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作物种植模式的改变对主要害虫的影响与原因分析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55643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简述了近年来铜陵县旱地作物种植模式的变化及旱地作物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初步分析了造成虫害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探讨了相应的防控策略和主要技术措施。
  关键词:旱地作物;种植模式;主要害虫;发生规律
  中图分类号 S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08-70-03
  铜陵县地处长江中下游,位于安徽省中南部,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原先旱地作物主要为棉花-油菜轮作,但近年来物化投入成本相对较高,加之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至目前为止棉花种植比较效益的优势荡然无存,导致棉花种植面积逐年减少,而玉米等作物面积逐年增加。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土地迅速向大户集中,旱地种植模式变为小麦-大豆轮作,倒茬作物变成玉米,形成夏收作物小麦、油菜并存但小麦面积已经超过油菜,春夏播种作物以水稻、玉米、棉花、大豆为主的种植模式。铜陵县的小麦面积由2008年1 720hm2增加到2012年的8 636.07 hm2,5a面积增加5.02倍,目前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52.26%;玉米面积由2008年632 hm2增加到2012年的1 942.467 hm2,5a面积增加3.07倍。种植模式的改变,造成害虫生境的变化,发生数量及为害出现新的特点。现结合佳多频振式杀虫灯和佳多全自动虫情测报灯诱测数据,概述本地主要害虫发生特点,分析造成影响的主要原因,同时提出初步的防控建议。因测报灯所在区域周围数公里没有水稻种植,所监测数据对旱作参考和应用更具实际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2002-2003年所用灯具为佳多频振式杀虫灯,2010-2012年所用灯具为佳多全自动虫情测报灯黑光灯。
  1.2 方法 2002-2003年亮灯期间,采用人工方法晚6∶00开灯,次日早6∶00关灯,成虫数量按日分类统计,最终数据为4盏频振式杀虫灯诱虫数量的平均数,2010-2012年所用灯具为自动控制模式,成虫数量同样按日分类统计。杀虫灯和虫情测报灯灯管每年一换。由于2002-2003年间诱测灯具为频振式杀虫灯,不好与2010-2012年的数据直接比较,但作为参考数据同样具有一定意义。
  2 结果与分析
  2.1 主要害虫数量消长情况 为方便统计,各成虫数量均按月汇总(见表1)。
  2.2 所诱测统计的成虫数量均呈上升趋势 2012年棉铃虫2~4代蛾峰数值分别为57头、50头、50头,既高于2011年全年最高6月11日39头,也高于2003年8月13日全年最高36头。2012年7、8两月分月总蛾量分别为371头、417头,高于同期最高值3.4及3.1倍,蛾量增幅明显;斜纹夜蛾2012年8月4日蛾量62头,8月28日蛾量84头,也为近年来最高。8月累计蛾量880头,分别为2011、2010年同期的2.66、17.6倍;地老虎2011年6月蛾量累计919头,6月6日、6月11日、6月13日蛾量分别为154头、137头、160头,单日和累计蛾量之大,历史少见。2012年地老虎蛾量虽然下降,但根据已有数据,7~10月蛾量均为近年来最高;银纹夜蛾、甜菜白带夜蛾、桃蛀螟7月份以前分月累计蛾量均明显上升,后期主要受天气条件制约数量下降。
  2.3 有较重为害代次增加的趋势 除迁飞性害虫斜纹夜蛾基本沒有发生较重为害代次明显增加外,其余所诱测害虫均有较重为害代次增加的趋势。棉铃虫大田2~3代、地老虎7~10月、银纹夜蛾和甜菜白带夜蛾6-7月、桃蛀螟7月蛾量均有明显增加。
  2.4 蛾类峰值日期提前或滞后与有效积温明显相关 棉铃虫2011与2012年二代蛾峰均为6月11日,三代蛾峰为7月17日、7月18日,峰值日期相差1d,4代蛾峰则变为8月12日、8月22日,峰值时间差距达10d,与2010年4代峰值(8月25日)差距更是加大到13d,地老虎二代第一突越峰2012年为5月26日,2011年则为6月3日;银纹夜蛾2012年6月主峰值为6月11日,2011年则为6月13日;说明有效积温对昆虫幼虫发育及化蛹进度影响明显。
  2.5 次代成虫数量与上代幼虫及化蛹期间降雨日数和降雨量关系明显 2010年11月至2011年5月,铜陵县经历了历史上少有的连续干旱,造成了地老虎2011年6月累计蛾量达919头的罕见记录;2011年6月前棉盲蝽、棉铃虫的数量及为害在近年同期相对更重;2011年全年降雨量相对较少,6~8月的降水主要以短时强降雨为主,比较适合蝼蛄、蟋蟀的增殖及为害,两害虫为害之大也同样罕见,其中蟋蟀2011年9月29日一夜虫情测报灯诱虫2396头,此期直播油菜主要处于第1真叶抽生期,重发地块的油菜2~3d就被啃食殆尽,有少数农户最多补种4次都无法全苗,最后靠从其他地块移苗补栽。2012年1~4月、8~11月,本地经历了两个长时间的阴雨寡照阶段,棉盲蝽、棉铃虫、斜纹夜蛾、银纹夜蛾、甜菜白带夜蛾、桃蛀螟、蝼蛄、蟋蟀等成虫数量均在9月后出现明显的下降。
