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代性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的重要特征之一。现在使用的思想品德课本图文并茂,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于一体,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教育性,力求体现时代性,但受各种条件的制约,课文中的一些内容与图片总是跟不上已经变化发展了的形势。而时事政治教育具有最突出的时代性特点,正好可以弥补课本的缺陷。把时事政治教育与课本内容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是初中思品政治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重要途径。
一、时政教育在初中思品课中作用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情感是促进学生获取知识、探求真理的动力。时政教育的内容丰富新颖,有的就是几天前发生的国内外重大事件,十分适应中学生求新、求变、求活的心理特点。信息的新颖性自然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优质。例如,笔者在上粤教版《珍爱生命》这一课时,在导课就引入了2015元旦之夜上海外滩的踩踏事件。提问学生这么多青年学生的不幸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学生自然就想到了注意安全,珍爱生命的问题,顺势导入新课。
(二)明辨是非,懂得道理
现在的初中生生活的世界是绚丽多彩的,又是纷繁复杂的。生活中的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往往交织在一起。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初中生要迅速做出辨别判断,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就需要明理。许多时政材料真善美与假恶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引入思品课堂教学对于使学生在心中确立正确的标准,提高辨别能力,增强自控能力,具有重大意义。同样在教授《珍爱生命》一课时,笔者把近年来影视歌星吸毒的新闻材料,拿出来展示。这些学生比较喜欢的明星,由于吸毒而身陷囹圄的例子,强烈震撼了学生的心灵。学生在惊讶和不解中,通过思考讨论,明辨了是非善恶,懂得了珍爱生命严格自律的道理。
(三)知行合一,引导行为
初中思品课程是指导学生如何做人,塑造人的灵魂的课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最高教育目标是否达成落实,关键看学生是否把明确的做人道理,内化成为自身的认知,并用以自觉指导自己的道德实践活动。许多时事政治材料,都蕴含着如何做人的道理,渗透了道德、心理、法律、国情等方面的知识,把这些时事政治材料引入思品课堂教学,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笔者在教授七年级有关人的道德和心理品德内容时,经常把每个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感人事迹引入思品课堂教学。用他们的先进事迹来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做一个正直的有道德的人。
二、時政教育的对策探索
如何在课堂上进行时政教育,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作出了以下几种有效的探索。
(一)课前五分钟“时政演讲”
笔者在每节课前专门拿出5分钟的时间作为“时政演讲”时间。要求学生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途径,收集自己认为有价值的、重大的国际国内新闻,在课前5分钟向全班同学播报。通过这一活动,不但大大激发了学生关注时事的兴趣,有助于他们了解社会,了解世界,拓宽视野,增长知识,还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关心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的态度,增强了关心社会、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建立“小资料库”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喜好,学生们收集新闻事例。并且特意挑选了几个认真负责的同学,组织他们在收集时事的同时,注意整理时事。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将收集的时事进行分类整理。例如,有的同学是按照区域划分,分为“国内、国际、温州”三类;有的同学是按照内容划分,分为“政治、经济、外交、文化和科技、体育与卫生”五类。一个月后,我们开展了一个展览活动,当五本制作精良,装帧精美,内容丰富,分类明晰的“小资料库”展示在全班同学面前时。通过“小资料库”的设置,引导了学生对时事的敏锐触觉,培养了学生整理资料的能力,更能发现资料的内涵和价值。
(三)每月一次“时政评论”
时事收集来了,但每件时事有何内涵,为什么它会得到广泛的关注,这些问题学生在理解的时候却存在较大的困难。因此,定期的开展一些评论活动,通过师生互动,共同讨论和分析,让学生了解时政大事的内涵。在讨论中,学生们各抒己见,热闹纷呈,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有许多时候,学生们的观点是稚嫩的,甚至是荒谬的,但无论如何,学生们在思考,在分析。
(四)利用时政编辑题目
每次重大的考试前,要求学生利用收集过来的时政材料,结合课本的知识点,自己编辑题目,同时自编答案。特别是到了初三复习的时候,这样做的效果很好。学生通过编题目思考,不仅加强对课本中考知识点基础的巩固,更学会了应用知识,提高了解题能力。
