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疯哥哥

来源 :家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biosy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谁面对自己的哥哥,心底油然冒出“兄长”二字的话,那么大抵,谁已老了。并且,谁的“兄长”肯定更老了。
  几天前,在精神病院的院子里,我面对我唯一的哥哥心底便忽然冒出了“兄长”二字。
  我的兄长大我六岁,今年已经68周岁了。从20岁起,他一大半的岁月是在精神病院里度过的。他是那么渴望精神病院以外的自由,而只有我是一个退休之人了,他才会有自由。
  
  一家人的理想之子
  哥曾是一家人的希望。
  父亲是建筑工人,远在大西南,每隔两三年才能回家一次。他的工资当年只有六十四元,却要养活家里的五个孩子。父亲的工友曾同情地对母亲说:“梁师傅太仔细了,舍不得买食堂的菜吃,自己买点儿酱买几块豆腐乳下饭,二分钱一块豆腐乳,他往往就能吃三天!”
  哥哥听到了这话,父亲的工友一走他就哭了。
  母亲见哥哥一哭,便劝:儿子别哭。你可一定要考上大学对不对?等你大学毕业了,家里的日子不就有缓了吗?爸妈不就会得你的济了吗?弟弟妹妹不就会沾你的光了吗?从那以后,考大学成了哥哥唯一的奋斗目标,学校几乎成了他的家。
  母亲没有正式工作,天不亮就出门到外面找活干补贴家用,比她更早出门更晚回家的是只知努力学习的哥哥。身为老二,我从小学二三年级起就开始做饭、担水、收拾屋子,做几乎一切的家务了。但那时我的内心有期盼,只要哥哥考上大学,我们的生活就能得到改善。
  1962年,哥哥要考大学了。6月,父亲回来探亲。父亲明显地老了,而且特别瘦,两腮都塌陷了。他对母
  亲说:我快干不动了,孩子们一个个全都上学了,花销比以前大多了,我的工资却十几年来一分钱没涨。就别鼓励老大考大学了,让他高中一毕业就找工作吧!
  母亲说:也不是我非鼓励他考大学,他的老师、同学和校领导都来家里做过我的工作,希望我支持他考大学……父亲就对哥哥说:老大,你要为家庭也为弟弟妹妹们做出牺牲!
  在父亲的压力之下,哥哥被迫停止了高考复习,到菜市场去帮卖菜。有一天,他傍晚时回到家里,将一整天卖菜挣到的两角几分钱交给母亲后,哭了。
  探亲假结束,父亲回到四川。之后哥哥没再去卖菜,也没重新开始备考。他病了,嗓子肿得说不出话,躺了三天。
  哥哥的同学来了,老师来了,邻居来了,甚至街道干部也来了。所有人都认为父亲目光短浅,而哥哥天生就是要考上北大清华的。
  哥哥最后考上了唐山铁道学院。1962年,在哈尔滨市,底层人家出一名大学生,是具有童话色彩的事。
  
  哥哥第一次被理想和现实压垮
  父亲不原谅哥哥,他不与他通信,不给他寄钱,何况在这饥饿年也挤不出钱来寄。哥哥终于也开始撒谎
  了。他写信告诉家里,说父亲每月寄给他十元钱,自己每月还有九元奖学金,另外投稿也能挣到稿费。
  但他第一个假期没探家,说要带头留在学校勤工俭学。第二个假期也没探家,说要等到父亲也有假期后同时回去。而实际上,他是因为没钱买车票。
  哥哥大学的第二个学年开始不久,家里收到了一封学校发来的电报:“梁绍先患精神病,近日将由老
  师护送回家。”
  我呆了,母亲也呆了。她手拿着电报发呆,坐到了天明。
  哥哥被护送回家。他几乎终日喃喃自语,仅仅十五平方米的一个破家,想要不听他那种自语声,除非躲到外边去。母亲便增加哥哥的安眠药量,但情况更糟,哥哥白天睡得多,夜里便无法入睡。我家的日子从此过得黑白颠倒。白天哥哥在安眠药的作用下酣睡时,母亲和弟弟妹妹们也尽量补觉。夜晚哥哥整夜地喃喃自语,那对于家人不啻是一种刑罚。
  两个月后,精神病院通知家里有床位了。一辆专车开来,哥哥被几名穿白大褂的男人强制性地推上了车。
  哥哥住了三个月的院,在家中休养了一年,他的精神似乎基本恢复正常。他的高中老师将他推荐到一所中学去代课,每月有三十五元的代课工资。
  那是我家生活的黄金时期。家里买了鱼缸,养了金鱼,也买了网球拍、象棋、军棋、扑克。为了使哥哥愉快,我和弟弟妹妹们都愿意陪他玩玩。哥哥也经常表现出对我们的关心,指导我们的学习。母亲脸上又开始有笑容,甚至有媒人到家里来为哥哥做媒。
  又半年后,哥哥的代课经历结束了。精神病院开出了“完全恢复正常”的诊断书,那一年哥哥读的桥梁设计专业迁到了四川,仍在四川的父亲也转变态度开始支持他上大学。哥哥如愿以偿回到学校,因为在家里自学得不错,他的老师同意他从大三第一学期开始续读。
  一切似乎都朝良好的方面进展。
  
