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人探索最多、疑惑最多的热点。学生在长达六年的小学阅读生活中,通过教师的精心引领,要做到如悠闲散步,不经意抬眼间繁花似锦或蓦然回首处灯火阑珊。因此,我以为阅读教学不仅是惬意地徜徉在文本语言文字中,而且一定是基于文本又跳出文本指向目标的徜徉。
目标一:咬定青山不放松——关注语言文字,准确理解思想内容
毋庸置疑,阅读教学首先要教会学生读懂文章内容,把握主旨,并关注具有本学科特点的系统的语文知识。我们知道,对于课文的语表意义,高年级学生能“粗略地看懂”, 但传递的内在意蕴究竟是什么未必人人都能看得准、把握全、体会深。即使在阅读教学大赛中,经过多位教师集体会诊磨出的参赛课每每也会有一些课例没有解读准确,或者教学流程粗糙肤浅,无法抓住语言文字的深奥点、关键点、疑惑点、情感点去引领学生真正贴近语言文字,真正走进文字的背后。
不妨看一下苏教版第六册《槐乡五月》的一个教学片段:
师:槐乡的小女孩真好玩,他们不是在走路而是在“飘”呢。老爷爷、老奶奶走路会飘吗?
生:太老了,手里拿着拐杖飘不起来。小女孩步伐轻快,所以能飘起来。
师:生活中你看到什么会飘起来?
生:国旗会飘,树叶会飘,晒的衣服会飘……
师:小姑娘怎么会飘起来呢?
生:她身上别着槐花,头上戴着槐花,是香味在飘。
生:她们像仙女一样飘起来了。
师:这叫做飘飘欲仙。孩子们,如果我们平时考试成绩不太理想,拿着试卷往家走的时候,会飘起来吗?
生:不会,因为心情沉重,还担心爸妈责备。
师:也就是心情愉快的时候会飘?
生:是的,考试100分,心情很高兴,会飘飘欲仙。
师:对,一个飘字写出了飘散的花香,飘逸的身姿,飘飞的心情。看来“飘”是有生命,有情义的。
文字是有生命的,多好!当老师循循善诱时,“飘”字也就和孩子们对话了:第一次对话,小姑娘与老年人的走路对比,让学生明白了轻盈的身姿才能飘动。第二次对话,“飘”字与文章意境相融,是那么完美和谐。第三次对话,“飘”字和生活勾连,有情有义,是美好的风景和快乐的心境的体现。由此可见,涵咏语言,闪现的是文学意蕴的张力!这就是阅读课堂关注语言的魅力所在。作为语文教师就要练出这样一双诠释语文功力和教学理念的慧眼。比如:教师要准确判断出哪些词语的意思需要激发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自主推想。比如,教师抓住哪些关键语句能使理解牵一发而动全身,并在对语言文字的玩味鉴赏中启发学生描述印象深刻的场景、细节、人物、事件,独立地表达自己的喜、憎、敬、神往等丰富情感。再比如,教师应帮助学生透过语言文字的表层,让字里行间沉默的语言呼之而出,让隐形的立体语言栩栩如生,让言外之意、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旨逐渐显山露水……
目标二:万紫千红总是春——关注言语形式,切实提高表达能力
高年级的阅读课堂经常是支离破碎的内容解析、课外知识的过渡链接、为应付考试的所谓知识点训练……课堂上对语言形式的关注常常处于边缘状态。我们也常常发现,观摩课上有时学生非常活跃,听者也觉得饶有兴趣,但细细揣摩,语文课上成的是品德课或科学课,语文的味道和指向表达训练的语文活动几乎为零,怎样体现读写结合,真正提高读写水平,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落实。我想,很多学生惧怕写作,觉得无话可写或不知如何写,恐怕于我们平时教学没有以文本为例来学习言语表达很有关系。
