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问题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文学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hf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数学和初中数学教学是紧密相连的两个阶段。如何实现小学、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衔接,引起了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和深入思考。小学数学和初中数学在学习内容方面有所不同,难度也有所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产生畏难心理,导致学习效率下降,因此,如何将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教学衔接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初中数学教学内容是现在亟需解决的问题。故此,本文将围绕中小学数学銜接问题探究相应的教学措施,以期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应用探究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和初中数学都归于素质教育阶段,有着相同的知识板块结构,但是被分为两个不同学习时期,小学数学学习能够为初中学习奠定良好开端,而初中数学学习也是小学阶段的延伸与扩展,两个阶段教育存在明显差异性,且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特点,特别在新课程改革大环境下,初中与小学的数学教学划分愈发明显,都有独立性特点。为此,初中数学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应该注重数学教学衔接问题化学习,从而消除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排斥心理,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注重学生心理的衔接
  当初中新生走进学校后,面对新的面孔,会产生浓厚的新奇感受,会使学生在心理层面产生新追求、新目标、新动力、新情感。这就需要初中数学教师在新生过渡阶段,注重与学生情感的互动,通过动之以情、以情育情的教育方式[1],满足初中新生的情感需求,强化学生与教师的情感互动效果,让学生养成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除此之外,学生进入到初中后,学生的生理与心理都会产生变化,身体发育处于第二高峰时期,心理发育发展至半成熟、半幼稚阶段,接受新鲜事物能力较快。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心理的衔接问题化学习方式应用,与学生快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通过给予学生更多的理解与尊重,让学生能够尽快适应初中数学课堂,教师用情感感染学生,拉近教师和学生的情感距离,消除学生心理的障碍,才能实现中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衔接。
  例如:初中数学教师在讲解“正数和负数”这一课时,由于学生对于新的学习环境还并不适应,教师注重学生心理的衔接问题化学习方式,为学生创设简单的数学问题,如“在-1、+1.3、0、-0.6、+12中,哪些数字是正数?哪些数字是负数?”“如果将向东走表示为正,那么走-40米代表什么含义?如若向南走表示为正,那么走-60米又表示什么意思?”等问题,调动起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兴趣,教师用自身热心、耐心与爱心的教学态度感染学生,通过师生合作学习方法,一步一步引导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主宰者,而是与他们一样,增加学生对教师的好感,能够实现学生心理的衔接,让学生尽快投入到初中数学课堂当中,加深学生对正负数含义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二、注重教学方法的衔接
  由于中小学在数学教学方法方面也存在显著的脱节现象,初中教师往往对于学生心理发展与认知规律缺少重视,而小学教师的教学方法也不适用于初中阶段,学生步入初中数学课堂,因初中数学教学与小学教学方法并不相同,导致学生一时之间很难适应。小学生的“无意识注意”发挥着优势作用,所以小学数学教师习惯应用有趣的事物吸引学生,课堂教学趣味性十足。而初中数学教师更加侧重于“有意识注意”,为了帮助学生从“无意识注意”过渡到“有意识无疑”,需要初中数学教师发挥自身的引导促进作用,运用教学方法的衔接问题后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2],强化学生的思维活跃度,从而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例如:初中数学教师在数学概念、定理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尽早适应数学教学方法,教师需要将教学内容从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入手,调动起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由于初中数学教材涉及许多概念、定理,如负数概念、有理数概念、绝对值概念等,往往会让学生感到学习吃力,这就需要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挥自身的能动作用,加强与小学数学知识点的衔接,通过教学方法衔接问题化学习,使学生在体验、感受、实践中,进一步理解数学概念、定理,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理解能力,实现中小学教学方法的有效衔接。
  三、注重学习习惯的衔接
  多数学生在小学时期有着规范的学习习惯,保持端正的坐姿,书写整洁,回答问题比较积极。这些都是小学教师辛勤教导成功的体现[3],需要初中数学教师继续引导,才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初中数学学习习惯。除此之外,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具有灵活性、创新性,这些往往是初中数学教师所欠缺的部分,这就需要初中数学教师注重学习习惯的衔接问题化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才能让学生有所收获。然而,小学学习科目比较少,学习难度比较低,学生往往只有努力学习,就能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是初中学习科目的增加,学习难度也逐渐加深,容易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在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指导学生在课前预习中,进一步理解数学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实现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有效衔接,让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例如:初中数学教师在讲解“一元二次方程”这一课时,教师需要为学生设置预习作业,如(1)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2)一元二次方程等式有哪些性质;(3)一元二次方程如何求解等,让学生在预习中,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初步了解,并引导学生结合预习内容,展开深层次思考,并熟读教材课本与其相关的内容,查阅有关学习资料,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中,解决自身存在的预习困惑,加深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全面掌控教材课本内容,深入挖掘数学教材与小学数学的内在联系,做好心理衔接、教学方法衔接、学习习惯衔接,才能消除学生的紧张感、不适感,让学生尽早投入到初中数学课堂当中,加深学生的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元波,王萍.对中小学数学衔接教学的一点思考[J].学周刊,2019,401 (17):58.
