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要想让学生学好高中生物,就要让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的一切教学方法都是为了实现这两个目标。凡能实现这两个目标的方法都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好方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创新。本人根据这几年的教学经验和高考的实际,浅谈一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进行生物教学。
关键词:新课改;普通高中;生物教学
一、培养学生的兴趣
作为一个学科教师,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期望自己的学生个个都立下学习生物学的志向,但却有可能也有必要在普遍提高学生生物学素质的同时,让一些热爱生物学的学生脱颖而出。普遍提高学生的生物素质,在当今的时代显得非常的重要。而这些需要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是一个没有目的的学习。在高中生物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生命是怎样诞生的?生命向哪些方面发展?我国在基因工程方面有那些主要的贡献?生男生女是由谁决定的?为什么美国的生物圈二号没有成功?人类能在月球上能生活么等等。通过一些现实生活和科技发展的问题,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
二、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传统的教学,往往把学生当成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老师教学生多少知识,几乎就要求学生掌握多少。学生所学的知识是死知识,学生掌握的技能是没有创新的技能。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改变“满堂灌”、“一言堂”的授课方式,教师的教学地位不再是教学的主角。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角,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传统教学方式把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角,忽视学生的地位。生物学科是一个实验科学,这就要求在学科教学中,创设各种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式的教学方式进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选择地对学生进行目的教学。不要忽视学生创造性地学习,不要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不要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闪光的地方。
三、根据不同的章节和学生的实际,合理设计教学方案
(1)在学习每一节新课时,首先要让学生掌握该节内容在教学大纲中和考纲中的要求,做到有的放矢。学习的内容广度、深度直接关系到本节内容的掌握程度。要既能抓住双基,又能提高解题能力。其次教师引导学生主动预习该节内容,在预习过程中,要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同时要培养学生的能力。不要只是教师一人唱独台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2)以做一定量的巩固练习,但不能拿“题海战术”来提高学生的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采取“题海战术”,通过让学生多做题,多训练,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范围内,提高学生的成绩,以显示自己教学的水平。但长期如此,已经把学生训练成了做题的机器,不会思维的、没有头脑的机器。在真正踏进科学殿堂以后,这些人思维受到很大的限制,没有创造性思维,没有新的发现,没有开拓精神,不能发现事物的发展规律,只能固守先人的成就。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要让学生去做大量的题目。对所做的每一道题,认真精选,对出的题量严格控制。学生做完题后,和学生一起探究如何改变出题的方向、考查点,做到举一反三。这种做法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实践证明,这种做法非常有效,也取得非常理想的效果。
(3)创设新情景,培养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纵观近几年新课改各省的生物高考题,我们可以发现:生物高考题是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生物高考题考查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本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究能力为目的,在每堂课上,采取多变的教学模式,创设新的情景(也就是说,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社会热点,创设性情景),引导学生去思维,引导学生去探究,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间题。
四、要重视实验教学
生物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所以实验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内容。近几年来,生物实验在高考中所占的分量越来越重,分值越来越高。可学生普遍对做实验题存在畏难情绪,认为实验题变化多,难把握。要破解实验教学难这个问题,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重视实验基本知识的教学
实验基本知识很多,如果都让学生牢固掌握,学生无论从时间上还是精力上都很难做到,最好是有详有略,重点掌握一些常见的基本的内容。我认为需要掌握的最基本内容有:
a.理解和掌握两组变量,即自变量和因变量、无关变量和额外变量。要很好地理解它们的含义和在实验中的作用。特别是自变量和无关变量,是体现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的两个重要变量,一定要重点理解和掌握。
b.掌握实验的基本过程。如确定实验目的,提出实验假设,编写实验步骤,记录实验结果,分析得出实验结论等。
c.掌握实验操作步骤的写法。第一步,取材、分组、编号;第二步,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即区分出实验组和对照组,并体现出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第三步,放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或反应;第四步,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d.重点掌握两个原则,即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
e.掌握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的异同。
(二)重视掌握教材中的实验
教材中的实验为我们学习实验提供了模板、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是我们解决新实验题的基础和源泉。实验题虽然千变万化,但都是教材实验知识和方法的在新情境下的灵活运用和重新组合。因此,牢固掌握教材中的实验是我们学好实验的根本。
(三)熟悉实验题的类型
实验题一般有填充型、纠错型、混合型和实验设计型等。填充型题是给出完整的实验过程,但有些句子不完整,让你把它补充完整,以此考查相关知识;纠错型题也给出实验过程,只是其中有错误,让你纠正;混合型题是既有填充又有纠错,混合出现;实验设计型题是只给出相关材料,让你独立设计实验,对知识和能力要求比较高,是较难的题型。
参考文献:
[1]张海山.浅议面向21世纪的中学生物教学改革[J]中学生物教学,2001,(04).
[2]刘世彪,张佑强,张绍琪.中学生物教学百年回顾[J]中学生物教学,2002,(Z1).
