,利用多种手段创设教学情境、整合教学资源,调整学生的学法,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美术素质和能力,以适应现代教学新形势。
1.在美术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美术学科承担着培养学生发现美、感悟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职责,所以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要有效培养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在这一类型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生动形象的演示,帮助学生直观感知、形象了解。例如,在《非洲雕刻艺术》教学中,我向学生出示了非洲木雕、铜雕、象牙雕等不同类型的艺术品,投影在大屏幕上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学生在感慨非洲雕刻艺术之精湛的同时,对雕刻手法之细腻、造型之独特及其中蕴含的宗教图腾之美等具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并学会从造型、寓意等不同方面进行艺术品的欣赏,这是对学生进行鉴赏能力培养的良好路径。又如,在《中国青铜艺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投影一些古代青铜器的顶级艺术品,如司母戊鼎等具有代表意义的青铜器,向学生介绍这些青铜器的用途、意义,以及从其造型、纹理等方面进行欣赏,教会学生欣赏艺术品,抓住不同类型的内容逐步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这是小学美术教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将会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创设故事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的愿望。讲故事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也是学生最喜爱的,激发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把故事情境贯穿其中,教师应预先设计好故事情节,把故事内容以生动的语言描述表现出来,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故事中的每一个细节,同时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延展。在想象画《森林里的房子》时,就可以以故事的情节开展:“有一天,森林里面来了一些小动物邀请老师到他们的新家去玩,有蝴蝶仙子,勤劳的小蜜蜂,爱看书的小熊,等等,老师非常高兴地答应了他们的要求,就一起快乐地走着,来到了蝴蝶仙子的家,它的家非常的漂亮,外面看起来是一个大的向日葵房子,有粉色的花瓣做的床,红色的花蕊做的沙发,还有很多非常美丽的鲜花。那是小熊带来送给蝴蝶仙子的礼物……”现在,老师请大家把眼睛睁开,提问:你看到了谁的房子,它的房子是什么样的,请大家自己想象你看到的小动物的房子,这时,学生充分展示了他们想象到的房子是什么样的,是哪个小动物住的。随后便把自己的想象画在纸上,小熊房子的外形是一本书,小蜜蜂的房子是用巧克力做的,等等,各种各样的房子出现在孩子们的手中,这样不仅拓展了他们的想象力,更延伸了学生思维的创新意识。
3.增加美术体验,组织学生动手表现。教师在欣赏课堂中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其目的是加深学生的知觉感受,感受到作品背后艺术家想要抒发的情感,获得丰富而又独特的审美体验。学生在接受了“看”、“说”、“写”等各种欣赏学习体验之后,通过自己动手进行创作表现,也是对艺术家作品的表现形式和隐含情感的一种很好的深化理解的方法。这里说的动手表现并不是说要学生单纯模仿,而是在理解作品的表现形式、创作思路后,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创作。例如,在欣赏传统民间艺术品《泥娃娃》时,可以让学生根据泥娃娃的造型特点,用软陶等材料自己动手做一做娃娃,感受制作方法。在欣赏吴冠中的《春如线》作品后,学生可以尝试用线条进行主题创作,感受线条的流动和内涵。在欣赏凡·高的《向日葵》后,学生也可以用同样奔放大胆的笔触和高纯度的色彩创作一幅画,表达自己的情绪。学生在进行了这种建立于艺术作品中的体验活动后,再回过头来看艺术作品,会有更深刻的认知理解,体验艺术家的审美经验,在情感上和艺术家产生共鸣,进一步把自己已有的知觉经验和艺术作品的主题相互融合,形成新的知觉心理体验。教师可以把学生创作的作品和艺术作品进行比较,比较的过程对学生来说既是对艺术作品再一次的知觉体验,更是对自己作品的一种反思,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美术语言,加深对美术创作的形式和手段的理解。
