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异端”一词的原义为和正统思想对立的学说、派别、主张等。随着词义的扩大,有时被用指在某一群体中与多数相对的少数存在。“同性恋者”相对于“异性恋者”经常被视作异端。本文通过白先勇的小说《孽子》,结合同性恋群体当今生存现状,探讨道德观念体系的判断标准。
【关键词】:异端;同性恋;白先勇;《孽子》
一、“异端”的存在性
“异端”在辞典中的定义为:“和正统思想对立的学说、派别、主張等。”【1】在古代汉文化语境下指的是与正统儒家学派相对的其他学派。《论语·为政》篇中有载:“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朱熹注:“异端,非圣人之道,而别为一端,如杨、墨是也。” 而在西方宗教语境下,异端(heresy)则是指与正统基督教神学相违背的其他宗教派别。
“异端”一词有时还被用于指代某一群体中与多数相对的少数存在。安徒生童话中的丑小鸭在其出生的族群中便被视为异端。“异端”是无处不在的,任何一个角度下,总有一些人与“大众”不同,没有人能够在所有方面都属主流范围。或许可以将“异端”近似等同于“小众”一词,而对其的定性究竟是“单纯”的小众,还是“邪恶”的异端则通常取决于人们的认知观念。那么,在社会学-性学的视域下“同性恋者”相对于“异性恋者”便被视作异端。在台湾作家白先勇的笔下便有着这样的一群少年。
二、白先勇《孽子》中的黑暗王国
(一)、青鸟的意象
“在我们的王国里,只有黑夜,没有白天。天一亮,我们的王国便隐形起来了,因为这是一个极不合法的国度:我们没有府,没有宪法,不被承认,不受尊重,我们有的只是一群乌合之众的国民。”开篇的一章《在我们的王国里》如是道。《孽子》是中国台湾当代作家白先勇的长篇小说,文章讲述了民国六十年代,一群聚集在台北新公园里,为家庭、学校、社会所抛弃了的青少年们的人生。
这个国度位于台北市馆前街新公园内,王国的疆土仅限于其中一个莲花池及其周围的灌木从。现实世界里,类似这座公园的场所有许多:美国纽约的中央公园、瑞典斯德哥尔摩中央车站、北京的玉泉路地铁站公厕等等。这些场所无不具有着人流量大、环境隐蔽的特征。他们像冷血动物般生活着:阳光普照的时候将自己隐藏起来,或躲在洞穴,或混迹于人群,夜晚时他们的生活才拉开序幕。
“当然,还有我们那位资格最老,历尽沧桑的老园丁郭老……郭老在长春路开了一家照相馆‘青春艺苑’。他收集了我们的照片,贴成一本厚厚的相簿,取名‘青春鸟集’。”因着与大众的不同属性,他们这个群体自发地组织起来,相互照料,亦相互索取着。这个王国有着很长的历史,代代青春的鸟儿逃避着猎枪,前赴后继地飞扑进这片安乐的土地,先来的老了,为惊慌的小鸟儿带路。
青鸟是《山海经》神话故事中为西王母取食传信的神鸟。唐代诗人李商隐《无题》中写道:“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作者将这群少年比作鸟儿,许是隐喻着青鸟“此去无多”的命运,主人公“阿青”,正是此间一只。
(二)、孽子的“情”与“死”
“三个月零十天以前,一个异常晴朗的下午,父亲将我逐出了家门。”——《第一章·放逐》。主人公阿青的故事从这里开始。被外部世界发现了自己的“大逆不道”之行,还是个少年的他得到了及其严厉的惩罚。而等待他的那个“莲花池”边的众生都有着相似的命运:从宜兰逃到台北,流浪、偷盗的小麻雀;拿刀割女孩子裙子,凶狠且痛恨女人的铁牛;因爱人被家庭逼婚,跳河而死的桃太郎。
这些青春年少的孩子们,多半出身不幸,然而年轻的身体里充满着与生俱来的躁动的情欲,或者说,因为青春与“男同志”群体的特性,他们的情欲来得更加汹涌:男性的生理特征决定了他们的欲望和力量更胜一筹;违禁的关系难以长久持续,短暂的情感似昙花一现,另人更加奋不顾身。情感的迸发往往带来非理智的结局,其往往与悲剧相关。黑暗王国的青春鸟们自出生以来,命运就常常与死亡相伴。
