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龙漕涧古镇境内有着很多大大小小的温泉,也许是因为受到大自然的偏爱,赐予漕涧古镇上、中、下澡潭三处温泉!除了上、下澡潭两处温泉外,作为已在漕涧古镇工作和生活三十多个春秋的我,没有探访过中澡潭,因而我对这个温泉澡潭的情况知之甚少,只听说它位于古镇东山梁子脚下的幽谷里,是从岩缝里涌出的温泉,纯天然、无污染、水质优、流量大。我还听说中澡潭幽谷溪流很美,有大石缸、大岩房、瀑布、石上清泉及天生桥等众多景点。由于中澡潭位于漕涧镇东山梁子幽谷中,山谷幽深路途险要,是至今三个天然温泉中唯一没通公路的澡潭,环境最为优美,因而也是生态保护得最完好最原始的,可谓是十分难得的原生态温泉澡潭。中澡潭究竟长啥样呢?中澡潭幽谷中是否真的有着那么多的美景?于是,我带着这个疑问,邀约好友徒步中澡潭幽谷,来一次说走就走的中澡潭幽谷之旅。
新春佳节期间的漕涧古镇,寒风凛冽,寒气袭人!清晨,天刚蒙蒙亮,我们便骑上摩托车,忘却严寒,迎着刺骨的寒风,向中澡潭方向开进。行驶约一公里,到了东山脚自然村,将摩托车在村子里停妥,然后迫不及待地徒步向中澡潭进发。通往中澡潭的路是条崎岖陡峭的羊肠小道,我们顺道约莫走了两里路,天已大亮,正当思索着中澡潭之路岔道口在何处时,恰巧遇到一位常年在山里放羊的老牧羊人。我向牧羊人问路道:“大大(叔叔),到中澡潭的路怎么走?”牧羊人回答道:“顺路一直往上走,到了羊厩后继续走,不远处有个岔道,右边那条岔路就是到中澡潭的小路。”我们按照牧羊人的指引,大约走了一公里多,路边一院庄房和羊厩映入眼帘,途经羊厩后不久,前方出现了一个岔路口,一块只有尺余见方的岩石上,人们用小石子写着“中澡潭由此进”的字样,为人们指明了通向中澡潭的方向。此时,我告诉摄友道:“阿标,下次来中澡潭时,我们记着带上笔墨,在这里路边石头写个路标。”“好滴,下次来时带上笔墨顺便写个路标,或者干脆做一块指路碑,算是做好事,行善积德嘛!”
这一通往中澡潭的小路,是一条狭窄在密林里穿行的幽森小径,虽然路在陡峭的山坡上横穿,上方是陡峭的山坡,下方是深深的山涧,但有两旁密林的掩护,走在这样的小路上丝毫没有觉得危险。我们时而下坡时而上坡,时而走进盛开的杜鹃花林,时而走进密林中似绿色隧道般的幽径,走着走着,前面下方的幽谷中自北向南的溪流出现在眼前,溪流对岸两汪相连的碧水映入眼帘,热气腾腾的水蒸气在溪流上面萦绕。远看,温泉和溪流上空披上了一层薄薄的白纱,在阳光的蒸腾下如梦似幻。啊!中澡潭,我们终于到了!