  [2]范素琴.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有效途径的分析[J].科普童话,2020,000 (007):P.66-66.
  [3]王伟春.亟待关注的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问题思考[J].中学数学(初中版),2020,000(006):P.90-91.
其他文献
“前方到站,珠江路糖果车站。”  生活在南京的我们,乘坐地铁1号线路过“珠江路站”时,会不会有这样的疑问:“珠江路站”为什么叫“糖果车站”?  这个听起来充盈着斑斓童话般的名字,源于一个包裹着温柔的故事:一对外地夫妇带着孩子来南京看病,回程路上小女孩突然哭闹着要吃糖,囊中羞涩的父母很为难。了解了情况的车站工作人员把要下班带回给自己孩子准备的糖果,递给了孩子,并嘱咐她要听父母的话,早日康复。从那以后
期刊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疾病.由于新生儿呼吸系统发育不完善,易发生感染,分泌物不易排出,易引起呼吸道堵塞,肺不张,通气换气受限。
期刊
手术室随着手术量的增加,手术种类的增多,器械包的基数加大,以往的做法在打包时拿着基数本核对,不仅影响了工作进度,且时有器械丢失现象。
期刊
通过阐述保险、医疗保险及长期护理保险的概念,分析中国人口学特征和现阶段中国家庭结构的改变以及医疗费用的不断上升.指出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生活照料需求和丧失日常生活能力之后的护理需求,也在同步迅速增长.同时家庭结构的改变又无法很好地满足老年人护理服务的需求.因此,为了确保需要长期护理的人员得到及时、有效、专业的护理,减轻家庭的负担和有效利用医疗护理资源,中国应尽快发展长期护理保险。
目的 探讨耳内窥镜下修补Mondini畸形伴脑脊液耳漏术的护理配合.方法 通过耳内窥镜下行Mondini畸形伴脑脊液耳漏修补术的配合,介绍该手术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的注意事项.结果 患者手术过程顺利,医护配合满意,无术中大出血.结论 术前的充分准备、术中熟练、默契的配合、耳内窥镜等器械的正确使用是促进手术顺利完成、提高手术质量的关键。
庚子鼠年春节真是个特殊的佳节,一批批医务人员陆续驰援湖北,为使命与担当舍爱前行。作为新时代有责任的教师,更应不忘初心与使命,时刻记得要以教书育人为本的理念。  针对春季延迟开学,我们坚持做到“停课不停学”,开始认真做好网上授课,教育学生要尊重和热爱生命,培养小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作为教师在特殊时期贯彻好“教育为本”理念应该做的事。  一、积极学习网络教学信息化先进手段  在前期网上
期刊
临床上注射用头孢匹胺钠是使用非常普遍的抗生素,笔者发现注射用头孢匹胺钠与盐酸异丙嗪存在配伍禁忌。
期刊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压疮是临床慢性病的常见并发症,高位截瘫、晚期癌症、长期卧床以及其他中风偏瘫的患者,并发的压疮常愈合过程缓慢,对于深度的压疮治疗效果较差[1].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护理,促进压疮的愈合,提高护理水平.我院2005年1月-2006年12月在收治的80例褥疮患者的临床护理中,使用双氧水和德莫林气雾剂(DERMLIN Wound
摘要: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过程当中,就低学段的数学课程而言,需要具备一定程度的活泼生动性,并且需要具备个性化特征。数学游戏能够将知识教学以及趣味活动进行有机结合。低学段的数学教学过程当中,充分的对各类数学活动进行有效的开展,能够进一步使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提升,并且使学生能够提升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以及记忆能力。基于上述角度,文章对当前小学低学段数学游戏的设计进行详细的分析,希望能够使我国小学
所谓语文的“大单元”教学是指根据课程实施的目标,将一个学期的学习内容确立为若干个教学主题,以主题为线索,开发和重组相关学习内容,进行连续课时的单元教学。初三语文教学涉及中考,涉及整个初中阶段语文知识的复习。所以需要在考虑教学主题的情况下,综合考虑初三年级的学情、考情。大单元教学在初三阶段,出发点不是一个知识点、一项技能或一篇课文,而是起统率作用的“大”观念、项目、任务、问题,以结构化、情境化的知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