在青鸟们的黑暗乐土上一直流传着另一个故事——“龙”和“凤”的故事,他们的爱与死是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都难以忘怀的传说。
(三)、夔龙与火的意象
阿凤是一个“无父无姓的野孩子”,刚一出生便被送进了天主教孤儿院。阿凤从小性格孤僻极不合群,而且“会无缘无故地哭泣,一哭一两个时辰停不下来,哭得全身痉挛”“他总说心口发疼,不哭不舒服。”命途多舛的阿凤许是在诘问苍天,痛哭自己的命运。
“阿凤一闯进公园,便如同一匹脱了缰的野马,横冲直撞,那一身勃勃的野劲,谁也降不住他。”但到了十八岁那年,阿凤遇到了他命中的劫。王夔龙,小名龙子,高干子弟,受过好的教育,有着似锦的前程,“哪晓得龙子跟阿凤一碰头,竟如同天雷勾动了地火,一发不可收拾起来。”两人着实地过了一段快乐的日子,“但是那只野凤凰哪里肯那样安安分分守在巢里?有时半夜三更他便飞回到公园去了。”有段时间,龙子似得了失心疯般,在深夜里满大街地寻找阿凤,而这只野凤凰为了逃离他的羁绊,无论如何也不跟龙子回去,迷狂中龙子将一柄匕首刺进了阿凤的胸膛,阿凤倒在了莲花池的台阶上,鲜血洒满了台阶,龙子搂着他的尸体,疯掉了。
多年后的王夔龙向阿青讲起自己的过往,“那天晚上,我记得我坐在台阶上狂叫:火!火!火!我看见满天的星火都纷纷掉了下来,落在莲花池里,在熊熊地燃烧——”
夔龙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孽龙,凡出现必有水灾。《山海经·大荒东经》对“夔”的描写为:“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有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夔龙是孽龙,这群少年,是孽子。他们像灾难般带给最亲的人伤害,而同时自己亦承受着更痛的伤。
新公园的莲花池开满盛放的花朵,它们和这群被世界抛弃了的孩子隔岸相望,当逝去一个生命,它们便如火焰般燃烧,它们燃烧的是不甘的、躁动着的、鲜活的生命。那么是谁迫使这些年轻的生命躲在阴暗的角落苟且求生? 三、同性恋者生存现状
2016年百度百科对“同性恋”的定义为:“同性恋,又称同性爱,是性取向之一,是指只对同性产生爱情和性欲的人,具有这种性取向的个体被称之为同性恋者。在人类以外的其他动物中,也普遍存在同性性行为。”。然而,长久以来“同性恋”一词被多种正规发行的百科全书、医学用书定义为“精神病”的一种。“1973年,美国精神医学学会投票表决,把在《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二版中列为精神疾病的同性恋分类去除。”【2】而在此之前,《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将同性恋列为疾病,称其为“反社会人格障碍”。
准确地说,同性恋是性取向的一种,与异性恋、双性恋、无性恋等并列存在,是一种由基因决定的行为方式群体,据统计其在人类中其所占比例约为3%—10%。目前,全球不同地区对待这一群体的方式较为不同。
基督教国家因宗教信仰的绝对地位,自中世纪以来对于同性恋群体实行过非常严酷的惩罚手段。圣经中有明确指出同性恋行为违反教义的语句如《旧约·利未记》20:13:“人若同男人苟合,像与女人一样,他们二人行了可憎的事。总要把他们治死,罪要归到他们身上。”;《新约·罗马书》1:27:“男人也是如此,弃了女人顺性的用处,欲火攻心,彼此贪恋,男和男行可羞耻的事,就在自己身上受这妄为当得的报应。”教会统治下的中世纪有烧死同性恋的记载。正因为所受到的残酷迫害,欧美的同性恋抗争史也在获得着一个有一个的胜利:美国第一个全国性的同性恋组织“马太辛协会”1950年11月在洛杉矶建立;1969年6月,纽约爆发了著名的“石墙暴动”等。截止2015年6月,承认同性婚姻合法的欧洲国家有丹麦、挪威、瑞典、冰岛、荷兰、比利时、芬兰、加拿大、德国、法国等19国;美洲5国及加拿大、南非和新西兰。
