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顺周期性被认为是商业银行资本监管体系中可能存在的弊端之一。本文对发达经济体代表性商业银行和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的实证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发达经济体资本监管存在明显顺周期性,而中国资本监管却存在逆周期性。
关键词:顺周期性 巴塞尔协议 缓冲资本
引言
监管体系漏洞被认为是导致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这其中,商业银行资本监管的顺周期问题成为各国监管机构和学者们关注的热点。
银行资本监管的顺周期性(Pro-cyclicality)是指监管资本要求对银行经营活动产生影响,使得经济周期与银行资本周期、风险周期之间具有明显正向联系。监管资本是指监管当局规定的商业银行必须持有的资本。监管资本要求以资本充足率要求为代表,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具备相应的风险抵御能力,以保障商业银行经营的安全性,进而维护整个银行体系的稳定性。
资本充足率要求在1988年发布的《统一资本计量与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以下简称“BASEL I”)中首次提出。BASEL I中首次统一了国际资本标准。2004年发布的《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即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以下简称“BASEL II”)确立了国际银行业资本监管的新框架。目前,BASEL I 和BASEL II已经作为国际通行与认可的资本监管安排,被几乎所有拥有国际性银行的国家所采用,在全球商业银行监管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
然而,学者们研究发现,BASEL I 和BASEL II可能加剧了银行资本监管的顺周期性。08年金融危机中,各国商业银行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发达经济体银行业更是遭受重创,暴露出资本监管可能存在的顺周期问题,从而引发了各方重新审视以《巴塞尔协议》为核心框架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在此背景下,BASEL III于2010年9月正式颁布。
本文从金融全球化角度出发,考虑到各大型银行跨国、跨地区业务发展所形成的全球银行网络,选择全球不同发达经济体中30家代表性商业银行作为样本一,考察由发达经济体主导的现行金融体系内的资本监管顺周期情况,以确定资本监管顺周期性是否已经成为全球性银行监管问题。考虑到中国商业银行主要由政府主导,在银行监管制度和法律法规上与发达经济体的银行业存在较大区别,具有一定特殊性。同时中国的资本开放度较低,金融全球化参与度不高。因此选择中国15家上市商业银行作为另一个独立样本二,研究中国银行业监管可能存在的顺周期性,并通过两个样本研究结果的对比,寻找中国银行业与发达经济体银行业之间的差异。
一、文献回顾
国外学者早在90年代初就开始对BASEL I的顺周期性进行研究,当时许多学者将研究的切入点放在资本监管对银行信贷行为的影响上。BASEL I要求银行的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之比不得低于8%,在经济下滑时,银行的信贷损失高于经济上行时的信贷损失,资本规模下降导致资本充足率的分子减小,使银行的放贷能力受到影响,从而产生顺周期性。Bernanke等(1991),Berger等(1994)对80年代到90年代初的美国商业银行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指出,BASEL I基于风险资本而提出的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美国90年代初的信贷紧缩,加重了当时美国经济衰退。另一些学者对其他发达国家,如英国(Ediz等,1998)、日本(Ito等,2002)等的经验数据研究同样表明BASEL I的资本标准会对银行行为,尤其是信贷行为产生重要影响。Chiuri等(2001)则对16个发展中国家进行了研究,发现由于发展中国家银行体系相对脆弱,银行信贷对资本监管要求更为敏感,实施BASEL I对发展中国家宏观经济的影响比发达国家更大。
