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参与全球化的日益深广,在全世界的影响力逐步提升,常驻中国或是来华访问的国际组织和政府官员、智囊机构专家以及企业家和文化团体等越来越多,涉外活动愈发频繁,针对外籍人士的新闻采访报道已成为我国外宣报道和对外传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笔者以近年来参加涉西班牙和拉美国家在华新闻采访报道实践谈些心得体会。
善于调研
在涉外采访中,记者必须坚持正确的立场和观点,特别是在一些涉及我国政治和敏感问题上,不能受被采访者观点的影响和误导,违反外宣报道方针。同时,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是从事对外报道记者的基本职责和主要任务之一。因此,记者要重视政策理论学习,对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外交政策和对待国际问题的根本立场有较深刻的理解和全面的把握。另外,记者还要不断提高调研能力,加强对国内时事和国际热点的日常调研、跟踪调研和深度调研。
笔者从事的对外报道主要辐射西班牙和拉美加勒比地区,为了使稿件能更具针对性和贴近性,与其他外媒面向这些受众的报道相比更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笔者认为,既要深入了解中国国情,又要坚持调研西语国家的国情、历史、社会、文化传统和政治经济形势。
2009年,得益于平时的跟踪调研,笔者注意到中国和拉美经贸关系在全球金融危机和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出现了新趋势和新问题,随即采访了来华访问的智利、秘鲁、西班牙、墨西哥等国官员、企业代表和相关国家驻华大使以及社科院专家,根据访谈素材撰写了《中拉关系发展面临重要历史机遇期》、《中国和西班牙中小企业共商金融危机应对之策》、《中秘自由贸易将推动双边经贸关系跃上新台阶》和《智利官员乐观积极看待未来智中经贸合作》等一系列稿件,厘清了中拉经贸关系主脉,为未来双边合作提出了一些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的建议,受到西班牙埃菲通讯社、拉美和海外华文媒体的关注。
准备充分
美国著名记者约翰·布雷迪曾说过,采访前宁可准备过头,也不要准备不足。如果采访前不查阅相关背景知识,对采访对象一无所知,也没有拟定一些问题,采访时就会匆忙上阵,结果不是和被采访者无话可说,就是发问时无法切中要害,因而搜集、整理、分析背景资料和制定采访提纲尤为重要。
例如专访驻华大使或来华访问的外国政府官员,使馆新闻秘书一般都要求将拟定的题目报给被采访者。此类问题要以两国关系为中心,并提出当时的国际热点焦点,但题目宜粗不宜细,不要提得太具体太专业,只要对方说出立场就行,当然,也可以根据对方的回答,接过对方的话题临时提出一些相关问题。但切忌提“刁钻”问题和给对方设“陷阱”,涉及两国关系的,应努力求同存异,和我们的总体外交相配合。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一个成功的采访取决于了解对方多少。由于中外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和思维习惯存在差异,从事涉外新闻采访的记者面对采访对象时可能更觉陌生和无所适从。事先了解一下采访对象的个人情况及其涉及的相关领域,记者与对方的心理距离就越近,共同语言也就越多,对方也愿意与记者交谈、合作。
2011年6月,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秘鲁著名作家略萨访华。笔者采访前就详细了解他的教育背景、性格特点和文学创作经历,还读了一两本他的经典小说。访谈过程中,笔者提到他15年前曾经来过中国,萨特和福克纳对他的写作产生了深刻影响,并就他的文学作品谈了自己的感想,略萨感到很惊讶,随即与笔者畅谈起来。
新闻采访离不开提问,好的提问有助于记者挖掘新闻事实,“窥探”和“捕捉”到更为鲜活的素材,撰写出最有价值、最具独创性的稿件。
笔者以采访新闻发布会、专访和其他采访等为例总结出以下几点与采访对象沟通的技巧:营造轻松自由的环境,耐心倾听做好听众,采访中要随机应变,随时调整提问的内容、形式和节奏。
驻华外国机构举办的新闻发布会和记者招待会是涉外采访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记者同行们在发布会开始之前往往要索取相关材料并分析各种情况。这时,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积极参与交谈,一定要“凑热闹”,不能有半点“绅士”和“清高”。交谈中要注意互补互惠,当然,独家的东西在未发出去之前不能随便提供给其他媒体。
