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纪行

来源 :参花·青春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guihe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养在浙北杭嘉湖平原,看山、读山是一种奢望。放眼望去,眼前尽是坦途,广袤的田野里农作物四季飘香,虽然有“鱼米之乡”的美誉,但在景致上,总觉得单调了一些。
  我渴望着到山里走走,走累了,可以坐在那或许还湿漉漉的台阶上,静静地去品味大山的深沉,大山的凝重,大山的宽广。于是,我去了道教圣地武当山,去了惊险的恩施大峡谷,也去了大山博物馆张家界。但到那里,我只敬佩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给我们留下了这么多的自然景观,余下的,就只有淡淡的回味罢了。
  可是这次来丽水,给我的印象却完全不一样了。时至今日,丽水之行已经过去近一年,但在我的睡梦里,依然有那片青山浮动,依然有那山间小溪轻鸣,依然有那抹蕴藏在山林里的红色在氤氲。
  丽水,你留在我的心底最柔软的那个位置里了。
  一
  丽水,这两个字出现在我心里已经多年。那里的风景,我在著名作家的文章里读到过,在电视的镜头里欣赏过,在朋友的叙述里听到过。那里,有着世界艺术瑰宝廊桥,有着国家非遗青瓷宝剑,有着如艺术符号的梯田。不过,印象里最深的,还是那层峦起伏的数百平方公里的大山。
  我曾经多次跟家人提议去丽水走走看看,只是最后因各种原因而未能成行。可我心里,一直有着丽水,有着那片大山。原本以为自己的丽水之行还会迟一些时日,没想到的是,省作协老师的一个电话,顿时把我与丽水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丽水,我终于要来了。我像个从未出过远门的孩子,心里有着一丝激动、一丝忐忑,甚至还有一丝焦虑,我不知道自己该以怎样的状态去面对丽水那些从未谋面的朋友,还有那已经深埋在心里的山山水水。当动车一路呼啸着向南,那片葱翠离我越来越近的时候,我的心似乎要提到嗓子眼——丽水,我真的到你面前了!
  出了丽水站,来迎接我的是丽水作协副主席鲁晓敏老师,一位看上去年纪比我还小的男子。他的热情缓解了我来到这片陌生之地的拘谨。随后,我又看到了慕名已久的但及老师他们,还有新闻界的同行。大家彼此热聊着,鲁老师开车送我们到了集合地——莲城宾馆。
  晚餐是一种相聚,一种交流,一种从陌生到熟悉的心灵放飞。饭后稍作休息,我们在丽水市文联领导的陪同下,开始步入了正题——参观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
  窗外微风习习,吹到脸上很是舒适。晚饭后的丽水大街上,人来车往,一切显得极为有序。这座被大山环绕的城市里,新老丽水人安详地工作生活着。对年轻来人说,八九十年前发生在这里的革命战争早已停留在一些资料里,可是那股红色的革命精神,依然在这座城市里延续、升华。
  是的,这种震撼人心的感觉,在我走下汽车,踏上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第一步台阶开始,就已经从脚心腾起,通过我的筋脉传输到全身。在幽暗的灯光下,“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几个大字让我油然生出敬意,平日里说话大声的我竟然自觉地放低了声音,生怕打乱了这里的气氛。