修订后的BASEL II将资本要素与风险相挂钩,增强了资本与风险之间的敏感性,有利于反映银行潜在风险,同时限制银行监管套利行为。但多数学者研究发现,风险敏感度的提高加剧了资本监管要求的顺周期性。在经济上行阶段,贷款偿还率较高,信贷资产质量较好,因此,计量出的风险评级较高,监管资本要求相应下降。而在经济下行阶段,随着贷款违约率和不良贷款率的上升,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下降,风险评级也迅速降低。这就迫使银行动用更多的风险准备金来冲销坏帐,从而降低了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资本要求上升。为了满足监管资本要求,银行必将紧缩信贷以保留更多资本金,这将进一步加剧经济衰退。Catarineu(2005)认为BASEL II所采用的评级方法会使银行在评估债务违约可能性时,考虑当前经济形势以及当经济下滑时可能对债务人还款能力的影响。这样将在经济衰退期额外增加15%的资本要求,导致更加严重的顺周期性。Gorby等(2006)从市场约束角度出发研究BASEL II的顺周期性,结果表明资本要求的顺周期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随宏观经济情况变化的新增贷款情况。还有一些学者针对银行缓冲资本与资本监管顺周期性之间的联系进行了研究。Heid(2007)认为BASEL II的资本监管要求存在顺周期性,并发现缓冲资本对于降低监管资本要求的顺周期波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国内学者对于资本监管顺周期性的研究中,温信祥(2006)认为当银行体系受到的资本约束比较严重时,资本约束可能会影响银行的信贷供给并对经济周期产生影响。王胜邦和陈颖(2008)通过分析违约概率、违约损失和违约风险暴露等内部评级法中风险参数的顺周期特征,揭示了商业银行资本顺周期性形成的根源。周欣等(2010)选取国内30家商业银行2003-2007年的数据作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中国商业银行确实存在资本顺周期性,且银行资产规模与顺周期程度正相关。
二、实证模型与样本数据说明
1.实证模型
Ayuso等(2004)利用西班牙1986-2000年(涵盖了西班牙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商业银行缓冲资本、净资产收益率、不良贷款率与经济周期变量(GDP增长率)等相关面板数据,构建模型进行商业银行资本监管的顺周期研究。结果显示,西班牙商业银行缓冲资本与经济周期显著负相关,即GDP增长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缓冲资本降低17%。这表明,当经济上行时,银行对经济前景抱乐观态度,倾向于发放更多贷款,降低缓冲资本持有量以获取更多收益;当经济下滑时,银行则收紧贷款,增加缓冲资本持有量以降低自身风险。由此,Ayuso得出资本监管存在顺周期性的结论。
本文采用与Ayuso等(2004)类似的研究模型与方法,构建模型如下:
BUFi,t:银行当期缓冲资本额,即当期资本充足率与监管资本充足率要求(8%)的差额。通常情况下,银行必须满足监管资本充足率要求,因此缓冲资本额为正。当银行信贷扩张时,会降低缓冲资本额;当银行信贷紧缩时,会增加缓冲资本额。
BUFi,t-1:银行上一期缓冲资本额,即缓冲资本的调整成本。由于调整资本持有量时会产生成本,银行会尽量减少调整资本的次数和额度。因此银行当期缓冲资本额应该会受到上一期缓冲资本的影响。
RUEi,t:银行净资产收益率,即缓冲资本的机会成本。净资产收益率越高,银行持有缓冲资本的成本也越高,为使成本最小化,银行应降低缓冲资本量。
NPLi,t:银行不良贷款率,即缓冲资本的破产成本。不良贷款率越高,银行破产风险越大,所需缓冲资本越高。
GDPGt:GDP增长率(不变价格条件下),宏观经济代表性变量。检验资本监管是否存在顺周期性。
2.样本数据说明
本文分别选取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中30家国际性商业银行作为样本一、中国15家上市商业银行作为样本二,样本区间均为2001-2010年,跨度10年。
所选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的30家大型商业银行均在2009年《银行家》杂志排名前100强之列,所属国家涵盖北美、欧洲、亚洲和大洋洲,包括汇丰银行、美国银行、富国银行、桑坦德银行、花旗银行、巴黎银行、摩根大通银行、瑞士信贷银行、巴克莱银行、瑞士联合银行、德意志银行、毕尔巴鄂比斯开银行、三菱银行、渣打银行、三井住友银行、瑞穗银行、合众银行、澳洲国民银行、劳埃德银行、荷兰合作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北欧银行、纽约梅隆银行、匹兹堡国民银行、德国商业银行、太阳信托银行、比利时联合银行、BB&T银行、大和银行、美国地区银行。
