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与“不知”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t12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与“不知”,似乎,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尽管,“常谈”未必有新意,但“常談”,却也未必无新意,所以,还是可以谈的。
  此一话题,最早,应该是由至圣先师孔子提出的,《论语·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由,是指孔子的学生仲由,字子路,又称季路,属“四科十哲”之一,是孔子的得意门生。朱熹,在此一节下注曰:“子路好勇,盖有强其所不知以为知者,故夫子告之。”孔子对学生的教育,一向是喜欢因材施教,极讲究针对性,彼时的子路,大概是很喜欢“说大话”的,“强不知以为知”,故而,孔子教之。
  孔子这一教,便就留下了“至圣哲言”,流传至今,也警世至今。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里面,有两个核心词语:“知”与“不知”。
  “知”,是很容易被人接受的,谁都愿意知道的多一些,谁都喜欢被人称之为学识渊博之人。但事实,却是颇为复杂的,一则,你所认为的“知”,究竟又“知”多少?有多高或者多深?所以,这里面有一个“量”的问题,也有一个“质”的问题,知之甚少或者知之肤浅,也就很难说是真正意义上的“知”了;二则,你所认为的“知”,就一定是“知”吗?故而,这里面还有一个“对与错”的问题。举例来说,如今,互联网上充斥着不尽的信息,你可能经常上网,浏览了众多的信息,或许,藉此你就认为自己“知”了,但互联网上的这些信息,究竟有多少是对的,又有多少是错的,你能准确地分辨清楚吗?若然是非不分,对错不分,你不仅会“知”之甚少,甚至还会被所“知”误导,陷入“无知”的陷阱之中。
  所以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就是要知道多少就是多少,不要不懂装懂,要有一个诚实的态度;放在今天,更要有一番明辨是非的本领,如此,方为明智。
  在“知与不知”之间,还有一个“知人”与“知己(自知)”的问题,通常情况之下,是知人易,知己则难——多数人,是不会承认自己不“自知”的。而勇于承认自己“不知”,能够做到“不知为不知”的人,即可为“明智”之人了。
  1924年,知堂老人在《一年的长进》一文中,如此写道:“这一年里我唯一的长进,就是知道自己之无所知。”随后,在文章即将结尾的时候,又说:“自知无所知,却是我的第一个的真知也。”知堂老人,用自己的生命经验,告诉自己,也告诉了别人:知道自己无知,也算是一种“真知”了。这也恰好应对了孔子那句话的后半句:“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其实,在这一点上,似乎东西方,还是“哲人共智”的。卢克莱修就说:“相信什么都不知道的人,不知道自称不知道,是不是也可算知道?”“是不是”,问中有答,“自称不知道”,实在就是一种自知也,能够自知自己之“不知”,亦可谓之“知”矣。而法国哲学家蒙田,则表达得更为清楚,他说:“知道自己无知,判断自己无知,谴责自己无知,这不是完全的无知;完全的无知,是不知道自己无知的无知。”“不知道自己无知的无知”,是人生最大的悲哀,简单一句话,就是“不自知”,缺乏自知之明。因此,能否对自己作出一个准确的判断,是“知与否”的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很多所谓的“聪明人”就是如此,总觉得自己“知人”甚多,仿佛自己是一个先知;而偏偏却就缺乏“自知”,所以,有句话说“人生最大的敌人,不是你的敌人,而是你自己”。诚然如此。
  然则,承认自己“不知”,却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不仅需要诚实的态度,更需要足够大的勇气,而一旦一个人勇于承认自己“不知”了,那就意味着,他将很快进入“知”的境界,或者高度——自满者,止步不前;谦逊者,勇往直前。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朱熹又注曰:“如此,则虽或不能尽知,而无自欺之弊,亦不害其为知矣。况由此而求之,又有可知之理乎!”