在新闻发布会上,记者不必刻意回避敏感话题。因为在这样的公开场合,新闻发布者既然给记者机会提问,就有义务并有准备回答记者的任何问题。遇到比较“难缠”的问题,被提问者一般会采取避重就轻或转换话题的方式,但这样的回答也算回答,记者也能获得一定的信息量。
而对于专访来说,应避免问过于尖锐的问题,以维护与采访对象之间的融洽关系。另外,记者不能“直来直去”地直切主题,而是要“用心良苦”地为采访对象营造出一个“不设防”的氛围。
新闻采访要顺利进行,前提是采访对象乐于作答。不过一些被采访者由于特殊的顾虑不愿意接受采访,即使为了完成任务而答应记者采访,也往往少言寡语,应付了事。面对这种情况,记者不要开门见山,直入主题,而是变换思维,巧妙地从侧面迂回提问。
记者注重提问技巧的同时也要学会做一个好听众,即使在闲聊的时候,不要急着问自己的问题或讲太多自己的见闻,而是让对方有更多的说话机会,特别是遇到性格开朗、表达欲望强的采访对象。
另外,不能过度依赖录音笔记录采访对象谈话,要多用心、用脑。被访者在回答问题时可能有意或无意透露一些新闻,记者提问完毕并不是万事大吉,而要始终认真聆听,并迅速从大量信息中鉴别、筛选、总结,从而立即调整原有的问题或设计出新的问题,这样被访者谈得意犹未尽而记者或许会得到更多的鲜活素材。
注意事项
“外交无小事”这个原则同样适用于涉外新闻采访。记者要谨记在交谈中不要涉及对方的私人问题,如年龄、薪水,宗教信仰和家庭情况等。谈话内容最好避免涉及宗教、种族、政治等比较敏感的问题。同时也要注意保护记者本人及所属新闻机构的信息。所谓“防人之心不可无”,很多在华外籍人士的真实身份和背景我们并不知晓,这一点绝不能掉以轻心。
记者说话时要注视对方的眼睛,提问的语气要平和,对被采访者的称呼要正确、礼貌,态度要委婉。
采访任务完成了并不意味着与采访对象的关系戛然而止,一定要珍惜来之不易的人脉资源,努力维护好与采访对象之间的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说,记者人脉网络的“广度”决定着新闻采访报道的“速度”和“深度”。
要记得询问采访对象是否要在稿件播发前传一份给他审核一下,如果不需要,不管稿件播发后多忙多累,不要忘记给他或联系人定稿以及稿件采用后的链接,如果有视频和音频资料也要记得刻个盘寄去,以示感谢和尊重。做一个细致而考虑周到的人,如果必须在晚间或对方休息时间打电话联络,要向对方解释清楚并表示歉意。(作者供图)
善于调研
在涉外采访中,记者必须坚持正确的立场和观点,特别是在一些涉及我国政治和敏感问题上,不能受被采访者观点的影响和误导,违反外宣报道方针。同时,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是从事对外报道记者的基本职责和主要任务之一。因此,记者要重视政策理论学习,对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外交政策和对待国际问题的根本立场有较深刻的理解和全面的把握。另外,记者还要不断提高调研能力,加强对国内时事和国际热点的日常调研、跟踪调研和深度调研。
笔者从事的对外报道主要辐射西班牙和拉美加勒比地区,为了使稿件能更具针对性和贴近性,与其他外媒面向这些受众的报道相比更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笔者认为,既要深入了解中国国情,又要坚持调研西语国家的国情、历史、社会、文化传统和政治经济形势。
2009年,得益于平时的跟踪调研,笔者注意到中国和拉美经贸关系在全球金融危机和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出现了新趋势和新问题,随即采访了来华访问的智利、秘鲁、西班牙、墨西哥等国官员、企业代表和相关国家驻华大使以及社科院专家,根据访谈素材撰写了《中拉关系发展面临重要历史机遇期》、《中国和西班牙中小企业共商金融危机应对之策》、《中秘自由贸易将推动双边经贸关系跃上新台阶》和《智利官员乐观积极看待未来智中经贸合作》等一系列稿件,厘清了中拉经贸关系主脉,为未来双边合作提出了一些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的建议,受到西班牙埃菲通讯社、拉美和海外华文媒体的关注。
准备充分
美国著名记者约翰·布雷迪曾说过,采访前宁可准备过头,也不要准备不足。如果采访前不查阅相关背景知识,对采访对象一无所知,也没有拟定一些问题,采访时就会匆忙上阵,结果不是和被采访者无话可说,就是发问时无法切中要害,因而搜集、整理、分析背景资料和制定采访提纲尤为重要。