所选15家中国上市商业银行包括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兴业银行、北京银行、华夏银行、宁波银行、农业银行和南京银行。
所有银行数据均来自各银行年报(中国样本中少量数据由Bankscope数据库补充)。GDP增长率(不变价格)数据来自IMF网站。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样本一和样本二的Hausman检验结果表明,应拒绝原假设(随即效应),选择固定效应。根据表1中固定效应回归结果可知:
1.两个样本的GDPGi,t系数符号相反。样本一的GDPGi,t系数显著为负,与Ayuso(2004)的研究结果相符。说明在经济上行期,发达经济体中的这30家银行倾向于减少缓冲资本量,扩张信贷;在经济下行期,则增加缓冲资本,紧缩信贷。证实了资本监管的顺周期性广泛存在于全球发达经济体银行业中。
样本二的GDPGi,t系数显著为正,与Ayuso(2004)和周欣(2010)的研究结果不符。说明中国资本监管并不存在顺周期性。相反地,中国商业银行会在经济上行期增加缓冲资本,而在下行期减少缓冲资本。这可能与中国银行业主要由国家控股的特殊性以及中国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增长相关。由于中国主要的商业银行均由政府主导,经营行为需要配合政府的货币政策等宏观调控手段。在经济上行时,政府为了防止经济过热而引发的通货膨胀等问题,会要求商业银行减少信贷以控制经济过快增长,从而导致银行缓冲资本增加;在经济下行时,政府会要求商业银行放宽贷款条件,鼓励商业银行发放信贷以刺激经济恢复,从而导致银行缓冲资本降低。
由此可知,就资本监管顺周期性而言,两个样本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
2.两个样本的NPLi,t系数符号也相反,其中样本一为正,说明发达经济体中的这30家银行在持有缓冲资本时,充分考虑了不良贷款可能造成的破产风险。样本二为负,说明中国商业银行在持有缓冲资本时,没有考虑不良贷款可能造成的破产风险。这也与中国商业银行的国有性质密切相关,几乎不存在“破产”可能性。
3.两个样本的BUFi,t-1系数均显著为正,说明发达经济体与中国商业银行本期持有缓冲资本量与上一期缓冲资本量正相关,考虑了缓冲资本的调整成本。而ROEi,t的回归结果则在5%的水平上均不显著。
四、结论与政策探讨
全球30家代表性银行的研究结果证实了资本监管顺周期性广泛存在于发达经济体银行业中,这也是导致其在08年金融危机中受到巨大冲击的原因之一。中国15家上市商业银行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银行业资本监管并不存在顺周期性,笔者认为这与中国银行业特殊的政府控制行为相关。
金融危机发生后,巴塞尔委员会针对资本监管顺周期等危机中暴露的突出问题,提出BASEL III,对银行监管领域进行近几十年来最大规模的改革。巴塞尔委员会27个成员国的中央银行代表已于2010年9月12日就BASEL III达成一致。该改革方案要求全球各商业银行5年内必须将核心资本充足率的下限从现行的4%上调至6%,同时建立2.5%的资本留存缓冲和0%~2.5%的逆周期资本缓冲。中国银监会也在近期发布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巴塞尔协议III中规定的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以及0-2.5%的逆周期超额资本及系统重要性银行等条款,都被悉数纳入该办法。
降低银行资本监管周期性的有效方案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探索和实证检验。现阶段,各国金融监管部门需要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运行方向和银行资本充足情况,积极推出与银行业发展同步的监管改革方案,降低本国银行业整体风险。就中国而言,在金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政府逐步开放资本市场的同时,必须完善银行业监管体制,严格监督银行业资本储备和风险控制情况,以应对全球化过程中可能遇到各种挑战。
参考文献:
[1]A.N.Berger and G.F.Udell,1994,“Did RiskBased Capital Allocate Bank Credit and Cause a “Credit Crunch” in theUnited States?”,Journal of Money,Credit and Banking,Vol.26,No.3:586-628.
