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标》提到:“要着力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注重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要达到这些目标,最主要的方法就是要使学生经常处于积极主动的技术活动中。
细看《技术与设计》两册必修教材,设计、结构、流程、系统、控制等板块结构完整、内容全面,案例也相当多。但是无论教材的结构多么完整,内容多么全面,案例多么丰富,如果脱离了实践,就算学生能够头头是道地说出书中的内容,却不能很好地运用,也就谈不上提高技术素养了。所以教师如果完全用传统的讲授法展开教学不仅显得苍白无力,也难以达到课标所要求的教学目标,因为这偏离了学习技术要立足于实践的认知规律。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
由此看来,在通用技术课堂教学中,我们需要多一些采用能促使学生主动去实践,主动去应用各种学习资源,自主建构知识的教学方法。
那么,有哪些教学方法符合我们的需要呢?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符合我们需要的方法中的一种。
二、什么是“任务驱动教学法”
这个问题在很多文献中均有相似定义,此处仅为保持文章体系完整而引用百度百科中的描述: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运用这一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的适用范围
关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适用范围,我查阅了众多文献,未见有对此作出论述。通过学习研究和教学实践,我认为“任务驱动教学法”适宜用于程序性知识的教学。
当代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把人类掌握知识的表征形式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而程序性知识则是关于“怎么做”的知识。对于陈述性知识的教学,我们可以采用“讲授法”直接告诉学生,使学生迅速掌握前人积累下来的文明成果。例如《技术与设计1》中的第一章《技术及其性质》
而对于程序性知识,仅仅口头告诉学生“怎么做”是不够的。即使学生能够很好地把程序性知识陈述出来,我们也不能认为他已经学会了“怎么做”。因此,对于程序性知识,适宜使用“任务驱动”这一类的教学法。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怎么做”,更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实践,使得这些知识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技能。
例如《技术与设计1》第二章《设计的基础》、第三章《怎样进行设计》、第四章《设计的实现——制作》、第五章《设计的交流与评价》这些都明显属于程序性知识。我们可以用一个大的设计任务(例如设计和制作便携式小凳)作为主线,把这些章节的知识有机地串联起来。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必然会接触到诸如需求分析、方案构思、绘图、挑选材料、制作、测试、优化、交流与评价等一系列环节。学生边学边做,边做边学,实现对知识的有意义建构并且获得技能,提高了技术素养。同时,通过小组协作,还培养了团队精神。
四、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本环节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环节依次是:1.创设情境,2.确定任务,3.自主学习、协作学习,4.效果评价。这在众多文献中均有详细论述,在此仅作简单说明。
五、几个要妥善解决的问题
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要取得好的效果,有几个问题要妥善解决:
1. 教学方法要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相匹配
如果教学内容属于程序性知识,教学目标是培养技能、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可以考虑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
2.“任务”要具有足够的驱动力
这是指“任务”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较强的完成“任务”的意愿。所以“任务”应有趣和有意义。应当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紧密相关。让学生在密切联系学习、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的情境中去完成。这样,学生才能充分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地去学习。
笔者在教学中给学生设置的任务有“设计便携式小凳”、“设计相框”、“设计石英钟”“承重台”“水火箭”等等。这些任务都引起了学生们的兴趣,同学们都积极动脑动手实践。他们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提高了能力,也感受到了团队协作的力量。
3. 根据学生水平设计不同层次的“任务”
学生完成任务的能力与其原有认知水平和能力水平有关。不同的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因此教师在设计任务时除了定下要求全部学生完成的基本任务,还可以提出一些更高层次的扩展性任务。
在“任务驱动”教学中,常常会出现一部分学生早已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而另一部分学生还在思考如何动手。许多老师常用互相帮助的办法来解决学习进度不同的问题,但如果过多地采用以快带慢的方法会损害那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的利益。因此,我改用同时布置一个基本任务和一些扩展性任务的办法来解决这样的问题。基本任务需要设计得很具体,很明确,要求学生必须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它对于帮助学生掌握某些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是必不可少的一环。而扩展性任务则是不给学生过多的限制,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让学生自由地进行设计和创作,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主。
