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特质,教出古代诗歌的个性

来源 :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diantiffa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日常的教学中,古诗教学往往按照“作者→背景→朗读→翻译→主旨”的流程进行,千篇一律,造成学生审美疲劳。抓不住古诗的特质,教不出古诗的个性,是当前古诗教学最突出的问题。古诗教学要抓住特质,教出这一首的个性,课堂才能呈现精彩。
  1.侧重体会情感
  《尚书·舜典》中说:“诗言志。”诗歌的本质是抒发情感的,因此,学习诗歌最重要的是体会诗人的情感。在古代诗歌中,有的情感直露、单一,学生一读便知;有的情感含蓄、复杂,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慢慢体会,细细品味。例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刘禹锡写给白居易的回赠之作。诗中曲折地表达了两种情感:一是长期贬谪异地的愤慨之情;二是对世事变迁的豁达胸怀。教学本诗时,一位老师先引导学生了解标题中的信息,然后指导朗读,体会诗中复杂的情感。
  师:你在朗读时注意到诗歌的感情变化了吗?
  生:体会到刘禹锡被贬的苦闷。
  师:诗人通过哪些词语传递出这种压抑的感情?
  生:凄凉、弃。
  师:为什么?
  生:作者郁郁不得志,被贬到没有朋友的异地。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刘禹锡的材料,以便更了解他。(屏显:刘禹锡简介)
  师:结合背景,老师觉得“空”字值得我们品味。
  生:内心很空,没有朋友。
  师:命运对刘禹锡是不公平的,但他并没有沉浸在痛苦之中,从诗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生:“万木春”可看出他对个人前途的憧憬。
  师:刘禹锡经过这么多磨难,为什么发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豪情?(屏显:刘禹锡的另外几首诗)
  师:你看出了什么?
  生:执着。
  师:回到尾联,作者“长”的是什么精神?
  生:充满信心、百折不挠的精神。
  教学时,这位老师指导学生抓住诗中词语,结合刘禹锡的生平和另外的诗作,体会了刘禹锡的苦闷,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和豪情,教出了这首诗的个性。
  2.侧重感受意象
  《周易》说:“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所谓意象,简言之,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古代诗歌中,诗人常常把复杂的情感寄托到具体的客观物象上。因此,教学诗歌时,通过拨开意象的“云”见到情感的“日”,是必然的选择。
  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用“枯藤”“老树”“昏鸦”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萧瑟、苍凉的意境;用“古道”“西风”“瘦马”等意象表现了游子的羁旅之苦。教学本诗时,一位老师将教学重点放在感受诗的意象上,教出了这首诗的个性。
  师:“断肠人”三个字,写出了游子漂泊天涯的忧伤之情,其他文字又写了什么呢?
  生:“昏鸦”的“昏”字,让我感觉到黄昏日落时的凄迷。
  生:“枯藤老树”,藤蔓枯萎了,树失去生机,让人很伤感。
  生:我发现“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挺温馨的,但这种温馨会引起游子更大的伤感。
  师:精彩!这叫“以乐景写哀情”。
  生:“古道西风瘦马”这一句让我觉得很悲伤,“古”就是年头很长了,可能破破烂烂;“瘦”是因为马走了很长的路,太累了。
  生:“西风”就是秋风,吹在人身上很冷,心也很冷。
  师:真是凄凉之上更有凄凉啊!
  生:我说的是“夕阳西下”。我觉得作者想说一个游子远离家乡,眼看着夕阳渐渐沉下去,却不知道晚上能够在哪里停留,更不知道要走向哪里,让人实在太伤感了!
  教学时,这位老师引导学生感受“昏”“枯藤”“老树”“古道”“西风”“瘦马”“夕阳”等意象,拨“云”见“日”,体会了游子的羁旅之苦和思乡之情,教出了这首诗的个性。
  3.侧重感悟意境
  所谓意境,是指诗人的思想感情和描摹的客观景物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在古诗中,意境可以是一种耐人寻味的场景、氛围、画面。领悟诗中所描绘的意境,是学习古诗的一个难点。
  例如,《蒹葭》这首爱情诗叙写了一位热恋者在深秋的早晨,在长满芦苇的河边寻找意中人的情景,表达了对爱情的真挚与执着。诗中描绘了一幅芦苇苍苍、白露茫茫的清凉画面,营造了一个萧瑟冷落、迷茫朦胧的意境。一位老师教学本诗时,将教学重点放在意境的感悟上,教出了这首诗的个性。
  师:诗中都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生:蒹葭、白露、伊人、水。
  师:这些景物都有什么特点呢?
  生:有苍茫的感觉,因为芦苇是成片成片的,上面有白露,远远望去,就像冬天的雪地一样。
  生:我还说芦苇,它是纯洁的,因为白色是象征着纯洁的,代表着追求者对他心上人真挚的情感。
  生:秋水是清澈的。
  师:诗歌通过这些景物创设了一个怎样的氛围呢?
