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半干旱区马铃薯地膜栽培效应研究

来源 :甘肃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veyh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结果表明,在定西高寒半干旱区采用地膜栽培马铃薯,比露地栽培每亩可增产块茎349.5~663.8公斤,增产22.28%。其应用条件需地势平坦,土壤底墒好、肥料充足。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the semi-arid zone of Dingxi high-temperature cultivation of potato by plastic film, than the open cultivation per mu yield tuber 349.5 ~ 663.8 kg, an increase of 22.28%. The application conditions need to be flat, good soil moisture, adequate fertilizer.
其他文献
中国的陶瓷艺术以其历史悠久和形式多样而世界闻名,在历史发展到今天,当代中国的陶瓷艺术必须适应全球化的趋势来发展。这里从陶瓷艺术中的新彩瓷入笔,简述了当代中国新彩瓷
在我家房屋的角落里,躺着一块极普通的大石头,既没有太湖石、灵壁石新奇的外表,也没有雨花石、紫金石斑斓的颜色,更没有寿山石、田黄石、鸡血石的雍容华贵,简直没有任何优点和特长。从我懂事起,它就在家中待着,除冬季与酸菜为伴外,其他时间就默默无闻地躺在角落里。每当它出现在我的视线之中时,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知道:这块石头在大山中待了多少年,看了多少次草木荣枯,观了多少回沧海桑田?  此石来我家原有一段典故。
期刊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你一旦这么问,答案就不可能是不确定的,意义要么存在,要么未知,一定不会不存在。就如同你找你的玩具,在床下找了半天没找到,于是你说,床下没有这个玩具,可玩具不存在吗?你还可以在门边、桌上、包里寻找,一直到找到为止。  换言之,生命的终极要么永远不知道在哪,要么就已经被人类认知。它不会不存在,只是人类的认知太有限罢了。  自从人类诞生至今,这么多年过去了,哲学家对终极意义的思考从来不
期刊
岱山麦德狐茅在川西北高原种植,当年不能成熟,第二年才能开花结籽。从出苗到成熟所需>0.℃的积温为1675.3℃,所需日照651.51小时,所需有效辐射量为20.89千卡/cm~2。最适宜生
豫麦13原名郑州891,是河南省农科院小麦所丰产优质育种室从漯河市农科所引进小麦一代组合,又经六年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1989年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 Yumai 13, form
湿地是自然界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生态系统,一个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具有调蓄洪水、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等多种重要生态功能。黄河三角洲地区湿地面积大,类型多,结构复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自70年代由日本引入我国后,经过几年的试验和研究,现已广泛地为人们所认识和利用。它无论是在南方,还是在北力高寒地区,均为一项高产、高效益的栽培技术措
故里飞花时节  五月槐展,却没捕捉到飘香。好似晚餐的红烧肉忘了放糖,少了些滋味。学堂里透过窗望去,没了青山古木。取而代之的,是另一排装满书生的房。抬眼千百遍,半学期下来,终是看惯了。  屏幕里聚一聚的提议一呼百应,于是甜品店里坐满了少年郎。  初中毕业后,已各自走过半学期的年华,如今凑在一起,新鲜的话题滔滔不绝,把陈年旧事也抖一抖,已经是笑出千姿百态了。有人趴在桌子上,赞这次腹肌训练效果好。尽是些
期刊
妈妈和我受奶奶嘱托,来到老家摘西红柿。  刚拐进阔别已久的小巷,只见“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本来仅仅半米高的扫帚苗倏地长成了“绿巨人”,有点鲁迅笔下“百草园”的味道。  推开爬满蛛网的大门,一群“客人”——蚊群,便热情地迎接我们。远远望去,让人有些发怵,也许是它们两个月都没闻到肉味了吧。看着像蚊王带领几百子孙轰炸机般地扫荡着我们,我们落荒而逃。妈妈穿了短裤,瞬间就被叮了许多大如拇指的包,连连败
期刊
立足市场,敢于竞争——记西安市莲湖区审计事务所□本刊记者湖区审计事务所成立于1987年8月。工作初始,主要开展验资及少量的财务收支审计查证和经济案件鉴定业务。经过几年的艰苦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