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筒仓,始建于1992年,主要用来存储铁矿石、焦炭等工业炼铁的原材料,改造中保留外立面风貌,进行筒仓壁开洞……”,在首钢总部陶楼展厅内,讲解员、党员魏铮向参观的来宾娓娓讲述着西十筒仓项目。
2010年,随着首钢钢铁业搬迁步入尾声,原有的涉钢系统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以西十筒仓为代表的文化创意产业、循环经济等科学发展的新首钢。在首钢总公司党委和各级党组织带领下,首钢园区从钢铁业“跳转”到城市服务业,首钢职工开始了“钢铁人”向“服务人”的转变。
西十筒仓改造是首钢产业园第一个改造项目,也是全国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项目。历经两年多,高炉环绕中的筒仓如今神奇地变为一座座设计感很强的写字楼,采用光伏发电、光纤照明、雨水收集利用等绿色环保技术,成为首钢打造成智慧园区的示范项目。如今,冬奥会又为首钢转型发展、老厂区开发建设带来了新机遇。北京冬奥组委落户这里,近日首批工作人员已入驻。“钢花铁火”将延续为 “奥运圣火”。
西十筒仓改造,是首钢产业转型升级走好第一步的见证,背后凝聚着首钢职工从“钢铁人”向“服务人”转变的努力和付出。
在这片占地8.6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千余名首钢员工顺利完成转岗,成功走上新岗位。包括魏铮在内的4000余名留守職工成为“新首钢人”,“这个过程,好比钢铁又回到熔炉,对我们是一个全新的‘锻造’。”魏铮2002年从部队退伍后,来到首钢超群电力公司担任厂办公室综合员。首钢搬迁后,她成为首钢园区服务公司高端物业部陶楼项目部的一名讲解员。“刚到新岗位,业务不熟,压力大,我也想过打退堂鼓。党支部书记多次找我谈心、鼓励我。公司党委还请来首钢博物馆老馆长给我们讲解、组织技能培训 、外出参观学习……不到一个月我就适应了。”如今,魏铮的讲解“专业范儿”十足,是新岗位的骨干,今年被评为首钢集团“三八红旗手”。
“搬迁后的首钢,转型发展不等人,园区建设不等人,怎么办?我们不等不靠,在广大党员职工面前,党组织就是支撑,就是依靠!”首钢园区服务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张立新语气坚定地说。留守员工大多由钢铁主业转型,年龄偏大、技能单一,想转型又怕转型。其中园区服务公司员工1500多名,来自首钢26个单位,平均年龄45岁。党委针对这些特点,提出了“干一个项目、掌握一门技术、形成一个产业、造就一批人才”的理念,开展了各种技能培训、技能大赛等活动。
截至目前,服务公司党委共培训4000多人次,内容涉及首钢转型、新岗位技能培训、新园区管理理念在内的多项课程。其中,最核心要解决的便是转变观念问题。
为什么这么说?首钢老厂区发展方向定位为“新型城市综合服务商”,重点发展基础设施、健康医疗、文化体育、金融服务等产业。老厂区留守职工如果不想“早退”就必须转型。可在很多人看来,做服务业就是“伺候人”,很难适应。服务公司党委书记戴利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一次,一名留守职工掏出身份证在他面前一亮,“您看看我的身份证,地道北京人,几十年的‘老首钢’了,让我们做饭、送快递、看浴室、搞保洁,现在哪还有正式职工干这个啊。”不仅是普通职工,一名管理干部也吐露了心声:“现在哪还有让自己‘闺女’扫厕所的啊。”