  让他永远住在精神病院里
  然而哥哥的大三却没读完。转年“文革”开始,他又被送回了家里。
  这一次他成了“政治型”的疯子,见到母亲的第一句话居然是:“妈,我不是反革命!”
  全家人都看管不住哥哥了,一没留意他就闹失踪,三五天后才被找到。有次他被关在某中学的地下室,好心人来报信我们才找到他,眼眶被人打青了。还有一次他几乎被当街打死。
  母亲东借西借,为哥哥再次住院凑钱——在等待入院的半年里,我真怕哪一天母亲也精神崩溃。但哥哥只住了三个月的院。续不上住院费,母亲只好把他接回家。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全家人的精神又备受折磨,整天提心吊胆。
  “上山下乡”运动开始了,我毫不犹豫地第一批就报了名。每月能挣四十多元钱啊!那样家里就交得起住院费,母亲和弟弟妹妹们就获拯救了。
  我下乡的第二年三弟也下乡了,再后来四弟和小妹也陆续参加工作,但我们兄妹四人省吃俭用寄给家里的钱,还是支付不起哥哥的常年住院费,因为那每月要八十几元。幸而街道挺体恤我家,经常给开半费住院的证明。只是院方讨厌半费的住院者,故每年还有半年的时间,哥哥是住在家里。
  有一年我回家探亲,家里的窗上安装了铁条,玻璃所剩无几,钉了木板;镜子、相框甚至暖壶,易碎的东西一件没有了;连菜刀、碗和盘子都锁在箱子里。
  母亲额上有了一处可怕的疤,很深。那肯定是皮开肉绽、四分五裂所造成的。我还在家里发现了自制的手铐、脚镣、铁链,是四弟的工友帮着做的。
  四弟和小妹谈起哥哥简直是谈虎色变。
  那时刻,我内心里产生了憎恨。哥哥已经不是哥哥,而是魔鬼的化身。我暗自祈祷:上帝啊,为了我的母亲、四弟和小妹的安全,我乞求你,让他早点儿死吧!
  临行前我对四弟留下了斩钉截铁的嘱咐:我的一名知青朋友的父亲是民政部的领导,住院费你们别操心,我要让他永远住在精神病院里!
  哥哥便成了精神病院的半费常住患者。
  
  哥哥是我们无法遗忘的责任
  回去的次年,我成了复旦大学的“工农兵学员”。在复旦的三年,为了省钱我只探过一次家。分配到北京电影制片厂后,我又将替哥哥付医药费的义务承担了。两个弟弟和小妹先后成家,在父母一再劝说和催促之下,我也成了家,接着有了儿子,将父亲接到北京来住,埋头于创作;在北京“送走了”父亲,又将母亲接来北京,攒钱帮弟弟妹妹改善住房问题……
  各种责任纷沓而至,如果不是支付住院费一事,我简直忘记了还有一个哥哥。他对于我,似乎成了“一笔支出”的符号。
  1997年母亲去世时,我坐在病床边,握着她的手。母亲望着我,眼角淌下泪来:“我真希望你哥跟我一块儿死,那他就不会拖累你了……”
  我心大恸。
  在哈尔滨办完母亲的丧事,我命四弟将哥哥从精神病院接到下榻的宾馆。哥哥一见我,高兴得傻小孩似地笑了,“二弟,我好想你。”二十余年没见面,他却一眼就认出了我。
  我不禁拥抱住他,一时泪如泉涌。
  我帮哥哥洗了澡,陪他吃了饭,与他在宾馆住了一夜。哥哥以为他从此自由了,而我只能实话实说:现在还不行,但我一定尽快将你接到北京去!
  一返回北京,我动用轻易不敢用的存款在北京郊区买了房子。半年后,我将哥哥和老家邻里的一个弟弟“二小”一块儿接来北京。“二小”也是返城知青,常年无稳定工作、稳定住处,对哥哥又很有感情。我开工资请他来照顾哥哥,可谓一举两得。
  于是哥哥的人生,终于接近是一种人生了。
  那三年里,哥哥生活得挺幸福,“二小”也挺知足,他们居然都渐胖了。我每星期去看他们,一块儿做饭、吃饭、散步、下棋,有时还一块儿唱歌……
  却好景不长,“二小”回哈尔滨探望家人,某日不慎从高处跌下,不幸身亡。我对哥哥说:哥,二小不能回来照顾你了,他成家了……
  哥哥怔愣良久,竟说:好事,他也该成家了,咱们应该祝贺他,你寄一份礼给他吧。
  我说:照办。但是,看来你又得住院了。
  哥哥说:我明白。
  那年,哥哥快60岁了。他除了头脑、话语和行动都变得迟钝了,其实没有任何可能具有暴力倾向的表现。相反,倒是每每流露出次等人的自卑来。
  我说:哥,你放心,等我退休了,咱俩一块儿生活。
  哥哥说:我听你的。
  
