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初中数学中的代数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考试中都有很重要的地位. 在初中打好代数的基础,熟练掌握代数解题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培养学生数学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意识都极为重要. 可是在实際中我们发现,学生普遍在代数上丢分严重. 那么,影响学生代数成绩的原因是什么呢?如何提高他们的分数?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我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初中代数;丢分;解决措施
长期以来,我国初中代数教学多为应试教育,考试大纲怎么考就怎么教,考试题往往就是讲了题就过,学生往往只明白了这一题,再出现同样类型题目还是不懂,但是数学科目在考试中出现原题可能性很小,久而久之,学生也对考试越发没有信心,因此学生失分较多. 那么如何提高学生解决代数题的水平,这就引起了我的思考,下面我就如何减少初中代数丢分谈几点看法.
一、学生学习代数的主要瓶颈
1. 公式众多,易混淆. 初中数学中代数方面公式众多, 这些公式不仅多而复杂而且比较相似,所以学生不容易记忆,导致在考试中无法写出正确的公式,造成失分较多.
2. 解题时考虑问题不够全面.
例1 解析一元二次方程中,运用根的判别式解题时,容易遗漏二次项系数不能为0的条件.
当k 时,方程(k + 1)x2 - 3x + 2 = 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分析 做这道题时大家很容易分析出的是:要使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要求Δ > 0,即9 - 8(k + 1) > 0,从而解得k < ■,但这时却遗漏了当k = -1时,原方程不是一元二次方程,于是只有一个实数根. 所以这个题目的正确答案应是:k < ■且k = -1.
例2 在分式中求当分式值为零时的字母的值时,很容易遗漏考虑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当x 时,分式■的值为0.
在解这个题目时,相当一部分学生会很快得出x = ±3,得出这个结论的学生就是没有考虑到如果分母为0时,分式就没有意义,所以我们要求x - 3 ≠ 0,即x ≠ 3,得出这道题目的正确答案是x = -3.
3. 初中代数引入的字母和符号较多,难理解. 代数知识是在算术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用字母表示数,使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法则抽象化和公式化. 很多学生往往不适应这些变化,不理解这些字母符号的意义,从而无法做题,造成丢分. 例如,在很多题里往往用字母表示数,学生这时候就会产生困扰, a为什么可以等于b,这个时候就要告诉学生a与b不一定相等,但也可能偶然相等. 而a与b的关系可以简单理解为普通的数字来处理.
4. 对概念理解不透彻. 如(-7)2的平方根是±7,16的四次方根是±2,(-2)3的立方根是-2,-32的五次方根是-2.如果对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概念理解不透彻就很容易出错,根据此题,我们可以总结出,正数的偶次方根有两个且互为相反数,负数的偶次方根不存在,正数的奇次方根有一个,负数的奇次方根有一个,0的偶次方根和奇次方根都是0.
二、如何解决代数丢分问题
1. 整理题型,形成板块. 在初中代数中题目往往万变不离其宗,考试的题型基本就那几个,所以可以进行同种题型的整理,形成板块,集中练习,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使学生记忆更加深刻. 就拿因式分解来说,平方差公式:(a + b)(a - b) = a2 - b2,立方和(差)公式:(a ± b)(a2 ?芎 ab + b2) = a3 ± b3,完全平方公式:(a ± b)2 = a2 ± 2ab + b2,三个公式可以变化许多题型,这就可以形成一个小板块,加以集中练习.
2. 注重基本功训练,打好基础. 就如上文所说的,初中代数公式比较多而且有些比较相似,这就要求学生自己要加强基本功练习,记忆并区分不同公式的用法. 平时要多做题,反复使用公式,为解题打好基础,而且熟能生巧,做的题多了学生自己也可以总结出规律从而在考试中提高效率. 比如我有一名学生考试时直接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韦达定理很快解决问题. 当然了,在做题时也不能大搞题海战术,只一味求多,那样不仅无法得到相应的效果,还容易疲劳,要学会采题,就是在做题时加以选择,尽量选取与自己能力相当的题目,比较简单的自己已经会的就不做太多,温习一下就好,多做中高难度题,而一些比较难的题目要学会舍弃和适当放弃. 3. 在做题时遇到大运算量要坚持下去,仔细计算每个数字,千万不可以一看到计算就不做,更不能半途而废. 比如:求根公式需要开根号,根号内部的计算,计算量特别大,而且易出错,这个时候就要静下心来慢慢计算,戒骄戒躁,不要粗心,这样就会减少相应的丢分. 一般这些计算量大的到最后的答案都很好解答,所以如果做不出来就要回头检查,很有可能是化简出了问题. 在解题结束后也一定要进行检查.
4. 考试技巧. 部分学生考试技巧很生疏,无法合理利用时间,遇到一道题不会就一直苦苦“钻研”,导致浪费了大量时间,因而造成丢分. 其实代数部分的考题除了小部分比较难,大部分还是很简单的,一旦考试遇到不会的,可以先跳过,不能因小失大.
5. 对于每次考试中出现的压轴题要学会分析,提炼出容易出题的知识点,让学生养成自己查漏补缺的能力. 以考代练,对于经常出现的知识点要形成记忆,做好笔记,以便以后复习. 另外,初中代数十分注重数学思想的运用,必须让学生学会主动地运用这些思想的习惯,比如等量代换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等.
总之,初中代数是学生代数能力养成的重要时期,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十分关键. 我相信只要养成正确的解题习惯,平时进行大量的练习,打好基础,保持良好的心态,再加上细心的解题过程和检查,我们的学生一定可以克服代数的瓶颈,减少丢分. 我也会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更加认真地去实践不同的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代数解题水平.
