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蚕共育技术推广常见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 :农家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ench94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时期下,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蓬勃发展,人们生活质量获得显著提升,带动了蚕养殖行业的发展,小蚕共育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技术,其可以显著提升养殖经济效益,有效预防病害的发生,对促进行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和重要价值。本文主要针对小蚕共育技术推广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究,并且提出相关优化对策,希望给予相关行业一定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小蚕共育技术;推广问题;优化对策;分析
  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形势下,蚕养殖行业获得快速以及稳定的发展,但是以往的养殖技术较为陈旧,不仅经济效益较低,同时还容易诱发各种病害,对行业发展形成一定程度的制约。小蚕共育作为一种先进的养殖技术,其主要是由懂技术、善经营,热心于蚕桑生产的单位或农户,建造专用蚕室、设置专用桑园,从补催青、收蚁开始对小蚕进行一定规模的规范饲养,到3龄第二次给桑前分发给其他蚕农饲养的一种形式。小蚕共育技术可以避免发生病害,具有高产、稳产的作用,同时还能够节约消毒药品、房屋以及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对促进行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当前,在小蚕共育技术的推广过程中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需要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优化和改进。
  一、小蚕共育技术在推广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一)管理体系不完善
  完善而科学的管理体系是实现小蚕共育技术有效推广的重要支撑,当前,管理体系不完善对该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形成了较大制约。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相关部门没有定期组织饲养户进行培训学习,饲养户的技能和知识无法得到更新,导致小蚕共育技术不能全面推广和落实;第二,共育饲养户在进行养殖过程中,更加重视收取蚕种、发放蚕种以及预定蚕种等工作,没有给予消毒工作以高度重视,共育室消毒时间不足,为病害发生埋下隐患;第三,我国没有对小蚕共育制定科学的收费标准,主要是由饲养户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随意定价,市场收费方式不统一、价格混乱难以管理,为技术推广带来阻碍;第四,相关管理部门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对共育饲养户没有进行有效管理和约束,市场缺乏长效监督。
  (二)饲养人员能力不足
  在我国很多蚕养殖行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大部分饲养户都是进行自发饲养,尚未形成产业化、规模化的蚕养殖企业,蚕农在饲养中主要凭借以往的经验,对小蚕共育技術缺乏全面而详尽的了解。同时,大部分蚕农文化水平不高,缺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之相关部门没有定期组织专业知识学习,对小蚕共育技术的有效推广带来影响。
  (三)共育室条件较差
  小蚕共育技术对共育室条件具有较高要求,但是当前,共育饲养户在小蚕饲养中,对共育室建设缺乏重视,不愿意加大经济投入,导致共育质量难以提升,具体体现在:第一,共育室面积需保证在15m2左右,但是当前很多共育室面积不足,并且缺少完善而先进的配套设施,甚至一些共育室是由普通的棚子改造而来,对共育质量带来巨大影响;第二,一些饲养户没有建立独立的共育室,只是简单的将房屋一角改造成共育室,小蚕和人在同一环境下生活,难以保证养殖卫生,为共育室温度控制增加难度;第三,由于共育室卫生条件和硬件条件较差,饲养户没有定期组织开展消毒工作,不仅为蚕病发生埋下了隐患,同时也难以发挥小蚕共育的技术优势,养殖效果不理想。
  二、优化小蚕共育技术推广的相关对策分析
  (一)完善管理体系
  完善的管理体系是保证小蚕共育技术有效推广的基础和前提,相关部门需要结合当地蚕养殖的生产需求和实际情况,建立以及完善科学的管理体系。首先,当地政府需要给予小蚕共育技术推广以高度重视,在小蚕价格和蚕房建设方面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和政策倾斜,通过政策扶持促进技术推广,同时,对于新建共育室,政府要给予养殖物资和资金的补助。其次,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机制,对共育饲养户开展有效管理,管理制度中要涉及奖惩机制,对饲养户进行激励。同时,还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遵循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由蚕农自由选择共育户,在行业中形成有序竞争,真正体现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最后,针对饲养规模大、共育质量高的饲养户,政府要给予适当的奖励,调动其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且对市场收费价格进行规范,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制定小蚕共育价格,由共育饲养户和蚕农进行共同协商,保证收费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性,在保障饲养户利益的同时,提升蚕农的养殖收益,实现共育饲养户和蚕农双赢。