“职工没人干的,我们先干,党员干部干给职工看!”说起职工思想观念的转变,首钢总公司运输管理处篮馆项目作业区党支部书记高俊朴深有感触。他原来带领班组职工负责炼钢原料的出厂、周转和运输,转型之后负责首钢篮管项目作业区的场地保洁、秩序维持、餐饮、客房管理等工作。高俊朴笑着说:“全是服务业,和钢铁一点关系都没有了。一开始,有的职工脸面拉不下来,抱怨‘开火车的怎么扫地去了,产业工人老大哥怎么能干伺候人的工作?’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党支部开会决定,班子成员带头,弯下腰、踏下心,把活儿先干起来了。”高俊朴带着职工第一次来到篮球馆时,二话不说拿起扫帚就干上了。职工们一看,支部书记扫上地了,党员干部到餐厅收拾盘子、擦地,也都没有了怨言。
“‘首钢人’作为产业工人,一个最大的特点是,一旦决定干一件事,一定能干好,干得非常出色。从技能培训‘熔炉’走出来的,都是合格的‘胚子’,端起枪就能打仗。”张立新形象地比喻。
去年,园区服务公司得到鲁家山生物质能源公司急缺高压电工的信息后,立即组织对口培训,11名职工上岗后操作能力得到业主充分肯定,并把这些职工全部留下正式定岗。程超,原为高线厂维修工,现在是首钢服务社理货组组长。他说,以前干活对的是机器,拿扳子拧螺丝记的是圈数,现在干服务对的是人,理起货来记的是个数,想的是顾客,变化真是太大了。党员周天程是公司机电安装事业部风管生产线项目负责人。他原来是冷轧镀锌线职工,经过培训后到服务公司从事风管生产,和同事们从一点一滴学起,加班加点,攻克了中央空调风管制作天圆地方等异形件加工制作难题,完成了西十筒仓项目1397件、1041.7平米等的风管制作安装,加工制作出的异形风管合格率达到100%。
曾经的十里钢城,见证了中国钢铁发展的百年历程;现在的首钢园区,洋溢着新首钢的创新与活力。如今,“首钢二型材互联网金融产业园”“首钢广场”等一批高端项目正在启动建设中,首钢园区新蓝图正一页页打开……
“打造全新的资本运营平台,实现钢铁和城市综合服务商两大产业版块齐头并进,一个扁担两头挑”。在首钢总公司党委强有力的带领下,首钢广大党员职工满腔热忱,正在为打造一面首都传统产业转型发展的旗帜而努力……
2010年,随着首钢钢铁业搬迁步入尾声,原有的涉钢系统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以西十筒仓为代表的文化创意产业、循环经济等科学发展的新首钢。在首钢总公司党委和各级党组织带领下,首钢园区从钢铁业“跳转”到城市服务业,首钢职工开始了“钢铁人”向“服务人”的转变。
西十筒仓改造是首钢产业园第一个改造项目,也是全国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项目。历经两年多,高炉环绕中的筒仓如今神奇地变为一座座设计感很强的写字楼,采用光伏发电、光纤照明、雨水收集利用等绿色环保技术,成为首钢打造成智慧园区的示范项目。如今,冬奥会又为首钢转型发展、老厂区开发建设带来了新机遇。北京冬奥组委落户这里,近日首批工作人员已入驻。“钢花铁火”将延续为 “奥运圣火”。
西十筒仓改造,是首钢产业转型升级走好第一步的见证,背后凝聚着首钢职工从“钢铁人”向“服务人”转变的努力和付出。
在这片占地8.6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千余名首钢员工顺利完成转岗,成功走上新岗位。包括魏铮在内的4000余名留守職工成为“新首钢人”,“这个过程,好比钢铁又回到熔炉,对我们是一个全新的‘锻造’。”魏铮2002年从部队退伍后,来到首钢超群电力公司担任厂办公室综合员。首钢搬迁后,她成为首钢园区服务公司高端物业部陶楼项目部的一名讲解员。“刚到新岗位,业务不熟,压力大,我也想过打退堂鼓。党支部书记多次找我谈心、鼓励我。公司党委还请来首钢博物馆老馆长给我们讲解、组织技能培训 、外出参观学习……不到一个月我就适应了。”如今,魏铮的讲解“专业范儿”十足,是新岗位的骨干,今年被评为首钢集团“三八红旗手”。
