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个月500余款净值型理财产品“破1”资管新规延期一年保本型产品获喘息

来源 :投资与理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1978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本将在今年底结束过渡期的资管新规,由于受上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过渡期延长至2021年底,这在规模近百万亿的理财市场上激起了“涟漪”。
  7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消息,央行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部门审慎研究决定,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至2021年底。
  早在2018年4月,央行联合多部委发布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下称“资管新规”),按照既有工作安排,资管新规过渡期将于2020年底结束,资管新规的核心是打破刚兑、禁止资金池模式与破除多层嵌套等,各家机构要在此之前完成整改,以达到资管新规要求。
  8月10日,上海一家大型银行资深理财经理李艳表示:“资管新规延期,拥有近100万亿元资产管理规模的大资产管理行业将迎来新的变数,尤其对于坐享刚性兑付温床的银行理财产品而言,新规延期带来的利好最大。现在大中型银行都在纷纷设立银行理财子公司,而地方型银行也在酝酿理财产品的转变,以期在与其它理财产品比拼收益时,不至于太落后。”

八大类理财产品明年末打破刚兑


  在多位银行业内人士看来,伴随着资本市场人气开始上涨,购买公募基金的投资人越来越多,而这势必将影响银行理财“搬家”,资管新规延迟相当于给了保本型理财产品一年宝贵的“喘息期”。
  而从这份资管新规中可获悉,按照“一行两会一局”共同建立的资管产品的统计制度,包括银行的非保本理财、信托公司的资管产品、证券公司及其子公司的资管产品、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的专户、期货公司及其子公司的资管产品、保险的资管产品、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的资管产品和公募基金等八大類资管产品。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据显示,截至5月末,上述资管产品直接汇总的资产总量是90.1万亿元,比年初增加了4万亿,同比增长3.5%。
  李艳表示,为了能吸引储户,每家银行都有一两款产品在设计的时候都能达到预期收益,甚至略高于预期收益,如果打破刚兑,银行就不能再以无风险或低风险字样吸引储户。
  不过,对于缘何资管新规延期,央行有关负责人也在发布上述政策之后,以问答形式对外表示:一是推动资管存量业务整改平稳进行,二是为金融机构培育规范的资管产品提供宽松环境。
  “延长过渡期1年,更多期限较长的存量资产可自然到期,有助于避免存量资产集中处置对金融机构带来的压力;过渡期安排的初衷是确保资管业务顺利转型,实现老产品向新产品的平稳过渡,将过渡期延长1年,可以鼓励金融机构跳起来摘桃子,在对冲疫情影响的同时,推动金融机构早整改、早转型;能够较好统筹存量业务整改和创新业务发展的关系,通过资管业务的转型升级,带动存量资产的规范整改。”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8月12日,上海一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副总张杰明(化名)分析称,从央行年初释放的信号看,延长期只有一年是在预期内的,虽然净值型产品发行的占比一直在提高,但要在今年底完全实现存量非标资管业务去化可能性很低,已经发行的一些老产品由于配置了部分期限较长的资产,短期内也难以通过发行新产品来承接。
  张杰明称,虽然银行理财投资中权益类资产,尤其是直接的股票投资规模并不大,而表态让机构不要单纯卖出完成整改,应该意在避免机构为达标集中处理资产,从而对市场造成冲击。

