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分析老年慢性肾脏病基础上急性肾损伤(A/C)的基础疾病、发病诱因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2月至2009年12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65例老年A/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A/C患者的基础疾病、发病诱因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根据治疗后肾功能恢复情况将患者分为2组:肾功能恢复患者和肾功能部分恢复患者合并为肾功能恢复组,肾功能未恢复患者与死亡患者合并为肾功能未恢复组,比较两组患者
【机 构】
:
510150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肾内科,510150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肾内科,510150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肾内科,510150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肾内科,510150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老年慢性肾脏病基础上急性肾损伤(A/C)的基础疾病、发病诱因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2月至2009年12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65例老年A/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A/C患者的基础疾病、发病诱因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根据治疗后肾功能恢复情况将患者分为2组:肾功能恢复患者和肾功能部分恢复患者合并为肾功能恢复组,肾功能未恢复患者与死亡患者合并为肾功能未恢复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少尿持续时间、入院时血清白蛋白水平和最高血清肌酐(Scr)水平.结果 糖尿病肾病是老年A/C患者的主要基础疾病(38.5%,25/65),药物因素(30.8%,20/65)和严重感染(27.7%,l8/65)是老年A/C患者的主要发病诱因.与肾功能恢复组比较,肾功能未恢复组患者少尿持续时间较长[(1 1.5±3.4)d比(4.2±1.8)d,P<0.05]、入院时血清白蛋白水平较低[(23.6±3.1)g/L比(26.6± 4.5) g/L,P<0.05],而最高Scr水平较高[(601.2± 142.7) μmol/L比(421.3±107.3) μmol/L,P<0.05].结论 老年A/C患者应对其基础疾病进行有效治疗,积极消除发痫诱因和控制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 比较评价新鲜羊膜移植与自体角膜缘移植在翼状胬肉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翼状胬肉患者42例48眼。分为羊膜移植组及角膜缘移植组,每组24眼。分别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新鲜羊膜移植和自体角膜缘移植。术后随访12~19个月,观察翼状胬肉复发率。结果 羊膜移植组6眼(26%)复发,角膜缘移植组3例(13.6%)复发。在初发性胬肉治疗中两组分别有3眼(20%)、2眼(14%)复发;在复发性胬肉治疗中两组分别有
本文收集首诊于眼科的原发性空泡蝶鞍综合征(PESS)12例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和方法 2002年4月至2006年5月因眼病首先就诊于眼科的PESS患者12例.男3例,女9例;年龄33~65岁,平均49岁.主要症、枕视力下降、视野缺损、偏盲.均无明显周身及内分泌障碍症状及体征.影像检查:所有病例均行MRI鞍区冠扫检查。
目的 观察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后眼内二期植入Artisan晶状体的有效性、可预测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因各种眼外伤行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后二期植入Artisan晶状体的病人.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前及术后的裸眼及矫正视力,屈光度,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术中术后并发症.随访时间(26.3±3.6)个月.结果 平均眼轴(22.46±0.47) mm,手术经历时间15~36 min,平均(17
目的 探讨老年白内障患者梅毒螺旋体感染的特点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临床病例分析研究.选取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在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老年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首先进行ELISA梅毒螺旋体抗体筛查,阳性标本进行TPPA确证,对确证阳性患者血清、房水与泪液进行荧光定量PCR梅毒螺旋体DNA检测.结果 在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老年白内障患者中,检测54例血清,梅毒螺旋体DNA12例阳性,阳性率
目的 了解渐进多焦点镜片对不同隐斜类型的近视患者配戴后的影响.方法 临床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09年3月至2012年5月在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近视患者,按其就诊顺序和病人选择不同镜片意愿分组,其中自愿配戴渐进多焦点镜片的近视患者100例为A组,并对其屈光度及近用隐斜度进行检查,其检查结果与96例年龄、屈光度等匹配的自愿配戴单光镜为B组近视患者相对照,分析其配戴不同镜片屈光度及隐斜度改变的量
目的 分析内源性眼内炎的病因、全身易感因素、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近5年内11例内源性眼内炎患者的全身状况及眼部情况,玻璃体液培养结果,治疗方法和预后.结果 11例内源性眼内炎患者中8例(72.7%)有全身易感因素,其中肝脓肿3例(27.3%),肝移植术后1例(9.1%),肾移植术后1例(9.1%),肺炎1例(9.1%),糖尿病1例(9.1%),皮肤真菌感染1例(9.1%).11例患者均行玻璃
患者女,73岁.因左眼视力逐渐下降2年于2008年10月5日来我院就诊.患者1992年左眼曾在外院行视网膜脱离复位术,术后视力为0.2.近两年来,患者感觉左眼视物不清,视力逐渐下降.检查:全身体查无异常发现.视力:右眼0.02,左眼50cm指数,双眼瞳孔等大圆形,对光反射灵敏,右晶状体轻度混浊,左晶状体完全呈灰白色混浊.右眼底视网膜呈豹纹状,黄斑部可见Fuch斑,左眼底窥不进。
目的 对角膜皮样瘤诊治方法及术后复发原因的初步探讨.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经病理证实的角膜皮样瘤的临床、病理资料.19例行皮样瘤切除术,2例行皮样瘤切除+结膜遮盖术,1例行皮样瘤切除+羊膜移植术,21例行皮样瘤切除+角膜板层移植术.结果 随访半年~6年,39例治愈,4例单纯行皮样瘤切除术复发,二次手术行板层角膜移植术,随访5年无复发.结论 治疗角膜皮样瘤应根据角膜受累程度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相应部
目的 评估睑板部分切除联合脱细胞真皮植入矫正瘢痕性上睑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严重眼化学伤或热烧伤致瘢痕性上睑内翻的病人11例(13只眼睑),均行睑板部分切除联合脱细胞真皮植入术.术后随访5~20个月(平均10个月).结果 11只眼睑内翻获得成功矫正.有2只眼睑内翻复发,再次手术后睑内翻获得成功矫正.荧光素染色试验显示术后所有患者角膜上皮缺损明显减少.术前泪膜破裂时间(BUT)为(4.46±1.2
目的 总结穿透性心脏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急救方法.方法 19例穿透性心脏损伤患者,均急诊行开胸探查术,修补心脏裂伤,同时处理合并伤.大量血胸患者术中回输自体血2000~4000 ml.结果 19例患者中16例痊愈,3例死亡,术中死亡2例,术后1例.结论 及时正确诊断、迅速手术、控制出血是抢救穿透性心脏损伤成功的关键.大量血胸患者回输自体血对抢救成功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