中澡潭幽谷及溪流自北向南,溪流河道里分布着大小不一零零乱乱的岩石,表面被岁月打磨得十分光滑,基本没有棱角,人们将就在溪流两岸适宜的地方搭起了简陋的木桥,供到此洗澡游玩的游客过溪流之用。我们走过小木桥,走近温泉,与温泉有了零距离的接触。温泉水有着肉眼可见的纯净,纯净得似琼浆玉液,潭底的石块清晰可见,潭底、潭壁上附有一层蓝绿色薄薄的水藻类植物,并且澡潭水还不停流动,涓涓不息。它与众不同的是,没有浓烈的臭鸡蛋味,没有浓密发黄的水藻。中澡潭温泉位于溪流东岸悬崖绝壁脚下,夹在悬崖与溪流之间,顺着溪流水自北向南走向,被人们分隔成两汪清澈见底热气腾腾的碧水。啊!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中澡潭!第一个澡潭长约四米,宽约两米,水深大概半米,呈向内弯曲的虹形;第二个澡潭呈长方形,长约四米,宽约两米,水深也大概半米多。温泉水从第一个澡潭东北侧边缘岩缝中涌出,注满第一个澡潭后,接着从出水口流入第二潭澡潭,最后从第二潭南侧潭底出水口流出,并在潭面上形成一两个小漩涡。我伸出手用指尖触碰了一下水面,水温不是很高,仅仅略高于体温而已,但水质清澈,且流量可观。两个澡潭与溪流之间,有一堵厚七八十公分,高五六十公分,长二十多米的河堤,据说是由漕涧爱心人士发起修建的,为的是使澡潭免受雨季山洪的肆虐。
第一个温泉澡潭北侧旁边山崖脚下,有一个直径约两米的浅山洞,山洞左侧,人们设有一个神坛,上面插满了燃剩的香棒,上方还挂有几条泛白的红纸条。那是到此洗澡游山玩水的人们敬山神时遗留下来的。这里的白族乡亲们普遍认为,凡到中澡潭和上澡潭洗澡,务必要带上一碗米饭、一小块猪肉和一个熟鸡蛋以及香、纸、火等祭物,洗澡前必须敬敬山神,祈求山神保佑。否则,忽视了山神,有可能招致或大或小的麻烦,甚至严重者会发生“山神藏人”而回不了家的可怕事件。当然,从这些传统的习俗中也能看出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温泉对面是郁郁葱葱的山坡,是个由阔叶林、云南松和马缨杜鹃混生的森林;背面是个陡峭的悬崖绝壁,温泉上方约有七八米高的悬崖表面突兀不平,且没有一草一木。从七八米高处开始,悬崖绝壁上附生着绿油油的阔叶林和藤类植物,直达崖顶;南北两边,溪流两岸,分布着翠竹、阔叶林以及藤类植物,有的溪流河段两岸树木枝头相互交错,使得溪流显得格外的幽深宁静,空气十分清新,我们在这里每呼吸一口便是一次享受。这时正是初春时节,由于天干导致草木枯黄,大多数地方的景象往往显得苍凉,缺少生机,而中澡潭山涧,溪流两岸郁郁葱葱的森林,红彤彤的映山红,翠绿翠绿的植被,相互交错的林木藤蓬,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象。加之日夜不息涓涓流淌的猶如琼浆玉液般冰清玉洁的溪流,使空气中弥漫着极为丰富的负氧离子,使中澡潭俨然成为巨大的天然大氧吧!这对于在空气中充满PM2.5和汽车尾气的都市里是没有的。置身这样的环境里,乐享大自然的恩赐,令人心旷神怡,惬意无比,一切烦恼和忧伤被抛之脑后,在都市里是绝对享受不到的!