  在纪念馆叶丽青老师的引导下,我们鱼贯而入。在这样的夜晚,叶老师与志愿者吕志飞老师静静地等待着我们这群远方来客。特别是吕志飞老先生,穿着朴素,如果不是叶老师的介绍,我们怎么能够想到他是大学退休的高级知识分子。吕老师性情谦和,生怕自己介绍得不仔细,在这一年多时间里,他不知讲解了多少次,不知为多少人服务过,但只要有客人到来,他都以饱满的热情迎接着每一位。“能为传扬我们浙西南的革命精神做点事,我很乐意。”吕老师平静地说。我想,正是有了像吕老师等这样乐于奉献的人,浙西南的革命精神才会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我去过很多纪念馆,就布置、表现方式等来讲,这座纪念馆与其他纪念馆大同小异。雕塑、实景、展板,等等,其他纪念馆所用的展示方法,在这里也全部运用。但是,这些属于浙西南——丽水一带独有的革命历史,经过吕老师的讲解后,就把我们带到了一个个历史的现场:有革命志士被砍头颅,有革命英雄被残忍绞杀,有革命英烈被活埋坑中……但无论革命环境如何恶劣,生命随时受到威胁,这群投身于革命解放事业的先驱们,用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为百姓的安定生活撑起了一片藍天。
  丽水市在建设这座纪念馆时,无疑是下了很大功夫的。一般而言,此类庄严的纪念馆,各地都是花巨资新建的。但是,丽水的这座纪念馆不同,它是由多座百年老宅组合拼建而成。或许它并不巍峨,但是,行走在这座纪念馆里,却别有一股清幽。从后院到前院,要经过数道长廊、多个小院。我生于江南,见过多座江南著名的厅堂,却也极少见到这座纪念馆的精致。它的每一处细节,包括步道、园林小品、亭台,都显示着建设者的用心。
  是的,这不是一座普通的纪念馆,这是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是浙西南革命精神的堡垒,是浙西南革命精神传承者的朝圣地。
  走出纪念馆,夜色越发地深了。在上车的刹那,我转身再望,吕老师竟依然站在大门口目送我们离开。在灯光的照射下,吕老师似乎也成了一尊雕塑,一尊闪耀着奉献精神的雕塑。
  二
  进山。
  阳光真好。我们坐在车子里,两边的高大青山齐刷刷往我们身后撤去。这一片片连绵的群山,真像一位位身材魁梧的革命战士,排着整齐的队伍,以风一样的速度,赶往战场的前线。他们为了底层穷苦百姓的安定生活,不管前面浪高风疾、刀山火海,仍然义无反顾地往前冲着。
  他们的目光是如此坚定。没有一丝犹豫。这是浙西南革命志士的风骨。
  此时,我们正坐在车子里,车子疾驰在高速公路上,这是进山的路。我们此行的目的,是去庆元县百山祖镇的斋郞村。在那里,我们可以闻到粟裕、刘英留在那里的革命气息。
  读军事,不会不知道粟裕,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刘英。在当时,这两位都是赫赫有名的军事指挥家,他俩身经百战,为浙西南的革命事业不知洒下了多少汗水。但遗憾的是,刘英因叛徒的出卖而献身革命,没有等来革命成功的那一天。但在浙西南,在中国红色革命历史上,刘英的名字永远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前往斋郞村,要经过竹口镇枫堂村。在那里,有一座建于清康熙十年的后坑桥。当它映入我的眼帘时,我突然兴奋起来,因为这样的桥,我只在电视里看到过,也是我不知在梦里出现过多少次的桥。中国多桥,多房子,但我永远对一种桥、一种房念念不忘,那就是庆元的廊桥、福建的土楼。去年春节时,为了一观宏伟的土楼,我专程去了福建永定。我正打算着何时去看廊桥,却不曾想,这两个愿望在半年时间里全部实现。
