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省2008年“钟楼科试杯”教海探航征文获奖名单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er_plea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江苏教育报刊社2008年1月发出的《关于组织小学青年教师参加2008年“教海探航”征文活动的通知》精神,全省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通过广泛发动,认真评选,推荐到江苏教育报刊社的应征稿件有8000余篇。江苏教育报刊社组织由教育行政部门领导、教育专家、特级教师等组成的评委会,对来稿进行了初评、复评、终评,评出一等奖34篇,二等奖90篇,三等奖266篇。现将评审结果公布如下:
  
  
其他文献
嘟嘟:  你好!我喜欢交朋友,我也渴望有个真正的知心朋友,我本以为我找到了,可她却把我当成抹布,想丢就丢,好伤心啊……她的妈妈是老师,她长得很可爱,大家都爱和她玩,包括我。可是,她却总叫我做这个做那个,和别人玩游戏也从不肯带上我,而是叫我在一旁看着衣服和吃的东西,生气的时候就拿我出气,可我还是那么包容她,因为她实在太可爱了。最近,我才发现,她经常在我背后说我坏话,就算我做得再好,也是没用的。我很难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英语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也就是说,要通过适合儿童年龄、心理和生理特点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活动,把学习英语与用英语做事情联系起来,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语用环境,使学生在愉快和自信的情绪中,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在大量的语言实
[摘要]多年来科学教育工作者一直倡导以探究为基础的科学教学,然而实施探究教学的强烈愿望与运用探究教学方法的实际效果之间存在着矛盾。本文旨在通过深入剖析小学科学探究过程的各个阶段的特点,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构建与探究过程相适应的科学探究教学模式,试图架起探究教学理论与探究教学实践的一座桥梁,解决探究教学中产生的矛盾,真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关键词]科学探究,定位,范式探讨    
在众多教师队伍建设的文章中,《教师第一——江苏省张家港市教师队伍建设经验解读》一文令人眼睛为之一亮。她通过5位教师的成长故事及记者与王松石局长的对话,呈现了张家港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先进理念、成功经验与有效策略,值得我们去阅读和体悟。  教师第一的观念,较早提出的是北京十一中学校长李希贵。他原是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局长,是一位有见解、有作为的教育专家。他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厦书系撰写的一本书
“只有保持童心的人才是完整的人”。带着这份责任--与期待,让我们牵着童话的手,牵着童年的日子,轻柔而惬意地在孩子心中流连。  ——题记    教学场景1:《蚕姑娘》  老师揭示了课题,学习了“蚕”的字音字形后,就投影出一大段文字,边上有一小花框儿——“小知识”。  蚕,卵生。成长分为四个阶段:卵——幼虫——蛹——蛾。蚕的生长发育与温度、湿度、食物等都有关系,催青期一般十至十一天。幼虫期二十五天左右
日前,金坛市教育研训中心对本市部分中小学校长、分管教学的副校长的听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从总体上看,学校领导都能坚持进行经常性的听课,深入课堂,了解教学实情,以管理、引导好学校的教学工作。许多校领导的听课认真投入,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观察仔细,评析精到,显现出“行家里手”的本色。但细究起来,却是发展不平衡,一些校领导的听课与应然的标准和要求之间尚有明显的差距。    一、听课中的主要问题    1 听
协调价值取向 保障素质教育功能发挥    在论及教育价值时,人们几乎没有关注教育实践主体对教育价值的主动选择和反作用,忽略了不同教育实践群体之间、教育实践群体与国家教育价值取向之间的冲突。教育实践主体的价值冲突影响着教育功能实现的方向,导致教育功能发挥局部失常和整体功能发挥的减弱。  高考价值取向对基础教育实践主体起着价值导向的作用,指引着中学办学指向。只有拨正高考价值取向,才能确保素质教育功能
[摘 要] 一次函数应用题是中考的重点题型,通常结合了图像的应用题需要采用数形结合的方式,从审图入手,通过提取关键点的方式求函数解析式,然后利用代数的准确性来分析问题.  [关键词] 一次函数;图像;应用题;数形结合;审图;待定系数法  近年的中考数学试题中出现了一些紧密结合图像的一次函数应用题,具有图形抽象、结构新颖、知识综合的特点,对于学生读图、识图能力要求较高,如何利用图像信息来转化分析问题
时代需要创新型的人才。一个人云亦云、没有主见的人是不可能成为创新型人才的。为此,我经常利用晨会课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竞赛的形式促使学生说出对某件事与众不同的观点。对观点把握有3点要求:一是观点要准确;二是力争观点新颖、不落俗套;三是简明地阐述观点得以成立的条件。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我规定参赛人员以小组为单位,每提出一个正确的观点,该小组加10分,提出的观点既正确又新颖的多加5分。一次晨会课,我在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41-42页  [教学实录]  激将导入  师:今天我们要学口算。早听说咱们班同学口算特厉害,所以准备了几组题考考你们,敢不敢接受挑战?  生:(齐声响亮报出答案)  师(赞许地说):真棒!不过别急,这几题都是我们学过的口算加法,如果把这几题加点难度,你们还会做吗?仔细观察!  (课件将每一道题改变一个数字成为新的算式)  师: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