[2]B.S.Bernanke,C.S.Lown,and B.M.Friedman,1991,“The credit crunch”,Brooking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Vol.1991,No.2:205-247.
[3]E.CatarineuRabell,P.Jackson,and D.P.Tsomocos,2005,“Procyclicality and the new Basel Accord-banks choice of loan rating system.Economic Theory”,Vol.26,No.3: 537-557.
[4]Frank Heid,2007,“The cyclical effects of the Basel II capital requirements”,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Vol.31,No.12: 3885-3900.
[5]J.Ayuso,D.Perez and J.Saurina,2004,“Are capital buffers pro-cyclical? Evidence from Spanish panel data”,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Vol.13,No.2: 249-264.
[6]M.B.Gordy and B.Howells,2006,“Procyclicality in Basel II: Can we treat the disease without killing the patient?”,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Vol.15,No.3: 395-417.
[7]M.C.Chiuri,G.Ferri and G.Majnoni,2001,“Enforcing the 1988 Basel Capital Requirements: Did it Curtail Bank Credit in Emerging Economies?”,Economic Notes,Vol.30,No.3: 399-419.
[8]T.Ediz,I.Michael,andW.Perraudin,1998,“The Impact of Capital Requirements on U.K.Bank Behaviour”,Economic Policy Review,Vol.4,No.3: 15-22.
[9]T.Ito and Y.N.Sasaki,2002,“Impacts of theBasle Capital Standard on Japanese Banks Behavior”,Journal of the Japanese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es,Vol.16,No.3: 372-397.
[10]王胜邦,陈颖.新资本协议内部评级法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亲经济周期效应研究.金融研究,2008;第5期
[11]温信祥.银行资本监管顺周期性及其对经济波动的影响.经济问题探索.2006;第4期
[12]周欣,李玮等.中国商业银行资本亲周期特征差异的实证研究.科学决策,2010;第8期
(责任编辑:张 彬)
关键词:顺周期性 巴塞尔协议 缓冲资本
引言
监管体系漏洞被认为是导致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这其中,商业银行资本监管的顺周期问题成为各国监管机构和学者们关注的热点。
银行资本监管的顺周期性(Pro-cyclicality)是指监管资本要求对银行经营活动产生影响,使得经济周期与银行资本周期、风险周期之间具有明显正向联系。监管资本是指监管当局规定的商业银行必须持有的资本。监管资本要求以资本充足率要求为代表,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具备相应的风险抵御能力,以保障商业银行经营的安全性,进而维护整个银行体系的稳定性。
资本充足率要求在1988年发布的《统一资本计量与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以下简称“BASEL I”)中首次提出。BASEL I中首次统一了国际资本标准。2004年发布的《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即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以下简称“BASEL II”)确立了国际银行业资本监管的新框架。目前,BASEL I 和BASEL II已经作为国际通行与认可的资本监管安排,被几乎所有拥有国际性银行的国家所采用,在全球商业银行监管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