中国与基督教世界情况不同。中国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一直秉承着“中庸”的原则,对于此类“不和谐”的社会现象主要不采用暴力干涉,亦很少正面做出断决。自战国年间便有的“龙阳断袖”之闻,始终被人们当作奇闻趣事来传颂,却鲜少见到对此严辞批判言论。当今亦是如此,“同性恋”在法律上仍属空白。大众的态度多是讳莫如深的,鲜少有人开诚布公地谈论此事。而中国传宗接代的家庭观念深入人心,同性恋者多半屈于父母的意愿走入婚姻。而秉持着“家丑不可外扬”的观念,多数同志家庭选择对外隐瞒真相,选择了“形婚”的道路,许多“被形婚”者甚至直到老年都没能察觉自己伴侣的真实身份,只觉自己婚姻很不幸福,而这庞大的同妻、同夫群体的悲剧本是可以避免的。同志群体与大众一样有着情感和生理的需求,但由于现实的约束,这些需求无合理的解决途径,他们便依靠日益发达的网络平台亦或是台北新公园、北京玉泉路地铁站之类的场所经营着同志世界的“社交网络”。此外,东亚地区的“平权运动”也有着一定的进展:台湾高雄市于2015年5月20日起接受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同性伴侣注记”;日本东京涩谷区自2015年11月5日起发行承认同性伴侣相当于结婚关系的证书。
反观伊斯兰世界,现如今在伊朗、沙特阿拉伯、苏丹和也门等国,仍有针对同性恋死刑刑罚。“他们行刑的方法有:一、用大刀砍头;二、用石头砸死;三、用烈火烧死;四、从高处抛下摔死。”【3】
那么,同一个现象在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的视野下为何会有相去甚远的判断体系呢?
四、道德观念尺度辨析
古往今来的人文学科始终在致力于一件事情——道德标准的辨析。科学技术发展的进程必然是前进的,而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非肉眼可见的实体,在历史的进程中常常往复。
人类区别于动物主要在于人类是社会的产物,社会决定了每一个个体必须受到社会规范的制约,因而人类社会创造出了许多非自然屬性的形式,例如符号、法律、道德。道德是观念的一种,而观念是人类思维的产物,其运作法则并非一成不变。道德标准是时代的产物,不同时代对于同一现象的态度可以是截然相反的,不同民族亦然。而不符合所属环境的存在即被称为“异类”甚至“异端”。但“异端”是有着实实在在罪恶的确定属性者,还是仅仅存在于特定人群观念中的人为产物呢?
同性恋群体是天然的存在,不论在人类群体还是其他物种中。那么对于这类存在,一个文明的社会应有其合理的解释及相应政策。但目前中国超过半数的人仍然认为同性恋是“变态的、违反自然规律的、恶心的”。现代基因遗传学、生命科学的发展已向人们揭示了性取向分为异性恋、同性恋、双性恋或无性恋为自然规律,差异只在于比例的不同。人的性取向由基因决定,后天无法逆转,只可能由外部环境“激发”隐藏的真实取向。那么,一个人自出生起就被注定了成为“常态的”存在或“变态的”存在吗?于此同类的还有人们长期关注的种族、性别问题。
道德的判断尺度之基本原则应为:不妨害他者的、有利于生命延续的。而同性恋行为并未伤害异性恋者,同时因其比例稳定在3%—10%,更不会影响人类的繁衍。那么,像《孽子》黑暗王国中青春的少年们实在不必躲在黑暗的角落里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
白先勇用诗般语言描绘了一个少数群体的安乐乡,假如我们身为“大众”,是否应当思考一个问题:我们今天过着光明磊落的生活是否只是因为我们恰巧落在了概率学的大概率事件里?
