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指向目标的徜徉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nim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人探索最多、疑惑最多的热点。学生在长达六年的小学阅读生活中,通过教师的精心引领,要做到如悠闲散步,不经意抬眼间繁花似锦或蓦然回首处灯火阑珊。因此,我以为阅读教学不仅是惬意地徜徉在文本语言文字中,而且一定是基于文本又跳出文本指向目标的徜徉。
  
  目标一:咬定青山不放松——关注语言文字,准确理解思想内容
  毋庸置疑,阅读教学首先要教会学生读懂文章内容,把握主旨,并关注具有本学科特点的系统的语文知识。我们知道,对于课文的语表意义,高年级学生能“粗略地看懂”, 但传递的内在意蕴究竟是什么未必人人都能看得准、把握全、体会深。即使在阅读教学大赛中,经过多位教师集体会诊磨出的参赛课每每也会有一些课例没有解读准确,或者教学流程粗糙肤浅,无法抓住语言文字的深奥点、关键点、疑惑点、情感点去引领学生真正贴近语言文字,真正走进文字的背后。
  不妨看一下苏教版第六册《槐乡五月》的一个教学片段:
  师:槐乡的小女孩真好玩,他们不是在走路而是在“飘”呢。老爷爷、老奶奶走路会飘吗?
  生:太老了,手里拿着拐杖飘不起来。小女孩步伐轻快,所以能飘起来。
  师:生活中你看到什么会飘起来?
  生:国旗会飘,树叶会飘,晒的衣服会飘……
  师:小姑娘怎么会飘起来呢?
  生:她身上别着槐花,头上戴着槐花,是香味在飘。
  生:她们像仙女一样飘起来了。
  师:这叫做飘飘欲仙。孩子们,如果我们平时考试成绩不太理想,拿着试卷往家走的时候,会飘起来吗?
  生:不会,因为心情沉重,还担心爸妈责备。
  师:也就是心情愉快的时候会飘?
  生:是的,考试100分,心情很高兴,会飘飘欲仙。
  师:对,一个飘字写出了飘散的花香,飘逸的身姿,飘飞的心情。看来“飘”是有生命,有情义的。
  文字是有生命的,多好!当老师循循善诱时,“飘”字也就和孩子们对话了:第一次对话,小姑娘与老年人的走路对比,让学生明白了轻盈的身姿才能飘动。第二次对话,“飘”字与文章意境相融,是那么完美和谐。第三次对话,“飘”字和生活勾连,有情有义,是美好的风景和快乐的心境的体现。由此可见,涵咏语言,闪现的是文学意蕴的张力!这就是阅读课堂关注语言的魅力所在。作为语文教师就要练出这样一双诠释语文功力和教学理念的慧眼。比如:教师要准确判断出哪些词语的意思需要激发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自主推想。比如,教师抓住哪些关键语句能使理解牵一发而动全身,并在对语言文字的玩味鉴赏中启发学生描述印象深刻的场景、细节、人物、事件,独立地表达自己的喜、憎、敬、神往等丰富情感。再比如,教师应帮助学生透过语言文字的表层,让字里行间沉默的语言呼之而出,让隐形的立体语言栩栩如生,让言外之意、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旨逐渐显山露水……
  
  目标二:万紫千红总是春——关注言语形式,切实提高表达能力
  高年级的阅读课堂经常是支离破碎的内容解析、课外知识的过渡链接、为应付考试的所谓知识点训练……课堂上对语言形式的关注常常处于边缘状态。我们也常常发现,观摩课上有时学生非常活跃,听者也觉得饶有兴趣,但细细揣摩,语文课上成的是品德课或科学课,语文的味道和指向表达训练的语文活动几乎为零,怎样体现读写结合,真正提高读写水平,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落实。我想,很多学生惧怕写作,觉得无话可写或不知如何写,恐怕于我们平时教学没有以文本为例来学习言语表达很有关系。
  教学中进行言语训练,必须立足于言语形式,可以选择按言语形式的学习来排列学习进程。我在执教人教版《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文章时,把教学的着力点不仅放在引领学生明白文章写了什么,还放在了文章怎样写上,并以“读写结合”的方式设计教法,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我在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是按照游览路线写的;接着通过阅读分析,在品赏美景中梳理出每一处景点都抓住了最具特色的地方进行描摹;然后还重点学习进洞的一段,让孩子明白写景的文章可以把自己最有感受、印象最深的地方写得最详细;最后仿作。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弄清了写游记的基本方法。教师正是要关注到这样不为人注意的言语形式,让学生在阅读课文时知道哪里是点面结合的场面描写方式,哪里是精致的细节描写、环境描写,哪里是精妙的比喻、拟人、排比句等手法,哪里是对比、反衬……只有这样,教师才是在无痕地召唤,用文本的写作特色让学生把目光聚焦到积累、规范言语的范式上,从而破解了“常人”二字上的引号,使学生成为能顺利走进作者写作思路并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的“常人”。教师穿透言语形式,把握言语内容,再让学生通过理解言语内容获得言语形式运用的规律,了悟语言运用之妙,实质就是教给学生阅读和写作的方法,使学生真正提高表达水平。
  
