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北裂陷区地热及构造活动特征研究

来源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weiguowwg326918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硅-焓模型估算了滇西北裂陷区58个地热温泉的热储温度,获得了以热储温度空间分布表达的浅层地热场。并在洱源、漾濞、宾川一带发现了一个热储温度高于200℃的地热异常区;近年来的中强以上地震(M≥5.0,1970~2017)的震中大多位于地热高值区向低值区过渡的地热梯度带上。结合地壳深部结构和地质构造资料,认为滇西北裂陷区的地热和地震不仅仅是断层活动的结果,而且还与区域动力学过程和地壳深部的物质特性有关,尤其是深部热物质(岩浆或流体)活动。
其他文献
拟话本小说虽与个人独创型小说差异较大,但在题材的选择与处理上,依然透显出编撰者较为鲜明的价值向度。本文选取能反映晚明时代文化特征的拟话本小说集“三言”、“二拍”、
以沿钻柱系统传播的声波作为载波进行随钻数据传输是一种非常具有发展前景的高速数据传输技术。针对目前对于声波在钻杆中的传播特性研究还不够深入的问题,本文以钻柱中声波
明清易代之际,涌现出了人数空前的遗民诗人,他们不降志,不辱身,民族自尊意识被充分的激发起来,有意识的记录史实,述说遗民情怀,有着极高的诗歌艺术造诣。阎尔梅在清初反清遗
南宋时期,随着社会发展,与遗嘱相关的纠纷逐渐增加。而所涉遗嘱中大部分与财产分配相关,其他还涉及立继与托孤问题。对遗嘱案件的处分,司法官员在确认遗嘱效力的前提下,会充
藏戏面具作为藏族面具中的一种,它的产生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它是藏民族宗教文化、艺术文化的象征。它起源于宗教的法式活动,而在民间广泛流传。现代的藏戏面具比起以前
《故事新编》的问世,可以说在中国文坛又掀起了一缕不大不小的波澜。自从它的问世,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中国文学研究界一直对它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热烈的争论。回顾这段研究
在长达百年的世界电影史上,出现过一些风格迥异、思想深邃的意识流电影。创作这些影片的艺术家们大多对喧嚣浮躁的客观世界视而不见,却把浓厚的兴趣投向人类潜藏不露的意识和
作为一位重要的美国当代作家,厄普代克(John Updike Hoyer)在中国1975年才被偶然提及,1978年之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萌生和发展,对厄普代克的译介和研究逐渐进入一个比较繁荣的
本文用文化研究的方式来解读不同的媒体文本形式,涉及小说、报告文学、电影、话剧剧本等,突破传统的对于狭义文学文本的研究。从而更进一步穿梭于“空间的表征”和“表征的空
基于MODIS影像监测2016年巢湖蓝藻水华分布,结果表明:水华的频次,持续时间从西北部水域向东南部水域逐渐减弱;西半湖湖心水华开始日期最早(5月19日),持续时间最长为131d,塘西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