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伦敦奥运会人物报道中中国运动员的形象美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aiqi_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闻立足于事实,来源于生活。新闻媒体向受众传递信息、资讯、知识、态度,同时也给予受众美的享受。本文以伦敦奥运会为大背景,探讨我国媒体在本次奥运会报道中呈现出的中国运动员的形象美,试图从新闻美学角度挖掘塑造新闻作品中人物形象美的方法、意义。
  【关键词】伦敦奥运会 运动员形象 形象美
  新闻作品的形象美源自于新闻作品中的形象,而新闻作品中的形象源自于社会生活。新闻追求真实、迅速、及时、客观的本质决定了新闻形象美必然是建立在真实可靠的事实之上。新闻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多种多样,各具特色,新闻人物形象美的意义不在于其外在的美丑,而在于该形象所呈现的符合社会“角色期待”的言行举止、精神品质,以及从角色中折射出的特定时期的社会形态。
  一、伦敦奥运会报道中的中国运动员形象
  伦敦奥运会中,每一个运动员都是单一的个体,他们都有属于自己的个人形象,一个又一个不同的运动员组成了“运动员群体”,这是一個群体形象,而这一群体形象在“中国运动员”的框架下又涉及到“国家形象代言人”。由此可见,对伦敦奥运会中中国运动员的形象分析必须多层次、多角度,不能一概而论。从广泛的新闻报道来看,叶诗文、孙杨、陈一冰、刘翔……这些伦敦奥运的“热门人物”成为了塑造中国运动员形象的重要素材,媒体通过“个人——群体”的方式建构中国运动员形象,并融入了强烈的“中国色彩”。
  1、“个人——群体”的形象塑造
  运动员们是赛事的参与者,奖牌的争夺者,是整个奥运会报道中最受瞩目的一群人,他们是由个体组成的一个群体概念,通过一个个单一形象进入受众视野,使人留下印象,如易思玲、冯喆、吴敏霞……同时,作为“运动员”群体,他们的一些共性可以从众多的新闻报道中提炼出来:比赛前他们积极备战,比赛时努力拼搏,充分展现出现代体育的竞技之美和迎接对手之时的坚强美、奋进美和拼搏美;生活工作中,他们待人诚恳,兴趣广泛,有梦想有目标,表现出他们的质朴美、真诚美、心灵美。
  2、国家形象代言人
  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认为,“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架构。场域是建立在关系的基础之上的,场域与场域之间不仅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各场域都受制于元场(政治场、经济场)”。可见,新闻场只是整个社会的一部分,必然会受到其他子场域以及元场域的影响,新闻传播只有在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范畴下加以研究才能全面而完整。
  奥运会作为国际顶级赛事之一已然成为各国彰显国力的重要舞台,奥运会报道就是一个带有政治、文化、经济等多重元素的复杂语境。在短短的半月之间,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伦敦,奥运会为各个参与国家塑造良好国际形象创造了契机。一直以来,奥运会报道中“某国运动员某某某”成为了一种特殊符号,冠军可以赢得升国旗奏国歌的礼遇,这种仪式化的行为强烈表明运动员个人的成败与一个国家的荣辱息息相关,运动员们常常被作为“国家形象代言人”进行报道。
  二、中国运动员形象美的表现形式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作者——作品——读者”是一个全面的动态过程,新闻作品的形象美是记者与受众在对人物形象美的认知与欣赏层面的一种良性的互动,新闻作品人物形象只有给以可视、可听、可触摸的感觉才能真正感染受众。①伦敦奥运会报道中,新闻媒体通过选择典型的人物与新闻事实,多角度、多层次的报道角度,贴切的表达语言展现新时期运动员的坚强美、拼搏美、质朴美、真诚美。
  1、奋力拼搏之美