  2.6 不同种类的害虫抗逆能力存在明显差异 上述所诱测害虫,除铜绿丽金龟子与黑鳃金龟子外,均受天气条件影响明显,主要表现为其次月数量与上月天气明显相关,特別是化蛹等关键时期,不利天气条件会明显压低次月数量,不利天气条件持续时间越长,这种制约作用越显著。而两金龟子数量却始终保持快速上升趋势,铜绿丽金龟子2012年7月数量为2011年同期的2.7倍,8~10月数量虽有所下降,但幅度很小。黑腮金龟子2012年的数量较2011和2010年均明显提高,最高增长达13.34倍。2012年7、8月铜绿丽金龟子和黑腮金龟子为2003年同期的16.7倍、39倍,虽然数据并不适宜直接比较,但数量间的差异仍不可忽视。2003年两金龟子终见日期为8月11日,而2012年黑腮金龟子的终见日期为10月19日,为害时间延长两个多月。因而其在寄主作物日渐丰富的情况下,药物防治将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而对于受环境条件制约明显的害虫,在入土及化蛹等关键时期,充分利用各种农业措施,人为创造不良生境,以达到明显抑制后期数量、节本增效、绿色防控的目的。
  2.7 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主要害虫重发甚至大发生的可能明显增加 据相关数据可知,天气条件适宜,子代害虫数量增长极为明显。当前种植模式的变化,一方面增加了寄主作物的种类,延长了提供害虫足够食物的时间,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害虫的越冬场所,加之目前农户对小麦、玉米、大豆的虫害防治强度远低于棉花,残虫数量不可避免地出现上升,一旦天气等条件适宜,就可能出现重发甚至暴发的风险。
  3 结论及防控建议
  作物种植模式的改变必将影响到相关害虫数量的变化,而害虫数量的变化反过来又影响作物的生产。本地当前种植模式的改变,从上述诱测害虫数量的变化来说,总体不利于新的种植模式的作物生产,但在当前这种变化趋势暂无法避免。因而对于新的虫害的监测和对已有害虫在新的作物上为害的调查极为迫切。在此仅提出一些防控建议以供参考。
  3.1 充分利用现有监测力量,加大培训与交流力度,提高相关人员业务素质 结合作物种植模式的改变,新增具有较大或潜在较大风险的害虫的监测,加大培训与交流力度,提高相关人员业务素质,并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加强与田间调查相结合,适时提供预测预报将是防控虫害的最有效的手段。笔者已掌握有关数据,在实际的田间指导中具有较好的预见性与针对性。但仍有相当数量的害虫,因笔者的经历、能力及条件等原因,监测工作难以系统性开展,如麦秆蝇为害近年来日趋增加,烟粉虱为害由蔬菜田、棉田转向大豆田,特别是迟熟大豆,最高单株虫量超过1 000头等。
  3.2 进一步发挥农业等绿色防控措施,抑制害虫为害 如通过各种田管措施的有机结合,创造不利于害虫生存及繁殖的环境,抑制数量快速增长,通过理化诱集手段诱杀害虫成虫、幼虫,探索利用生物治虫模式等。
  3.3 发挥协同防治及统防统治优势,降低害虫的转移为害 综合考虑各种作物虫害情况,合理试验筛选对路药剂及药物的混配,达到相关虫害的防治协调一致,延缓害虫抗药性的增加,减少害虫转移为害途径。
  3.4 进一步将害虫的监测位置前移 缓解乡镇站所有钱养兵、无钱作战的窘境,进一步提高监控与指导的针对性与及时性,同时通过开展监测,提升基层农技人员的业务素质。
  (责编:陶学军)
其他文献
摘要 微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物质循环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改良土壤和生物防治两方面综述了微生物在发展生态农业中的作用。微生物可通过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吸收重金属、降解农药残留等作用改良土壤;微生物还可用于防治植物病、虫、草害,具有生物防治的功能。微生物因能够克服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持续过量施用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与食品安全问题,在发展生态农业中意义重大。  关键词 微生
期刊
摘要 紫茎泽兰被列入我国首批外来物种之首,它在长期适应各类环境、对抗自然界病虫草害等侵扰过程中逐渐合成了相应的次级代谢产物,一些成分还具有潜在的生物活性,是筛选绿色药物的重要资源。综述了近年来紫茎泽兰在我国的入侵现状、国内外防控技术及其植株内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高效开发利用紫茎泽兰植物资源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紫茎泽兰;防控;生物活性物质;综合利用  Abstract Eupator
