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门学科融入中药制剂分析课程教学中的角色探讨

来源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douaimang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合中药制剂分析综合性、多样性、内容繁多、覆盖面广的特点,将思政课、分析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及生物化学多门基础学科和中药炮制、中药鉴定及中药制剂等多门专业课融入到药物分析的教学课堂,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发挥创新潜能,增强科学素养,同时也促进中药制剂分析的教学质量,为中药制剂分析理论课堂的讲授以及学生学习中药制剂分析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观察十一方药酒涂擦联合艾瑞昔布片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效果,分析其有效性、安全性.方法:纳入100例KOA门诊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2组(各50例),A组予十一方药酒涂擦联合艾瑞昔布口服治疗,B组应用艾瑞昔布片口服,观察期为2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3个时段,采用VAS、WOMAC、中医临床症状评分等指标评定疗效.结果:A组有效率为94%,优于B组的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2周后,两组在VAS、WOMAC、中医临床症状评分上均优于治疗前,差异
目的:分析Quadrant通道下腰椎微创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86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Quadrant通道下腰椎微创融合治疗,观察并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活动时间、疼痛程度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腰椎功能JOA评分、椎间隙腹侧高度、椎间隙背侧高度、椎间隙手术侧高度、体椎间融合率、邻近椎间盘退变发生率、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
目的:观察颈椎旋扳法对“骨错缝”颈椎有限元模型应力作用的影响.方法:基于已经验证的,可靠、有效的正常人全颈椎有限元模型研究平台,结合1例颈椎棘突偏歪的“骨错缝”颈椎病患者全颈椎CT扫描数据,构建“骨错缝”颈椎有限元模型.在正常人模型和“骨错缝”模型上加载相同的头颅质量载荷,观察对比两种模型颈椎应力的区别和差异;在“骨错缝”模型上加载采集的颈椎旋扳手法力学参数,模拟单侧颈椎旋扳法,观察模型骨性结构、小关节软骨和椎间盘等主要结构的应力特征和改变.结果:与正常模型比较,“骨错缝”模型增加了病理部位以下颈椎在椎体
目的:探讨经皮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固定(SSPI)结合椎体成形术(VP)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所选病例均为胸腰椎OVCF并排除有神经症状者.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测量病椎前缘、椎体中部高度及Cobb角,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术前及术后评分变化,术后12个月随访根据改良MacNab标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全部病例均手术成功,随访时间6~24个月.术后12个月根据改良MacNab标准评定临床疗效,优43例,良2例,可1例.无相邻椎体骨折发生,椎体前缘高度
目的:观察温通膏外敷治疗寒凝血瘀型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湖北省中医院骨伤科治疗的寒凝血瘀型肩周炎患者46例,采用温通膏外敷,结合传统功能锻炼,观察治疗前与治疗后2周患者的肩关节疼痛VAS评分和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结果:有效及以上43例,无效3例,治疗有效率为93.48%,治疗后2周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VA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通膏外敷治疗肩周炎可减轻疼痛,明显改善临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本院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的54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根据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39例,三部分骨折8例,四部分骨折7例.年龄66~92岁,平均(73.2±2.4)岁;男33例,女21例.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12个月随访.所有患者获得一期愈合,其中肩关节功能N e e r评分为(88.13±11.46)分,总优良率为81.5%.结论: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应用于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具有较优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采用MIS-TLIF治疗的3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收集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椎间融合率及术后相关并发症,记录手术前后的椎间隙高度(DH)、腰椎前凸角(LL)、融合节段角(FSA)、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32例患者随访12~15个月,平均12.9个月.手术时间为(191.34±42.34)min(123~
目的:观察三步正骨法联合刃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采用三步正骨法联合刃针治疗,比较并评价治疗前后VAS评分和《田中靖久症状量化表》评分.结果: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和《田中靖久症状量化表》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三步正骨法联合刃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血-脊髓屏障作为一种调控血液和脊髓组织之间物质转运的生物屏障,其病理机制与脊髓损伤密切相关,脊髓损伤往往会造成血-脊髓屏障的破坏,导致其通透性增高,紧密连接破坏,致使脊髓微环境发生改变,是继发性脊髓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利于脊髓的修复[1].虽然人们在脊髓损伤的治疗上进行了大量研究,但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的康复仍是一个难题.随着现代中医药的运用与发展,有不少研究证实中药对治疗脊髓损伤有独特优势,发现从降低血-脊髓屏障的通透性以及减少血-脊髓屏障的破坏等方面入手,能促进脊髓神经的再生与修复,改善脊髓损伤后的运
目的:观察网袋加压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OVCF)近期疗效及骨水泥渗漏率.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44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网袋加压椎体成形术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1个月VAS评分、ODI评分、椎体前缘高度比,统计患者术后骨水泥泄漏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患者术后第1天及术后1个月VAS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VAS评分比术后第1天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