然而,学者们研究发现,BASEL I 和BASEL II可能加剧了银行资本监管的顺周期性。08年金融危机中,各国商业银行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发达经济体银行业更是遭受重创,暴露出资本监管可能存在的顺周期问题,从而引发了各方重新审视以《巴塞尔协议》为核心框架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在此背景下,BASEL III于2010年9月正式颁布。
本文从金融全球化角度出发,考虑到各大型银行跨国、跨地区业务发展所形成的全球银行网络,选择全球不同发达经济体中30家代表性商业银行作为样本一,考察由发达经济体主导的现行金融体系内的资本监管顺周期情况,以确定资本监管顺周期性是否已经成为全球性银行监管问题。考虑到中国商业银行主要由政府主导,在银行监管制度和法律法规上与发达经济体的银行业存在较大区别,具有一定特殊性。同时中国的资本开放度较低,金融全球化参与度不高。因此选择中国15家上市商业银行作为另一个独立样本二,研究中国银行业监管可能存在的顺周期性,并通过两个样本研究结果的对比,寻找中国银行业与发达经济体银行业之间的差异。
一、文献回顾
国外学者早在90年代初就开始对BASEL I的顺周期性进行研究,当时许多学者将研究的切入点放在资本监管对银行信贷行为的影响上。BASEL I要求银行的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之比不得低于8%,在经济下滑时,银行的信贷损失高于经济上行时的信贷损失,资本规模下降导致资本充足率的分子减小,使银行的放贷能力受到影响,从而产生顺周期性。Bernanke等(1991),Berger等(1994)对80年代到90年代初的美国商业银行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指出,BASEL I基于风险资本而提出的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美国90年代初的信贷紧缩,加重了当时美国经济衰退。另一些学者对其他发达国家,如英国(Ediz等,1998)、日本(Ito等,2002)等的经验数据研究同样表明BASEL I的资本标准会对银行行为,尤其是信贷行为产生重要影响。Chiuri等(2001)则对16个发展中国家进行了研究,发现由于发展中国家银行体系相对脆弱,银行信贷对资本监管要求更为敏感,实施BASEL I对发展中国家宏观经济的影响比发达国家更大。
修订后的BASEL II将资本要素与风险相挂钩,增强了资本与风险之间的敏感性,有利于反映银行潜在风险,同时限制银行监管套利行为。但多数学者研究发现,风险敏感度的提高加剧了资本监管要求的顺周期性。在经济上行阶段,贷款偿还率较高,信贷资产质量较好,因此,计量出的风险评级较高,监管资本要求相应下降。而在经济下行阶段,随着贷款违约率和不良贷款率的上升,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下降,风险评级也迅速降低。这就迫使银行动用更多的风险准备金来冲销坏帐,从而降低了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资本要求上升。为了满足监管资本要求,银行必将紧缩信贷以保留更多资本金,这将进一步加剧经济衰退。Catarineu(2005)认为BASEL II所采用的评级方法会使银行在评估债务违约可能性时,考虑当前经济形势以及当经济下滑时可能对债务人还款能力的影响。这样将在经济衰退期额外增加15%的资本要求,导致更加严重的顺周期性。Gorby等(2006)从市场约束角度出发研究BASEL II的顺周期性,结果表明资本要求的顺周期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随宏观经济情况变化的新增贷款情况。还有一些学者针对银行缓冲资本与资本监管顺周期性之间的联系进行了研究。Heid(2007)认为BASEL II的资本监管要求存在顺周期性,并发现缓冲资本对于降低监管资本要求的顺周期波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国内学者对于资本监管顺周期性的研究中,温信祥(2006)认为当银行体系受到的资本约束比较严重时,资本约束可能会影响银行的信贷供给并对经济周期产生影响。王胜邦和陈颖(2008)通过分析违约概率、违约损失和违约风险暴露等内部评级法中风险参数的顺周期特征,揭示了商业银行资本顺周期性形成的根源。周欣等(2010)选取国内30家商业银行2003-2007年的数据作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中国商业银行确实存在资本顺周期性,且银行资产规模与顺周期程度正相关。
二、实证模型与样本数据说明
1.实证模型
Ayuso等(2004)利用西班牙1986-2000年(涵盖了西班牙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商业银行缓冲资本、净资产收益率、不良贷款率与经济周期变量(GDP增长率)等相关面板数据,构建模型进行商业银行资本监管的顺周期研究。结果显示,西班牙商业银行缓冲资本与经济周期显著负相关,即GDP增长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缓冲资本降低17%。这表明,当经济上行时,银行对经济前景抱乐观态度,倾向于发放更多贷款,降低缓冲资本持有量以获取更多收益;当经济下滑时,银行则收紧贷款,增加缓冲资本持有量以降低自身风险。由此,Ayuso得出资本监管存在顺周期性的结论。