“搬迁后的首钢,转型发展不等人,园区建设不等人,怎么办?我们不等不靠,在广大党员职工面前,党组织就是支撑,就是依靠!”首钢园区服务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张立新语气坚定地说。留守员工大多由钢铁主业转型,年龄偏大、技能单一,想转型又怕转型。其中园区服务公司员工1500多名,来自首钢26个单位,平均年龄45岁。党委针对这些特点,提出了“干一个项目、掌握一门技术、形成一个产业、造就一批人才”的理念,开展了各种技能培训、技能大赛等活动。
截至目前,服务公司党委共培训4000多人次,内容涉及首钢转型、新岗位技能培训、新园区管理理念在内的多项课程。其中,最核心要解决的便是转变观念问题。
为什么这么说?首钢老厂区发展方向定位为“新型城市综合服务商”,重点发展基础设施、健康医疗、文化体育、金融服务等产业。老厂区留守职工如果不想“早退”就必须转型。可在很多人看来,做服务业就是“伺候人”,很难适应。服务公司党委书记戴利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一次,一名留守职工掏出身份证在他面前一亮,“您看看我的身份证,地道北京人,几十年的‘老首钢’了,让我们做饭、送快递、看浴室、搞保洁,现在哪还有正式职工干这个啊。”不仅是普通职工,一名管理干部也吐露了心声:“现在哪还有让自己‘闺女’扫厕所的啊。”
“职工没人干的,我们先干,党员干部干给职工看!”说起职工思想观念的转变,首钢总公司运输管理处篮馆项目作业区党支部书记高俊朴深有感触。他原来带领班组职工负责炼钢原料的出厂、周转和运输,转型之后负责首钢篮管项目作业区的场地保洁、秩序维持、餐饮、客房管理等工作。高俊朴笑着说:“全是服务业,和钢铁一点关系都没有了。一开始,有的职工脸面拉不下来,抱怨‘开火车的怎么扫地去了,产业工人老大哥怎么能干伺候人的工作?’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党支部开会决定,班子成员带头,弯下腰、踏下心,把活儿先干起来了。”高俊朴带着职工第一次来到篮球馆时,二话不说拿起扫帚就干上了。职工们一看,支部书记扫上地了,党员干部到餐厅收拾盘子、擦地,也都没有了怨言。
“‘首钢人’作为产业工人,一个最大的特点是,一旦决定干一件事,一定能干好,干得非常出色。从技能培训‘熔炉’走出来的,都是合格的‘胚子’,端起枪就能打仗。”张立新形象地比喻。
去年,园区服务公司得到鲁家山生物质能源公司急缺高压电工的信息后,立即组织对口培训,11名职工上岗后操作能力得到业主充分肯定,并把这些职工全部留下正式定岗。程超,原为高线厂维修工,现在是首钢服务社理货组组长。他说,以前干活对的是机器,拿扳子拧螺丝记的是圈数,现在干服务对的是人,理起货来记的是个数,想的是顾客,变化真是太大了。党员周天程是公司机电安装事业部风管生产线项目负责人。他原来是冷轧镀锌线职工,经过培训后到服务公司从事风管生产,和同事们从一点一滴学起,加班加点,攻克了中央空调风管制作天圆地方等异形件加工制作难题,完成了西十筒仓项目1397件、1041.7平米等的风管制作安装,加工制作出的异形风管合格率达到100%。
曾经的十里钢城,见证了中国钢铁发展的百年历程;现在的首钢园区,洋溢着新首钢的创新与活力。如今,“首钢二型材互联网金融产业园”“首钢广场”等一批高端项目正在启动建设中,首钢园区新蓝图正一页页打开……
“打造全新的资本运营平台,实现钢铁和城市综合服务商两大产业版块齐头并进,一个扁担两头挑”。在首钢总公司党委强有力的带领下,首钢广大党员职工满腔热忱,正在为打造一面首都传统产业转型发展的旗帜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