教学中进行言语训练,必须立足于言语形式,可以选择按言语形式的学习来排列学习进程。我在执教人教版《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文章时,把教学的着力点不仅放在引领学生明白文章写了什么,还放在了文章怎样写上,并以“读写结合”的方式设计教法,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我在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是按照游览路线写的;接着通过阅读分析,在品赏美景中梳理出每一处景点都抓住了最具特色的地方进行描摹;然后还重点学习进洞的一段,让孩子明白写景的文章可以把自己最有感受、印象最深的地方写得最详细;最后仿作。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弄清了写游记的基本方法。教师正是要关注到这样不为人注意的言语形式,让学生在阅读课文时知道哪里是点面结合的场面描写方式,哪里是精致的细节描写、环境描写,哪里是精妙的比喻、拟人、排比句等手法,哪里是对比、反衬……只有这样,教师才是在无痕地召唤,用文本的写作特色让学生把目光聚焦到积累、规范言语的范式上,从而破解了“常人”二字上的引号,使学生成为能顺利走进作者写作思路并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的“常人”。教师穿透言语形式,把握言语内容,再让学生通过理解言语内容获得言语形式运用的规律,了悟语言运用之妙,实质就是教给学生阅读和写作的方法,使学生真正提高表达水平。
目标三:湖光秋月两相和——关注两者统一,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其实,大家对高年级阅读教学思想上已经达成了普遍认识,这就是在教师有准备的组织与指导下,通过对典型“言语作品”的剖析、玩味和模仿,在各种“言语行为”中,不断内化知识的、思想的、情感的、精神的收获,并较为成功地外化为各种书面的、口头的“言语作品”,逐步形成能够独立听说读写的“言语能力”,以运用于广泛的社会生活的“言语行为”之中。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偏颇地执行课程标准,容易跟风走,或过于强调关注语言获得文意、思想,忽视表达形式;或偏向语言形式,忽略对语言文字、思想内容的体悟。语言实践告诉我们,“语文素养”的形成,绝不是一个单纯的语言知识积累、思想内容的把握问题,也不是一味追寻言语形式,而是一个人知、情、意、能的心智活动和语文修养的有机统一并逐步深邃丰盈的过程。语言的确切含义和严格的语法结构有助于学生个体学习、掌握和运用语言,从中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又在领会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加深对语言文字运用的本领,培养读、写、听、说等语言能力。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将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统一起来,通过言语形式理解言语内容,进而凭借对言语内容的把握,品味言语形式的妙处,从而提高运用言语形式表达言语内容的能力,也就是让学生学会按照人生的需要自如地运用言语形式的本领。
(责编钟岚)
目标一:咬定青山不放松——关注语言文字,准确理解思想内容
毋庸置疑,阅读教学首先要教会学生读懂文章内容,把握主旨,并关注具有本学科特点的系统的语文知识。我们知道,对于课文的语表意义,高年级学生能“粗略地看懂”, 但传递的内在意蕴究竟是什么未必人人都能看得准、把握全、体会深。即使在阅读教学大赛中,经过多位教师集体会诊磨出的参赛课每每也会有一些课例没有解读准确,或者教学流程粗糙肤浅,无法抓住语言文字的深奥点、关键点、疑惑点、情感点去引领学生真正贴近语言文字,真正走进文字的背后。
不妨看一下苏教版第六册《槐乡五月》的一个教学片段:
师:槐乡的小女孩真好玩,他们不是在走路而是在“飘”呢。老爷爷、老奶奶走路会飘吗?
生:太老了,手里拿着拐杖飘不起来。小女孩步伐轻快,所以能飘起来。
师:生活中你看到什么会飘起来?
生:国旗会飘,树叶会飘,晒的衣服会飘……
师:小姑娘怎么会飘起来呢?
生:她身上别着槐花,头上戴着槐花,是香味在飘。
生:她们像仙女一样飘起来了。
师:这叫做飘飘欲仙。孩子们,如果我们平时考试成绩不太理想,拿着试卷往家走的时候,会飘起来吗?
生:不会,因为心情沉重,还担心爸妈责备。
师:也就是心情愉快的时候会飘?