本文采用与Ayuso等(2004)类似的研究模型与方法,构建模型如下:
BUFi,t:银行当期缓冲资本额,即当期资本充足率与监管资本充足率要求(8%)的差额。通常情况下,银行必须满足监管资本充足率要求,因此缓冲资本额为正。当银行信贷扩张时,会降低缓冲资本额;当银行信贷紧缩时,会增加缓冲资本额。
BUFi,t-1:银行上一期缓冲资本额,即缓冲资本的调整成本。由于调整资本持有量时会产生成本,银行会尽量减少调整资本的次数和额度。因此银行当期缓冲资本额应该会受到上一期缓冲资本的影响。
RUEi,t:银行净资产收益率,即缓冲资本的机会成本。净资产收益率越高,银行持有缓冲资本的成本也越高,为使成本最小化,银行应降低缓冲资本量。
NPLi,t:银行不良贷款率,即缓冲资本的破产成本。不良贷款率越高,银行破产风险越大,所需缓冲资本越高。
GDPGt:GDP增长率(不变价格条件下),宏观经济代表性变量。检验资本监管是否存在顺周期性。
2.样本数据说明
本文分别选取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中30家国际性商业银行作为样本一、中国15家上市商业银行作为样本二,样本区间均为2001-2010年,跨度10年。
所选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的30家大型商业银行均在2009年《银行家》杂志排名前100强之列,所属国家涵盖北美、欧洲、亚洲和大洋洲,包括汇丰银行、美国银行、富国银行、桑坦德银行、花旗银行、巴黎银行、摩根大通银行、瑞士信贷银行、巴克莱银行、瑞士联合银行、德意志银行、毕尔巴鄂比斯开银行、三菱银行、渣打银行、三井住友银行、瑞穗银行、合众银行、澳洲国民银行、劳埃德银行、荷兰合作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北欧银行、纽约梅隆银行、匹兹堡国民银行、德国商业银行、太阳信托银行、比利时联合银行、BB&T银行、大和银行、美国地区银行。
所选15家中国上市商业银行包括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兴业银行、北京银行、华夏银行、宁波银行、农业银行和南京银行。
所有银行数据均来自各银行年报(中国样本中少量数据由Bankscope数据库补充)。GDP增长率(不变价格)数据来自IMF网站。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样本一和样本二的Hausman检验结果表明,应拒绝原假设(随即效应),选择固定效应。根据表1中固定效应回归结果可知:
1.两个样本的GDPGi,t系数符号相反。样本一的GDPGi,t系数显著为负,与Ayuso(2004)的研究结果相符。说明在经济上行期,发达经济体中的这30家银行倾向于减少缓冲资本量,扩张信贷;在经济下行期,则增加缓冲资本,紧缩信贷。证实了资本监管的顺周期性广泛存在于全球发达经济体银行业中。
样本二的GDPGi,t系数显著为正,与Ayuso(2004)和周欣(2010)的研究结果不符。说明中国资本监管并不存在顺周期性。相反地,中国商业银行会在经济上行期增加缓冲资本,而在下行期减少缓冲资本。这可能与中国银行业主要由国家控股的特殊性以及中国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增长相关。由于中国主要的商业银行均由政府主导,经营行为需要配合政府的货币政策等宏观调控手段。在经济上行时,政府为了防止经济过热而引发的通货膨胀等问题,会要求商业银行减少信贷以控制经济过快增长,从而导致银行缓冲资本增加;在经济下行时,政府会要求商业银行放宽贷款条件,鼓励商业银行发放信贷以刺激经济恢复,从而导致银行缓冲资本降低。
由此可知,就资本监管顺周期性而言,两个样本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
2.两个样本的NPLi,t系数符号也相反,其中样本一为正,说明发达经济体中的这30家银行在持有缓冲资本时,充分考虑了不良贷款可能造成的破产风险。样本二为负,说明中国商业银行在持有缓冲资本时,没有考虑不良贷款可能造成的破产风险。这也与中国商业银行的国有性质密切相关,几乎不存在“破产”可能性。
3.两个样本的BUFi,t-1系数均显著为正,说明发达经济体与中国商业银行本期持有缓冲资本量与上一期缓冲资本量正相关,考虑了缓冲资本的调整成本。而ROEi,t的回归结果则在5%的水平上均不显著。
四、结论与政策探讨
全球30家代表性银行的研究结果证实了资本监管顺周期性广泛存在于发达经济体银行业中,这也是导致其在08年金融危机中受到巨大冲击的原因之一。中国15家上市商业银行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银行业资本监管并不存在顺周期性,笔者认为这与中国银行业特殊的政府控制行为相关。