产品从保本型向净值型转变


  按照既定规则,今年本应是银行发售保本理财产品最后一年,今后将打破刚性兑付,向净值化转型。但是在资管新规延期后的1年内,银行理财理论上仍可在2021年继续保留部分保本理财等传统理财产品。在货币基金收益“破2”,无风险收益率整体走低背景下,这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不言而喻。
  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统计显示,截至7月末,国内存续的银行理财产品数量为48503只,其中净值型产品占比仅为24.91%,产品整改进度较缓慢,在年底能够实现全面净值化的可能性较小。截至7月末,146家银行的存续理财产品均没有净值化转型,主要集中在中小农商行和城商行。
  对此,中证金牛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力禾也表示,过渡期延长的一个直接影响是,传统银行产品与净值型理财产品多出一年并行期。这就使得投资者有了更充足时间认识净值型产品运行模式与检验净值型产品实际收益,有利于银行理财发行机构引导投资者转化。
  值得关注的是,银行净值型理财产品类似于公募基金,以“1”为单位,到期赎回,统计实际收益。根据第三方研究机构普益标准统计显示,从6月初至今,已有561款固收类净值型理财账面净值破1元,占存续净值型固收类产品3%,涉及75家银行。其中,城商行净值“破1”的产品数量最多,共224只产品,占“破1”产品数量的40%。
  “资管新规打破刚兑后,理财产品也会面临净值化收益波动,未来不排除权益类理财产品增加。但是,权益类理财产品逐渐出现,或许会加剧理财产品整体波动与投资风险,投资者在未来投资银行理财产品时,要做好相应心理准备。”李艳指出。
  普益标准分析师郭全毓则认为,银行目前的固收类净值型产品绝大多数投资到债券市场,按照资管新规要求,资管产品净值需反映出所配置资产的公允价值,不能用摊余成本法。
  这一估值方法的改变,叠加债市整体调整影响,便出现银行固收类净值型产品净值“破1”情况。今后,固收类净值型银行产品均按照市值法估值,净值会真实反映市场波动,这类银行理财产品与公募基金一样,出现浮亏情况不足为奇,投资者需打破银行理财刚兑旧观念。
其他文献
受疫情影响,今年上半年的楼市总体行情十分糟糕。很多人都觉得这次疫情会造成房价的下跌,事实却是让人大失所望。  上海、深圳等地多次出现了豪宅热、学区房热等现象。32个二线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15372元/平方米,房价上涨幅度较大,如杭州、南京和成都也都多次出现“万人摇”现象。 70万博弈728万 疯狂的深圳炒房客  深圳楼市究竟有多疯狂呢?近期,深圳光明一个新盘开售,8998人抢394套房,
期刊
閆正国墨竹欣赏
期刊
这几天,几则传闻打破了楼市的平静。  一边有人说,楼市热点城市即将开征房地产税;另一边又传言有地方将限制审批单价过高楼盘,还有人以专家名义解读刚刚通过的契税法,得出了“购房者负担将大大加重”的结论。  假假真真,真真假假,一时让不少网友摸不着头脑。  假的真不了,真的不会假。这些不时出现的传言,背后又释放了哪些信号呢?  传言一:这个楼市热点城市要征收房地产税了  真相:相关部门澄清,该消息不属实
期刊
在刚刚结束的中国嘉德2020年春拍中,一件清康熙青花团花锯齿纹摇铃尊经过多次激烈竞价,以1000.5万元成交,成为千万级藏品。康熙御窑瓷器历来受藏家青睐,并在拍场上屡创天价。早在9年前的2011年嘉德春拍上,一对清康熙青花釉里红摇铃尊就以2415万元的高价成交,当时引起了业内不小的震动。这件品相上佳、盛世气象十足的康熙青花团花锯齿纹摇铃尊,其来源出处明确,青花发色一流,存世量更为稀少,且形制装饰皆
期刊
每逢股市大涨,总是伴随着“卖房炒股”的讨论。今天不聊“卖房炒股”的对与错,单从楼市和股市出发,来说说当下的市场心态。 1、卖房炒股,炒股买房  最近在卖房炒股的江湖上,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深圳一位业主在6月深圳楼市最火热时,卖了深圳的一套房,套现800万。然后以7倍杠杆融资买进A股券商股,在短短一个月内赚了2000万。加上他目前持有的房产,一举实现了财务自由。  这个传说听上去颇为诱人,但实施难度
期刊
A股交投火热!  8月19日,财政部公布的7月财政收支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在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近9%的情况下,证券交易印花税收入同比逆势增长35%,7月当月实现同比增长1.9倍。  同日,中国结算官网数据显示,7月市场共新增投资者242.63万,创下2015年7月以来单月新高,同比大幅增长123.63%,环比增长56.64%。 7月证券交易印花税同比增1.9倍  财政部8月19日公布
期刊
7月24日,国务院副总理韩正主持召开房地产工作座谈会,引起了业内关注。不仅如此,在座谈会结束后的凌晨,东莞还出台新政,新房、二手房限售期从2年调整为3年。  7月以来,已有包括深圳、南京、杭州等多个热门城市收紧政策。  杭州推出限售、限购、限摇三大政策,规定一户购房家庭同时只能参与一个新建商品房项目的购房意向登记。  7月15日晚,深圳发布严厉调控政策,深户购房需落户满3年且社保满3年,非深户需社
期刊
最近,在央视首播的国产武术正剧《大侠霍元甲》带来了一阵收视热潮。自播出以来,该剧收视率一路攀升,从最初的0.78%逐日上升到1.31%,接连数日登上黄金档榜首。《大侠霍元甲》的火爆也让主演赵文卓的热度不断上升,很多看过剧的武侠迷对赵文卓称赞有加,纷纷表示,这是年轻时记忆中的风采,赵文卓演出了武侠最纯粹的样子。  出道29年,赵文卓演绎过很多经典角色,收获了观众缘之余,也得到了名利,身价和财富自然跟
期刊
借“基”入市,让专业的基金经理来帮自己操盘,这原本是一个不错的参与资本市场的方法。但记者近日走访多家银行网点了解到,不少投资者把基金当成了一种短线操作的工具,甚至为了短期套利,把基金当作股票投资一样,频繁买卖。  多位银行客户经理表示,基金属于长期投资,不能用来“炒短线”,所以投资者不应过分关注其短期业绩,更不能因追求短期业绩而频繁买卖基金,因为购买、赎回基金都需投资者支付相应费用,无形中增加了投
期刊
8月17日,来自渠道的消息称,中欧基金旗下中欧阿尔法一天狂卖500亿左右。该基金的募集上限为80亿,将启动比例配售,预计最终配比约16%。  这是8月以来认购规模最大的产品。8月只过去半个多月,就已产生6只百亿级募资规模的爆款基金。  7月以来开启的新一轮基金发行狂潮仍在继续中。7月以来的新基金平均发行数量52亿份,远高于今年以来的平均发行数量21亿份,是后者的2.5倍。这也使得爆款基金不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