  后坑桥就是典型的廊桥,我只在电视上看到过廊桥的外观,从未见过它的内部结构。这一次,我终于可以细细浏览。我惊叹于建造者的聪明才智与一双巧手,能在山间深谷的大河上建起这座能够遮风挡雨的桥梁。
  廊桥的设计与建造充满了对普通百姓的深情,它时刻为百姓的稳定生活遮挡所有外来风雨。这一切似乎早已注定了这座桥的不平凡,就在后来的红军抗击国民党的截击时,这座廊桥站在了正义的一方。红军队伍抗击了敌军的一次次疯狂进攻,把敌军阻挡在桥的那一头,取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从此,这座见证了革命战役胜利的后坑桥,也被当地百姓称之为“红军桥”。
  见到“红军桥”,我终于了却了多年的夙愿,心里坦然了许多。于是,我们继续前行。进山,盘山公路是绕不开的,司机马师傅来自杭州,虽然是多年的老司机,但依然开得相当谨慎。车子在狭窄的盘山公路上缓慢前行,大山时而在脚下,时而在头顶,我们既惊叹于大山的奇景,又惊心于地形的险峻。公路虽然狭窄,但路面平坦,我怎能想到,在八九十年前的那段日子里,红军穿梭于这片可以说是原始的森林里,披荆斩棘,硬生生用一双男子汉的脚,走出了一条通往大山深处的小径。
  这是一条革命的小径,是一条追求新生活的坦途。行走中,红军的衣服被拉破了,大腿的皮被划破了,鲜血滴在这条小径上,滋润了两边的树木,这片山林得到了营养,长得越发繁茂。我推开窗户,似乎能闻到弥散在大山里的这股鲜血的味道。我居于浙北,当年抗日的部队,应该就是从这里出发,红军一路北上,经过了我的家乡,为我家乡的解放洒下热血。因此,当看到这一片青山,我产生了不一样的感觉——我认定,我以后要为这里做点什么。
  不知道转了多少道弯,不知道跨越了多少道沟,经过了一个多小时的无人深山区,我们终于看到了一个掩藏于山谷中的小村子——那就是斋郞村了。
  如今的斋郞村早已没有了硝烟,有的只是平和的生活。在这里,聪明的粟裕、刘英利用独特的地形,用500余人对敌3000多人,最终取得了胜利。斋郞村的百姓为红军奉献了许多,他们用实际行动演绎了最早的军民鱼水情。
  村口那两棵650余年的古树见证了这个村子的诞生与发展,见证了这个小村的生死存亡,也见证了这个小村的新生与成长。红军挺进师斋郞纪念碑、红军纪念亭,这些纪念性的建筑,并不生冷,充满了百姓对红军、对英烈的无限怀念,永远温暖。
  三
  早上醒来,发现窗户叮当作响。走到窗户边一看,发现外面下雨来着。心情也就随着这雨声而沉闷起来。
  今天要去龙泉市革命烈士陵园。估计这老天,也是要应景一下吧。
  年过四旬,我还是第一次进革命烈士陵园。当这座建立在城市一角的革命烈士陵园出现在我面前时,我顿时心生敬意。在满山青翠的大树下,这陵园大门显得如此凝重,那数十级台阶整齐向上,通向一幢烈士纪念馆——这是整个陵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抬头仰望,雨滴在眼前闪过——苍天之泪,此时一切无声。
  撑着雨伞,我拾级而上,走在前面的陵园管理员大爷一个劲地提醒我们小心些。确实,经过雨水的冲刷后,这些长着青苔的台阶很滑,稍不留神也许就会滑倒。我不怕滑倒,我甚至想,如果真的滑倒了,那就当是我在这些英烈面前磕头吧。
  管理员大爷非常和善,他撑着雨伞带着我们绕过纪念馆,往山上行走。雨水沿着伞骨像断了线的珍珠一样往下掉,这雨,似乎停不下来。溅起的雨花打湿了我们的鞋子,没有一个人在意,在这座陵园里,所有加诸我们身上的,都是先烈们的滋润与赏赐。能够浸润在这绿叶过滤过的雨水里,全身无比惬意。
  大爷担当起了讲解员,这时,我就想起了吕老师。在丽水,正是有了像吕老师、这位管理大爷这样的志愿者,他们没有任何报酬,却把这讲解当作一份事业来做,这怎么能用敬佩两个字所能形容?