面对这一清澈洁净的温泉澡潭和优美宁静的环境,我们迫不及待地脱了衣服,迅速跳入第一个温泉澡潭中,尽情地乐享大自然的恩赐。我在澡潭中坐在潭底的一块平整的约二十公分见方的石块上,温泉水刚好淹没到脖颈,水温不冷也不热,用“恰到好处、恰如其分”来形容中澡潭水温一点也不为过。如果在上澡潭和下澡潭泡温泉,因为水温不高,我顶多只能坚持半个小时,而在这里,一泡泡个四五个小时也不成问题。由此可见,中澡潭温泉水温之妙。我游到温泉源头,忽然后面有“唧唧唧唧”的鸟叫声,回头一看,第二个澡潭边有一只头黑头顶白身红的小鸟正栖在那里,似乎是在吃水,抑或是在梳理羽毛,丝毫不畏惧我们这三位“不速之客”。我们约莫泡了一个小时,然后出浴,穿好衣服,收拾好东西向中澡潭幽谷纵深处进发,溯流而上,继续中澡潭幽谷的探秘之旅,传说中的大石缸、大岩房和瀑布等众多景点等待我们的探访。中澡潭景色美,中澡潭溪流纵深处景色更美! 我们向中澡潭溪流纵深处进发,溪流两岸山崖陡峭,充满雄险奇秀,溪边古木掩映,修竹飘曳,郁郁葱葱,美不胜收!冰清玉洁的溪流水涓涓不息,拘一口甘醇的溪流水,沁人心脾!赤脚淌水,寒彻心骨。就在一潭清泉边,我向幽谷深处寻找最佳拍摄角度时,突然吓了我一大跳,令我不寒而栗,竟然有一条“巨蟒”横在溪流上方!!严寒的初春,我还纳闷,此时正是蛇类等冷血动物们冬眠越冬的时候,哪来的巨蟒啊!我壮了壮胆,仔细观望了一下,原来不是什么巨蟒,那是横卧在溪流上方生满斑斑驳驳的藤类!真叫我虚惊一场。咔嚓,咔嚓……我們一直举着相机,瀑布、怪石、古木、黄竹构成的美景使我们情不自禁地按下快门,将每一个美景定格在相机记忆卡里。溪流两岸偶尔有几朵火红的杜鹃花探头探脑露出笑脸,似乎在围观我们如痴如狂被美景感染的三位“摄友”。溪流边林下星罗棋布地开着淡蓝色、淡紫色和粉红色的报春花,红红绿绿的鸟儿们在林间歌唱,一派鸟语花香的景象,同时也是一派“鸟鸣山更幽”的意境。我们一边拍,一边向溪流深处探寻,溪流两岸没有路,越走越艰难,几乎无路可走,始终找不到魂牵梦萦的大石缸。前方,全是岩石构成的溪流河床里躺着一块巨大的岩石,挡住了溪流的去路,溪流索性勇敢地从岩石与河岸之间的狭缝中汹涌而下,并形成清悠狭长的水潭,我们为了拍摄下这一景致,为了选取最佳角度,纷纷脱下鞋子,忍受冰冷的溪流水进行拍摄。到此为止,溪流两岸,无路可寻,我们只好沿着溪流西岸丛林径直向上攀登,攀着攀着,约攀登了一百米,前面出现了一条顺着溪流走向的小路,我们顺着小路向上前行,走着走着,前面又出现一条通往溪流的小岔路,我们沿着小路,到了溪流边。这里,溪流在茂密竹林的映衬下显得更将优美。溪流西岸,那十几米高的悬崖上,是谁搭建的似仙居的窝棚,我还幻想倘若在此过夜一宿将是何种感受和体验?我们接着顺着溪边依稀可辨的小道向溪流深处探寻,小心翼翼地走过三处危险的悬崖,“哗哗哗……”的水声越来越近,定睛朝水声方向一看,一个洁白的瀑布映入眼帘。啊,这就是传说中的大石缸!
我们走近大石缸瀑布,只见溪流河床在这里完全是由岩石构成的,呈两叠水瀑布,上叠水为汹涌的温泉跌落深潭中,即大石缸,而溪流水注满大石缸后溢出,又从七八米高处呈水帘状倾泻而下,形成数米宽的瀑布及二三十平米的水潭,水潭清澈见底,潭底的小石子等清晰可见,在周围翠绿翠绿的森林映照下,水变得十分碧绿,尽显绿水青山的意境。我们争分夺秒,抓紧用相机拍,用手机拍,高速快门下把瀑布拍得冰清玉洁,净显瀑布的阳刚之气。低速快门下把瀑布拍得柔弱绢丝,显现瀑布温柔的一面。我们尽情用各人的喜好意图进行拍摄,进行构图创作。