设计基本任务的目的是要保证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因此,任务的难度要适中,要求不能过高,明确学生必须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来操作,只要同学们掌握了老师所教的内容就可以完成这项任务。因此基本任务常常被设计成一种限制性的任务,一种模仿性的任务。学生在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中肯定会出现分化,一部分同学会较快完成基本任务,开始进行扩展性任务;一部分同学可能也能完成基本任务,只是速度稍慢一些;也可能会还有一些同学需要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只要绝大部分同学能完成基本任务,则可以认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基本实现。
相对于限制性的基本任务而言,扩展性任务通常是一些创新性的任务。一些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完成基本任务以后有自己的自由创作时间。教师要给予他们空间,使得他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在完成扩展性任务的同时渐渐把能力提到更高的水平。而这也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如果下课以前,老师能够调出部分进行扩展性任务同学的作品,给予积极的鼓励,将可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4. 教师要转变角色
传统的教学过程主要是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强调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的结果。 “讲授法”是传统教学中用得最多的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具有“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因此教师必须进行角色转换。教师要明确自己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引导者,要认识到学生的知识不是靠教师的灌输被动接受的,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主动建构起来的。
例如在设计“便携式小凳”的过程中,有些小组不清楚怎样才可以“便携”。这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便携”的生活用品:可折叠的电吹风、可折叠的自行车、可折叠的牙刷、可拆装的玩具、可拆装的摄影架等等,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出使小凳“便携”的方法。
又例如在设计“承重台”的过程中,学生对于怎样可以使“承重台”质量小而承重能力强感到模糊。这时教师可以给他们介绍“结构”和“连接”方面的知识,对建筑工地上常用的“承重塔”进行力学分析,使学生自己逐步得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责任编辑 龙建刚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标》提到:“要着力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注重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要达到这些目标,最主要的方法就是要使学生经常处于积极主动的技术活动中。
细看《技术与设计》两册必修教材,设计、结构、流程、系统、控制等板块结构完整、内容全面,案例也相当多。但是无论教材的结构多么完整,内容多么全面,案例多么丰富,如果脱离了实践,就算学生能够头头是道地说出书中的内容,却不能很好地运用,也就谈不上提高技术素养了。所以教师如果完全用传统的讲授法展开教学不仅显得苍白无力,也难以达到课标所要求的教学目标,因为这偏离了学习技术要立足于实践的认知规律。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
由此看来,在通用技术课堂教学中,我们需要多一些采用能促使学生主动去实践,主动去应用各种学习资源,自主建构知识的教学方法。
那么,有哪些教学方法符合我们的需要呢?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符合我们需要的方法中的一种。
二、什么是“任务驱动教学法”
这个问题在很多文献中均有相似定义,此处仅为保持文章体系完整而引用百度百科中的描述: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运用这一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的适用范围
关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适用范围,我查阅了众多文献,未见有对此作出论述。通过学习研究和教学实践,我认为“任务驱动教学法”适宜用于程序性知识的教学。
当代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把人类掌握知识的表征形式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而程序性知识则是关于“怎么做”的知识。对于陈述性知识的教学,我们可以采用“讲授法”直接告诉学生,使学生迅速掌握前人积累下来的文明成果。例如《技术与设计1》中的第一章《技术及其性质》
而对于程序性知识,仅仅口头告诉学生“怎么做”是不够的。即使学生能够很好地把程序性知识陈述出来,我们也不能认为他已经学会了“怎么做”。因此,对于程序性知识,适宜使用“任务驱动”这一类的教学法。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怎么做”,更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实践,使得这些知识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技能。
例如《技术与设计1》第二章《设计的基础》、第三章《怎样进行设计》、第四章《设计的实现——制作》、第五章《设计的交流与评价》这些都明显属于程序性知识。我们可以用一个大的设计任务(例如设计和制作便携式小凳)作为主线,把这些章节的知识有机地串联起来。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必然会接触到诸如需求分析、方案构思、绘图、挑选材料、制作、测试、优化、交流与评价等一系列环节。学生边学边做,边做边学,实现对知识的有意义建构并且获得技能,提高了技术素养。同时,通过小组协作,还培养了团队精神。