  在一起,这不是童话
  哥哥在北京先后住过了几家精神病院,有私立的,也有公立的。现在住的这一所医院,据说是北京市各方面条件最好的,每月费用四千元左右。
  前几天,我又去医院看他。天气晴好,我俩坐在院子里的长椅上聊天。
  我问哥:你当年为什么非上大学不可?
  哥哥说:那是一个童话。
  我又问:为什么是童话?
  哥哥说:妈妈认为只有那样才能改变咱们家的穷日子。她编那个童话,我努力实现。当年我还下过一
  种决心,不看着你们几个弟弟妹妹都成家立业了,我自己绝不会结婚。
  他看着我苦笑,起身将喝完的酸奶盒子扔入垃圾筒,坐下后,反问:“你跟我说的那件事,也是童话吧?”
  “什么事?”
  “就是,你保证过的,退休了要把我接出去,和我一起生活……”
  哥哥已老得很丑了。头发几乎掉光了,牙也不剩几颗了,背驼了,走路极慢了,比许多六十八九岁
  的人老多了。而他当年是一个书卷气、儒雅清秀的青年,从高中到大学,追求他的女生多多。
  我心又是一疼。
  我早已能淡定地正视自己的老了,对哥哥的迅速老去却不怎么容易接受,甚至有几分慌恐,惶,正如当年从心理上排斥父亲和母亲无可奈何地老去一样。我赶紧说:“没忘,哥你还要再耐心等上两三年……”
  “我有耐心。”他信赖地笑了,话说得极自信。其实,我晚年的打算从不曾改变。更老的我,与老态龙钟的哥哥相伴着走向人生的终点,在我看来倒也别有一种圆满滋味在心头。对于绝大多数的人,人生本就是一堆责任而已。参透此谛,爱情是缘,友情是缘,亲情尤其是缘。
  
