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寄宿制学校的班主任不仅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还是学生道德品行上的范师;不仅是治学严谨的业师,还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知心朋友;不仅要有一颗慈和的父母之心,还是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师;不仅是班级各学科教师之间的协调者,还是家校联系和沟通的主要桥梁。寄宿制学校班主任应重视学生纪律意识的培养,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渗透,更应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关键词: 寄宿制 角色定位 心理健康 家校联系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校依赖和依靠的力量。班主任工作的好坏直接决定学校工作的好坏,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工作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对寄宿制学校而言这一点尤为突出。
寄宿制学校和走读学校校情是有很大差别的,许多家长认为寄宿制学校学生节省了每天上学、放学的时间,不需要担心学生路途安全;学生在校上晚自习,老师在抓好预习的同时对学生没听懂的知识点或不会做的作业及时辅导;可以帮助解决留守学生家长的后顾之忧;同时培养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但是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在校时间长,5天在学校,2天在家,一般周末才回家一次。在这种5加2的学习生活模式下,学生的管理教育会产生一些新现象和问题。教师承担着培养学生衣、食、住、行等各方面日常生活习惯的责任。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一旦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人生就成功了一大半。如何在寄宿制学校里让学生更健康更全面地成长,同时让学生学习得更轻松,进步得更明显,寄宿制学校班主任工作显得十分重要。笔者根据自己在寄宿制学校多年工作实际情况和经验谈谈自己的思考和看法。
一、寄宿制学校班主任应准确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
寄宿制学校的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既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又是学生的“父母”,更是学生学习生活的指导老师。因为在5加2的生活模式下,老师与学生的生活学习相处时间远远多于父母,寄宿制学校的班主任已经不是纯教育型老师,他们的身份和角色已经发生了变化,是父母型老师。平时,学生远离父母,吃住在校,他们生活中能倾诉的唯一对象就是班主任。班主任既要负起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又要像父母般对学生知热知冷、知饱知饿,细心照料他们的日常生活起居。哪位学生病了,他得挂心。天气冷了,提醒学生加衣服。天气干燥,提醒学生多喝開水等,班级里一旦出现安全事故,不管责任在谁,班主任首当其冲,陪同上医院给学生看病,同时还要做好学生家长安抚工作,真是细细碎碎、方方面面都得操心。因此,寄宿制学校班主任必须有一种既是老师又是父母的博大胸怀关心学生成长的每一个点滴。
二、寄宿制学校的班主任适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辅导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扎实的心理学基础,就谈不上教育素养。”学校要把提高教师的心理学理论水平当作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应让教师参加各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和研讨会,提高教师的心理学理论和实践水平,努力掌握开启学生心扉的“金钥匙”。
对寄宿制学校来说,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学生24小时都处于学校监护和各项规章制度管理之中,活动空间受到限制。他们每天接触最多的是老师和同学,处理好与老师、同学的关系,是他们人际交往中的重要内容。离开父母以后,缺少心理交流和倾诉的对象、场所,在与同学的交往过程中难免会碰到一些问题,产生一些矛盾,更需要教师和学校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防微杜渐,及早发现问题,把问题解决在苗头阶段。班主任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最重要的具体实施者,担负着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障碍疏导的任务,需要教师具备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班主任对学生一生都会产生很大影响。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比父母还高的权威者,所以教师既是学生的良师,又是学生朝夕相处的朋友。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每一位教师从更好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不断优化自己的心理素质,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道德魅力。只有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切实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工作。
三、寄宿制学校的班主任应更重视家校联系和沟通
在学生的成长发展过程中,其正确世界观的形成,优秀道德品质的培养,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都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寄宿制学校的班主任要有一颗父母之心,但老师毕竟不能完全代替父母。学校应该积极搭建家校沟通与交流平台,通过定期开办家长学校、开家长会等形式,畅通家校沟通与交流渠道。同时,班主任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通信手段,建立班级QQ和微信群,与家长保持经常联系,加强老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应该建立比较完备的寄宿生信息卡,熟悉所有寄宿生,特别是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家庭的联系方式,随时向家长通报孩子的在校情况,争取家长的配合与支持。让家长坚持每周给孩子打一次电话,每月给孩子写一封信,尽量给孩子以温暖。