例如专访驻华大使或来华访问的外国政府官员,使馆新闻秘书一般都要求将拟定的题目报给被采访者。此类问题要以两国关系为中心,并提出当时的国际热点焦点,但题目宜粗不宜细,不要提得太具体太专业,只要对方说出立场就行,当然,也可以根据对方的回答,接过对方的话题临时提出一些相关问题。但切忌提“刁钻”问题和给对方设“陷阱”,涉及两国关系的,应努力求同存异,和我们的总体外交相配合。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一个成功的采访取决于了解对方多少。由于中外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和思维习惯存在差异,从事涉外新闻采访的记者面对采访对象时可能更觉陌生和无所适从。事先了解一下采访对象的个人情况及其涉及的相关领域,记者与对方的心理距离就越近,共同语言也就越多,对方也愿意与记者交谈、合作。
2011年6月,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秘鲁著名作家略萨访华。笔者采访前就详细了解他的教育背景、性格特点和文学创作经历,还读了一两本他的经典小说。访谈过程中,笔者提到他15年前曾经来过中国,萨特和福克纳对他的写作产生了深刻影响,并就他的文学作品谈了自己的感想,略萨感到很惊讶,随即与笔者畅谈起来。
新闻采访离不开提问,好的提问有助于记者挖掘新闻事实,“窥探”和“捕捉”到更为鲜活的素材,撰写出最有价值、最具独创性的稿件。
笔者以采访新闻发布会、专访和其他采访等为例总结出以下几点与采访对象沟通的技巧:营造轻松自由的环境,耐心倾听做好听众,采访中要随机应变,随时调整提问的内容、形式和节奏。
驻华外国机构举办的新闻发布会和记者招待会是涉外采访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记者同行们在发布会开始之前往往要索取相关材料并分析各种情况。这时,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积极参与交谈,一定要“凑热闹”,不能有半点“绅士”和“清高”。交谈中要注意互补互惠,当然,独家的东西在未发出去之前不能随便提供给其他媒体。
在新闻发布会上,记者不必刻意回避敏感话题。因为在这样的公开场合,新闻发布者既然给记者机会提问,就有义务并有准备回答记者的任何问题。遇到比较“难缠”的问题,被提问者一般会采取避重就轻或转换话题的方式,但这样的回答也算回答,记者也能获得一定的信息量。
而对于专访来说,应避免问过于尖锐的问题,以维护与采访对象之间的融洽关系。另外,记者不能“直来直去”地直切主题,而是要“用心良苦”地为采访对象营造出一个“不设防”的氛围。
新闻采访要顺利进行,前提是采访对象乐于作答。不过一些被采访者由于特殊的顾虑不愿意接受采访,即使为了完成任务而答应记者采访,也往往少言寡语,应付了事。面对这种情况,记者不要开门见山,直入主题,而是变换思维,巧妙地从侧面迂回提问。
记者注重提问技巧的同时也要学会做一个好听众,即使在闲聊的时候,不要急着问自己的问题或讲太多自己的见闻,而是让对方有更多的说话机会,特别是遇到性格开朗、表达欲望强的采访对象。
另外,不能过度依赖录音笔记录采访对象谈话,要多用心、用脑。被访者在回答问题时可能有意或无意透露一些新闻,记者提问完毕并不是万事大吉,而要始终认真聆听,并迅速从大量信息中鉴别、筛选、总结,从而立即调整原有的问题或设计出新的问题,这样被访者谈得意犹未尽而记者或许会得到更多的鲜活素材。
注意事项
“外交无小事”这个原则同样适用于涉外新闻采访。记者要谨记在交谈中不要涉及对方的私人问题,如年龄、薪水,宗教信仰和家庭情况等。谈话内容最好避免涉及宗教、种族、政治等比较敏感的问题。同时也要注意保护记者本人及所属新闻机构的信息。所谓“防人之心不可无”,很多在华外籍人士的真实身份和背景我们并不知晓,这一点绝不能掉以轻心。
记者说话时要注视对方的眼睛,提问的语气要平和,对被采访者的称呼要正确、礼貌,态度要委婉。
采访任务完成了并不意味着与采访对象的关系戛然而止,一定要珍惜来之不易的人脉资源,努力维护好与采访对象之间的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说,记者人脉网络的“广度”决定着新闻采访报道的“速度”和“深度”。
要记得询问采访对象是否要在稿件播发前传一份给他审核一下,如果不需要,不管稿件播发后多忙多累,不要忘记给他或联系人定稿以及稿件采用后的链接,如果有视频和音频资料也要记得刻个盘寄去,以示感谢和尊重。做一个细致而考虑周到的人,如果必须在晚间或对方休息时间打电话联络,要向对方解释清楚并表示歉意。(作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