4.学生能做的让学生做。教师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学习习惯,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地“偷懒”,学生能做的就让学生做,做久了就自然养成了良好的探究学习习惯。搜集整理学习资料是探究学习能力的重要表现。在高年级美术课教学中,欣赏评述课需要查找大量图文资料丰富课本上的欣赏内容。这项工作对于信息技术水平已经较高的六年级学生来说,是完全能够做到的,甚至有的学生做得比我还好。所以,查找整理学习资料并以演示文稿的形式在班中进行展示,成为我教学中“偷懒”的一个环节。在学习资料的展示交流中,学生演示文稿制作的越发精湛,已不仅仅是图片的罗列或整篇的文字叙述,更是图文并茂,很有章法,具有较高的欣赏评述能力。
5.注重绘画过程中的情感表现,使学生乐学。在平时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往往只看重绘画的结果和绘画技法的讲述,忽视学生情感的需求,不利于学生发展。愉快教育则在处理教育中的知、情、意的关系上,强调以愉快为核心的积极情感与认知互促,达到知、情、意并茂。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发挥愉快、美感、爱好等多种情感的积极作用,同时重视认知、绘画表现能力的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使画面富有表现力和生命力。例如,在“画情绪”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以聊天形式和学生畅谈快乐的事情,互相交流情感。在学生绘画时,适当播放音乐。在色彩运用方面,让学生凭自己的感觉表现,从中体会色彩的情感。对学生而言,这比教师空洞的说教更有说服力,学生更容易接受,从而改善学习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适当给予点拨和引导。
6.注重师生互动。在教学的开始,我先把班级分成几个小组,这样便于互动合作学习,然后创设情境教学,在课堂上播放了自制短片和相关图片,让学生充分进入角色,一边欣赏美丽的画面一边在优美的音乐中陶醉,从而产生想画的欲望,趁热打铁,让学生欣赏一些画家的作品后接着讲解了运用绘画技术表现作品,因为课前材料准备充分,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出来了,整个课堂中学生表现很活跃,学生出了大量作品,我在课堂上又及时给予展示、鼓励和指点,学生作品更加具有创意和新意,达到了预期效果,自己也感觉这节课很成功。
1.在美术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美术学科承担着培养学生发现美、感悟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职责,所以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要有效培养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在这一类型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生动形象的演示,帮助学生直观感知、形象了解。例如,在《非洲雕刻艺术》教学中,我向学生出示了非洲木雕、铜雕、象牙雕等不同类型的艺术品,投影在大屏幕上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学生在感慨非洲雕刻艺术之精湛的同时,对雕刻手法之细腻、造型之独特及其中蕴含的宗教图腾之美等具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并学会从造型、寓意等不同方面进行艺术品的欣赏,这是对学生进行鉴赏能力培养的良好路径。又如,在《中国青铜艺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投影一些古代青铜器的顶级艺术品,如司母戊鼎等具有代表意义的青铜器,向学生介绍这些青铜器的用途、意义,以及从其造型、纹理等方面进行欣赏,教会学生欣赏艺术品,抓住不同类型的内容逐步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这是小学美术教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将会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创设故事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的愿望。讲故事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也是学生最喜爱的,激发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把故事情境贯穿其中,教师应预先设计好故事情节,把故事内容以生动的语言描述表现出来,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故事中的每一个细节,同时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延展。