  此言,甚是。
  (编辑
其他文献
那一年秋天,罕见的干旱,父亲说,地里干得都裂口子了,可刨花生的时节到了,再不刨,那些花生就会落到地里去,那就更麻烦了。  我的成人礼就在那年秋天干旱的季节。  家里没有人记得,成人礼在庄户人家的眼里,简直不值一提,值得提的,只有时时刻刻挂在嘴边的干旱和庄稼。  我爱读书,除了读课本,还爱读课外书。18岁的我,从书本里早早地领略了成人礼的美好。而那些美好,大多是来自城里知识分子对他们子女成人礼的祝福
2019年3月,由简川訸执导的电视剧《都挺好》一夜间刷爆了朋友圈,引起网友热议——贴近生活,有笑点也有泪点,真实、台词就是咱生活里的,尤其是那个“海藻”,外柔内刚,超赞!李念又一次爆红了。  2009年,李念曾在《蜗居》剧中担任女主角。随着《蜗居》的热播,人们一下子记住了那个让人怜惜的海藻。但出人意料的是,李念并没有趁着名气接连拍戏,倒是真的选择了“蜗居”,说是要填补生活经验的空白。即使她偶尔接拍
我15岁的时候,从乡下来到伦敦的姑母家生活。姑母家的一个街区之外就是著名的伊顿中学,我是那里的一名插班生。  这里的一切对我来说都特别陌生,当同学们玩耍打闹的时候,我总是静静地坐在一边,我不敢和任何一个同学说话。当我第一天放学的时候,我走在路上,听到有人叫我的名字。那是我的一个新同学,他正在买冰淇淋。他问我说:“菲尔迪,你要吃冰淇淋吗?”  我当然想吃,但我担心他是在愚弄我,当我说“我要吃”的时候
桃源不在陶渊明的文字里,桃源亦不在避于市的深山中。如心灵邂逅了清欢,桃源便在心间。清欢是苏轼笔下的“淡烟疏柳”,也可能是“人间有味”,但这个味道却是雪沫乳花的淡茶,是野菜的本真。倘若五味杂陈,那便难得清欢。  清欢是什么?林清玄以为清欢来自对生活的无求,不求物质条件,只讲心灵品味。当品尝野菜的味道胜过山珍海味,当从路边石头看到比钻石更诱人的滋味,当静品一壶茶比喧闹晚宴更美好,于是就得到了清欢,清欢
父亲原来的名字土气,难听,是不识字的祖父给取的。有人劝父亲改个名字,他说:“名字不过是个称呼,叫啥都一樣。”  我上小学的时候,男孩子们吵了架,就高声喊对方父亲的名字。大概是因为“为尊者讳”,喊对方父亲的名字,好像觉得那是一种嘲笑,挑衅。那时候我比较调皮,经常跟同伴争执起来,有时闹翻了,父亲的名字就被他们阴阳怪气地喊出来。有一次,我得罪了一帮大孩子,他们便齐声拉长音调,大声喊我父亲的名字。他们甚至
随着年龄渐长,喜欢的东西也在变化。年轻时热爱浓烈的饮食、夸张的衣饰、热闹的场合、轰轰烈烈的相爱。而今,心归于平静,却独钟情“清淡”的境界。何时开始迷恋一碗清汤面?何时就餐时告诉服务员只要一壶白开水?何时褪去一身前卫而与简约相伴?  清淡真好,我本就寻常女子,布衣棉裙素雅出行,只着一点红唇,简简单单,安安静静,却发现比花枝招展更耐人寻味。喜欢安妮宝贝的作品,更喜欢她笔下的女子,清丽雅致不染尘,如盛在
编者小语:  人们都说,父爱如山,深沉无言。而本期选择的两篇短文,却都是父亲对儿女的言说(两封信)——也许,父爱,不是留在心底,就只落在笔端。  大家读读呢,也回想下自己的父亲,感受下,他给了我们一个怎样的世界。要懂得,父亲的严肃刚强 母亲的细腻温柔,才是一片完整的爱的天空。  然后,给父亲写封信吧,父爱无言,是因他羞于表达;父爱无言,但他一定期望有声的回应。  我儿:  写这份备忘录给你,基于三
在英语中,有不少词组的词序颠倒后,它们的意义就会不同,词组的性质也随之改变。下面比较一些在英语学习中常见的词组,以供借鉴。  1. in all 总共,总计;all in 疲劳。如:  He made only two mistakes in the test in all. 这次考试他总共才出了两个错。  At the end of the race Li Lei was all in. 赛跑结
有人说,人生最美的时光,是在看一个人的路上。而我说,人生最美的时光,是在看梨花春雨的路上。  喜欢雪花的纷纷扬扬,肆意洒脱,无拘束于天地之间轻舞;更喜欢梨花的淡雅洁白,不张扬、不媚俗,娴静自然,独具风骨。当一夜春风来过,梨花便解开了它那素雅的胸襟,绽放于晕黄的枝头,幽香缕缕,情意绵绵,迎风而舞,遇水而歌。有幸的是,所居住的小城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若离家的小娘,哭泣不止。不是大哭,而是抽泣,便显得更
1903年之前,在加拿大魁北克,只有乘坐渡轮这一种交通方式跨越圣劳伦斯河。于是,魁北克铁路桥梁公司请来了特奥多罗·库帕设计建造一座大桥,虽然他刚刚从加拿大工学院毕业,却已是当时最有名的桥梁建筑师。    为了建造一座与众不同的大桥,库帕采用比较新颖的悬臂构造,并将预设的桥长由500米延长到600米。当工程进入到后期时,一名现场巡视员发现大桥弦杆上已经打好的铆钉孔不再重合,部分杆件出现弯曲变形,当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