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互联网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各行各业都面临着不同的机遇与挑战,相关行业也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进行着改革与创新,公证服务行业也不例外。本文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进行探讨性分析,针对当前公证服务行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实践式分析,探讨当前公证服务模式创新和发展的策略,力争为当代公证服务的质量提升,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公证服务;创新与发展
互联网技术水平的提升,为社会各方面带来了全新的变化,如何实现本领域与互联网实现“+”的融合,成为了生存、发展和突破的关键。在这一背景下,公证服务模式这个既传统又新兴的法律服务内容,除了要结合行业领域发展特性,更需要结合自身发展规律,将自身与互联网发展规律结合起来,开启“互联网+公证”时代,让公证服务模式更加自由、也更加现代、效率更高。
一、“互联网+公证服务”创新模式的必要性
(一)“互联网+公证服务”创新模式是顺应时代需求、群众需求的必然结果。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提升和全领域覆盖,对我国经济市场带来了根本性变化,各领域或主动或被迫适应和加入到互联网中,“互联网+”已经成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效益、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支持之一。而对于公证服务,其本身属于半传统法律服务行业,许多的百姓认为其属于政务服务。体制上看事业体制居多,但确实仍有些隶属于司法行政体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也逐渐被广大百姓所认可,其服务的根本宗旨就是对接群众需求,特别是在当下“时间成本”越发珍贵的情况下,在当下整顿营商环境的大形式下,如何让客户“少跑腿”“不跑腿”,将时间最大限度节约出来,是提高社会满意度、提高公证处综合竞争力的关键环节,而“互联网+”则是当下最节约成本、最易受群众接受的主流方式。
(二)“互联网+公证服务”创新模式是应对催生行业冲击、市场倒逼环境的必然结果。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已相对完善,在带来大量新兴产业的同时,也为传统行业带来了很大冲击,若传统行业不能够快速转变自身,则很容易被新催生的产业所替代,逐渐消失在历史长河中,这对于行业的打击是致命的且不可逆转。公证服务也是如此,其在长久的发展中,受各时期公证要求所决定,程序越发复杂和繁琐,流程虽然更加完善和齐全,但用时也更多,这是不能满足当下客户需求的,也因此催生出一些效力稍有差别但相互可替代供大家选择的新兴行业,如遗嘱公证服务需求推动下产生的中华遗嘱库等等。因此,要想公证服务不被新兴行业替代,快速推进“互联网+公证服务”是必然过程。
二、传统公证服务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对人员专业要求高,但专业人员却稀少。公证服务是通过公证手段为当事人提供最有力的证明类服务,涉及面广、专业性强,需要相关服务人员有扎实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然而,目前来说,我国学习公证类专业的人才相对较少,这类人才中从事公证行业的更少之又少,最终导致“门外汉”干专业活,边干边学,前期培养周期长、成本多,且工作质量不高,如此造成了当事人对公证服务的不信任、不认可。长期以往,将对整个公证服务行业带来毁灭性打击。
(二)对工作效率要求高,但工作时间较有限。公证是具有实效性的,很多选择公证服务的事项都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有效,超过了该时间范围,公证就失去了意义。但在实际中,很多公证机构或公证过程中需要准备材料涉及的单位工作日为周一至周五,工作时间十分有限,而当事人又要多次进行往返来补充公证资料,期间若再出现办事人不熟悉办事流程或错误理解工作人员作出的解释,又将大幅度增加公证所需的办理时间,最终导致公证的“被动失效”。
