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菜的味道

来源 :三月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c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跟土地打交道的人来说,野地不仅仅是野地,更是一块藏着无穷无尽宝藏的宝地。乡下人总是能够在野地里发现宝物,收获惊喜。野地里除了野草,还有很多野味。当然此野味非彼野味,因为它们都是从土地里長出来的,都是素的。从野地里长出来的植物有很多,人们总喜欢统称为野草。但是,别小看这些野草,它们除了生长能力、适应能力特别强之外,有些可以做草药,有些还能成为我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野菜。说到野地里的草药那可就多了,最常见的是鬼针魁草、白花臭草、马鞭草、木豆等。说到野菜那就更多了,小时候最常见有的白花菜、假蒌、荠菜、雷公根、艾草、蕨菜等。除了这些,还有很多说不出名字的野菜。
  春天到了,野地里的野菜就像兔子奔跑似的一窜一窜地蹦出来。这时候,如果到田野里去寻宝,就能够轻松愉快地采到新鲜美味的野菜。野菜土生土长,原汁原味,总是给人的味蕾带来意外和惊喜。吃多了大鱼大肉,吃多了各色菜肴,偶尔吃上一顿新鲜的野菜,那种感觉就像炎热的夏季里涓涓流出的井水那般清凉、爽快。
  这几天,家里的春耕开始断断续续忙碌起来。春回大地,绿意盎然。偶尔在野地里发现的新鲜嫩绿的野菜,给大家带来了收获和惊喜。
  小时候,我们跟大人到田里干活,经常能发现各种野果野菜野虫。那时一个小小的发现就让我们兴奋上半天,小孩子总是对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感到好奇。现在,田野里的野菜越来越少了,品种也越来越难寻了。小时候漫山遍野随处可见的野菜现在却总是要寻寻觅觅、兜兜转转好多回才能找到。小时候吃野菜吃到腻的时光难以重来,现在想吃一次,能吃上一次就像是一种惊喜和奖赏。无意中看到亲人们在朋友圈发的各种野菜,我突然在心里问起自己来:我有多久没吃过野菜了?我还记得野菜的味道吗?
  想想自己其实并不是特别喜欢吃野菜,因为有些野菜带有苦涩的味道,当然有些又带有甘甜的味道,但是不管喜不喜欢吃,当我看到那些新鲜嫩绿的野菜,我就觉得特别亲切。因为它们都是在我家乡的土地上长出来的,它们就是家乡的一部分。在我的心里,凡是与家乡有关的东西都是美好的。
  很多在乡下长大的孩子都有过找野菜吃野菜的经历,每个人的味蕾和感触都不同。但是,不管是哪一种经历和感受,他们都跟家乡的味道有关。因此,很多人都爱野菜,因为它不仅仅是野菜,更多的是代表了一种乡愁。
其他文献
摘 要:古典诗人在书写自然时,采用观物取象的方式,以具有视觉性的古代汉语作为表达媒介,将物象固定在元素层级上,在物与物的组合之中,达到如在目前的效果,呈现出人与自然、宇宙交融、和谐、共鸣的状态。而早期新诗人经过科学洗礼,以及感性知觉能力的释放,注意到物象之内丰富的感性细节,以引入逻辑连词和虚词的现代汉语为表达媒介,深入地表达单个景物的局部细节,彰显出人对自然的认知和感受过程,并在自由表现的过程中体
期刊
西林县那劳镇每到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都会举行驮娘江民间祭祀活动。  活动当天,精彩的画面从平坦的江面翻涌而来:道公进行法事仪式、杀鸡敬河、看鸡卦、羽人撒网、群众上香,山歌颂丰年等。特别值得一看的是江上“羽人”杀鸡敬河捉妖魔,勤劳勇敢撒渔网。  羽人,古代中国神话中的飞仙,与其他的仙人不同,是有翅膀、身长羽毛或披羽毛外衣能飞翔的人,又称“羽民”。  相傳很久以前,驮娘江是一条高原的路。天地分开时,干旱
期刊
我的家乡地处桂西大石山区一个叫浪平的垌子,农历的四月底到五月初,房前屋后或山间的小路旁,有一种小树就开满了花朵,金黄金黄的,既漂亮又可爱。勤劳的蜜蜂没有时间问及它们的名字,就忙碌地把花蜜搬回家了。事实上人们也不知道这叫什么花,只是每年在端午前后看到它们盛开,故称“端午花”。  端午花开了,端午水就要发了。这是家乡人多少年来总结出的规律。有河流的地方就有良田一片。可是,从我懂事时起,我就知道我们生产
期刊
