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权抵押贷款信用风险的影响因素与控制机理——评《林权抵押贷款信用风险识别与控制》

来源 :林业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A10938154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林业资源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资源,随着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施行,我国耕地资源的利用与发展取得了很大进步,为我国林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立了重要的制度保障。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政策,将集体林地的所有权与经营权落实到各户林农,实现林农增收、林业生态得到维护的目标。在此背景下,我国针对现有森林资源提出了林权抵押贷款的政策措施,这种新型抵押方式可有效解决山区林农发展资金短缺以及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使森林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效率得到提升。当前,我国林权抵押贷款制度的发展逐渐趋于成熟,利用林权抵押向金融机构贷款的经济活动更加普遍。但与此同时,林权抵押贷款存在诸多风险,违约事件层出不穷,为降低这些风险,相关专家和学者对信用风险的形成机制与识别控制进行了全面研究。由张兰花著、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的《林权抵押贷款信用风险识别与控制》一书便是重要的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推进集体林业综合改革实验区工作的通知》(林改发[2018]58号)文件精神,通过对我县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和林权收储担保融资方式开展情况和难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查找出影响和阻滞我县林权抵押贷款实施和发展的根本性障碍,并借鉴其他地区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发展经验,提出有针对性的破解方略和建议,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详实有效的参考,更好地引导和推动我县林权抵押贷款业务的全面深入开展,有效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推进教育数字化”等一系列重要论断。这是新时代教材建设的纲领和方向。毋庸置疑,数字教科书开发是推进教育数字化的关键一环。研究表明,在数字教科书开发实践中,由于对“技术”介入和“教材”属性的关系认识不清、处理不当而带来的数字教科书问题十分凸显。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在于弄清二者的定位,厘清二者的关系。概而言之,“技术”与“教材”已成为数字教科书开发实践
期刊
当前“课程思政”建设面临一些现实困境,主要表现为:相关教学主体理念有待转变、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有待提高、体制机制有待完善等。为了破解这些困境,应该转变育人理念,凝聚“课程思政”建设共识;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打造高素质“课程思政”教师队伍;完善育人保障机制,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制度保障。
预应力技术应用在道路桥梁施工中,能够预先为混凝土结构施加一定的压力,以此抵消工程荷载产生的拉应力,避免道路桥梁工程出现裂缝和形变问题,最大限度地延长道路桥梁工程的使用寿命,针对预应力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提出预应力技术的应用措施和注意事项。
为了保证人们的出行安全,提升我国道路桥梁建设的质量,必须要认识到桥梁建设过程中的预应力技术实施的重要性,带动道路桥梁加固效果的提升。本文从道路桥梁施工中的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内容出发,分析了当前预应力施工技术的优势和应用范围,从而提升道路桥梁的建设质量,提升承载力度,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保障。
<正>中国式现代化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总基调。党的二十大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蓝图进行了新的擘画,并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要求和原则进行了新的论述,为我们指明了发展道路。中国式现代化包括各行各业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毋庸置疑是其基础,而基础教育现代化则是基础中的基础。在基础教育中,课程是内核,课程的改革和发展是推进基础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支点和抓手。本文从中国式基础教育现代化的视角来理解和解读我们国家近年来的课
期刊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如何协调城市建设与生态保护成为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议题。生态廊道作为城市生态安全的骨架,具有连通生态斑块、维护生态系统稳定性、控制建设用地规模无序蔓延的重要作用。但由于高密度建成环境地区人口与经济聚集、土地价值高,其生态空间保护与城市建设间的矛盾突出,管控任务尤为艰巨。文章以深圳市龙岗区为例,从生态廊道的概念拓展与建设的痛点切入,提出构建差异化模拟体系、精细精准划定范围、分级
理水对于营建绿色宜居村落至关重要。陕西关中地区,尤其是易遭受旱涝影响的黄土台塬半干旱区,古人重视修建涝池来理水并营村兴业。本文针对当代以来,关中乡村传统理水系统衰微的问题及乡村振兴中构建绿色宜居人居的迫切需要,基于对古今文献的研究和田野调查,首先,梳理了传统村落“理水”的内涵和思想理念,其次,探究了涝池这一古人理水智慧结晶的形成和现状,最后,以此为例,系统研究了其在建造技术、生态理水、人文化育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