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历程及经验

来源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bankco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西藏图书馆事业历经初步建设、曲折维艰、恢复发展、深化发展和快速健康协调发展五个阶段。坚持贯彻落实党在新时期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不断加强民族特色馆藏建设,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把外部援助与自力更生相结合,是西藏图书馆事业科学发展的基本经验。
  【关键词】西藏图书馆 发展历程 经验
  
  西藏是藏民族的发源地,富于智慧的藏族人民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在与各民族的交往中创造了灿烂的藏族文化,自公元7世纪吐米桑布扎创立文字至今已1300多年。公元7世纪中叶,吐蕃王朝松赞干布执政时期采取开明政策,加强同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大量吸收中原和邻国文化,吐蕃经济、文化得到了蓬勃发展,从而迅速提高了民族素质,吐蕃在很短的时期内兴盛起来。随着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公元九世纪初赤德松赞时期,在雅砻傍唐、丹嘎及桑耶钦普地方已经有了藏书(经)楼,并有佛学家和翻译家对这些藏书(经)进行了整理和编目,即后人所说的“傍唐目录”、“丹嘎目录”和“钦普目录”,这是藏族历史上“图书馆”工作的肇端。①在旧西藏,文盲半文盲人口高达95%以上,②经济文化发展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根本谈不上有一所公益性的图书馆。
  
  西藏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历程和成就
  
  西藏自1951年和平解放以来,图书馆机构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逐渐增多、日益发展的过程。目前,各地、市有公共图书馆4个③、县级多功能文化馆、图书馆33个,乡镇文化站175个,村级文化室360个④,全区的文化设施、文化队伍已实现配套发展,初步形成具有西藏特色的地、县、乡、村四级文化网络。高校(含职业技术学校)图书馆16个。为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在活跃和提高精神文化生活、巩固和发展文化阵地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回顾西藏图书馆事业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进程,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处于起步、初步建设阶段。西藏最早的图书室是建立于1951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军进藏干部藏文培训班资料室。全区最早建立的图书情报机构有:自治区农科所资料室、自治区人民医院资料室、西藏军区总医院资料室、西藏日报社资料室、西藏公学资料室等,均建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最早建立的公益性图书馆是拉萨市文化宫图书馆,馆藏部分图书是由十八军进藏时带进来的。该馆的馆舍条件、藏书量、设施、服务、管理等都不具备图书馆应有的功能,即使在这样的条件下,该馆一直担负着为拉萨及周边地区的干部和群众提供业余文化服务的任务,它是西藏公益性图书馆的雏形。⑤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处于曲折维艰阶段。“文化大革命”时期,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受到极左思潮的破坏和践踏,使西藏图书馆事业遭受到严重的摧残和破坏,馆藏图书除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类图书得以留存以外,其余图书一律被封存或烧毁,许多珍贵的古籍资料、图书、画册等损失殆尽,造成社会上的严重“书荒”。当时西藏最早的一所大学图书馆西藏公学(现为西藏民族学院)图书馆馆藏图书只剩下5千余册。这一阶段的西藏图书馆事业发展处于低谷。
  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末,处于恢复发展阶段。本阶段,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第一次、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在改革开放大潮下,随着生产建设、科学研究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对图书资料、信息的需求日益迫切,图书馆的各项业务工作得以恢复发展,逐步开展学习交流活动,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时建立了多个图书情报机构,如:西藏农牧学院图书馆、西藏大学图书馆、西藏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处、自治区党校图书馆、藏医学院图书馆等。这一阶段建立的机构有明确的建制,有一定的规模,有比较规范的管理,为西藏图书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的初步形成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和物质基础。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末,处于深化发展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在党中央的政策引导下,为了高扬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的旗帜,有力地打击达赖集团的分裂破坏活动,西藏确立了紧紧抓住稳定和发展这两件大事。于1994年7月召开了第三次西藏工作会议,确定了进一步加大援藏工作力度。同年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号召下,全国500家大中型出版社向西藏自治区图书馆无偿赠书38万册,价值400万元,使其藏书量由21万册增加到59万册,该馆成为于1996年7月1日正式开馆的西藏最大的现代化、多功能的公共图书馆,结束了西藏无省级图书馆的历史。此外,这一时期由国家文化部、自治区财政拨出专款在各地(市)、县的协助下,兴办了18个县级图书馆,并逐步开展咨询、提供阅览、完善编目、建章立制等工作。这一阶段的西藏图书馆事业形成了较为完整、配套、合理的运行机制。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处于网络环境下快速、健康、协调的发展阶段。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特别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图书馆文献信息的加工模式逐渐被现代化的工作模式所替代。西藏自治区图书馆在1998年开始有了计算机设备,业务工作从纯手工操作迈向了计算机编目。至2007年馆内初步建成局域网,引进了ILASⅢ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并建立了电子阅览室,⑥数据库已拥有清华同方、超星图书、万方视频等。2001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会议提出认真实施“科教兴藏”战略,大力培养各类人才,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极大地推动了西藏图书馆事业的发展。2002年5月西藏自治区图书馆学会成立,是西藏图书馆事业发展中一个里程碑。2003年和2005年昌都地区图书馆、林芝地区图书馆相继建成并开馆。2003年“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卫星三级站”在西藏自治区图书馆初步开通,至2010年5月,已建成1个省级分中心和44座县级支中心,完成了县级支中心60%的建设任务。⑦
  自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至今,西藏高校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大多数高校引进了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和电子阅览室管理系统,实现了由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化多功能图书馆的转变。特别是2005年以来,多数高校建成了新馆,其内外环境、馆舍条件、硬件设施、资源建设等得到极大改观,如:西藏民族学院图书馆现有总面积14821平方米,有13个阅览室和专家研究室,阅览和自习座位有2500个;馆藏文献总量为100多万册,其中纸质书刊为80多万册,电子资源为20多万册,订有现刊、报刊1000余种,自建和购买了多种数据库。⑧西藏大学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总量逾百万册,其中包括汉文图书85万余册,藏文图书2万册,汉文古籍图书1.6万册,西文图书0.5万余册,报刊合订本1.5万余册,馆藏光盘近万张,还建设有CNKI、Apabi等数据库。西藏农牧学院图书馆现有面积7458平方米,阅览和自习座位有1400多个,采用全方位开架超市型数字化一站式管理;馆藏文献总量为100多万册,其中纸质书刊为34万册,电子资源为72万册,订有现刊、报刊400余种,自建和购买了多种数据库。藏医学院图书馆馆室总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藏书量为4.1万余册,电子阅览资料40多万册,设有4个阅览室和特藏部及教学唐卡展览室。这几所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图书馆进一步推进了西藏图书馆事业的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建设。
  