在幽谷里,我们不须用什么滤镜也能随心所欲地拍摄。瀑布上方溪流两岸均十分陡峭,好在生长着许多树木,我们小心翼翼攀爬到了瀑布上方,试图拍摄大石缸的影像。这段河床,全是岩石,水流的落差大,汹涌的急流流经河床后居高临下砸入巨大的“石缸”中,这就是传说中的中澡潭大石缸。大石缸,直径丈余,深不可测,我们无法亲临,只能远观,若有不慎,跌落缸中,后果难以想象。此大石缸的成因,也许是溪流水不知经历多少万年从三四米高处居高临下的击打而形成。
我们离开大石缸景点,继续向幽谷纵深处探寻,寻找天生桥、大岩房等景点。我们找啊找,没有向导,终究是没有找到天生桥和大岩房,毕竟初来乍到对地形不熟,还要时刻提防熊的出没,还是要以安全第一。不知不觉,时候不早,但美景尚未拍个够!我们不得不停下前进的脚步,恋恋不舍地打道回府,踏上了归途。还有许许多多的美景等待着我们去发现,传说中的中澡潭天生桥、大岩房究竟在何处有待于我们去探寻,但今日的中澡潭之旅已经收获满满。
新春佳节期间的漕涧古镇,寒风凛冽,寒气袭人!清晨,天刚蒙蒙亮,我们便骑上摩托车,忘却严寒,迎着刺骨的寒风,向中澡潭方向开进。行驶约一公里,到了东山脚自然村,将摩托车在村子里停妥,然后迫不及待地徒步向中澡潭进发。通往中澡潭的路是条崎岖陡峭的羊肠小道,我们顺道约莫走了两里路,天已大亮,正当思索着中澡潭之路岔道口在何处时,恰巧遇到一位常年在山里放羊的老牧羊人。我向牧羊人问路道:“大大(叔叔),到中澡潭的路怎么走?”牧羊人回答道:“顺路一直往上走,到了羊厩后继续走,不远处有个岔道,右边那条岔路就是到中澡潭的小路。”我们按照牧羊人的指引,大约走了一公里多,路边一院庄房和羊厩映入眼帘,途经羊厩后不久,前方出现了一个岔路口,一块只有尺余见方的岩石上,人们用小石子写着“中澡潭由此进”的字样,为人们指明了通向中澡潭的方向。此时,我告诉摄友道:“阿标,下次来中澡潭时,我们记着带上笔墨,在这里路边石头写个路标。”“好滴,下次来时带上笔墨顺便写个路标,或者干脆做一块指路碑,算是做好事,行善积德嘛!”
这一通往中澡潭的小路,是一条狭窄在密林里穿行的幽森小径,虽然路在陡峭的山坡上横穿,上方是陡峭的山坡,下方是深深的山涧,但有两旁密林的掩护,走在这样的小路上丝毫没有觉得危险。我们时而下坡时而上坡,时而走进盛开的杜鹃花林,时而走进密林中似绿色隧道般的幽径,走着走着,前面下方的幽谷中自北向南的溪流出现在眼前,溪流对岸两汪相连的碧水映入眼帘,热气腾腾的水蒸气在溪流上面萦绕。远看,温泉和溪流上空披上了一层薄薄的白纱,在阳光的蒸腾下如梦似幻。啊!中澡潭,我们终于到了!
中澡潭幽谷及溪流自北向南,溪流河道里分布着大小不一零零乱乱的岩石,表面被岁月打磨得十分光滑,基本没有棱角,人们将就在溪流两岸适宜的地方搭起了简陋的木桥,供到此洗澡游玩的游客过溪流之用。我们走过小木桥,走近温泉,与温泉有了零距离的接触。温泉水有着肉眼可见的纯净,纯净得似琼浆玉液,潭底的石块清晰可见,潭底、潭壁上附有一层蓝绿色薄薄的水藻类植物,并且澡潭水还不停流动,涓涓不息。它与众不同的是,没有浓烈的臭鸡蛋味,没有浓密发黄的水藻。中澡潭温泉位于溪流东岸悬崖绝壁脚下,夹在悬崖与溪流之间,顺着溪流水自北向南走向,被人们分隔成两汪清澈见底热气腾腾的碧水。啊!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中澡潭!第一个澡潭长约四米,宽约两米,水深大概半米,呈向内弯曲的虹形;第二个澡潭呈长方形,长约四米,宽约两米,水深也大概半米多。温泉水从第一个澡潭东北侧边缘岩缝中涌出,注满第一个澡潭后,接着从出水口流入第二潭澡潭,最后从第二潭南侧潭底出水口流出,并在潭面上形成一两个小漩涡。我伸出手用指尖触碰了一下水面,水温不是很高,仅仅略高于体温而已,但水质清澈,且流量可观。两个澡潭与溪流之间,有一堵厚七八十公分,高五六十公分,长二十多米的河堤,据说是由漕涧爱心人士发起修建的,为的是使澡潭免受雨季山洪的肆虐。