  奥运赛事之所以受人喜爱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人类对争斗、刺激的本能热衷。奥运会赛事激烈,运动员们展现出努力拼搏、激流勇进的势头,让受众深切地感受到一种生命拼搏之美。如《孙杨破奥运纪录获400自冠军 填补男泳76年空白》(2012年7月19日 雅虎体育)这样描写这场惊心动魄的比赛,“孙杨的出发时间是0.73秒,而他的最大竞争对手朴泰桓是0.67秒。第一个50米,孙杨转身排在第二。100米转身后朴泰桓冲到了第一,孙杨落后了0.25秒……两人的争夺愈发激烈,200米半程时朴泰桓领先了0.32秒……孙杨开始发力,到250米时已经反超朴泰桓0.03秒……最后100米的决战,孙杨完全爆发,350米转身冲刺已经完全将朴泰桓甩开,最终以3分40秒14的成绩率先触壁”。“0.73秒”、“0.67秒”、“100米”、“0.25秒”、“200米”、“0.32秒”、“250米”、“0.03秒”……比赛短暂而激烈,时间与赛程长度飞速的交互变化让人屏住呼吸,我们注视着泳池中奋力划水的孙杨,成败在分秒之间,当他以“3分40秒14”触壁的瞬间我们欢呼雀跃,赛后孙杨的一句“中国可以的!”充满了力量。
  2、坚强不屈之美
  现代社会是一个不以成败论英雄的多元价值观社会,我们渴望荣誉,但是运动员们面对失败不屈不挠的精神更能激励人心。例如《中国女曲在伦敦绽放残酷的美丽》(2012年8月12日中青报)报道了中国与澳大利亚的女子曲棍球比赛,虽然只获得了第六名,但是中国姑娘们“用血肉之躯阻挡击球”的不俗表现感染了国人。“几分钟前,中国女子曲棍球队在伦敦奥运会的最后一场比赛已经结束,队员之间没什么话,默默地走下赛场”,“有队员拿出了相机,轻声招呼队友为自己拍照。为之奋斗了4年的伦敦奥运会征程到此结束,就算回忆再苦涩,这里也有自己的汗水”,姑娘们都很失落,奋斗了4年并没有取得预想中的成绩,面对失利,虽心有不甘,她们还是坦然面对,这种坚强不屈之美分外动人。
  3、质朴真诚之美
  运动员们被接受、认可、喜爱并不仅仅在于他们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也不仅仅因为他们面对挑战、苦难时展现出的坚忍不拔之志,更多地是他们的诚恳、真实、善良打动了国人。
  男团小伙邹凯会腼腆地谈起自己的女友,会骄傲地告诉大家自己是北体大的学生;16岁的叶诗文在200米混合泳夺冠之后会羞涩地吐舌头;吴景彪在男举56公斤级比赛失手获得银牌后泣不成声鞠躬道歉,“辜负了大家对我的期待”,其情感人……运动员们是在比赛中竞技角逐的人,是为争夺金牌艰苦付出的人,更是真实地展现自我,真诚地表达情感的人,正是这种质朴与善良,使他们成为最美的一群人。   三、中国运动员形象美的审美意义
  伦敦奥运会报道中,中国运动员的形象在受众眼中具有重要的审美意义,能够真正地“感染人、塑造人、教育人、鼓舞人”。②
  1、认识意义
  新闻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是历史的忠实记录。新闻作品的认识意义在于,受众在阅读某一个时代的新闻作品时,可以从中看到这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人情风俗等等方面。在信息、知识、思想的背后,从一个时代新闻作品中的形象还能够清晰地看到时代发展的历史轨迹。③
  不同时期的奥运报道都与当时的民情国情息息相关,而中国运动员的形象也是随着时代的變化而变化的。例如,清末《万国公报》1904年第191卷“时局一览”刊登了《圣路易大博览会之游记》,报道1904年世博会与奥运会在美国圣路易斯同时举行的情况,“体操院一切赛力法皆备,而希腊赛人时代之亚力必嬉戏会,亦在其中”,“又有赛马之场或骑或车,具地可容纳二万七千人,大体操会则演说养生之理甚详焉。”④报道中既没有清王朝参加奥运会的信息也没有提及中国运动员,这种“无”突显出当时清王朝腐朽没落中国内忧外患实在无暇顾及奥运的国情。
  经过漫长的奋斗与积淀,中国申奥成功。2008年北京奥运成为中国向世人展现政治、经济、文化新发展的重要窗口,中国运动员成为媒体塑造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素材,“夺冠者”几乎成为“成功者”的代言人。而在2012伦敦奥运,媒体开始更多地关注于“胜利光环”的背后:运动员训练时的泪水汗水,被误解质疑时的愤怒隐忍,失意失败后的落寞无奈……这种变化意味着在转型期的中国,奥运会的意义已经不再是倾举国之力宣扬国威的舞台,而是广大民众积极参与“全民健身”的有利契机。
  百多年间,中国经历了从“东亚病夫”到“亚洲巨龙”的剧变,在新闻报道中,奥运会从无到有,运动员形象从旧到新。在某种意义上说,正是新闻作品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的转变使我们获得了重要的历史信息和对世界变化的认知。
  2、激励意义
  人们阅读新闻作品的过程,不仅是一个欣赏新闻人物的过程,事实上也是一个对自己的激励过程。受众对中国运动员形象的接受、认可、喜爱的过程也隐含着从这些人身上寻求相似点,共同点,发现自己可能存在的潜力,激发自己改造自身和改造环境的动力的过程。