注释:
【1】在线汉语辞海查询http://cihai.m.supfree.net/two.asp?id=120252
【2】淡蓝网http://www.danlan.org/disparticle_52542.htm
【3】腾讯新闻http://xw.qq.com/news/20150723017159
【关键词】:异端;同性恋;白先勇;《孽子》
一、“异端”的存在性
“异端”在辞典中的定义为:“和正统思想对立的学说、派别、主張等。”【1】在古代汉文化语境下指的是与正统儒家学派相对的其他学派。《论语·为政》篇中有载:“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朱熹注:“异端,非圣人之道,而别为一端,如杨、墨是也。” 而在西方宗教语境下,异端(heresy)则是指与正统基督教神学相违背的其他宗教派别。
“异端”一词有时还被用于指代某一群体中与多数相对的少数存在。安徒生童话中的丑小鸭在其出生的族群中便被视为异端。“异端”是无处不在的,任何一个角度下,总有一些人与“大众”不同,没有人能够在所有方面都属主流范围。或许可以将“异端”近似等同于“小众”一词,而对其的定性究竟是“单纯”的小众,还是“邪恶”的异端则通常取决于人们的认知观念。那么,在社会学-性学的视域下“同性恋者”相对于“异性恋者”便被视作异端。在台湾作家白先勇的笔下便有着这样的一群少年。
二、白先勇《孽子》中的黑暗王国
(一)、青鸟的意象
“在我们的王国里,只有黑夜,没有白天。天一亮,我们的王国便隐形起来了,因为这是一个极不合法的国度:我们没有府,没有宪法,不被承认,不受尊重,我们有的只是一群乌合之众的国民。”开篇的一章《在我们的王国里》如是道。《孽子》是中国台湾当代作家白先勇的长篇小说,文章讲述了民国六十年代,一群聚集在台北新公园里,为家庭、学校、社会所抛弃了的青少年们的人生。
这个国度位于台北市馆前街新公园内,王国的疆土仅限于其中一个莲花池及其周围的灌木从。现实世界里,类似这座公园的场所有许多:美国纽约的中央公园、瑞典斯德哥尔摩中央车站、北京的玉泉路地铁站公厕等等。这些场所无不具有着人流量大、环境隐蔽的特征。他们像冷血动物般生活着:阳光普照的时候将自己隐藏起来,或躲在洞穴,或混迹于人群,夜晚时他们的生活才拉开序幕。
“当然,还有我们那位资格最老,历尽沧桑的老园丁郭老……郭老在长春路开了一家照相馆‘青春艺苑’。他收集了我们的照片,贴成一本厚厚的相簿,取名‘青春鸟集’。”因着与大众的不同属性,他们这个群体自发地组织起来,相互照料,亦相互索取着。这个王国有着很长的历史,代代青春的鸟儿逃避着猎枪,前赴后继地飞扑进这片安乐的土地,先来的老了,为惊慌的小鸟儿带路。
青鸟是《山海经》神话故事中为西王母取食传信的神鸟。唐代诗人李商隐《无题》中写道:“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作者将这群少年比作鸟儿,许是隐喻着青鸟“此去无多”的命运,主人公“阿青”,正是此间一只。
(二)、孽子的“情”与“死”
“三个月零十天以前,一个异常晴朗的下午,父亲将我逐出了家门。”——《第一章·放逐》。主人公阿青的故事从这里开始。被外部世界发现了自己的“大逆不道”之行,还是个少年的他得到了及其严厉的惩罚。而等待他的那个“莲花池”边的众生都有着相似的命运:从宜兰逃到台北,流浪、偷盗的小麻雀;拿刀割女孩子裙子,凶狠且痛恨女人的铁牛;因爱人被家庭逼婚,跳河而死的桃太郎。
这些青春年少的孩子们,多半出身不幸,然而年轻的身体里充满着与生俱来的躁动的情欲,或者说,因为青春与“男同志”群体的特性,他们的情欲来得更加汹涌:男性的生理特征决定了他们的欲望和力量更胜一筹;违禁的关系难以长久持续,短暂的情感似昙花一现,另人更加奋不顾身。情感的迸发往往带来非理智的结局,其往往与悲剧相关。黑暗王国的青春鸟们自出生以来,命运就常常与死亡相伴。
在青鸟们的黑暗乐土上一直流传着另一个故事——“龙”和“凤”的故事,他们的爱与死是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都难以忘怀的传说。
