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围绕优秀创新型人才培养这一紧要问题,从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讨论了创新与主体性人格培育的关系,分析了在创新教育中主体性人格所呈现出的“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自律性、共融性”等表征。基于人格社会化理论,提出从“价值引领”、“心理认同”、“行为塑造”、“文化养成”四重进路来开展主体性人格培育,培养优秀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创新教育;主体性人格;创新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7.05.0023
我国目前正在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互联网+”等重大发展战略,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渴求创新资源和创新型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根本要靠创新”,而“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培养出更多优秀创新人才是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和使命。创新人才的核心特质在于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能够在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承担起引领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大责任,创造出过去所没有的、全新的经济形态和技术产品,推动人们生活方式发生一系列深刻变革。而使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内化为大学生素质构成的根本在于主体性人格培养,塑造其独立、自主、自由、创造、自律、坚定、和谐等人格表征,进而积极参与各种创新实践,真正成长为“万众创新”之“众”。
一、创新教育中主体性人格培育的理论溯源
“创新”一词起源于拉丁语,包含有三层意义,即更新、创造及改变,是以新思维、新发明、新描述为表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从历史渊源来看,创新属于人类所特有的认知与实践能力,其核心本质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通常我们所提倡的创新教育,主要是基于受教育者的基因基础,通过教育引导、环境影响、实践反馈等环节,充分调动受教育者认知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唤醒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培训创新技能,最终形成创新人格,推动受教育者个体全面发展的教育过程。解析创新教育全过程,在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技能等素质背后,激发受教育者内在的主体性人格形成,推进创新实践活动深入开展是创新教育的内在机理所在。
马克思曾提出,“人始终是主体”[1]39,正因为主体性的支撑,人类才得以不断地发挥潜能,实现自我超越,从原本的实然生存状态转换至应然生存状态。关于主体性的内涵,哈贝马斯曾作出阐释,即现代性是一种觉醒的时代意识,它以理性为基础,以人的主体的自由为标志[2]。哈贝马斯还认为是黑格尔首先发现了现代性的核心原则即主体性原则,黑格尔提出“主体性”(subjectivity)有四种表征,即被释放了的个人主义、批判的权利、行动自主性(行为自律)、理念化的哲学本身。其中自由与反思则是主体性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3]。综观整个世界现代化的进程,就是人类主体性不断张扬的过程,如机器生产、商品经济、现代都市、网络世界等不断呈现,人类开始生活在一个全新的主体创造的世界中,主体性不断得到验证与认同。对于学界曾反复热议的主体性衍生的人类中心主义困境,哈贝马斯又及时给出了解决方案,即建立在主体间性基础上的交往行为理论可以改变对主体的理解方式,在交往行为中人与人互为主体,以相互理解的交往行为方式来看待主体及其行为模式,主体以参与者的态度开展互动,在语言、行为中相互理解、妥善协调沟通,如此将会有效地克服主体间的各种冲突与障碍,形成彼此相互依托的伙伴关系。在海德格尔的后期思想和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中也将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定位为一种对话与交往的关系,其间绝对自我中心的主体性被逐渐削弱,一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吸取的关系显现出来,对主体性的理解也开始朝关系、过程和历史发展的向度转换。
当前,我国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张扬大学生们的主体性,主要原因在于整个社会所留存的传统文化制约。血缘、地缘、学缘、官本位意识等仍然影响着大学生们在人格上尚未脱离“人对人的依赖”这种价值取向,青年人的自由、自尊、自强等未得到充分重视,自主性和创造性被压抑的情形依然存在,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一个需要深度探究的话题。总之,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一个有层次、由潜在而外显、从相对自我创新到相对社会创新的一种过程[4],其中科学文化知识传授与创造性思维培育是创新的基础,发掘与张扬人的主体性是实现创新的内在根本,即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核心要旨是关注人,提升人的主体性,内化于人自身而成为一种人格特质,破除“人对人的依赖”及“人对物的依赖”,并将这种主体性人格融贯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过程之中。