期刊
摘要 高温已成为茄子夏季栽培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高温胁迫导致茄子植株的生长受到抑制,果实产量和品质下降。鉴定、筛选茄子耐热种质资源,开展茄子耐热性育种是解决茄子耐热性的根本途径,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可极大地提高选择效率、加速育种进程。概述了茄子耐热性生理生化研究、耐热性鉴定方法与指标和耐热分子机制的研究進展,以期为日后进一步开展茄子耐热性研究以及茄子耐热新品种的分子选育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关
期刊
摘 要:介绍了Y两优1928种植情况及表现,提出了关键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适期播种、合理密植、好气灌溉、科学施肥、预防病虫害等。  关键词:Y两优1928;种植表现;关键技术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08-37-02  1 Y两优1928的种植情况及表现  2012年笔者在枞阳县义津镇种粮大户盛井牛家安排了6.67hm2Y两优1928高产攻击示范片,该
期刊
摘 要:选择翠冠、圆黄、清香为试材,从各品种物候期及成熟果实各项指标—单果重、果形指数、硬度、糖酸比等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南方梨大棚栽培表现。结果表明:梨大棚栽培后,成熟采摘期比露地提早25~30d;果实外观性状和果品品质都得到大幅的提升,其中以翠冠梨最佳。  关键词:南方梨;大棚栽培;翠冠梨  中图分类号 S61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08-45-02  
期刊
摘要 膜分离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分离净化技术,具有环境友好、低耗节能、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极具发展潜力,日益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和重视。膜分离技术可以实现在常温操作下对物质进行高效分离,可保持被分离物质原有的性质、生理活性和功效成分,在食品工业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膜分离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其在油脂加工、乳制品、调味品、功能性成分及食品加工废水等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就其发展应用前景
期刊
摘要 在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烟草科技示范园开展田间试验,研究几种因素对烤烟不同部位抗拉力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鲜叶重、茎叶夹角、 叶长、含水率等与抗拉力值存在二次多项式关系。在一定范围内,烤烟不同部位抗拉力值随鲜叶重增加、叶片长度增加、茎叶夹角增大而增大;超过一定范围后,烤烟不同部位抗拉力值随鲜叶重增加、叶片长度增加、茎叶夹角增大而减小。  关键词 烤烟;鲜叶重;叶长;茎叶夹角;抗拉力  Abstra
期刊
摘要 草莓营养价值高、口感酸甜、颜色鲜艳,因此广受消费者的喜爱。由于其含水量高,容易受到机械损伤和微生物侵染而腐败变质,因此合适的采后保鲜方式对提升草莓经济价值有重要作用。从采后生理学变化、物理保鲜、化学保鲜、生物保鲜角度总结了国内外有关草莓采后保鲜的研究成果,分析了草莓采后生理变化、采后不同的保鲜技术对草莓品质的影响,展望了未来草莓保鲜方式和研究方向,旨在延长草莓贮藏期,提高其经济价值,为草莓加
期刊
摘要 “吉食葵2号”为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以不育系“15282A”为母本,自育恢复系“12P87RY”为父本选育而成的三系配套杂交种。2016—2017年参加吉林省向日葵杂交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030.53 kg/hm2,比对照“TKC-12”增产24.00%。该品种平均生育期为96 d,平均株高225.1 cm,茎粗2.91 cm,平均叶片30.4片,花盘直径20.5 cm,平均单盘粒重135.
期刊
摘要 用137Cs-γ辐射剂量0~700 Gy对4个籼型、6个粳(糯)型水稻种子进行了辐照处理。结果显示,随着辐照剂量增加,不同类型的不同品种发芽情况出现差异,籼型品种金早47、中早39、浙香银针的半致死剂量为600 Gy左右;粳型品种秀水134、秀水519、浙沣糯188、浙糯106、浙粳96、宁81的致死剂量为700 Gy左右。辐照剂量对水稻种子发芽率有显著影响,且粳型品种比籼型品种敏感。  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