第一个温泉澡潭北侧旁边山崖脚下,有一个直径约两米的浅山洞,山洞左侧,人们设有一个神坛,上面插满了燃剩的香棒,上方还挂有几条泛白的红纸条。那是到此洗澡游山玩水的人们敬山神时遗留下来的。这里的白族乡亲们普遍认为,凡到中澡潭和上澡潭洗澡,务必要带上一碗米饭、一小块猪肉和一个熟鸡蛋以及香、纸、火等祭物,洗澡前必须敬敬山神,祈求山神保佑。否则,忽视了山神,有可能招致或大或小的麻烦,甚至严重者会发生“山神藏人”而回不了家的可怕事件。当然,从这些传统的习俗中也能看出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温泉对面是郁郁葱葱的山坡,是个由阔叶林、云南松和马缨杜鹃混生的森林;背面是个陡峭的悬崖绝壁,温泉上方约有七八米高的悬崖表面突兀不平,且没有一草一木。从七八米高处开始,悬崖绝壁上附生着绿油油的阔叶林和藤类植物,直达崖顶;南北两边,溪流两岸,分布着翠竹、阔叶林以及藤类植物,有的溪流河段两岸树木枝头相互交错,使得溪流显得格外的幽深宁静,空气十分清新,我们在这里每呼吸一口便是一次享受。这时正是初春时节,由于天干导致草木枯黄,大多数地方的景象往往显得苍凉,缺少生机,而中澡潭山涧,溪流两岸郁郁葱葱的森林,红彤彤的映山红,翠绿翠绿的植被,相互交错的林木藤蓬,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象。加之日夜不息涓涓流淌的猶如琼浆玉液般冰清玉洁的溪流,使空气中弥漫着极为丰富的负氧离子,使中澡潭俨然成为巨大的天然大氧吧!这对于在空气中充满PM2.5和汽车尾气的都市里是没有的。置身这样的环境里,乐享大自然的恩赐,令人心旷神怡,惬意无比,一切烦恼和忧伤被抛之脑后,在都市里是绝对享受不到的!
面对这一清澈洁净的温泉澡潭和优美宁静的环境,我们迫不及待地脱了衣服,迅速跳入第一个温泉澡潭中,尽情地乐享大自然的恩赐。我在澡潭中坐在潭底的一块平整的约二十公分见方的石块上,温泉水刚好淹没到脖颈,水温不冷也不热,用“恰到好处、恰如其分”来形容中澡潭水温一点也不为过。如果在上澡潭和下澡潭泡温泉,因为水温不高,我顶多只能坚持半个小时,而在这里,一泡泡个四五个小时也不成问题。由此可见,中澡潭温泉水温之妙。我游到温泉源头,忽然后面有“唧唧唧唧”的鸟叫声,回头一看,第二个澡潭边有一只头黑头顶白身红的小鸟正栖在那里,似乎是在吃水,抑或是在梳理羽毛,丝毫不畏惧我们这三位“不速之客”。我们约莫泡了一个小时,然后出浴,穿好衣服,收拾好东西向中澡潭幽谷纵深处进发,溯流而上,继续中澡潭幽谷的探秘之旅,传说中的大石缸、大岩房和瀑布等众多景点等待我们的探访。中澡潭景色美,中澡潭溪流纵深处景色更美! 我们向中澡潭溪流纵深处进发,溪流两岸山崖陡峭,充满雄险奇秀,溪边古木掩映,修竹飘曳,郁郁葱葱,美不胜收!冰清玉洁的溪流水涓涓不息,拘一口甘醇的溪流水,沁人心脾!赤脚淌水,寒彻心骨。