在想象画《森林里的房子》时,就可以以故事的情节开展:“有一天,森林里面来了一些小动物邀请老师到他们的新家去玩,有蝴蝶仙子,勤劳的小蜜蜂,爱看书的小熊,等等,老师非常高兴地答应了他们的要求,就一起快乐地走着,来到了蝴蝶仙子的家,它的家非常的漂亮,外面看起来是一个大的向日葵房子,有粉色的花瓣做的床,红色的花蕊做的沙发,还有很多非常美丽的鲜花。那是小熊带来送给蝴蝶仙子的礼物……”现在,老师请大家把眼睛睁开,提问:你看到了谁的房子,它的房子是什么样的,请大家自己想象你看到的小动物的房子,这时,学生充分展示了他们想象到的房子是什么样的,是哪个小动物住的。随后便把自己的想象画在纸上,小熊房子的外形是一本书,小蜜蜂的房子是用巧克力做的,等等,各种各样的房子出现在孩子们的手中,这样不仅拓展了他们的想象力,更延伸了学生思维的创新意识。
3.增加美术体验,组织学生动手表现。教师在欣赏课堂中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其目的是加深学生的知觉感受,感受到作品背后艺术家想要抒发的情感,获得丰富而又独特的审美体验。学生在接受了“看”、“说”、“写”等各种欣赏学习体验之后,通过自己动手进行创作表现,也是对艺术家作品的表现形式和隐含情感的一种很好的深化理解的方法。这里说的动手表现并不是说要学生单纯模仿,而是在理解作品的表现形式、创作思路后,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创作。例如,在欣赏传统民间艺术品《泥娃娃》时,可以让学生根据泥娃娃的造型特点,用软陶等材料自己动手做一做娃娃,感受制作方法。在欣赏吴冠中的《春如线》作品后,学生可以尝试用线条进行主题创作,感受线条的流动和内涵。在欣赏凡·高的《向日葵》后,学生也可以用同样奔放大胆的笔触和高纯度的色彩创作一幅画,表达自己的情绪。学生在进行了这种建立于艺术作品中的体验活动后,再回过头来看艺术作品,会有更深刻的认知理解,体验艺术家的审美经验,在情感上和艺术家产生共鸣,进一步把自己已有的知觉经验和艺术作品的主题相互融合,形成新的知觉心理体验。教师可以把学生创作的作品和艺术作品进行比较,比较的过程对学生来说既是对艺术作品再一次的知觉体验,更是对自己作品的一种反思,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美术语言,加深对美术创作的形式和手段的理解。
4.学生能做的让学生做。教师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学习习惯,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地“偷懒”,学生能做的就让学生做,做久了就自然养成了良好的探究学习习惯。搜集整理学习资料是探究学习能力的重要表现。在高年级美术课教学中,欣赏评述课需要查找大量图文资料丰富课本上的欣赏内容。这项工作对于信息技术水平已经较高的六年级学生来说,是完全能够做到的,甚至有的学生做得比我还好。所以,查找整理学习资料并以演示文稿的形式在班中进行展示,成为我教学中“偷懒”的一个环节。在学习资料的展示交流中,学生演示文稿制作的越发精湛,已不仅仅是图片的罗列或整篇的文字叙述,更是图文并茂,很有章法,具有较高的欣赏评述能力。
5.注重绘画过程中的情感表现,使学生乐学。在平时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往往只看重绘画的结果和绘画技法的讲述,忽视学生情感的需求,不利于学生发展。愉快教育则在处理教育中的知、情、意的关系上,强调以愉快为核心的积极情感与认知互促,达到知、情、意并茂。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发挥愉快、美感、爱好等多种情感的积极作用,同时重视认知、绘画表现能力的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使画面富有表现力和生命力。例如,在“画情绪”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以聊天形式和学生畅谈快乐的事情,互相交流情感。在学生绘画时,适当播放音乐。在色彩运用方面,让学生凭自己的感觉表现,从中体会色彩的情感。对学生而言,这比教师空洞的说教更有说服力,学生更容易接受,从而改善学习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适当给予点拨和引导。
6.注重师生互动。在教学的开始,我先把班级分成几个小组,这样便于互动合作学习,然后创设情境教学,在课堂上播放了自制短片和相关图片,让学生充分进入角色,一边欣赏美丽的画面一边在优美的音乐中陶醉,从而产生想画的欲望,趁热打铁,让学生欣赏一些画家的作品后接着讲解了运用绘画技术表现作品,因为课前材料准备充分,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出来了,整个课堂中学生表现很活跃,学生出了大量作品,我在课堂上又及时给予展示、鼓励和指点,学生作品更加具有创意和新意,达到了预期效果,自己也感觉这节课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