(三)公证需求持续增长,但办事流程仍繁琐。目前,公证服务的流程还较为复杂,需要的材料较多,需要的环节较多,如果严格按照公证流程进行,不同的公证可能需要1-8工作日,如此情况在公证数量较少的情况下,能够勉强达到时限的要求。但随着百姓对于公证服务诉求的逐渐增多,各部门部门实现信息共享,造成了百姓自行准备困难、公证处调查核实困难,办结时间被大幅度拉长,严重影响了公证服务在客户中的印象,据统计一个县区级公证机构,现在每年办证量起码至少也已达到700-800件,多则几万件。
三、“互联网+公证服务”创新模式发展策略
一方面,扭转传统的公证服务思维。思维引领行动,行动决定未来。要实现“互联网+公证服务”,首先就需要公證服务机构和相关人员转变传统的服务思维,要变“坐着等”为“走出去”,坚持“以人为本”导向,贯彻落实“最多跑一次”的原则,主动思考如何能够最大化便捷客户,如何能够更好的对接服务客户需求。在办理业务时,能简化的简化,能帮着做的帮着做,真正站在“服务”角度开展服务,当客户情况不满足需求时,应耐心解答,赢得认可。
另一方面,搭建“互联网+”服务平台。要实现“互联网+公证服务”模式,专业化的服务平台和服务系统是必不可少的。将公证服务的流程进行“信息化”转变,将其转为网络化办理模式,制定具体的操作指南和自主办理图解,使得客户能够直接利用网络,按图索骥,自行办理公证服务。可运用区块链技术加大各部门的合作,实现链上取用减少当事人提供材料,递送公证成品的流程,将可以数据比对等智能审核的内容由人工审核逐渐向智能审核转变,在客户上传材料和操作流程规范时,通过大数据能够自动审核比对相关申请,运用人脸识别、电子签名等高科技手段对一些事务性公证需求,力争实现“即申即审”“即审即批”,也解决人口流动快现状下当事人身在异地与面签需求的矛盾问题,提高工作的整体效率。
四、结语
“互联网+公证服务”是公证服务契合当下时代发展需求的必经之路,也是公证服务再提升再蜕变的重要举措,将为公证服务带来全新的模式,更好地服务客户、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 张海龙.论信息时代背景下公证服务模式的创新策略[J].法制博览,2019(29):151-152.
[2] 姜文宇.“互联网+”时代公证服务模式的创新与发展[J].现代交际,2019(18):42-43.
[3] 陈润平.互联网时代公证服务模式的创新策略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9(19):147-148.
关键词:互联网+;公证服务;创新与发展
互联网技术水平的提升,为社会各方面带来了全新的变化,如何实现本领域与互联网实现“+”的融合,成为了生存、发展和突破的关键。在这一背景下,公证服务模式这个既传统又新兴的法律服务内容,除了要结合行业领域发展特性,更需要结合自身发展规律,将自身与互联网发展规律结合起来,开启“互联网+公证”时代,让公证服务模式更加自由、也更加现代、效率更高。
一、“互联网+公证服务”创新模式的必要性
(一)“互联网+公证服务”创新模式是顺应时代需求、群众需求的必然结果。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提升和全领域覆盖,对我国经济市场带来了根本性变化,各领域或主动或被迫适应和加入到互联网中,“互联网+”已经成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效益、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支持之一。而对于公证服务,其本身属于半传统法律服务行业,许多的百姓认为其属于政务服务。体制上看事业体制居多,但确实仍有些隶属于司法行政体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也逐渐被广大百姓所认可,其服务的根本宗旨就是对接群众需求,特别是在当下“时间成本”越发珍贵的情况下,在当下整顿营商环境的大形式下,如何让客户“少跑腿”“不跑腿”,将时间最大限度节约出来,是提高社会满意度、提高公证处综合竞争力的关键环节,而“互联网+”则是当下最节约成本、最易受群众接受的主流方式。
