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导航
文档转换
企业服务
Action
Another action
Something else here
Separated link
One more separated link
vip购买
不 限
期刊论文
硕博论文
会议论文
报 纸
英文论文
全文
主题
作者
摘要
关键词
搜索
您的位置
首页
期刊论文
硝基四氮唑蓝定量法与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法检测红细胞G—6—PD活性的比较
硝基四氮唑蓝定量法与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法检测红细胞G—6—PD活性的比较
来源 :广东药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Qin520
【摘 要】
:
对32例抗凝血用硝基四氮唑蓝定量法和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法两种方法测定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硝基四氮唑蓝定量法G-6-PD活性缺乏的阳性率为15.6%,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法的阳
【作 者】
:
邹燕
【机 构】
:
广州海员医院
【出 处】
:
广东药学院学报
【发表日期】
:
2001年4期
【关键词】
:
硝基四氮唑蓝定量法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法
G-6-PD
活性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下载此文
赞助VIP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32例抗凝血用硝基四氮唑蓝定量法和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法两种方法测定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硝基四氮唑蓝定量法G-6-PD活性缺乏的阳性率为15.6%,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法的阳性率为28.1%,两种方法的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硝基四氮唑蓝定量法是目前较为理想的筛选方法.
其他文献
基于校企合作平台的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结合广东职业技术学院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的实际情况,从“双师”素质的内涵和师资队伍现状出发,探讨基于校企合作平台的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途径,为其他高职
期刊
现代纺织技术专业
“双师型”教师
校企合作
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网上学生评教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学生评教已成为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开始步入网络化时代.网上学生评教制度在带来学生评教方式变革的同时,也存在评价结果、评教信息、评价标准、评教
期刊
高校
学生评教
网上评教
教学质量
评教制度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感冒片中那可汀的含量
采用HPLC法,测定复方感冒片中那可汀的含量,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V(甲醇)∶V(ρ=0.68%磷酸二氢钾溶液)=75:25作为流动相,230 nm作为检测波长,线性范围为0.025~0.1002 mg/mL
期刊
高效液相色谱法
复方感冒片
成分分析
那可汀
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开发模式
主要论述生命周期法和原型法在医院信息系统开发中的不同特点,阐述了原型法在开发HIS时,设计人员、测试人员和使用人员三者的关系,以及用原型法开发信息系统的成败
期刊
HIS
医院信息系统
原型法
生命周期法
信息管理系统
基于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发展的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
围绕湖北省战略性新兴( 支柱) 产业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 分析战略性新兴 (支柱) 产业人才的需求特征及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特点, 介绍武汉纺织大学 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
期刊
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
非织造材料与工程
人才培养
提升高校教师能力的探讨
针对高校教师教学中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制约学科专业教学质量提升的问题,通过开展教学名师示范课、教学观摩、教学论坛、教学方法研讨等活动,探讨有效提升教师教学
期刊
高校教师
教学能力
提升方法
《服装工业制版》
该书包括四个部分:(1)介绍了服装工业制版相关的基本概念、服装制版与推版的基本原理、服装版型的修正与完整性、版型的二次设计。(2)介绍了相关的专业标准,包括服装检验标准
期刊
服装工业
制版
专业标准
服装生产
检验标准
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
技术文件
(±)—新黄皮酰胺酮的拆分
利用新黄皮酰胺酮的3-羟基与(-)-薄荷醇氧乙酸成酯的方法来拆分消旋新黄皮酰胺酮,得到有光学活性的新黄皮酰胺酮。
期刊
新黄皮酰胺酮
光学活性
拆分
optical active neoclausenamidone
resolution
得宝松治疗非重型药疹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得宝松治疗非重型药疹的疗效.方法:非重型药疹患者80例分成两组,治疗组使用得宝松针剂1 mL,深部肌肉注射1次,对照组使用地塞米松针剂5mg加入ρ=50%葡萄糖溶液10 mL
期刊
药疹
得宝松
疗效观察
治疗
急性中毒患者医院感染与危险因素的探讨
目的:探讨急性中毒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与危险因素,以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1995年8月~2000年8月487例急性中毒住院或急诊留观患者资料进行医院感染回顾性调查及统计分
期刊
医院内感染
急性中毒
危险因素
防治
与本文相关的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