  基本经验
  
  回顾半个多世纪以来西藏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历程,为我们提供了诸多宝贵的经验和有益启示,集中概括为以下四条:
  贯彻落实党在新时期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西藏图书馆事业科学发展的保证。加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切实把西藏图书馆工作齐抓共管起来,这是发展西藏图书馆事业的根本保证。为使西藏尽快发展起来,党中央先后召开了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研究西藏发展稳定的重大战略问题,形成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民族团结为保障,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抓住发展和稳定两件大事,确保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确保国家安全和西藏长治久安,确保各族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确保生态环境良好,努力建设团结、民主、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西藏”的新时期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根据西藏几十年跨越上千年发展历史的事实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在新时期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解除束缚发展的桎梏,西藏的图书馆事业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加强民族特色馆藏建设,是西藏图书馆事业科学发展的根本。实现对藏文古籍文献的保护与传播,不仅是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更是国家对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扶持程度的一种最直观的体现。西藏拥有较为丰富的藏族文献资源及其他文献资源。如:西藏自治区图书馆拥有的藏文古籍达到1.5万函、10万册,其中最珍贵的是民族文化宫回送给西藏图书馆的1300函善本。其涵盖天文、历算、政治、经济、文化、哲学、建筑、医学、地方志、佛经等。大部分是用木刻印刷的,有些用的是金、银、玛瑙等各种珍贵材料手写而成,对于藏学研究有很高价值。西藏民族学院图书馆于1992年建立了“藏学情报资料中心”,收藏有藏学图书2万多册,收藏有德格版藏文大藏经《甘珠尔》和《丹珠尔》等藏文古籍600多函,有影印版《中华大藏经》、《乾隆大藏经》等珍贵佛教典籍和《中国西藏及甘青滇藏区方志汇编》等藏学文献。⑨西藏大学建立有藏学文献中心,其中有关藏族经济、文化、医学等图书、藏文木刻本3800余函。⑩西藏社会科学院中文图书10多万册,藏文图书6万部(函)。?輥?輯?訛西藏藏医学院珍藏有公元7世纪、8世纪、12世纪、17世纪等历史著名的藏医藏药学和天文历算学手抄本及记载水银提炼法的木刻版本,还珍藏了八十幅独有特色的传统藏医药学教学唐卡(包括藏医人体结构)等国内外绝无仅有的特色珍品。以此为依托,建立藏学科技信息中心,并通过发挥散点辐射功能促进文献信息网络建设,形成具有地区特点、民族特色的图书馆事业体系。
  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是西藏图书馆事业科学发展的动力。和平解放六十年来,西藏各级、各类图书馆(室)从实际出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科教兴藏战略,共同完成了民族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工作,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同时各系统图书馆根据西藏地广人稀、居住分散,各地之间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差异大等现象,按照社会分工的要求,强化自身建设,采取不同形式、灵活多样的培养干部政策和措施,提高了干部队伍的专业和文化素质,培养和造就了一批以藏族为主体的图书馆专业干部队伍。突出各自重点,收藏和提供利用书刊资料、信息,努力为各行各业读者服务,在实践中形成各自的特色,逐渐成为本地区、本系统的民族文献的存储中心、信息中心和交流中心。
  外部援助与自力更生相结合,是西藏图书馆事业科学发展的关键。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各族人民在人力、物力、财力等各个方面都给予了无私的巨大援助,国家和兄弟省、市多次投资、捐物、出力支援西藏图书馆事业。1991年国家投资1843万元修建了西藏图书馆;2001年7月重庆市投资1000万元援建了昌都地区图书馆;2005年7月福建投资500万元援建了林芝地区图书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自2005~2007年援助林芝各级图书馆图书设备总投入超过160万元;各对口支援高校和高等教育出版社为西藏各高校图书馆赠送了大量图书,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各馆的馆藏。同时,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图书馆工作者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创了西藏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未来展望
  
