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习作的指导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tgu618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只可爱的流浪猫——樱樱身上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假如晚上找不到它,你就抬头看天上最亮的星星,正对着星星的地方就能找到它。……后来我们为樱樱找到了一个伴侣,它的名字叫桃桃。樱樱和桃桃是幸福的一对,因为它们的名字之和就是人见人爱的“樱桃”。我想过不久,它们身边就会有很多的小樱桃,到时候,我们就该为小樱桃的出生举办庆典了!……”
  读完以上这段学生的习作后,读者可能会忍俊不禁吧。童真的话语,无邪的心灵,美好的情感,泼泼洒洒展现在我们眼前时,多么令人感动与振奋!习作不是无情物,它有灵性,有内涵,有魅力。曹苇舫在《文本建构论》中提出,写作的关键问题不在“怎样写”,而在于对世界“如何看”。笔者非常赞同这一观点。虽然对小学生而言,“怎样写”从某种角度来说确实非常重要,但决不能因此而忽视了“如何看”。“如何看”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在小学中年级的习作中,就应指导学生用心看——用心看自己眼中的世界,并感受着、思考着生活,收获属于自己的成果。简而言之,应让孩子的写作从“心”开始。
  1让孩子心有所感,感怀真情
  走进学生的心灵,你会发现一个澄明的世界。这个世界包涵喜与忧,笑与泪,有着令成人噗哧一笑的故事。当语文教师用发现的眼光、惊喜的神情去呵护和赞赏学生细腻的情感的时候,它们就会日益丰富起来。而有了丰富的情感源头,文思泉涌也就“顺理成章”了。
  1.1敏于捕捉。情感是文章的灵魂,若是孩子有心写周记、小作文或是小练笔,往往有真心流露的点滴。为杜绝空洞干巴、流水帐式的“豆腐干”的泛滥,教师要善于以“火眼金睛”捕捉小作者的“感触点”,当众范读或是极力赞扬,以此让学生感受细腻情怀,更是引导全体孩子懂得“我手写我心”的意义。本周某学生的周记写了《我和彩文鸟》,她把自己养彩文鸟的经历娓娓道来。文中她写道:“……从那天开始,“帅哥”就拒绝进食了。每次我拿给它爱吃的小米,它就像没看见一样,只是站着发呆,眼里充满了悲凄与孤独。几天后的一个早晨,我再去看它时,发现它已经倒下了,浑身僵硬,笼中的食物还是原封不动地摆在那儿。我难过地流下了眼泪,从那以后,我就再也没养过小鸟了。”范读到这儿,我的心又被猛地一震:就这样一只彩文鸟的死让“我就再也没养过小鸟了”。这是多么难忘的情感历程,多么纯真的童心!老师范读完整篇文章,学生还沉浸其中,小小的脸上写满了沉重与伤感。
  虽然瞬间的情感被激动还不能说明什么,但如果语文教师善于“捕捉”感怀的真情,并常常温柔地“撞出”学生小小的心灵,学生的抒怀将更加自如,其生命的色彩也必然会显得愈加斑斓。
  1.2精于指导。孩子敏锐的观察、感受能力并非与生俱来,它需要教师精心指导与点拨。一旦周边的一花一草、一鸟一虫融入学生自己的情怀,那一枝一叶总关情了。教师可以带孩子们到学校公园寻找动物。观察它们的迥异形态;触摸植物,欣赏它们的摇曳多姿……教室里的文竹抽枝了,课间与学生一起端详、摆弄,于是学生笔下的文竹活了:文竹又探出了一根根纤细的绿叶,它的叶片一片一片地叠着,碧绿碧绿的,显示着生命的活力。偶尔吹来一阵清风,文竹还会迎风舞蹈,给人一种温柔的感觉。生物角上的小乌龟烦躁不安地爬着,学生的解读那么出人意料:那天我没有做作业,就在教室里乱窜。忽然,看到小乌龟在玻璃缸里不停地爬动,显得烦躁不安。这小东西,为什么会乱爬?我走近去一看,却发现它紧紧地盯着我看,好像在问:“你没有做完作业能玩吗?”我被它盯得很难为情,就开始安安静静地做作业了。小乌龟似乎看到了我的表现,不再爬了,静静地陪着我!