总之,时政教育是中学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上课兴趣,更好的理解课本知识,更重要的在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所以在教学中,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大胆引用材料,紧密联系教学实际,将最新时政引入课堂教学,并善于引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去正确认识、分析社会现象,分析当前国内外的热点问题,做到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对政治的敏感性与创新思维能力,这已成为我们中学思品课老师必须要掌握的一项技能。
一、时政教育在初中思品课中作用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情感是促进学生获取知识、探求真理的动力。时政教育的内容丰富新颖,有的就是几天前发生的国内外重大事件,十分适应中学生求新、求变、求活的心理特点。信息的新颖性自然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优质。例如,笔者在上粤教版《珍爱生命》这一课时,在导课就引入了2015元旦之夜上海外滩的踩踏事件。提问学生这么多青年学生的不幸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学生自然就想到了注意安全,珍爱生命的问题,顺势导入新课。
(二)明辨是非,懂得道理
现在的初中生生活的世界是绚丽多彩的,又是纷繁复杂的。生活中的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往往交织在一起。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初中生要迅速做出辨别判断,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就需要明理。许多时政材料真善美与假恶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引入思品课堂教学对于使学生在心中确立正确的标准,提高辨别能力,增强自控能力,具有重大意义。同样在教授《珍爱生命》一课时,笔者把近年来影视歌星吸毒的新闻材料,拿出来展示。这些学生比较喜欢的明星,由于吸毒而身陷囹圄的例子,强烈震撼了学生的心灵。学生在惊讶和不解中,通过思考讨论,明辨了是非善恶,懂得了珍爱生命严格自律的道理。
(三)知行合一,引导行为
初中思品课程是指导学生如何做人,塑造人的灵魂的课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最高教育目标是否达成落实,关键看学生是否把明确的做人道理,内化成为自身的认知,并用以自觉指导自己的道德实践活动。许多时事政治材料,都蕴含着如何做人的道理,渗透了道德、心理、法律、国情等方面的知识,把这些时事政治材料引入思品课堂教学,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笔者在教授七年级有关人的道德和心理品德内容时,经常把每个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感人事迹引入思品课堂教学。用他们的先进事迹来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做一个正直的有道德的人。
二、時政教育的对策探索
如何在课堂上进行时政教育,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作出了以下几种有效的探索。
(一)课前五分钟“时政演讲”
笔者在每节课前专门拿出5分钟的时间作为“时政演讲”时间。要求学生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途径,收集自己认为有价值的、重大的国际国内新闻,在课前5分钟向全班同学播报。通过这一活动,不但大大激发了学生关注时事的兴趣,有助于他们了解社会,了解世界,拓宽视野,增长知识,还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关心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的态度,增强了关心社会、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建立“小资料库”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喜好,学生们收集新闻事例。并且特意挑选了几个认真负责的同学,组织他们在收集时事的同时,注意整理时事。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将收集的时事进行分类整理。例如,有的同学是按照区域划分,分为“国内、国际、温州”三类;有的同学是按照内容划分,分为“政治、经济、外交、文化和科技、体育与卫生”五类。一个月后,我们开展了一个展览活动,当五本制作精良,装帧精美,内容丰富,分类明晰的“小资料库”展示在全班同学面前时。通过“小资料库”的设置,引导了学生对时事的敏锐触觉,培养了学生整理资料的能力,更能发现资料的内涵和价值。
(三)每月一次“时政评论”
时事收集来了,但每件时事有何内涵,为什么它会得到广泛的关注,这些问题学生在理解的时候却存在较大的困难。因此,定期的开展一些评论活动,通过师生互动,共同讨论和分析,让学生了解时政大事的内涵。在讨论中,学生们各抒己见,热闹纷呈,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有许多时候,学生们的观点是稚嫩的,甚至是荒谬的,但无论如何,学生们在思考,在分析。
(四)利用时政编辑题目
每次重大的考试前,要求学生利用收集过来的时政材料,结合课本的知识点,自己编辑题目,同时自编答案。特别是到了初三复习的时候,这样做的效果很好。学生通过编题目思考,不仅加强对课本中考知识点基础的巩固,更学会了应用知识,提高了解题能力。
总之,时政教育是中学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上课兴趣,更好的理解课本知识,更重要的在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所以在教学中,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大胆引用材料,紧密联系教学实际,将最新时政引入课堂教学,并善于引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去正确认识、分析社会现象,分析当前国内外的热点问题,做到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对政治的敏感性与创新思维能力,这已成为我们中学思品课老师必须要掌握的一项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