  目标三:湖光秋月两相和——关注两者统一,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其实,大家对高年级阅读教学思想上已经达成了普遍认识,这就是在教师有准备的组织与指导下,通过对典型“言语作品”的剖析、玩味和模仿,在各种“言语行为”中,不断内化知识的、思想的、情感的、精神的收获,并较为成功地外化为各种书面的、口头的“言语作品”,逐步形成能够独立听说读写的“言语能力”,以运用于广泛的社会生活的“言语行为”之中。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偏颇地执行课程标准,容易跟风走,或过于强调关注语言获得文意、思想,忽视表达形式;或偏向语言形式,忽略对语言文字、思想内容的体悟。语言实践告诉我们,“语文素养”的形成,绝不是一个单纯的语言知识积累、思想内容的把握问题,也不是一味追寻言语形式,而是一个人知、情、意、能的心智活动和语文修养的有机统一并逐步深邃丰盈的过程。语言的确切含义和严格的语法结构有助于学生个体学习、掌握和运用语言,从中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又在领会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加深对语言文字运用的本领,培养读、写、听、说等语言能力。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将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统一起来,通过言语形式理解言语内容,进而凭借对言语内容的把握,品味言语形式的妙处,从而提高运用言语形式表达言语内容的能力,也就是让学生学会按照人生的需要自如地运用言语形式的本领。
  (责编钟岚)
其他文献
[目标预设]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 通过文诗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流程]  课前放送别音乐。  一、词语再读,链接古诗  1 朗读词语。  同学们,我们已经初读了《黄鹤楼送别》,今天我们再来读读(贴题,学生读题)。对这些词语还有印象吗?谁来读读?  (出示词语)烟雾迷蒙依依惜别 誉满天下永世不绝按捺不住
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命题,是新课标指引下的新评价方式的体现。作为一名语文教学工作者,应该以新课标精神为准绳,不断探索语文考试命题的新思路,寻找顺应课改趋势、引领课改方向、彰显课改特色的命题方式,让考试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一、导向上——引领一个方向    这个方向即“促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换而言之,就是引领教学的方向,为教学服务。  这里,有一个根本性的认识问题:到底是考试为教学服务,还是教
钱梦龙老师的导读法从1982年提出,至今已有三十余年。三十多年来,语文教育界革故鼎新,观念纷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钱梦龙等老一辈名师的教学智慧、教学艺术并没有过时,而且对当下语文教学的种种异化现象仍发挥着重要的纠偏作用。  《钱梦龙经典课例品读》一书选人16个课例,大致涉及了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各种体式,按“经典回放”“品读沙龙”“研读感悟”的编写体例,既展示了经典课例的魅力,又呈现了编写组老师的观课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的这两个基本特点是辨证统一的。工具性孕育着人文性,人文性促进着工具性。作为语文教师,就是要以课堂教学为阵地,科学灵活地引导和落实语文课程中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寓掌握工具性于提升人文性之中,获得工具性与人文性双赢的效果。那么,新课程下如何生成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共振的教
文本解读  《水乡歌》是苏教版语文第三册中的一首诗歌。它歌颂了水乡的秀丽风光和幸福美好的生活,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诗歌朗朗上口,学生十分喜爱,不少学生可能在课前就已经能熟练背诵了,可是学生对水乡风土人情缺乏认识,缺少生活体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水乡歌》。(课件出示)  师:我们一起读读课题。(学生读)能读得再美一些吗?
【教学案例】  《二泉映月》是苏教版教材国标本的一篇课文,它生动地记叙了阿炳创作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课文内容真挚感人,语言生动优美,充分表现了阿炳热爱生活、酷爱音乐、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像这样一篇课文,如何利用网络的方式来组织教学呢?我在一次赛课活动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取得较满意的效果。我预先设计制作了网站《二泉映月》,课上让学生通过浏览网页,对阿炳的人生和《二泉映月》的风格曲调及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努力建设开放有力的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以画为媒的“绘画日记”正是美术学科和语文学科间有机整合的产物。  什么是绘画日记呢?顾名思义就是让孩子招他们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事物用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用图画配合文字,创
对于《最后一课》的解读,近年来出现一种新的观点,研究者从中日教材、中法教材的对比出发,并结合当时的历史事实,考证出阿尔萨斯居民使用的阿尔萨斯语原本就是德语语系,并且建议学生在阅读时要有批判性思维,用思辨的方法重新解读。这些观点都是学术进步的表现,但如果能结合叙事学的相关理论,我们更能发现“感知者”与“隐含作者”之间的错位与重合的线索。  一、叙述框架中的感知者:“我”眼中的世界  《最后一课》的副
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反映,中国古代文学对塑造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发挥了巨大作用,尤其重视人格修养和道德品质。春秋时代的人认为,一个士大夫只有能够用优美、生动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君子登高必赋”),才是合格的士大夫。中华文明史上的典范人物,其品行更是无不与古代文学作品构建的人格和道德典范相契合。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古诗文鉴赏与人格修养》就是一本从人格修养角度编写的古诗
【活动目的】    1 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以数字开头的成语,扩大词汇积累,提高学生对成语的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    【活动准备】    1 提前两周让学生收集以数字开头的成语,办一期手抄报。  2 班内办一期以“数字成语天地”为主题的黑板报。  3 教师制作活动课所需的相关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知道成语吧?成语是人们在生活中逐渐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