  这就是学生的内心世界:纤细的文竹居然赋有温暖的感觉,小乌龟的烦躁是由于“我”的偷懒……学生小小的脑袋里蕴藏着成人意想不到的奇思妙想。作为情感引路者的语文教师如能敏锐地发现、欣喜地呵护、有效地指点学生的心有所喜、心有所痛、心有所失、心有所念、心有所忆,那么他们的悟性、童情便会涓涓流淌。当然,语文教师还要巧于个别指导与全体熏陶感染,同时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感悟生命。理解社会,指导学生写出具有情感色彩与鲜明个性的习作。
  2让孩子心有所思,思索生活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中考作文,命题意图愈来愈贴近社会生活,关注现实生活,指向本我生活。就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而言,《语文新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3~4年级)习作要求中提到“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信心”,在第三学段(5~6年级)习作要求中提到“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凡此种种:要求学生细心观察体验,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值得思考的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
  记得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读有字书,精读博览,广为采撷;读无字书,吸生活之水,开阔视野。”笔者认为,针对小学中年级学生认知特点,单从现实生活思索体验,缺乏系统知识的支撑,视野难以开阔。若从生活、阅读两条途径切入,提供学生心有所思的土壤,无论对独特感受的深入还是习作素材的积累均能起到良好效果。
  2.1我思故我在:让学生坚持练写随笔。语文即生活,处处留心皆学问。学生心有所思,诉诸笔端,就成了日常随笔。小学生的随笔不同于日记,不硬性规定天天都写,提倡有时间有内容就写,它也不在于篇幅的长短,辞藻的出彩,而在于学生思考的内涵与良好习惯的养成。《孟子·告子上》曰:“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写随笔亦如此。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开动思想的机器,善于观察、分析、思索,从学校、家庭、社会中普普通通的小事着眼,写下自己的思索。举学生习作二例:
  ……花儿吐蕊,雀儿啾啾,爷爷打太极拳,我朗读英语,这真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早晨。太阳升起来了,朝霞一片火红。哦,早起的感觉真好。我要有计划地安排作息,别让暑假生活白白浪费!
  ……我看到菜场门口的乞丐,没有双腿,两手撑在地上,艰难地移动着。面前的碗里放着几个硬币。我快速地走到碗边放了一个一元硬币,然后远远地看着他。他多可怜呀!为什么他会这样呢?他今天晚上到什么地方去吃饭,什么地方让他睡觉?一连串的问题在我脑中浮现。……
  诸如此类的随笔直接来自生活,新鲜中透着质朴,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古人云“功夫在诗外”。如果学生成了生活的有心人,学会细细观察,处处留意,练就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再加以随笔的练写,积少成多,那么,作文时便会妙笔生花,游刃有余,生活亦会愈发“精彩纷呈”。
  2.2我读心敞亮:让学生积累习作素材。童心幼稚,然而纯正。要丰盈学生的内心,提供更多思索空间,阅读是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培根有言:“读书足以怡情,足以长才”。的确,在丰富见识的同时,体验到各种情感,思索人生百味,是积累习作素材的最佳方式。带着问题去阅读。书中的名言哲理、成语典故、社会观察、人生感悟等都可以加以有效吸纳借鉴,为我所用。若是看到心动时。要学会积累即时想法,特别是那些新奇的、带着明显个性特点的想法,于日后习作时说不定能起到“生花”的作用。积累得多,思考得勤,习作时思想认识深了,表达通畅了,便会得心而应手。例举班级一学生的一份阅读积累:
  阅读摘记:呕心沥血、挑灯夜读、毫不气馁、“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阅读感悟:“天才来自勤奋”这句话文中出现了很多次.它让我想到了读初三的邻居大姐姐,不论是早是晚,她总是把头埋在一本本厚厚的、砖头似的书里刻苦攻读,夜深了我总能看到她家书房里的灯光,终于她考上了效实高中!我为她高兴,因为我知道那是她用辛勤付出,刻苦学习浇灌出来的果实!我也需要这种勤奋!