  在他们的眼里,或许已经把这当作了一份责任。当我们跟着大爷站在历届浙西南特委书记的烈士墓前时,我们瞬间感受到了革命的残酷。在残暴的敌对势力面前,即使当上特委书记,依然面临着生命的危险,可以说,他们都是用生命的代价在担任这个特殊的岗位,用生命的热血来换取百姓的明天。一年、兩年,更短的只有几个月,在特委书记的位置上,他们没有风光可以领略,有的只是对大局的运筹帷幄。生命,对他们来说是如此短暂,可精神,却在这里凝结成了永恒。
  大爷在向我们讲述这些烈士的英勇事迹的时候,神情满是自豪。只是讲到动情处,特别是这些烈士英雄被残杀的时候,即使历史过去那么多年,大爷也没有亲见,可他依然眼里湿润了。确实,无论时间过去多久,这长埋于地下的英烈,一刻也不曾被遗忘。特别是近几年来,丽水市大力挖掘、弘扬红色革命精神,当一些血淋淋的故事被整理发布出来后,每一位丽水人、浙江人,甚至全国人民,都不会忘记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而献出宝贵生命的英烈们。
  英烈已去,我们无法面对;但英烈的家人,或者后人,值得我们去尊敬与关注。战争年代已经远去,但留给他们家人、后人的痛是无法抚平的。我曾经那么近地接触过英烈的家人,那是我唯一一次面对因战争而牺牲的英烈的家人。那是在对越反击战中牺牲的烈士王国华,牺牲的时候年仅23岁,我随当地的平师附小师生去看望王国华的父母。在油菜花金黄的日子里,王母与王父迎接我们的到来,虽然儿子已经离去40来年,可只要提起这个都未成家的儿子,王家父母依然泪流不止,令人心情沉重。王国华的牺牲,是为了祖国的主权,最根本的是维护全国人民的自主与安宁;而此时长眠于座座青山上的无数革命烈士,同样也是为了千千万万百姓的自由与幸福。浙北与浙西南,在此时是如此之近,这里,也是我的家园。
  我的家园,我该为你做点什么?丽水市为红色革命精神的挖掘努力着,那我是否可以再添加一把热火,带着更多的异乡人来丽水走走、看看,为丽水红色革命精神的传播做点事呢?
  我暗自沉思着,一阵稚嫩的童声传入耳际。我循声望去,只见五六个孩子在一位年轻志愿者的带领下向陵园走来。看到这些可爱的脸庞,我心里不禁一动,顿时,一股暖流在我的心中荡漾开来。
  作者简介:辛春喜,男,汉族,浙江平湖人,本科学历,现任《南湖晚报平湖周刊》主编,记者职称,擅长新闻写作、散文写作,系嘉兴市作协会员。
  (责任编辑 葛星星)
其他文献
柱子今年已经小三十了,可他仍然是城隍庙门前的旗杆——光棍一条。就因爹娘死得早,没人操持,说媳妇这事就一年年地耽搁下了。  那日清晨,柱子准备下地窖拿点冬藏的菜蔬做饭。刚来到后院地窖边,只见地窖口一米见方的青石板盖子被人挪开了,也不知是地窖被偷了,还是自己上次下地窖忘了盖盖子,看得他心里惊惊悸悸的。柱子慌里慌张地踩着地窖壁的脚窝下到黑乎乎的地窖里,刚着地就踩上一个软绵绵的东西,顿时吓得他腿肚子都抽筋
期刊
走出医院的玻璃正门,奋战了数天的她终于重见天日,此时却被突如其来的阳光晃了眼。初春的阳光跃动在花树的影子里,来时光秃秃的树干,现在竟已开了满树的花,周围绿化用的低矮灌木丛与高大的花树相互映衬,繁茂嫩绿色草叶和饱满的粉红色花朵相得益彰,在微风中轻轻摇晃,一辆深蓝色的大巴车驶来,挡住了她望向大门景色的视线,该回家了,她和战友们陆陆续续地上了车,向送别的朋友们挥手,大巴车缓缓驶离了这个他们奋战过的地方,
期刊
“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恐惧之语。”每个人都有梦想,梦想之远大,让我们惧怕。梦想就像悬崖,你永远不知道它有多深。不因梦想远大而放弃,不惧悬崖之深。  以坚持之笔,书写美好梦想。蜗牛因为泰山太高,而放弃攀爬;池鱼因为大海太远,而放弃遨游;人们因为时间太长,而放弃坚持。古有王羲之为练好书法,将一缸水染黑,最终成为第一大书法家,今有吴孟超老人苦心钻研肝脏医疗技术,奉献自己的一生,成了肝脏