就在一潭清泉边,我向幽谷深处寻找最佳拍摄角度时,突然吓了我一大跳,令我不寒而栗,竟然有一条“巨蟒”横在溪流上方!!严寒的初春,我还纳闷,此时正是蛇类等冷血动物们冬眠越冬的时候,哪来的巨蟒啊!我壮了壮胆,仔细观望了一下,原来不是什么巨蟒,那是横卧在溪流上方生满斑斑驳驳的藤类!真叫我虚惊一场。咔嚓,咔嚓……我們一直举着相机,瀑布、怪石、古木、黄竹构成的美景使我们情不自禁地按下快门,将每一个美景定格在相机记忆卡里。溪流两岸偶尔有几朵火红的杜鹃花探头探脑露出笑脸,似乎在围观我们如痴如狂被美景感染的三位“摄友”。溪流边林下星罗棋布地开着淡蓝色、淡紫色和粉红色的报春花,红红绿绿的鸟儿们在林间歌唱,一派鸟语花香的景象,同时也是一派“鸟鸣山更幽”的意境。我们一边拍,一边向溪流深处探寻,溪流两岸没有路,越走越艰难,几乎无路可走,始终找不到魂牵梦萦的大石缸。前方,全是岩石构成的溪流河床里躺着一块巨大的岩石,挡住了溪流的去路,溪流索性勇敢地从岩石与河岸之间的狭缝中汹涌而下,并形成清悠狭长的水潭,我们为了拍摄下这一景致,为了选取最佳角度,纷纷脱下鞋子,忍受冰冷的溪流水进行拍摄。到此为止,溪流两岸,无路可寻,我们只好沿着溪流西岸丛林径直向上攀登,攀着攀着,约攀登了一百米,前面出现了一条顺着溪流走向的小路,我们顺着小路向上前行,走着走着,前面又出现一条通往溪流的小岔路,我们沿着小路,到了溪流边。这里,溪流在茂密竹林的映衬下显得更将优美。溪流西岸,那十几米高的悬崖上,是谁搭建的似仙居的窝棚,我还幻想倘若在此过夜一宿将是何种感受和体验?我们接着顺着溪边依稀可辨的小道向溪流深处探寻,小心翼翼地走过三处危险的悬崖,“哗哗哗……”的水声越来越近,定睛朝水声方向一看,一个洁白的瀑布映入眼帘。啊,这就是传说中的大石缸!
我们走近大石缸瀑布,只见溪流河床在这里完全是由岩石构成的,呈两叠水瀑布,上叠水为汹涌的温泉跌落深潭中,即大石缸,而溪流水注满大石缸后溢出,又从七八米高处呈水帘状倾泻而下,形成数米宽的瀑布及二三十平米的水潭,水潭清澈见底,潭底的小石子等清晰可见,在周围翠绿翠绿的森林映照下,水变得十分碧绿,尽显绿水青山的意境。我们争分夺秒,抓紧用相机拍,用手机拍,高速快门下把瀑布拍得冰清玉洁,净显瀑布的阳刚之气。低速快门下把瀑布拍得柔弱绢丝,显现瀑布温柔的一面。我们尽情用各人的喜好意图进行拍摄,进行构图创作。
在幽谷里,我们不须用什么滤镜也能随心所欲地拍摄。瀑布上方溪流两岸均十分陡峭,好在生长着许多树木,我们小心翼翼攀爬到了瀑布上方,试图拍摄大石缸的影像。这段河床,全是岩石,水流的落差大,汹涌的急流流经河床后居高临下砸入巨大的“石缸”中,这就是传说中的中澡潭大石缸。大石缸,直径丈余,深不可测,我们无法亲临,只能远观,若有不慎,跌落缸中,后果难以想象。此大石缸的成因,也许是溪流水不知经历多少万年从三四米高处居高临下的击打而形成。
我们离开大石缸景点,继续向幽谷纵深处探寻,寻找天生桥、大岩房等景点。我们找啊找,没有向导,终究是没有找到天生桥和大岩房,毕竟初来乍到对地形不熟,还要时刻提防熊的出没,还是要以安全第一。不知不觉,时候不早,但美景尚未拍个够!我们不得不停下前进的脚步,恋恋不舍地打道回府,踏上了归途。还有许许多多的美景等待着我们去发现,传说中的中澡潭天生桥、大岩房究竟在何处有待于我们去探寻,但今日的中澡潭之旅已经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