要抓住每周接送孩子的时间,充分利用这个机会与家长交谈,相互交流学校生活管理和家教经验,共同探讨教育方法,促进学校与家庭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努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寄宿制学校的班主任应重视学生纪律意识的培养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良好的习惯是人在大脑中储存的一笔钱,这笔钱不断增值,而人在自己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学生良好习惯、纪律意识的培养历来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寄宿学生的性格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正处在良好习惯养成的最佳阶段。寄宿学生的生活场所是学校,因此,班规校规是重要的纪律内容。要求学生自觉地学会尊重他人、尊重师长、爱护公共财物,并在生活中逐步完善纪律观念。班主任一定要规范其行为,否则后患无穷。首先,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制度。学习教育部新修定的《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利用各种时间宣传学校的住校生管理制度、学生违纪生管理办法等,逐条对照找差距,教育学生懂得为什么要这样规范自己的行为,不断使学生明白道理,变有约束感为自觉行为。其次,要让学生理解制度。如果只是让学生知道要遵守什么,而不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要遵守,那么,他们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非要遵守不可呢?对于叛逆性格较为明显的学生,就会产生逆反心理。在宣传规章制度的同时,应当让他们知道纪律是成功的前提、是胜利的保证。而且纪律与他们密切相关,他们遵守纪律的同时,就是保证学习、生活正常进行。再次,监督学生履行制度。良好的习惯是否养成,是学生纪律的觉悟是否建立的表现。教师应当建立可行的监督制度,督促自律较弱的学生,让他们养成习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学生就会自然地遵守纪律。 五、寄宿制學校的班主任应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的渗透
某位哲学家曾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班主任应成为神的化身,只有把所有学生看成自己的孩子,才能照亮每个学生的心灵角落。寄宿制学生因亲情缺失、管教不力,往往存在自私、孤僻、懒惰、胆怯、纪律性差等心理异常症状。这些异常心理不仅影响学生学习和生活,还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班主任要想管理好学生,必须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多方面、多层次地了解学生。
1.宿舍是寄宿制学生活动的重要场所。学生来到宿舍是最放松的时候,各种思想动态在这里都会充分反映出来,老师仅靠课堂时间了解学生是不够的。可通过到宿舍与学生交谈、沟通,进一步发现学生思想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对一些错误的思想、观点及时引导到正确轨道上,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并在与学生的交流中通过谈人生进行理想教育,谈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谈违纪进行纪律与法制教育,纠正学生中存在的不良思想动态,引导他们树立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养成艰苦朴素、热爱劳动、尊老爱幼、诚实守纪、遵纪守法的良好素质,培养学生较好的政治思想素质。
2.重视与生活指导老师的联系、沟通。学生在班主任面前一般都比较收敛,但到宿舍后就比较放松,很多不良习惯就暴露出来了。班主任要与宿舍管理员经常保持联系,及时交流情况,对于宿舍中表现好的给予表扬和肯定,鼓励其继续努力,争取做得更好。对于各种扣分现象,思想上重视,查明原因做出反应,引导学生改正。
3.培养“小领导”很重要。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头来带”,寄宿制学校,班长、宿舍长这些“小领导”格外重要。无论班长还是宿舍长选用的标准应当有一个尺度,这个尺度就是有正气、有魄力、有办法。这些孩子思想品德端正,且能乐于助人、以身作则。针对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寝室的情况,可实行连带责任制,成员间互相帮助、监督、制约,促使孩子的生活环境充满正能量,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和生活习惯。孩子之间相互受到鼓励,彼此乐于付出努力,又不会产生骄傲的情绪,从而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六、寄宿制学校的班主任应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寄宿制学校一般都是全封闭式管理,学生在校时间长,接受外部环境信息速度慢,知识的来源主要靠教师传授。要求教师通过各种手段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打造高效优质的课堂,积极进行课堂改革。不断探索尝试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教学的对象,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只是教学的引路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习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的习惯。让学生预习,试着学习新的内容,当他们出现问题和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他们正确的指导。让学生遇到困难时,先产生求知欲,再适时告诉他们方法,这样,学生对该知识点就会有更深的印象,有利于知识的掌握。教师通过为人师表的形象和传道解惑的实践感染学生、教育学生、要求学生,最终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总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寄宿制学校的班主任不仅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还是学生道德品行上的范师;不仅是一位治学严谨业师,还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知心朋友;不仅要有一颗慈和的父母之心,还是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师;不仅是班级各学科教师之间的协调者,还是家校联系和沟通的主要桥梁。寄宿制学校班主任的素质和工作成效将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成效,影响“和谐校园”的建设。因此,我们要对寄宿制学校班主任进行深入研究,勇于探索,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提高寄宿制学校班主任的工作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寄宿制学校更好地发展,推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参考文献:
[1]许国俊.农村寄宿制学校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施策略[J].甘肃教育,2016(07).