(三)、夔龙与火的意象
阿凤是一个“无父无姓的野孩子”,刚一出生便被送进了天主教孤儿院。阿凤从小性格孤僻极不合群,而且“会无缘无故地哭泣,一哭一两个时辰停不下来,哭得全身痉挛”“他总说心口发疼,不哭不舒服。”命途多舛的阿凤许是在诘问苍天,痛哭自己的命运。
“阿凤一闯进公园,便如同一匹脱了缰的野马,横冲直撞,那一身勃勃的野劲,谁也降不住他。”但到了十八岁那年,阿凤遇到了他命中的劫。王夔龙,小名龙子,高干子弟,受过好的教育,有着似锦的前程,“哪晓得龙子跟阿凤一碰头,竟如同天雷勾动了地火,一发不可收拾起来。”两人着实地过了一段快乐的日子,“但是那只野凤凰哪里肯那样安安分分守在巢里?有时半夜三更他便飞回到公园去了。”有段时间,龙子似得了失心疯般,在深夜里满大街地寻找阿凤,而这只野凤凰为了逃离他的羁绊,无论如何也不跟龙子回去,迷狂中龙子将一柄匕首刺进了阿凤的胸膛,阿凤倒在了莲花池的台阶上,鲜血洒满了台阶,龙子搂着他的尸体,疯掉了。
多年后的王夔龙向阿青讲起自己的过往,“那天晚上,我记得我坐在台阶上狂叫:火!火!火!我看见满天的星火都纷纷掉了下来,落在莲花池里,在熊熊地燃烧——”
夔龙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孽龙,凡出现必有水灾。《山海经·大荒东经》对“夔”的描写为:“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有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夔龙是孽龙,这群少年,是孽子。他们像灾难般带给最亲的人伤害,而同时自己亦承受着更痛的伤。
新公园的莲花池开满盛放的花朵,它们和这群被世界抛弃了的孩子隔岸相望,当逝去一个生命,它们便如火焰般燃烧,它们燃烧的是不甘的、躁动着的、鲜活的生命。那么是谁迫使这些年轻的生命躲在阴暗的角落苟且求生? 三、同性恋者生存现状
2016年百度百科对“同性恋”的定义为:“同性恋,又称同性爱,是性取向之一,是指只对同性产生爱情和性欲的人,具有这种性取向的个体被称之为同性恋者。在人类以外的其他动物中,也普遍存在同性性行为。”。然而,长久以来“同性恋”一词被多种正规发行的百科全书、医学用书定义为“精神病”的一种。“1973年,美国精神医学学会投票表决,把在《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二版中列为精神疾病的同性恋分类去除。”【2】而在此之前,《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将同性恋列为疾病,称其为“反社会人格障碍”。
准确地说,同性恋是性取向的一种,与异性恋、双性恋、无性恋等并列存在,是一种由基因决定的行为方式群体,据统计其在人类中其所占比例约为3%—10%。目前,全球不同地区对待这一群体的方式较为不同。
基督教国家因宗教信仰的绝对地位,自中世纪以来对于同性恋群体实行过非常严酷的惩罚手段。圣经中有明确指出同性恋行为违反教义的语句如《旧约·利未记》20:13:“人若同男人苟合,像与女人一样,他们二人行了可憎的事。总要把他们治死,罪要归到他们身上。”;《新约·罗马书》1:27:“男人也是如此,弃了女人顺性的用处,欲火攻心,彼此贪恋,男和男行可羞耻的事,就在自己身上受这妄为当得的报应。”教会统治下的中世纪有烧死同性恋的记载。正因为所受到的残酷迫害,欧美的同性恋抗争史也在获得着一个有一个的胜利:美国第一个全国性的同性恋组织“马太辛协会”1950年11月在洛杉矶建立;1969年6月,纽约爆发了著名的“石墙暴动”等。截止2015年6月,承认同性婚姻合法的欧洲国家有丹麦、挪威、瑞典、冰岛、荷兰、比利时、芬兰、加拿大、德国、法国等19国;美洲5国及加拿大、南非和新西兰。