生:是的,考试100分,心情很高兴,会飘飘欲仙。
师:对,一个飘字写出了飘散的花香,飘逸的身姿,飘飞的心情。看来“飘”是有生命,有情义的。
文字是有生命的,多好!当老师循循善诱时,“飘”字也就和孩子们对话了:第一次对话,小姑娘与老年人的走路对比,让学生明白了轻盈的身姿才能飘动。第二次对话,“飘”字与文章意境相融,是那么完美和谐。第三次对话,“飘”字和生活勾连,有情有义,是美好的风景和快乐的心境的体现。由此可见,涵咏语言,闪现的是文学意蕴的张力!这就是阅读课堂关注语言的魅力所在。作为语文教师就要练出这样一双诠释语文功力和教学理念的慧眼。比如:教师要准确判断出哪些词语的意思需要激发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自主推想。比如,教师抓住哪些关键语句能使理解牵一发而动全身,并在对语言文字的玩味鉴赏中启发学生描述印象深刻的场景、细节、人物、事件,独立地表达自己的喜、憎、敬、神往等丰富情感。再比如,教师应帮助学生透过语言文字的表层,让字里行间沉默的语言呼之而出,让隐形的立体语言栩栩如生,让言外之意、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旨逐渐显山露水……
目标二:万紫千红总是春——关注言语形式,切实提高表达能力
高年级的阅读课堂经常是支离破碎的内容解析、课外知识的过渡链接、为应付考试的所谓知识点训练……课堂上对语言形式的关注常常处于边缘状态。我们也常常发现,观摩课上有时学生非常活跃,听者也觉得饶有兴趣,但细细揣摩,语文课上成的是品德课或科学课,语文的味道和指向表达训练的语文活动几乎为零,怎样体现读写结合,真正提高读写水平,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落实。我想,很多学生惧怕写作,觉得无话可写或不知如何写,恐怕于我们平时教学没有以文本为例来学习言语表达很有关系。
教学中进行言语训练,必须立足于言语形式,可以选择按言语形式的学习来排列学习进程。我在执教人教版《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文章时,把教学的着力点不仅放在引领学生明白文章写了什么,还放在了文章怎样写上,并以“读写结合”的方式设计教法,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我在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是按照游览路线写的;接着通过阅读分析,在品赏美景中梳理出每一处景点都抓住了最具特色的地方进行描摹;然后还重点学习进洞的一段,让孩子明白写景的文章可以把自己最有感受、印象最深的地方写得最详细;最后仿作。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弄清了写游记的基本方法。教师正是要关注到这样不为人注意的言语形式,让学生在阅读课文时知道哪里是点面结合的场面描写方式,哪里是精致的细节描写、环境描写,哪里是精妙的比喻、拟人、排比句等手法,哪里是对比、反衬……只有这样,教师才是在无痕地召唤,用文本的写作特色让学生把目光聚焦到积累、规范言语的范式上,从而破解了“常人”二字上的引号,使学生成为能顺利走进作者写作思路并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的“常人”。教师穿透言语形式,把握言语内容,再让学生通过理解言语内容获得言语形式运用的规律,了悟语言运用之妙,实质就是教给学生阅读和写作的方法,使学生真正提高表达水平。
目标三:湖光秋月两相和——关注两者统一,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其实,大家对高年级阅读教学思想上已经达成了普遍认识,这就是在教师有准备的组织与指导下,通过对典型“言语作品”的剖析、玩味和模仿,在各种“言语行为”中,不断内化知识的、思想的、情感的、精神的收获,并较为成功地外化为各种书面的、口头的“言语作品”,逐步形成能够独立听说读写的“言语能力”,以运用于广泛的社会生活的“言语行为”之中。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偏颇地执行课程标准,容易跟风走,或过于强调关注语言获得文意、思想,忽视表达形式;或偏向语言形式,忽略对语言文字、思想内容的体悟。语言实践告诉我们,“语文素养”的形成,绝不是一个单纯的语言知识积累、思想内容的把握问题,也不是一味追寻言语形式,而是一个人知、情、意、能的心智活动和语文修养的有机统一并逐步深邃丰盈的过程。语言的确切含义和严格的语法结构有助于学生个体学习、掌握和运用语言,从中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又在领会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加深对语言文字运用的本领,培养读、写、听、说等语言能力。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将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统一起来,通过言语形式理解言语内容,进而凭借对言语内容的把握,品味言语形式的妙处,从而提高运用言语形式表达言语内容的能力,也就是让学生学会按照人生的需要自如地运用言语形式的本领。
(责编钟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