六细屯有故事,有一个个不应被淡忘的故事。  怀着充满激情的敬意,我又一次走进六细屯。  六细屯地处十万大山腹地的上思县南屏瑶族乡江坡村一座高高的山顶上。  全村60户瑶族人家,星罗棋布于山上。几乎每家的面前,皆是陡坡或沟坎。屋后,是更陡的坡更高的山。一条条山道,如慢悠悠攀行的蛇,转过窄窄的山坳,再转过山坳,依然是窄窄的山坳。  松油火把照亮岁月,草棚木屋更兼坡陡坳窄,留下瑶族人多少刀耕火种的坚韧和
期刊
“城市里再没有露天的电影院,我再也看不到银幕的反面……”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听到郁冬的怀旧歌曲《露天电影院》,旋律里有淡淡的忧伤,让人产生情感的共鸣,勾起我对童年露天电影温馨而甜蜜的回忆。  露天电影,一个浪漫、怀旧而富有诗意的字眼。它流行于我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盛行于八九十年代。如今的很多孩子对“露天电影”已一无所知,但对于那个年代出生的人而言,露天电影是他们共有的精神食粮和青春物证,有着乡愁般
期刊
在自治区乡村振兴局2号办公楼大门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16个大红字闪闪发亮……是的,“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经过多少年的接续奋斗,已经实现了!2016—2020年,全区64个属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县实现42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3431个贫困村出列、41个贫困县摘帽;15个民族自治县(含享受自治县待遇县)实现143.69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1121个贫困村出列、14个贫困县
期刊
毛南族聚居的“三南”地区及川山、木论等乡镇,山峦耸立,植被茂盛,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多地少,生态容易受到破坏,水土容易流失,但由于毛南族人民天性热爱自然,敬畏万物,所以很好地保护了当地的生态平衡。  走进毛南族的村村寨寨,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的树木,让人感受到无比惬意。走进森林里,只见古木参天,藤条缠绕,散发着原始森林浓郁的气息。有的树已经生长数百年,树身庞大,几个人都合抱不过来。毛南族人民多以烧柴
期刊
一  有一样东西,每每想起,总令我回味无穷,它就是粽子。我喜欢吃粽子,不仅仅是因为喜欢粽子的味道,更因为它承载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童年记忆。  端午节期间,超市里各种各样馅料的粽子一应俱全,有板栗味的、绿豆味的、红枣味的,甚至还有鲍鱼味的。海味山珍的馅味满足了人们的“各有所爱”。  我7岁那年的端午节,是我最难忘的一个端午节。那天,带着过节的兴奋,一大早我就在院子里扫地,一阵绿豆馅的粽香本能地讓我停下
期刊
从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县城往东北出发15公里左右,有一片青山环抱的开阔地,45幢灰墙碧瓦的独体别墅错落有致地矗立其上,道路宽敞,路两旁有齐人高的桂花树、小叶榕、剑兰、刺桐,绿意盎然。一眼泉水沿屯中大道的水渠潺潺而下,注入一个篮球场大小的游泳池,水体碧蓝,清澈可饮。这就是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大安乡的移民点——可爱新村,是环江县扶贫开发“整乡推进,整村搬迁”的一张亮丽的名片。  曾几何时,可爱村一点也不可爱,
期刊
我曾经做过一个绮丽的梦,在梦里,有一片安恬静谧的家园,让我的身体和灵魂静静地歇憩,我卸下所有的欢乐和忧伤,静静地坐在一间木屋里,面朝窗外的青山绿野,手中握着一支水笔,写着一行一行的诗,思绪宁静而旷远……  五月的一天,当我来到那坡壮族聚居的家园——吞力屯,我似乎觉得这个地方与我梦中的景象是那么吻合,我一下子惊呆了,那村落与房舍,那巷道与屋檐,那远处的山坡与近处的石墙,甚至那一方偶尔闪过倩影的木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