  2010年1月,中央召开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更加注重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更加注重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和均等化水平……更加注重扩大同内地的交流合作”,勾画出新西藏的未来蓝图,同时为西藏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指明了努力方向。
  在未来的发展中,西藏各级、各类型图书馆各具特色的纸本资源将实现电子化、数字化,“纸网结合”,形成全区的图书馆联盟,建立文献目录资源统一的检索平台,以期达到资源共享。通过合作,打造“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图书馆服务网络,保证大众的文化权利和读书要求,保证农牧民广泛的致富信息需求;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将进一步凸显,要充分利用其资源、技术、时空、环境和人员等优势提高各类人才的信息素养,同时面向社会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随着西藏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青少年群体的信息需求量不断激增,其信息检索能力和图书馆馆藏利用率将有大幅度提升;图书馆馆员队伍建设将全面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更有利于深层次地开发馆藏资源,为读者提供更具附加值的知识信息服务。(作者单位:西藏农牧学院图书馆)
  
  注释
  ①次旺仁钦:“西藏图书馆事业的回顾与展望”,《西藏日报》,2006年5月29日。
  ②当代中国的西藏编写组:《当代中国的西藏》,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1年,第299页。
  ③西藏自治区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西藏调查总队编:《西藏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第267页。
  ④西藏自治区新闻出版局编:《西藏辉煌50年》,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64页。
  ⑤孔繁秀,徐东明:“突出特色发挥优势不断提升管理服务水平”,《西藏教育》,2009年第2期,第42页。
  ⑥吉平:“网络环境下西藏图书馆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对策”,《西藏科技》,2009年第1期,第19页。
  ⑦“西藏图书馆新增4万册电子图书”,《拉萨晚报》,2010年1月20日。
  ⑧李子:“西藏自治区图书情报业发展研究探析”,《西藏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第104页。
  ⑨“西藏民族学院图书馆50年发展侧记”,《西藏日报》,2008年9月7日。
  ⑩ http://lib.utibet.edu.cn/bggk.aspx.
  ?輥?輯?訛http://www.sina.com.cn,访问时间:2010年5月13日。
其他文献
病例男.65岁.上腹疼痛突然发作,阵发性逐渐加重1日,无腰背放散痛。恶心、呕吐血性物数次,量约1000mL.病前曾进食黏性食物。查体:上腹压痛,以胃区为著,肌紧张及反跳痛(+)。既往史:胃大部切
<正>病例女,39岁。胸骨上窝圆形肿块2年余,近日明显增大,质稍软,无压疼,活动度可,表面皮肤隆起,皮温及颜色未见异常。CT检查见胸骨上窝圆形囊实性肿块影,直径约3.5cm,密度不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通过观测输尿管排尿,评价术后肾的泌尿功能状态及恢复情况。方法:选择行手术切除的肾肿瘤患者46例,24例切除比例小于肾1/4者做为轻度损伤组,22例切除比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测量对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2008年4月-2009年12月,经MR-DWI和CT引导穿刺活检组织病理学证实的良、恶
目的:探讨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胸部X线和CT表现特征,以期提高对甲型H1N1流感的认识。方法:搜集我院2009年6月~2010年3月住院确诊重症甲型H1N1流感的患者11例,对其临床及影像
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虽然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大体相当,但相互之间具有天然的地缘优势,而且资源禀赋存在一定的互补性。因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全面启动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积极
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25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治区级《模具选材与热处理技术》精品课程在提高教师素质、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完善教材体系、加强
【摘要】我国乡村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暴露出与环境不和谐的问题。要以生态经济作为理论基础,将自然资源资本化,从而将具有“外部性”的环境资源“内部化”,以解决市场与政府调控的不足。政府应成立专门的监管组织,制定地方乡村旅游发展法规,将农村生态旅游目的地农民有效纳入旅游产业中。  【关键词】乡村旅游 环境资源 法律保护    引 言  乡村旅游主要依托农村的自然风光与农村人文活动等资源,以城市居民作为目标
【摘要】在统筹城乡团建试点工作中,成都准确定位工作的主题、范畴、内容,根据统筹城乡过程中城乡青年生产生活方式变化以及统筹城乡体制机制转变调整了团组织设置,探索了产业和区域内团组织联建,通过产业凝聚全员化、区域互联一体化、人力配置社会化、机制构建长效化,实现城乡团建观念、组织和资源的“三个统筹”,形成了“四化三统筹”的成都工作模式。  【关键词】统筹城乡 团建 成都模式  从2003
抗战时期,在陕甘宁边区(以下简称“边区”)中共通过口号标语、革命文艺、创办《解放日报》、《边区群众报》等形式,把自己的政策乖主张渗透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里,把中共意识形态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