[2]杜彤年.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新课程·下,2014(2).
关键词: 寄宿制 角色定位 心理健康 家校联系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校依赖和依靠的力量。班主任工作的好坏直接决定学校工作的好坏,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工作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对寄宿制学校而言这一点尤为突出。
寄宿制学校和走读学校校情是有很大差别的,许多家长认为寄宿制学校学生节省了每天上学、放学的时间,不需要担心学生路途安全;学生在校上晚自习,老师在抓好预习的同时对学生没听懂的知识点或不会做的作业及时辅导;可以帮助解决留守学生家长的后顾之忧;同时培养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但是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在校时间长,5天在学校,2天在家,一般周末才回家一次。在这种5加2的学习生活模式下,学生的管理教育会产生一些新现象和问题。教师承担着培养学生衣、食、住、行等各方面日常生活习惯的责任。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一旦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人生就成功了一大半。如何在寄宿制学校里让学生更健康更全面地成长,同时让学生学习得更轻松,进步得更明显,寄宿制学校班主任工作显得十分重要。笔者根据自己在寄宿制学校多年工作实际情况和经验谈谈自己的思考和看法。
一、寄宿制学校班主任应准确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
寄宿制学校的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既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又是学生的“父母”,更是学生学习生活的指导老师。因为在5加2的生活模式下,老师与学生的生活学习相处时间远远多于父母,寄宿制学校的班主任已经不是纯教育型老师,他们的身份和角色已经发生了变化,是父母型老师。平时,学生远离父母,吃住在校,他们生活中能倾诉的唯一对象就是班主任。班主任既要负起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又要像父母般对学生知热知冷、知饱知饿,细心照料他们的日常生活起居。哪位学生病了,他得挂心。天气冷了,提醒学生加衣服。天气干燥,提醒学生多喝開水等,班级里一旦出现安全事故,不管责任在谁,班主任首当其冲,陪同上医院给学生看病,同时还要做好学生家长安抚工作,真是细细碎碎、方方面面都得操心。因此,寄宿制学校班主任必须有一种既是老师又是父母的博大胸怀关心学生成长的每一个点滴。
二、寄宿制学校的班主任适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辅导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扎实的心理学基础,就谈不上教育素养。”学校要把提高教师的心理学理论水平当作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应让教师参加各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和研讨会,提高教师的心理学理论和实践水平,努力掌握开启学生心扉的“金钥匙”。
对寄宿制学校来说,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学生24小时都处于学校监护和各项规章制度管理之中,活动空间受到限制。他们每天接触最多的是老师和同学,处理好与老师、同学的关系,是他们人际交往中的重要内容。离开父母以后,缺少心理交流和倾诉的对象、场所,在与同学的交往过程中难免会碰到一些问题,产生一些矛盾,更需要教师和学校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防微杜渐,及早发现问题,把问题解决在苗头阶段。班主任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最重要的具体实施者,担负着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障碍疏导的任务,需要教师具备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班主任对学生一生都会产生很大影响。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比父母还高的权威者,所以教师既是学生的良师,又是学生朝夕相处的朋友。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每一位教师从更好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不断优化自己的心理素质,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道德魅力。只有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切实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工作。
三、寄宿制学校的班主任应更重视家校联系和沟通
在学生的成长发展过程中,其正确世界观的形成,优秀道德品质的培养,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都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寄宿制学校的班主任要有一颗父母之心,但老师毕竟不能完全代替父母。学校应该积极搭建家校沟通与交流平台,通过定期开办家长学校、开家长会等形式,畅通家校沟通与交流渠道。同时,班主任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通信手段,建立班级QQ和微信群,与家长保持经常联系,加强老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应该建立比较完备的寄宿生信息卡,熟悉所有寄宿生,特别是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家庭的联系方式,随时向家长通报孩子的在校情况,争取家长的配合与支持。让家长坚持每周给孩子打一次电话,每月给孩子写一封信,尽量给孩子以温暖。要抓住每周接送孩子的时间,充分利用这个机会与家长交谈,相互交流学校生活管理和家教经验,共同探讨教育方法,促进学校与家庭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努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寄宿制学校的班主任应重视学生纪律意识的培养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良好的习惯是人在大脑中储存的一笔钱,这笔钱不断增值,而人在自己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学生良好习惯、纪律意识的培养历来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寄宿学生的性格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正处在良好习惯养成的最佳阶段。