【参考文献】
[1]申山鹏.浅谈初中生代数学习策略[J].神州,2012.
[2]吴建昌.初中代数解题思想和解题方法浅析[J].考试与评价,2011.
【关键词】 初中代数;丢分;解决措施
长期以来,我国初中代数教学多为应试教育,考试大纲怎么考就怎么教,考试题往往就是讲了题就过,学生往往只明白了这一题,再出现同样类型题目还是不懂,但是数学科目在考试中出现原题可能性很小,久而久之,学生也对考试越发没有信心,因此学生失分较多. 那么如何提高学生解决代数题的水平,这就引起了我的思考,下面我就如何减少初中代数丢分谈几点看法.
一、学生学习代数的主要瓶颈
1. 公式众多,易混淆. 初中数学中代数方面公式众多, 这些公式不仅多而复杂而且比较相似,所以学生不容易记忆,导致在考试中无法写出正确的公式,造成失分较多.
2. 解题时考虑问题不够全面.
例1 解析一元二次方程中,运用根的判别式解题时,容易遗漏二次项系数不能为0的条件.
当k 时,方程(k + 1)x2 - 3x + 2 = 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分析 做这道题时大家很容易分析出的是:要使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要求Δ > 0,即9 - 8(k + 1) > 0,从而解得k < ■,但这时却遗漏了当k = -1时,原方程不是一元二次方程,于是只有一个实数根. 所以这个题目的正确答案应是:k < ■且k = -1.
例2 在分式中求当分式值为零时的字母的值时,很容易遗漏考虑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当x 时,分式■的值为0.
在解这个题目时,相当一部分学生会很快得出x = ±3,得出这个结论的学生就是没有考虑到如果分母为0时,分式就没有意义,所以我们要求x - 3 ≠ 0,即x ≠ 3,得出这道题目的正确答案是x = -3.
3. 初中代数引入的字母和符号较多,难理解. 代数知识是在算术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用字母表示数,使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法则抽象化和公式化. 很多学生往往不适应这些变化,不理解这些字母符号的意义,从而无法做题,造成丢分. 例如,在很多题里往往用字母表示数,学生这时候就会产生困扰, a为什么可以等于b,这个时候就要告诉学生a与b不一定相等,但也可能偶然相等. 而a与b的关系可以简单理解为普通的数字来处理.
4. 对概念理解不透彻. 如(-7)2的平方根是±7,16的四次方根是±2,(-2)3的立方根是-2,-32的五次方根是-2.如果对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概念理解不透彻就很容易出错,根据此题,我们可以总结出,正数的偶次方根有两个且互为相反数,负数的偶次方根不存在,正数的奇次方根有一个,负数的奇次方根有一个,0的偶次方根和奇次方根都是0.
二、如何解决代数丢分问题
1. 整理题型,形成板块. 在初中代数中题目往往万变不离其宗,考试的题型基本就那几个,所以可以进行同种题型的整理,形成板块,集中练习,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使学生记忆更加深刻. 就拿因式分解来说,平方差公式:(a + b)(a - b) = a2 - b2,立方和(差)公式:(a ± b)(a2 ?芎 ab + b2) = a3 ± b3,完全平方公式:(a ± b)2 = a2 ± 2ab + b2,三个公式可以变化许多题型,这就可以形成一个小板块,加以集中练习.
2. 注重基本功训练,打好基础. 就如上文所说的,初中代数公式比较多而且有些比较相似,这就要求学生自己要加强基本功练习,记忆并区分不同公式的用法. 平时要多做题,反复使用公式,为解题打好基础,而且熟能生巧,做的题多了学生自己也可以总结出规律从而在考试中提高效率. 比如我有一名学生考试时直接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韦达定理很快解决问题. 当然了,在做题时也不能大搞题海战术,只一味求多,那样不仅无法得到相应的效果,还容易疲劳,要学会采题,就是在做题时加以选择,尽量选取与自己能力相当的题目,比较简单的自己已经会的就不做太多,温习一下就好,多做中高难度题,而一些比较难的题目要学会舍弃和适当放弃. 3. 在做题时遇到大运算量要坚持下去,仔细计算每个数字,千万不可以一看到计算就不做,更不能半途而废. 比如:求根公式需要开根号,根号内部的计算,计算量特别大,而且易出错,这个时候就要静下心来慢慢计算,戒骄戒躁,不要粗心,这样就会减少相应的丢分. 一般这些计算量大的到最后的答案都很好解答,所以如果做不出来就要回头检查,很有可能是化简出了问题. 在解题结束后也一定要进行检查.
4. 考试技巧. 部分学生考试技巧很生疏,无法合理利用时间,遇到一道题不会就一直苦苦“钻研”,导致浪费了大量时间,因而造成丢分. 其实代数部分的考题除了小部分比较难,大部分还是很简单的,一旦考试遇到不会的,可以先跳过,不能因小失大.
5. 对于每次考试中出现的压轴题要学会分析,提炼出容易出题的知识点,让学生养成自己查漏补缺的能力. 以考代练,对于经常出现的知识点要形成记忆,做好笔记,以便以后复习. 另外,初中代数十分注重数学思想的运用,必须让学生学会主动地运用这些思想的习惯,比如等量代换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等.
总之,初中代数是学生代数能力养成的重要时期,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十分关键. 我相信只要养成正确的解题习惯,平时进行大量的练习,打好基础,保持良好的心态,再加上细心的解题过程和检查,我们的学生一定可以克服代数的瓶颈,减少丢分. 我也会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更加认真地去实践不同的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代数解题水平.
【参考文献】
[1]申山鹏.浅谈初中生代数学习策略[J].神州,2012.
[2]吴建昌.初中代数解题思想和解题方法浅析[J].考试与评价,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