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监督与新闻审判之间的平衡与制约

来源 :东南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c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时代下,舆论事件引发大众关注的频率也来越高。一些从前属于司法层面的案件,从发生到结束甚至结束之后,媒体的报道持续不断。这期间,一些本来很平常的人名成为家喻户晓的"名人"。"张金柱"、"孙志刚"、"许霆"、"邓玉娇"、"许霆"、"彭宇"……这些名字甚至已经成为传媒界、法学界研究的"标本"。标本背后,其实涉及一个关键性的问题:舆论监督VS新闻审判。从某种意义上说,新闻审判现象已在当前我国的社会中普遍存在,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有着愈演愈烈的趋势。舆论监督代表着社会进步,唤醒民众维权意识、推动法制社会发展;但当前现状下,舆论监督却似乎"一不小心"容易走向了"新闻审判":预设立场、引导舆论、干扰司法独立,严重的甚至用利用舆论和民意"绑架"司法,造成了司法困境。作为新闻机构以及新闻从业者将如何正确辨析"舆论监督"和"新闻审判"之间的关系?新闻从业者如何让"舆论监督"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不陷入新闻审判怪圈。本文将具体展开分析论证。
其他文献
<正>7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给福建30位企业家回信一周年之际,"2015中国平潭·企业家科学家创新论坛"拉开帷幕,来自海峡两岸的600余名企业家科学家,围绕"贯彻创新驱动战略,探索
数字影像技术的进步,使得舞台戏剧作品的记录、保存、交流有了新的手段。而影像技术的特点,又使得这一行为成为一个再创作的过程。本文分析了舞剧与电视文艺节目的差异,以及
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是解决当前中小企业融资的有效途径之一。现阶段福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发展环境和发展势头良好,但面临可持续发展能力有限、代偿能力有限、违规
司法与传媒的关系一直很微妙,近年来频繁出现"媒介审判"事件令司法公正与舆论监督的矛盾凸显,媒体报道带给社会与司法公正的消极影响渐渐占据其主导作用。媒介审判该何去何从
在多媒体智能终端成为大众最重要信息接收渠道的今天,网络化生存成为传媒产业保持持续发展、实现价值增长的必然之路。传统媒体必须谋划创新与转型,在与新媒体的融合中应用互
采用GIS连片性分析方法确定评价单元(可整治区),共135个,占基本农田面积的59.92%;运用综合评价方法与限制因素组合法,探讨研究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时序与模式分区.结果显示: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坐位下竖脊肌、腹直肌的表面肌电信号与坐位平衡的关系。方法:收集脑卒中患者15例为试验组,健康人15例为对照组。测试过程:①受试者均在平衡仪(Teconbody
伴随着媒介融合大潮的袭来,关于媒介影响力的疑问层层叠叠,精准传播、高效传播、提升媒介影响力是很多媒体的希冀。增强传播力,必然要建立稳健的传播关系,这就恰如其分地引入
<正> 佛像与铜镜,初看起来似乎并不相关,但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佛像却出现在铜镜这种日用器皿兼工艺美术品上。铜镜在中国出现得很早,齐家文化的出土器物中已有铜镜,在以后的历
期刊
北宋中期著名文学家苏轼的文人画观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前人多从艺术风格的角度进行研究。但苏轼文人画观的形成 ,有其社会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特殊原因。北宋经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