  (二)加强技术服务
  共育饲养户的专业能力、综合素质以及技术水平与小蚕共育技术的有效推广具有密切关系。因此,当地职能部门需要加强技术服务,给予共育饲养户以正确地指导和帮助,提升其技术水平,进而促进该技术的大范围推广。首先,当地职能部门要组织推广人员深入到蚕养殖生产一线中,给予其正确地指导,通过培养提升共育饲养户的责任意识和技术能力。其次,定期组织共育饲养户进行专业技术学习,传授其先进的饲养理念和饲养方法,保证饲养操作的规范性以及科学性。最后,建设小蚕共育队伍,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促使蚕农加强主动学习,并且吸纳具有较强接受能力、科技意识和理解能力的蚕农加入共育队伍中。
  (三)建设共育室
  共育室是推动小蚕共育技术有效推广的物质支撑和硬件基础。首先,针对设备落后、条件较差的共育室,要加强改进和优化工作,将共育室建设纳入到技术服务体系中,在新共育室建设中,共育饲养户要严格按照既定的标准建设,提升共育室的硬件条件,进而确保饲养质量。其次,给予共育室消毒工作以高度重视,严格把控消毒关口,结合蚕后、蚕中以及蚕前等不同环节,采取针对性地措施落实防病消毒工作,确保共育室环境安全卫生,避免发生各种病害,对小蚕发育生长带来负面影响。最后,要制定科学的饲养技术标准,共育饲养户要严格按照标准开展饲养工作,保证共育的标准性和规范性。同时,在技术标准中要明确共育室的消毒、湿度以及温度要求,结合小蚕日龄不同,制定桑叶采摘标准、饲养标准以及眠起标准,为共育饲养提供标准依据。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蚕共育技术可以显著提升蚕养殖的经济效益,相关部门要针对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优化和完善,推动行业的稳定以及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郑笑春,黄守洋,沈云华,唐妍,黄美华,李月圆,闭高榕,林秀英.鹿寨县小蚕共育推广与优化的建议[J].广西蚕业,2019,56(03):63-66.
  [2]何静,余文中,李晓松,刘平,罗朝斌.凤冈县蚕桑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农技服务,2019,36(02):100-102.
  [3]胡正奇,赵金平,王自宏.农村小蚕共育现状与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7(18):226-227 231.
  作者简介:杨丹(1984-2-28)女,籍贯: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职称:农艺师,学历:本科,现从事蚕桑技术推广工作。
其他文献
根据磁声发射MAE和巴克豪森BN两种测量应力的方法,在测量铁磁材料平面应力时的一些特征,选取两种测量方法各自的优点,建立了测量铁磁材料中应力的一些规范,形成了比较完整地测量铁磁材
马铃薯目前已经成为市场需求量相对较大的一种粮食作物.为了提高农业种植工作的经济效益,满足市场需求,合理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农业种植人员开始意识到了全程机械化技术
摘 要:农机技术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能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农业机械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在农业生产中依靠农机技术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在21世纪的今天,科学技术显然是第一生产力,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农机技术,引入新型农业机械设备,能够很好的实现农业机械化生产的目标,推动我国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新形势;农机技术;推广创新  农业是农民安身立命的根本,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科学技术和经济水平都在快
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做好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有利于提高水稻的产量及质量,推动我国农业建设的快速发展.本文详细介绍了农业、物理、生物三种绿色的病虫害防治措施,示
阐述了磁石交换机改革的目的、农话网改革的设想、交换机改造的方法及改革的原则和要求,介绍了电子人工交换机的技术性能、指标、设计原则和设计内容。该机具有信号灵敏度高、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农业生产工作也不断向机械化和现代化的方向迈进.本文对现阶段我国农机技术的推广现状进行了阐述,并就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机技术推广工作
该文研究了无取向硅钢W<,23>G、W<,10>、W<,14>和取向硅钢Q<,8>G四种材料在不同形变量下的磁而增大。还测量了形变量为10.4℅的W<,18>和W<,23>G于100℃、200℃、300℃……700℃各退火1小时的MAE与BN值,MAE随退火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大,高于500℃退火,BN值
该文用自治Ⅱ型磁化器对全断面钢轨拉压试样进行了MAE室内标定,得到了RMS-Vex曲线,在此基础上提出用面积法对RMS-Vex曲线处理,并绘出了钢轨轨顶、轨腰和轨底的F-P曲线。通过示波器观测MAE波形解决一拉压
从铁磁质的磁化强度一般表示式出发,探讨热阻和回热损失对磁斯特林制冷循环性能的影响,导出最大制冷率及其它性能参数。得到的结果适用于以顺磁质为工质的磁斯特林制冷循环。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