  从这份寻常的阅读积累,我们看到了一颗积极思考、向上的心灵。或许在成人眼里,它显得稚嫩肤浅,但如果坚持这样的心有所思的阅读,日后所显现的不仅仅是习作上的成功!语文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而从“心”开始指导学生的习作,正是这一新理念试验田上的耕种,它播种“心”的种子,将收获与生命一样精彩的学生作文!
其他文献
【摘 要】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之源。本文从初三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出发,并结合初中化学学科的特点,阐述了教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 化学兴趣 悬念 实验 诱导探究 课外活动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果没有兴趣,那么,学生无论学什么、做什么,就都没有动力和积极性可言,也就不可能学
期刊
【摘 要】 俱乐部教学模式是学校与学生共同参与,以俱乐部组织形式进行组织教学的一种新型体育教学形式。将俱乐部教学模式引入高校健美操教学,能够克服传统健美操教学中的弊端,在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强化竞争与协作意识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对俱乐部教学模式在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具体的操作建议和成绩评分办法,以期为高校健美操俱乐部教学和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俱
期刊
【摘 要】 街头篮球和三人篮球刚刚在中国流行起来的时候,有很多人把街头篮球和三人篮球混为一谈。虽说两者都是篮球运动,但是两者在形式和风格上并不相同,所以两者之间并不能划等号。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本人从中发现许多文献资料中也将两者混为一谈,没有将两者区分开来。本人遂以这些文献资料为基础,加上在网站上查到的相关资料,通过自己的理解、整理,分别从定义、起源、特征、文化定性、功能影响等方面对两者进行分
期刊
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 “质疑”应成为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呢?    1创设质疑氛围    目前的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还是串讲串问,牵着学生走,没有留给学生积极思维的空间。教师先要明确提问不仅是教师的权利,更应该是学生的权利。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学习新知的基础
期刊
加强学校校园绿化及绿化管理工作,不仅是新世纪学校所提倡的“花园式”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重要是树立良好教育形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因此,给学生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做好学校绿化和绿化管理工作。  下面就本人在近三年的教育教学和学习中的一点心得介绍如下:①各学区应根据本学区各学校的规模、大小和实力等,结合校园绿化的实际情况,学年初成立绿化工作领导小组统
期刊
我院园艺专业从2007年春开展了地栽覆盖黑木耳的试验,并获得了成功。它的优点是:管理方便,技术简单,成本低,产量高。现将这种新技术介绍如下:     1配料    杂木屑80%、稻糠12%、大豆粉2%、玉米粉3%、石膏粉1%、石灰1%、过磷酸钙0.5%、硫酸镁0.5%,含水量为60%,按常规装袋。灭菌、接种、培养。    2整理栽培场地    首先要考虑地势的高低,降雨量的多少多雨或低洼地方,床面
期刊
在素质教育由研讨转入实施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忽视学校体育这一重要部分的现象。这不利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笔者结合自身的体育教学体会,与同行商榷。    1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1.1《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从而开始了教育的素质教育改革。
期刊
【摘 要】 在数学教育中,学生的创新意识主要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探究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教师应从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上入手,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真正把提高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落到实处,激发学生潜能。  【关键词】 数学教育 创新意识 培养    1创新意识和特征    著名美籍华人学者杨振宁教授指出,中外学生的主要差距在于:中国
期刊
【摘 要】 创新教育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启发学生大胆质疑,鼓励学生运用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 创新教育兴趣质疑发散思维    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创新,是素质教育之核心。创新教育需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尤其是语文学科。语文教学进行的是母语教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工具性的学科教学。因此,把创新教育如何巧妙、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并为语文
期刊
【摘 要】 班级管理工作面向的是人,将爱渗透到班级管理中,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改变世界的最短距离是家,把爱像阳光一样洒向你的周围,学生就会在博爱中成长。世界上最大的力量则是来自于内心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 热爱 教育 榜样 关系 感恩    “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就是被人赏识的渴望。”无论年龄大小,地位高低,人们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同,都不会拒绝别人的赞扬,来自别人的赞扬或奖励,都会令被表扬者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