期刊
一  刘文合与妻子李清倩吵架越来越频了。  农历十一月十六这天,逢冬至日。按胶东半岛的风俗习惯,乡亲们大多乐于在家与亲人们欢聚一堂,共同庆祝这个节日。上午,刘文合和李清倩没有去果园干活。李清倩在家忙活节日佳肴,刘文合则维修拖拉机。大约九点半,刘文合把拖拉机修好了,便进屋上床歇着,背靠床头,歪着身子看他的武侠小说,李清倩这边也很快把节日佳肴准备完毕,等到中午回回锅用餐就行了,便趴在写字台边玩手机游戏
期刊
火车慢慢停下,这是一个全新的地方。  中国这么大,每个地方各有不同,但火车站却是一样的熙熙攘攘。她从隔板艰难地搬下一堆行李,被人流拥挤着向站台出去。摘下MP3,取代《白兰鸽巡游记》,充斥在站台的,是手提大蛇皮口袋的农民工,膨化油炸食品的腻味儿,待开出站的绿皮火车刺耳的汽笛声与蜷缩在角落行乞的流浪汉。  这是2013年的烟台火车站。  出来工作,当然是要先找到组织,她寻找着可能存在的公共电话,但最后
期刊
姥爷已经走了很多年了,但在我的记忆里,他一直活着,还穿着那件深蓝色的衣服,双手插兜,见到我时永远是疼爱的表情,浓眉下的眼睛很明亮,有棱角的嘴唇,嘴角总是上扬的。  姥爷年轻的时候有一米七六,到了老年缩成了一米七四,但在我的眼中,他始终是那样高大。我的记忆里,姥爷总是背着我,或将我扛在肩膀上,我因此变得更“高”,而且能望得更远。  姥爷七十岁前一直开车,他拉着我去我想去的任何一个地方,哪怕是下雪或是
期刊
每次开私家车回乡,都会在“无锡高安亲友群”里大吼一声:“回江西老家去了,有需要带东西的么?”“好哦,帮我带一蛇皮袋高安米粉来”“一蛇皮袋三压椒(辣椒)吧”“带点厚食(豆豉)吧!”……每次,群里都会一阵骚动,带这带那的,但不管带什么,都会以“蛇皮袋”为单位。  这次暑期回江西参加外甥的升学宴,照例在群里吼了一嗓子,结果帮龚总捎回江西去一大袋衣服。回无锡的时候,尾箱更是满满的,各种颜色的蛇皮袋鼓鼓囊囊
期刊
我从不刻意去读书。只是过去上中学时,“啃书”是任务,所以书几乎细细地“吃”过了。  生命似乎有一种宿命的捉弄,初中不愿考师范的我,最终却鬼使神差地上了师专。虽不满于命运,却怀着某种设想的承诺,上了中文专业,读文学书。于是便注定了一生要与书相依相伴。  怕看小说,所以总不刻意寻找小说来读,因为在小说的情节里,我总是不能及时地放下書来吃饭和休息。对我而言,一本小说的结束,就仿佛一次大病初愈,满身疲惫,
期刊
我叫孟飞,现在是一名汽车销售公司的经理,今天正好是初春的一个阴雨天。搬一桌,拿一椅,置于阳台。沏壶茶,等待雨的来临,别有一番味道。  雨如期而来,起先风声萧萧,再来细雨蒙蒙,不一会儿,雨花便模糊了窗外的街景。  街道上的汽车纷纷打开雾灯,一束束光影在雨雾的摇曳下川流不息,光影流连中似乎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雨天的父亲骑车载我在风雨中驰行。  幼时的我体弱多病,本就清贫的家境,又抹一缕艰辛。  每
期刊
站在连绵西去的汨罗江大堤上,看江水静静西去。江边几渔夫席地而坐,一边呡着酒,一边谈天说地,那些泊在柳荫下的渔舟,摇摇荡荡,自由自在地任阳光翻晒。日上三竿,阳光透过淡定的云层,钻出来漫步茫茫的草地,小草们放出青春的光芒。充满禅意的湿地,仰止间如流动在江边的绿瀑,横空三千里;对岸的玉笥山松劲桂翠,白鹭婷婷,布谷和鸣。透过丛林可隐约窥覬屈子祠的遗风。在饱览风光之余,便有一种思绪自由飞翔,一种远离尘埃的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