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之辩与新诗现代化的两种路径

来源 :浙江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ayer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自然”范畴在五四诗坛的接受,是以文学变革的话语形式呈现的。由于文化态度不同、诗学建设目标不同,“自然”在自由派和古典派诗论家眼里建构意义也各不相同,因此存在着文体上“绝对自然主义”与“规律主义”、韵律上“自然的音节”与“人工的音节”、境界上“推翻一切枷锁镣铐”与“从心所欲不逾矩”等一系列张力。两种“新诗现代化”方案既对峙对抗,又对话互补,构成了现代诗学建构的复调传统,其对新诗形式建设意义不可低估。 The acceptance of the traditional category of “nature” in the May Fourth poetic world was presented in the form of discourse of the change of literature. Owing to different cultural attitudes and poetic goals, “natural ” has different constructive meanings in the eyes of liberalist and classical poetologists, so there exists a pattern of “absolute naturalism ” and “laws On the rhythm, ”syllables of nature“ and ”artificial syllables“, on the realm of ”overthrow all shackles and shackles“ and ”from the heart do not exceed the moment“ and a series of tensions. The two programs of ”Modernization of New Poetry" not only confront each other but also complement each other, forming a polyphonic tradi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poetics. Its signific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poetry can not be underestimated.
其他文献
专利制度一方面保护技术创新,促进了科技进步,另一方面又存在垄断,具有不利知识扩散的局限性.历史上关于专利制度垄断性的争议由来已久,在分析了专利垄断的合理性的同时,分析
吉狄马加的诗是来自灵魂最本质的声音,从个人出发抵达人类的大爱精神;为现代文明与文化冲突下的民族、世界、人类的精神困境寻找突围与救赎路径的忧患意识;关注弱势群体生存
辽人崇佛,二百余年间,有难以计数的男女信徒,小小年纪便走出家门,来到寺庵,耳闻晨钟暮鼓,目睹青灯黄卷,了其一生.石刻文字资料反映辽代僧尼出家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受当时社
周初礼制之全貌今虽不传,然而一些礼仪却见于《诗》、《书》之中,天子的冠礼即是一例。《周颂》之《闵予小子》、《访落》、《敬之》、《小毖》四诗为周成王冠礼仪式乐歌,而
以科塞雷克(Reinhart Koselleck)的概念史为指导,通过概念性的术语来分析苏联解体,可以得出很多与众不同的结论.改革、公开性、改良、革命、社会主义多元化以及加速等一系列
本文通过实地走访法国、意大利、葡萄牙三国华文媒体和华侨华人社团,考察浙江籍人士投资创办的海外媒体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浙江形象推介方面的意义和价值.研究结果表明,浙
毛叶木瓜观赏效果良好,本文在不同地块通过不同覆盖措施、不同种粒数进行播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覆盖措施,出苗期、出苗率不同。两地块都以覆土+覆地膜出苗期早,出苗迅速。覆土+覆锯
针对当前小学校园景观改造存在的问题,分析小学校园景观改造的特殊因素,提出改造原则,并以南京银城小学校园环境景观改造为案例,提出"弹性·整合"的景观改造目标,旨在为小学
目的 对数学形态学两位创始人马毖荣(G.Matheron,1930-2000)、塞拉(J.Serra,1940-),在数学形态学早期(1964-1965)开展研究工作的原始资料进行分类研究,为揭示其核心思想,发掘
本文结合历史变迁中的民营书店,讨论独立书店气质与城市特色相互感染、相互依托的文化现象.同时,结合北京和上海历史背景、文化环境差异,考察两地书店在各历史时期中所扮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