  生:我觉得是朦胧的,芦苇被白露覆盖了一层,又清冷,又显得比较朦胧,把追求者对伊人的思念之情写得淋漓尽致。
  师:我们可以把脑海中的画面通过文字呈现出来吗?请大家选用这几个词语写一段话。(屏显:蒹葭、秋风、白露、秋霜、秋水、晨雾、河畔道路、水中沙洲)
  生:蒹葭长满了由白露凝成的霜花,在秋风中摇曳,我望穿秋水。晨雾白茫茫的一片,我站在河畔的道路旁,向远处眺望,不禁思念起江水那一边的心上人。
  古詩的意境美都是通过意象来表现的,所以找出古诗的典型意象,是挖掘意境美的关键。教学时,教师分两步走:第一,诗中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第二,给词语写一段话。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感悟到了诗中萧瑟冷落、迷茫朦胧的意境,教出了这首诗的个性。
  4.侧重品味字词
  诗歌是高度凝练的语言艺术,一些精美的词语,除了表达上的准确性外,还具有形象美、音乐美、情感美,这些都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品味。   例如,《关雎》描写了一个男子思慕一个女子时的心情,反映出他追求美好婚姻的愿望。诗中运用了双声、叠韵、叠词,丰富了诗意,读起来上口。一位老师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品味字词上,教出了这首诗的个性。
  师:把“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改为“长夜难眠,辗转反侧”大家认为如何?
  生:“悠哉悠哉”具有口语色彩,体现了民歌的特点,连用两个“悠”,把男主人公长夜难眠、思绪万千表现得淋漓尽致。
  师:这样的词语在诗中还有吗?
  生:“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关关”,模拟鸟儿和鸣,为全诗营造出和谐、欢悦的气氛。
  生:“左右流之”的“流”,写出了少女顺着水流忽左忽右地采摘荇菜的忙碌和姿态的优美。
  生:“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中的“琴瑟”和“钟鼓”,音响越来越大,描写了男主人公想象一朝心愿实现载歌载舞、尽情狂欢的场面。
  教学时,教师通过更换词语,点燃了学生的智慧,学生体会了“悠哉悠哉”一词的妙处,也体会了其他词语的形象美、音乐美、情感美。
  5.侧重揣摩技法
  写作技法的揣摩是学习古诗过程中一个棘手问题,古诗中常用的写作技法有用典、衬托、象征、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动静结合,等等。教学中,引领学生揣摩写作技法,才能更好地理解诗歌。
  例如,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借用三个典故歌颂了古代英雄人物,抒发了作者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理解三个典故的作用,是这首词教学的难点。教学时,一位老师将教学重点放在揣摩典故的作用上,教出了这首词的个性。
  师:下阕写了哪些故事呢?
  生:第一个故事是,孙权年纪轻轻就统治江东,并获得赤壁之战的胜利。第二个故事是“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第三个是曹操称赞孙权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师:同学们将这三个故事和原句作一下比较,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
  生:“生子当如孙仲谋”本来是两句,还有一句是曹操骂刘景升的儿子的,这里只引用了一句。
  生:三个故事有点乱,不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
  师:嗯,“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故事的确发生在赤壁之战之前,有道理!
  师:下阕作者为什么赞美古人呢?
  生:赞美孙权是想让孙权和自己形成鲜明对比,孙权有很多功绩,辛弃疾却一生不顺。
  师:的确是这样!作者是借古人古事抒发自己的感慨。
  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弄清三个典故,并将其与原句比较,进而体会出赞美古人的用意,是借古人抒发自己报国无门的感慨,教出了这首词的个性。
  初中生學习古诗已多年,但他们对古诗兴趣不浓,鉴赏水平低。教学古诗,发现其特质,进而抓住其特质,教出其个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才会呈现精彩。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合兴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全国技术创新大会将于今年6月在京举行。这在科技界、企业界、新闻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为使大家对这次会议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应新闻媒体的要求,不久前科技部部长朱丽兰在首都新
所谓“生命化”阅读,就是化育生命的阅读:即在文本阅读中以生命关怀为阅读视角,以生命对话为阅读方式,以生命体验为阅读中心,以生命意义的深刻探寻为阅读目标,最终使学生的个体生命在阅读中得到唤醒、滋养、丰富、完善与发展。[1]  “生命化”阅读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重视“文本性”。[2]“文本性”的“文”,在中国传统语言学中指形体之象和意义之象这“象象并置”的汉字。[3]这里,“生命化”阅读的“文本性”还被
【正】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今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同时,煤炭价格调节基金、原生矿产品生态补偿费、煤炭资源地方经济发展费等涉煤收费全面停止征收或取消,以确保不增加煤
《癌变·畸变·突变》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国家一级学会)主办、汕头大学医学院承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学术期刊,1989年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宗
党的十五大指出: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调整和完善我国的所有制结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
1 病例摘要患者男,26岁,因车祸左颞部撞伤,左眼视力进行性减退,2天后失明.检查无光感,瞳孔散大,直接对光反射消失,间接对光反射存在.眼底视盘色淡余无殊.伤后5天在全麻下经
角膜异物伤是一种常见的眼外伤,极易引起感染。我科1984年至1988年共收治角膜异物伤546例(不包括爆炸伤所致),感染87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一)临床资料本组角膜异物伤546例
外伤性前房积血有多种有效疗法.但陈旧积血均吸收迟缓,甚至产生继发性青光眼等并发症.作者近年试用直流电负极电疗前房陈旧积血获得良效.1986年曾作初步报告.现将积累的85例
共产党员李明素,是重庆市沙坪坝区回龙坝镇中心小学的一位退休女教师。2007年7月17日清晨,回龙坝镇梁滩河洪峰汹涌,民房成片垮塌。李明素发现情况危急,便带领一家三口立即展
预计2013年全国小麦中后期病虫呈严重发生态势,4月中旬至5月底中后期病虫害进入流行和危害盛期。1.赤霉病流行程度明显重于常年。湖北江汉平原、安徽和江苏沿淮及以南麦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