中国与基督教世界情况不同。中国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一直秉承着“中庸”的原则,对于此类“不和谐”的社会现象主要不采用暴力干涉,亦很少正面做出断决。自战国年间便有的“龙阳断袖”之闻,始终被人们当作奇闻趣事来传颂,却鲜少见到对此严辞批判言论。当今亦是如此,“同性恋”在法律上仍属空白。大众的态度多是讳莫如深的,鲜少有人开诚布公地谈论此事。而中国传宗接代的家庭观念深入人心,同性恋者多半屈于父母的意愿走入婚姻。而秉持着“家丑不可外扬”的观念,多数同志家庭选择对外隐瞒真相,选择了“形婚”的道路,许多“被形婚”者甚至直到老年都没能察觉自己伴侣的真实身份,只觉自己婚姻很不幸福,而这庞大的同妻、同夫群体的悲剧本是可以避免的。同志群体与大众一样有着情感和生理的需求,但由于现实的约束,这些需求无合理的解决途径,他们便依靠日益发达的网络平台亦或是台北新公园、北京玉泉路地铁站之类的场所经营着同志世界的“社交网络”。此外,东亚地区的“平权运动”也有着一定的进展:台湾高雄市于2015年5月20日起接受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同性伴侣注记”;日本东京涩谷区自2015年11月5日起发行承认同性伴侣相当于结婚关系的证书。
反观伊斯兰世界,现如今在伊朗、沙特阿拉伯、苏丹和也门等国,仍有针对同性恋死刑刑罚。“他们行刑的方法有:一、用大刀砍头;二、用石头砸死;三、用烈火烧死;四、从高处抛下摔死。”【3】
那么,同一个现象在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的视野下为何会有相去甚远的判断体系呢?
四、道德观念尺度辨析
古往今来的人文学科始终在致力于一件事情——道德标准的辨析。科学技术发展的进程必然是前进的,而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非肉眼可见的实体,在历史的进程中常常往复。
人类区别于动物主要在于人类是社会的产物,社会决定了每一个个体必须受到社会规范的制约,因而人类社会创造出了许多非自然屬性的形式,例如符号、法律、道德。道德是观念的一种,而观念是人类思维的产物,其运作法则并非一成不变。道德标准是时代的产物,不同时代对于同一现象的态度可以是截然相反的,不同民族亦然。而不符合所属环境的存在即被称为“异类”甚至“异端”。但“异端”是有着实实在在罪恶的确定属性者,还是仅仅存在于特定人群观念中的人为产物呢?
同性恋群体是天然的存在,不论在人类群体还是其他物种中。那么对于这类存在,一个文明的社会应有其合理的解释及相应政策。但目前中国超过半数的人仍然认为同性恋是“变态的、违反自然规律的、恶心的”。现代基因遗传学、生命科学的发展已向人们揭示了性取向分为异性恋、同性恋、双性恋或无性恋为自然规律,差异只在于比例的不同。人的性取向由基因决定,后天无法逆转,只可能由外部环境“激发”隐藏的真实取向。那么,一个人自出生起就被注定了成为“常态的”存在或“变态的”存在吗?于此同类的还有人们长期关注的种族、性别问题。
道德的判断尺度之基本原则应为:不妨害他者的、有利于生命延续的。而同性恋行为并未伤害异性恋者,同时因其比例稳定在3%—10%,更不会影响人类的繁衍。那么,像《孽子》黑暗王国中青春的少年们实在不必躲在黑暗的角落里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
白先勇用诗般语言描绘了一个少数群体的安乐乡,假如我们身为“大众”,是否应当思考一个问题:我们今天过着光明磊落的生活是否只是因为我们恰巧落在了概率学的大概率事件里?
注释:
【1】在线汉语辞海查询http://cihai.m.supfree.net/two.asp?id=120252
【2】淡蓝网http://www.danlan.org/disparticle_52542.htm
【3】腾讯新闻http://xw.qq.com/news/2015072301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