四、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本环节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环节依次是:1.创设情境,2.确定任务,3.自主学习、协作学习,4.效果评价。这在众多文献中均有详细论述,在此仅作简单说明。
五、几个要妥善解决的问题
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要取得好的效果,有几个问题要妥善解决:
1. 教学方法要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相匹配
如果教学内容属于程序性知识,教学目标是培养技能、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可以考虑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
2.“任务”要具有足够的驱动力
这是指“任务”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较强的完成“任务”的意愿。所以“任务”应有趣和有意义。应当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紧密相关。让学生在密切联系学习、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的情境中去完成。这样,学生才能充分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地去学习。
笔者在教学中给学生设置的任务有“设计便携式小凳”、“设计相框”、“设计石英钟”“承重台”“水火箭”等等。这些任务都引起了学生们的兴趣,同学们都积极动脑动手实践。他们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提高了能力,也感受到了团队协作的力量。
3. 根据学生水平设计不同层次的“任务”
学生完成任务的能力与其原有认知水平和能力水平有关。不同的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因此教师在设计任务时除了定下要求全部学生完成的基本任务,还可以提出一些更高层次的扩展性任务。
在“任务驱动”教学中,常常会出现一部分学生早已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而另一部分学生还在思考如何动手。许多老师常用互相帮助的办法来解决学习进度不同的问题,但如果过多地采用以快带慢的方法会损害那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的利益。因此,我改用同时布置一个基本任务和一些扩展性任务的办法来解决这样的问题。基本任务需要设计得很具体,很明确,要求学生必须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它对于帮助学生掌握某些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是必不可少的一环。而扩展性任务则是不给学生过多的限制,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让学生自由地进行设计和创作,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主。
设计基本任务的目的是要保证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因此,任务的难度要适中,要求不能过高,明确学生必须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来操作,只要同学们掌握了老师所教的内容就可以完成这项任务。因此基本任务常常被设计成一种限制性的任务,一种模仿性的任务。学生在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中肯定会出现分化,一部分同学会较快完成基本任务,开始进行扩展性任务;一部分同学可能也能完成基本任务,只是速度稍慢一些;也可能会还有一些同学需要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只要绝大部分同学能完成基本任务,则可以认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基本实现。
相对于限制性的基本任务而言,扩展性任务通常是一些创新性的任务。一些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完成基本任务以后有自己的自由创作时间。教师要给予他们空间,使得他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在完成扩展性任务的同时渐渐把能力提到更高的水平。而这也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如果下课以前,老师能够调出部分进行扩展性任务同学的作品,给予积极的鼓励,将可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4. 教师要转变角色
传统的教学过程主要是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强调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的结果。 “讲授法”是传统教学中用得最多的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具有“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因此教师必须进行角色转换。教师要明确自己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引导者,要认识到学生的知识不是靠教师的灌输被动接受的,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主动建构起来的。
例如在设计“便携式小凳”的过程中,有些小组不清楚怎样才可以“便携”。这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便携”的生活用品:可折叠的电吹风、可折叠的自行车、可折叠的牙刷、可拆装的玩具、可拆装的摄影架等等,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出使小凳“便携”的方法。
又例如在设计“承重台”的过程中,学生对于怎样可以使“承重台”质量小而承重能力强感到模糊。这时教师可以给他们介绍“结构”和“连接”方面的知识,对建筑工地上常用的“承重塔”进行力学分析,使学生自己逐步得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责任编辑 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