(二)“互联网+公证服务”创新模式是应对催生行业冲击、市场倒逼环境的必然结果。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已相对完善,在带来大量新兴产业的同时,也为传统行业带来了很大冲击,若传统行业不能够快速转变自身,则很容易被新催生的产业所替代,逐渐消失在历史长河中,这对于行业的打击是致命的且不可逆转。公证服务也是如此,其在长久的发展中,受各时期公证要求所决定,程序越发复杂和繁琐,流程虽然更加完善和齐全,但用时也更多,这是不能满足当下客户需求的,也因此催生出一些效力稍有差别但相互可替代供大家选择的新兴行业,如遗嘱公证服务需求推动下产生的中华遗嘱库等等。因此,要想公证服务不被新兴行业替代,快速推进“互联网+公证服务”是必然过程。
二、传统公证服务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对人员专业要求高,但专业人员却稀少。公证服务是通过公证手段为当事人提供最有力的证明类服务,涉及面广、专业性强,需要相关服务人员有扎实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然而,目前来说,我国学习公证类专业的人才相对较少,这类人才中从事公证行业的更少之又少,最终导致“门外汉”干专业活,边干边学,前期培养周期长、成本多,且工作质量不高,如此造成了当事人对公证服务的不信任、不认可。长期以往,将对整个公证服务行业带来毁灭性打击。
(二)对工作效率要求高,但工作时间较有限。公证是具有实效性的,很多选择公证服务的事项都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有效,超过了该时间范围,公证就失去了意义。但在实际中,很多公证机构或公证过程中需要准备材料涉及的单位工作日为周一至周五,工作时间十分有限,而当事人又要多次进行往返来补充公证资料,期间若再出现办事人不熟悉办事流程或错误理解工作人员作出的解释,又将大幅度增加公证所需的办理时间,最终导致公证的“被动失效”。
(三)公证需求持续增长,但办事流程仍繁琐。目前,公证服务的流程还较为复杂,需要的材料较多,需要的环节较多,如果严格按照公证流程进行,不同的公证可能需要1-8工作日,如此情况在公证数量较少的情况下,能够勉强达到时限的要求。但随着百姓对于公证服务诉求的逐渐增多,各部门部门实现信息共享,造成了百姓自行准备困难、公证处调查核实困难,办结时间被大幅度拉长,严重影响了公证服务在客户中的印象,据统计一个县区级公证机构,现在每年办证量起码至少也已达到700-800件,多则几万件。
三、“互联网+公证服务”创新模式发展策略
一方面,扭转传统的公证服务思维。思维引领行动,行动决定未来。要实现“互联网+公证服务”,首先就需要公證服务机构和相关人员转变传统的服务思维,要变“坐着等”为“走出去”,坚持“以人为本”导向,贯彻落实“最多跑一次”的原则,主动思考如何能够最大化便捷客户,如何能够更好的对接服务客户需求。在办理业务时,能简化的简化,能帮着做的帮着做,真正站在“服务”角度开展服务,当客户情况不满足需求时,应耐心解答,赢得认可。
另一方面,搭建“互联网+”服务平台。要实现“互联网+公证服务”模式,专业化的服务平台和服务系统是必不可少的。将公证服务的流程进行“信息化”转变,将其转为网络化办理模式,制定具体的操作指南和自主办理图解,使得客户能够直接利用网络,按图索骥,自行办理公证服务。可运用区块链技术加大各部门的合作,实现链上取用减少当事人提供材料,递送公证成品的流程,将可以数据比对等智能审核的内容由人工审核逐渐向智能审核转变,在客户上传材料和操作流程规范时,通过大数据能够自动审核比对相关申请,运用人脸识别、电子签名等高科技手段对一些事务性公证需求,力争实现“即申即审”“即审即批”,也解决人口流动快现状下当事人身在异地与面签需求的矛盾问题,提高工作的整体效率。
四、结语
“互联网+公证服务”是公证服务契合当下时代发展需求的必经之路,也是公证服务再提升再蜕变的重要举措,将为公证服务带来全新的模式,更好地服务客户、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 张海龙.论信息时代背景下公证服务模式的创新策略[J].法制博览,2019(29):151-152.
[2] 姜文宇.“互联网+”时代公证服务模式的创新与发展[J].现代交际,2019(18):42-43.
[3] 陈润平.互联网时代公证服务模式的创新策略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9(19):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