其他文献
新书推荐:  《你住在爱情的哪一楼》  作者:(美) 伊雅娜范赞特  如果爱情有楼层,幸福便在阁楼。美国两性情感关系导师范赞特以“爱之屋”来比喻情感关系,她将不同的情感状态分属不同的楼层,从地下室到阁楼,从不肯正视情感问题到无条件地爱自己,通过现实生活中典型的情感案例,一一给出登高方法。只有经过一番对过去情感与自我的清除、摒弃、审视、回忆,我们才可顺利登上“爱之屋”的幸福阁楼,发现更完美的自我,寻
期刊
兔年到来,订制一份快乐的家庭计划,让你全新的生活更加从容把握。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新春伊始,无论二十四孝妈咪,奔波的顶梁父亲,还是茁壮小孩,每位家庭成员都铆足劲儿地想要在新年大展一番拳脚。家庭理财、生活体验、子女教育……今年,你们的家庭计划是怎样呢?一份快乐的家庭计划,用心地制订,会让你全新的生活更加从容把握。    理财:为了有品质的生活  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理财”自然是
期刊
无形瘾属于个人自由范畴,正因为不易被干涉,才更容易深陷其中。     专家支持/周小燕  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一两个不由自主去“控”的事物,这并不是指兴趣爱好,毕竟爱好是有意识而为之的行为。而某种无意识的“控”,譬如每隔15分钟必须检查一次邮件、一上午都泡在网上淘便宜货、甚至反复看已经观赏过无数次的电影……当这些看似无害却无休无止的行为让你无法察觉也不能自拔时,那么你已经患上了自主行为专家朱迪恩莱特
期刊
换季头发护理不可小觑,从头皮开始,来场头顶深层护理,为明媚春季准备好迷人秀发。    经过干冷的冬季,姐妹们束缚一冬的头发在春季也焕发了新的生机。然而,大家是否感觉头皮干燥发痒?每日清晨会发现枕头落发增多?发梢也更加纠结难理?冬春换季,头发的护理不可小觑。现在开始,我们来一场头顶深层护理,为明媚春季准备好润泽的迷人秀发。    关注头皮健康护理  春天,气候比较干燥,我们的身体从头到脚也有了感觉。
期刊
10年前,安妮海瑟薇在试镜现场从椅子上掉下来,却意外成为《公主日记》的女一号并一炮走红,从此一直保持着“好莱坞最卖座女星”的头衔,并赢得了一个高贵的称号“公主”。与公主匹配的该是王子,但30岁的安妮选中的未婚夫,却是未能入粉丝们法眼的一只“青蛙”, 31岁的亚当舒尔曼,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演员兼珠宝设计师。因为那配得上安妮的王子,不幸被FBI投入了监狱。    错爱超级骗子  安妮是一位素食主义者,出
期刊
特邀主编  虹影 著名作家、诗人、美食家。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的代表之一。代表作有长篇《好儿女花》、《饥饿的女儿》、《K》、《英国情人》、《上海王》、《上海之死》、《上海魔术师》、《小小姑娘》等,诗集《沉静的老虎》等。    男人说到底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内心很虚弱,面子需要强撑着,嘴里不饶人,其实很可怜!他们是一群迷失的狗!记住,不是狼也不是羊。    没有一个男人是勇敢直前的,当婚姻逼近他,如果
期刊
2011年10月的一天,上海浦东机场安检口,一对四十岁左右的中年夫妻吸引了旁人的注意:妻子比丈夫高出大半个头,两人十指相握,亲密程度堪比热恋中的年轻人。  “柱子,最近不知为什么,总想缠着你,你一离开我可挂记了……”“其实你一直都是很缠我的,只是刚开始自我觉察而已,嘿嘿……”登机时间快到了,被叫做柱子的男人,缓慢地朝安检口走去,一回头,却看到妻子正拿着手机拍他的背影。他也赶紧掏出手机,朝她大喊:“
期刊
不回来就等死吧  天刚蒙蒙亮,布里恩和妻子朱莉就准备搬家了。  他们将早已打包好的行李装上车后,朱莉回屋去叫孩子们起床,布里恩光着膀子坐在门口抽烟,他遍布全身与脸部的刺青在晨光中泛着幽森的绿光。他摁熄烟头,站起身,身体却被几股强大的力量吊起来。不知何时,四五个彪形大汉手持匕首,将他拖到房屋背后一处死角,对他一阵拳打脚踢。临走时丢下一句:回来你仍然是大佬,不回来就等死吧!  回过神时,鼻青脸肿的布里
期刊
陈老师就是我的王小贱  2011年12月24日,羽泉“向上人生路”演唱会在北京工人体育馆举行,白百何专程从上海片场赶回北京,带着儿子元宝为丈夫陈羽凡的演唱会助阵。  《失恋33天》火了,白百何也火了,拍戏、专访、广告一个接着一个,和陈羽凡见面都得挤时间,“他上飞机下飞机,只要我有时间都是我接我送,因为在路上就可以多呆一会。”爱搞笑的陈羽凡一边表示理解万岁,一边联合岳父、岳母和儿子给妻子取了个“白三
期刊
求个不一样的婚  罗浩真是讨厌现在的新闻工作者。干嘛非要报道别人怎么求婚的,谁又点XXXX支蜡烛拼个图案啦,谁又在大街上请陌生人送女友玫瑰啦,谁又请粉丝们转发求婚微博啦,谁又包了间电影院放映大厅或在商业中心大屏幕上打求婚宣言啦,更可气的是连富豪送女友豪车求婚也要大肆宣扬。  左小柔每次看到这些报道,身后就冒出无数向往的粉红泡泡:“亲爱的,如果你也能向我求一次别致的、感动得让我终生难忘的婚,多好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