金融危机发生后,巴塞尔委员会针对资本监管顺周期等危机中暴露的突出问题,提出BASEL III,对银行监管领域进行近几十年来最大规模的改革。巴塞尔委员会27个成员国的中央银行代表已于2010年9月12日就BASEL III达成一致。该改革方案要求全球各商业银行5年内必须将核心资本充足率的下限从现行的4%上调至6%,同时建立2.5%的资本留存缓冲和0%~2.5%的逆周期资本缓冲。中国银监会也在近期发布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巴塞尔协议III中规定的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以及0-2.5%的逆周期超额资本及系统重要性银行等条款,都被悉数纳入该办法。
降低银行资本监管周期性的有效方案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探索和实证检验。现阶段,各国金融监管部门需要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运行方向和银行资本充足情况,积极推出与银行业发展同步的监管改革方案,降低本国银行业整体风险。就中国而言,在金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政府逐步开放资本市场的同时,必须完善银行业监管体制,严格监督银行业资本储备和风险控制情况,以应对全球化过程中可能遇到各种挑战。
参考文献:
[1]A.N.Berger and G.F.Udell,1994,“Did RiskBased Capital Allocate Bank Credit and Cause a “Credit Crunch” in theUnited States?”,Journal of Money,Credit and Banking,Vol.26,No.3:586-628.
[2]B.S.Bernanke,C.S.Lown,and B.M.Friedman,1991,“The credit crunch”,Brooking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Vol.1991,No.2:205-247.
[3]E.CatarineuRabell,P.Jackson,and D.P.Tsomocos,2005,“Procyclicality and the new Basel Accord-banks choice of loan rating system.Economic Theory”,Vol.26,No.3: 537-557.
[4]Frank Heid,2007,“The cyclical effects of the Basel II capital requirements”,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Vol.31,No.12: 3885-3900.
[5]J.Ayuso,D.Perez and J.Saurina,2004,“Are capital buffers pro-cyclical? Evidence from Spanish panel data”,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Vol.13,No.2: 249-264.
[6]M.B.Gordy and B.Howells,2006,“Procyclicality in Basel II: Can we treat the disease without killing the patient?”,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Vol.15,No.3: 395-417.
[7]M.C.Chiuri,G.Ferri and G.Majnoni,2001,“Enforcing the 1988 Basel Capital Requirements: Did it Curtail Bank Credit in Emerging Economies?”,Economic Notes,Vol.30,No.3: 399-419.
[8]T.Ediz,I.Michael,andW.Perraudin,1998,“The Impact of Capital Requirements on U.K.Bank Behaviour”,Economic Policy Review,Vol.4,No.3: 15-22.
[9]T.Ito and Y.N.Sasaki,2002,“Impacts of theBasle Capital Standard on Japanese Banks Behavior”,Journal of the Japanese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es,Vol.16,No.3: 372-397.
[10]王胜邦,陈颖.新资本协议内部评级法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亲经济周期效应研究.金融研究,2008;第5期
[11]温信祥.银行资本监管顺周期性及其对经济波动的影响.经济问题探索.2006;第4期
[12]周欣,李玮等.中国商业银行资本亲周期特征差异的实证研究.科学决策,2010;第8期
(责任编辑:张 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