  不同于以往“金牌至上”的审美模式,本届奥运会报道中很多媒体在关注成绩之余,更加注重展现奥运健儿的喜怒哀乐、日常训练、家庭生活、读书学习、成长变化等等。如刘翔失利后对栏架的深情一吻,叶诗文被疑使用兴奋剂后的据理力争,陈一冰“被亚军”之后的坦然隐忍,陆浩杰手臂受伤痛失金牌之后的痛苦无奈……这种美不是“金牌至上”时代被“英雄化”、“偶像化”后让人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崇高美,而一种作为常人,努力奋斗、不屈不挠,激烈人心的平凡美,这种美更能激励平常大众不断进步,追寻梦想。
  结语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现代奥运被赋予了多重含义,而奥运中最受瞩目的一群人——“运动员”的形象也在新时代融入了新的元素,给受众以新的审美享受。我们不再顶着“金牌至上”的高冠严苛地审视运动员们的表现,而是逐渐学习用更坦然、平常、理性的眼光看待输赢、荣誉、误解……这种趋势不仅反映出受众对中国运动员形象审美的态度、理念的变化,也反映出转型期的中国对奥运会意义的重新认识。
  参考文献
  ①③季水河:《新闻美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155-165
  ②谢逸溪:《新闻美学》[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7:1
  ④李长林,《中国报道奥运和申奥始于何时?——考证中国最早记载奥运会的两条史料》[EB/OL].http://www.qikan.
  com.cn/Article/blqs/blqs200806/blqs
  20080623.html
  (作者: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11级新闻学研究生)
  责编:周蕾
其他文献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长同向荣同志认为,提高节目质量,多出精品,是建设世界一流的国家级广播电台的基本要求。在各种新闻媒体的激烈竞争中,最根本的是节目质量的竞争,要靠节目
微笑之于节目主持人,是一种魅力,一种精神状态,一座沟通观众心灵的桥梁。我们所熟悉的众多优秀节目主持人的魅力,就是潇洒的风度、渊博的知识、风雅的谈吐与微笑艺术相结合而
【摘要】《儿童周刊》是在伪满洲国建立后,《盛京时报》专门开辟的以儿童为受众群的一个副刊,本文通过对其进行分析和梳理,探讨其对儿童的宣传导向和策略,揭示日本侵略者利用报刊
自文艺复兴以来,西方近、现代的文艺发展史可说是一部各种文艺思潮此消彼长、嬗变更迭的历史。14至16世纪,人文主义文艺思潮在“第一个资本主义民族”意大利发轫,迅速波及西
鲁迅与王国维同为中国文化史上的巨人,其美学思想的差异并不是一种孤立的文化现象。裴毅然的文章对此提出了个人的看法,现予发表,以期引起争鸣。自1946年郭沫若写了一篇《鲁
【摘 要】当下,“中国梦”正成为社会与媒体的关键热词。大众传媒关于“中国梦”的积极建构,影响着受众对其认知、认同与践行。本文旨在通过内容分析法,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刍议“中国梦”的大众传媒建构现状,并透过“认同理论”的视角,提出建构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及相应对策。  【关键词】“中国梦” 大众传媒 建构  一、研究缘起与价值  当今社会,受众越来越依赖媒体获取信息。然而,传播媒介对外部世界的报道不是“镜
【摘 要】概括王韬的一生,总体来说,可用四个关键词:“编译书籍”、“创办报刊”、“游历海外”、“教育兴国”。上世纪90年代以来,研究的深入使跨文化传播的主线渐渐明晰。尽管从新的角度透视王韬的一生已成趋势,但零散的材料间缺乏有效联动影响了研究向纵深推进。本文侧重分析王韬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表现及其背后的心理变化。  【关键词】王韬 跨文化传播  一、“王韬研究”分期概述  在传统向现代演进的时代,王韬
什么叫播音?颐名思义,就是语言声音广泛传播出去。有人说,这是播音员的基本任务,播音是电台、电视台在各类节目中面向观众、听众直接传达信息的有声语言活动;也有人说,一切有
八十年代中期始,文学、戏剧、电影相继失去轰动效应,而电视却乘机走向千家万户,表现出可喜的发展势头和繁荣景象。究竟是电视的发展抑制了文学、戏剧和电影的繁荣,还是文学、
本文从传播社会学的角度,对民生新闻的社会功能进行了解构,将其功能性中最突出的舆论监督(即环境监视)功能、社会模式维持功能、社会成员社会化功能以及社会安全阀功能进行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