[3]朱正威.迎接中学生物科学教育改革的挑战[J]中学生物教学,1998,(01).
关键词:新课改;普通高中;生物教学
一、培养学生的兴趣
作为一个学科教师,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期望自己的学生个个都立下学习生物学的志向,但却有可能也有必要在普遍提高学生生物学素质的同时,让一些热爱生物学的学生脱颖而出。普遍提高学生的生物素质,在当今的时代显得非常的重要。而这些需要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是一个没有目的的学习。在高中生物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生命是怎样诞生的?生命向哪些方面发展?我国在基因工程方面有那些主要的贡献?生男生女是由谁决定的?为什么美国的生物圈二号没有成功?人类能在月球上能生活么等等。通过一些现实生活和科技发展的问题,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
二、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传统的教学,往往把学生当成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老师教学生多少知识,几乎就要求学生掌握多少。学生所学的知识是死知识,学生掌握的技能是没有创新的技能。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改变“满堂灌”、“一言堂”的授课方式,教师的教学地位不再是教学的主角。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角,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传统教学方式把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角,忽视学生的地位。生物学科是一个实验科学,这就要求在学科教学中,创设各种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式的教学方式进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选择地对学生进行目的教学。不要忽视学生创造性地学习,不要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不要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闪光的地方。
三、根据不同的章节和学生的实际,合理设计教学方案
(1)在学习每一节新课时,首先要让学生掌握该节内容在教学大纲中和考纲中的要求,做到有的放矢。学习的内容广度、深度直接关系到本节内容的掌握程度。要既能抓住双基,又能提高解题能力。其次教师引导学生主动预习该节内容,在预习过程中,要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同时要培养学生的能力。不要只是教师一人唱独台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2)以做一定量的巩固练习,但不能拿“题海战术”来提高学生的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采取“题海战术”,通过让学生多做题,多训练,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范围内,提高学生的成绩,以显示自己教学的水平。但长期如此,已经把学生训练成了做题的机器,不会思维的、没有头脑的机器。在真正踏进科学殿堂以后,这些人思维受到很大的限制,没有创造性思维,没有新的发现,没有开拓精神,不能发现事物的发展规律,只能固守先人的成就。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要让学生去做大量的题目。对所做的每一道题,认真精选,对出的题量严格控制。学生做完题后,和学生一起探究如何改变出题的方向、考查点,做到举一反三。这种做法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实践证明,这种做法非常有效,也取得非常理想的效果。
(3)创设新情景,培养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纵观近几年新课改各省的生物高考题,我们可以发现:生物高考题是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生物高考题考查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本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究能力为目的,在每堂课上,采取多变的教学模式,创设新的情景(也就是说,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社会热点,创设性情景),引导学生去思维,引导学生去探究,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间题。
四、要重视实验教学
生物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所以实验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内容。近几年来,生物实验在高考中所占的分量越来越重,分值越来越高。可学生普遍对做实验题存在畏难情绪,认为实验题变化多,难把握。要破解实验教学难这个问题,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重视实验基本知识的教学
实验基本知识很多,如果都让学生牢固掌握,学生无论从时间上还是精力上都很难做到,最好是有详有略,重点掌握一些常见的基本的内容。我认为需要掌握的最基本内容有:
a.理解和掌握两组变量,即自变量和因变量、无关变量和额外变量。要很好地理解它们的含义和在实验中的作用。特别是自变量和无关变量,是体现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的两个重要变量,一定要重点理解和掌握。
b.掌握实验的基本过程。如确定实验目的,提出实验假设,编写实验步骤,记录实验结果,分析得出实验结论等。
c.掌握实验操作步骤的写法。第一步,取材、分组、编号;第二步,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即区分出实验组和对照组,并体现出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第三步,放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或反应;第四步,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d.重点掌握两个原则,即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
e.掌握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的异同。
(二)重视掌握教材中的实验
教材中的实验为我们学习实验提供了模板、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是我们解决新实验题的基础和源泉。实验题虽然千变万化,但都是教材实验知识和方法的在新情境下的灵活运用和重新组合。因此,牢固掌握教材中的实验是我们学好实验的根本。
(三)熟悉实验题的类型
实验题一般有填充型、纠错型、混合型和实验设计型等。填充型题是给出完整的实验过程,但有些句子不完整,让你把它补充完整,以此考查相关知识;纠错型题也给出实验过程,只是其中有错误,让你纠正;混合型题是既有填充又有纠错,混合出现;实验设计型题是只给出相关材料,让你独立设计实验,对知识和能力要求比较高,是较难的题型。
参考文献:
[1]张海山.浅议面向21世纪的中学生物教学改革[J]中学生物教学,2001,(04).
[2]刘世彪,张佑强,张绍琪.中学生物教学百年回顾[J]中学生物教学,2002,(Z1).
[3]朱正威.迎接中学生物科学教育改革的挑战[J]中学生物教学,199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