寄宿学生的生活场所是学校,因此,班规校规是重要的纪律内容。要求学生自觉地学会尊重他人、尊重师长、爱护公共财物,并在生活中逐步完善纪律观念。班主任一定要规范其行为,否则后患无穷。首先,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制度。学习教育部新修定的《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利用各种时间宣传学校的住校生管理制度、学生违纪生管理办法等,逐条对照找差距,教育学生懂得为什么要这样规范自己的行为,不断使学生明白道理,变有约束感为自觉行为。其次,要让学生理解制度。如果只是让学生知道要遵守什么,而不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要遵守,那么,他们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非要遵守不可呢?对于叛逆性格较为明显的学生,就会产生逆反心理。在宣传规章制度的同时,应当让他们知道纪律是成功的前提、是胜利的保证。而且纪律与他们密切相关,他们遵守纪律的同时,就是保证学习、生活正常进行。再次,监督学生履行制度。良好的习惯是否养成,是学生纪律的觉悟是否建立的表现。教师应当建立可行的监督制度,督促自律较弱的学生,让他们养成习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学生就会自然地遵守纪律。 五、寄宿制學校的班主任应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的渗透
某位哲学家曾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班主任应成为神的化身,只有把所有学生看成自己的孩子,才能照亮每个学生的心灵角落。寄宿制学生因亲情缺失、管教不力,往往存在自私、孤僻、懒惰、胆怯、纪律性差等心理异常症状。这些异常心理不仅影响学生学习和生活,还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班主任要想管理好学生,必须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多方面、多层次地了解学生。
1.宿舍是寄宿制学生活动的重要场所。学生来到宿舍是最放松的时候,各种思想动态在这里都会充分反映出来,老师仅靠课堂时间了解学生是不够的。可通过到宿舍与学生交谈、沟通,进一步发现学生思想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对一些错误的思想、观点及时引导到正确轨道上,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并在与学生的交流中通过谈人生进行理想教育,谈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谈违纪进行纪律与法制教育,纠正学生中存在的不良思想动态,引导他们树立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养成艰苦朴素、热爱劳动、尊老爱幼、诚实守纪、遵纪守法的良好素质,培养学生较好的政治思想素质。
2.重视与生活指导老师的联系、沟通。学生在班主任面前一般都比较收敛,但到宿舍后就比较放松,很多不良习惯就暴露出来了。班主任要与宿舍管理员经常保持联系,及时交流情况,对于宿舍中表现好的给予表扬和肯定,鼓励其继续努力,争取做得更好。对于各种扣分现象,思想上重视,查明原因做出反应,引导学生改正。
3.培养“小领导”很重要。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头来带”,寄宿制学校,班长、宿舍长这些“小领导”格外重要。无论班长还是宿舍长选用的标准应当有一个尺度,这个尺度就是有正气、有魄力、有办法。这些孩子思想品德端正,且能乐于助人、以身作则。针对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寝室的情况,可实行连带责任制,成员间互相帮助、监督、制约,促使孩子的生活环境充满正能量,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和生活习惯。孩子之间相互受到鼓励,彼此乐于付出努力,又不会产生骄傲的情绪,从而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六、寄宿制学校的班主任应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寄宿制学校一般都是全封闭式管理,学生在校时间长,接受外部环境信息速度慢,知识的来源主要靠教师传授。要求教师通过各种手段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打造高效优质的课堂,积极进行课堂改革。不断探索尝试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教学的对象,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只是教学的引路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习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的习惯。让学生预习,试着学习新的内容,当他们出现问题和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他们正确的指导。让学生遇到困难时,先产生求知欲,再适时告诉他们方法,这样,学生对该知识点就会有更深的印象,有利于知识的掌握。教师通过为人师表的形象和传道解惑的实践感染学生、教育学生、要求学生,最终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总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寄宿制学校的班主任不仅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还是学生道德品行上的范师;不仅是一位治学严谨业师,还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知心朋友;不仅要有一颗慈和的父母之心,还是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师;不仅是班级各学科教师之间的协调者,还是家校联系和沟通的主要桥梁。寄宿制学校班主任的素质和工作成效将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成效,影响“和谐校园”的建设。因此,我们要对寄宿制学校班主任进行深入研究,勇于探索,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提高寄宿制学校班主任的工作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寄宿制学校更好地发展,推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参考文献:
[1]许国俊.农村寄宿制学校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施策略[J].甘肃教育,2016(07).
[2]杜彤年.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新课程·下,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