二、创新教育中主体性人格的五维表征
马克思将人的发展划分为三种形态,即“人的依赖关系”、“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1]96,先后经历了从依附人格、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独立人格到自由人格的过程。回望人类发展历史,我们会发现人及人类社会的存在一直处于一种实然和应然之间对立转化的过程,人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正如卡西尔所言,“人只有在创造文化中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真正的人性无非就是人的无限的创造性活动”[5],现代西方哲学家们也大都认为,超越现有界限的行动正是人的本质[6]。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人具有超越和完善现实生存状况的潜能和需要,人的天性中有着探索未知世界的倾向,而其中支撑着人不断实现超越的就是人的主体性人格存在。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中,主体性作为一个哲学范畴有其特定的内涵,综观马克思的诸多论述,可以将主体性人格特征主要概括为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自律性、共融性等表现。
其一,主体性人格呈现出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自主性表征。自主是指人能够摆脱各种外界束缚,彰显自身的独立性和个性,在追求生命本真和生活意义的过程中激发出的一种内在力量。马克思认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1]104哈耶克也提出,“我希望我的生命及决定是依靠我自己的,而不是依靠任何外来的力量;我希望成为自己的工具,而不是别人的意志行为所支配的。”[7]在一个理想的现代文明社会里,应当使各种社会资源和生产要素通过自由流动和合理组合以达到最佳的配置状态,来源于不同阶层的每个个体都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上升到更高发展层次的机会,为社会个体注入一种努力、开拓、向上的动力和精神。在这个充满活力的社会里,每个个体都存在于一种有序竞争的环境中,在公正的规则之下,自主安排自我发展路径,通过公平竞争、个体潜能发挥、发展空间拓展,最终实现个体自我价值。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应当遵循人才成長规律,创造适宜人才自主发展的空间,使大学生们能够不受外界干扰,自主做好人生选择,顺利走好创新的第一步。 其二,主体性人格呈现出人作为活动主体的独立性表征。独立是指人在一定条件下,扬弃各种依赖而独自处理个人行为活动的意识和能力,这是人成为主体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因为人的各种活动的目标、手段和方式,都是能动选择的过程,即从“做什么”到“怎么做”,都是主体的能动选择。马克思认为,“人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他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1]96人格主义创始人鲍恩提出,“我们有思想、情感和意志,这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我们还有一种自我控制的手段,也就是自己支配自己的力量。”[8]具有独立人格强调作为个体在精神层面处于思想独立的状态,不依附于任何权威,能够做到行动自主,在不依赖于外界任何条件的情况下,独立处理自己的工作问题和生活问题,实现行为上的独立自主。培养创新型人才,应当强调大学生们独立性的养成,只有当他们能够情境性地深入问题的内在机理,辅之以自身所具备的知识素养、技术储备,才能够实现基于现实基础的创新之路。
其三,主体性人格呈现出人作为活动主体的创造性表征。创造是指人按照自己的需求、目标,使客体根据人的目的同他发生为我关系,实现一种对现实的超越。马克思提出,“劳动是积极的、创造性的活动”[1]116,主体是“从全部才能的自由发展中产生的创造性的生活表现。”[9]列宁认为,人的意识不仅反映世界,而且创造世界[10]100。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也认为,“创造性首先强调的是人格,而不是其成就,认为这些成就是人格放射出来的副现象,因此,对人格来说,成就是第二位的,自我实现的创造性强调的是性格上的品质。”[11]创造性是主体能动性的最高体现,在超越现实的过程中,主体为了消除活动客体的限制、约束,着力创造条件、改变环境,创造出理想的世界。在历史上,人依靠自己的创造活动,拉开了与动物之间的距离,表现出显著的主体性。当前社会不断趋于变革发展,人类何去何从,新的社会生态环境应该呈现出何种样态,是全世界都在慎重考量的问题。培养创新型人才,应当引导其立足于人类发展高度,培养创造性人格,使他们的个人发展能够引领社会发展,为社会、国家作出应有贡献。
其四,主体性人格呈现出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自律性表征。自律强调的是一种情绪智力的培养,具体指识别、理解自己及他人的情绪状态,并利用相关信息来解决问题、调节行为的能力,即是一种理解、控制和利用情绪的能力。马克思认为,人不仅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人还具有精神属性,具有意识和自我意识。马克思所强调的“精神”这个概念,不仅包括“理性”,也包括人的情感、意志、直觉、欲望等非理性。马克思认为这些非理性因素在客观上对人的行为也会发生一定影响,人在实现自己的目的时除了从事劳动的那些器官紧张之外[10]100,“在整个劳动时间内还需要有作为注意力表现出来的有目的的意志。”[12]202人在劳动中存在的这些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的发挥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一种情绪智力(EQ)的表现,丹尼尔·戈尔曼1995年曾论证出“EQ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能力”,人生成就的20%缘于IQ,80%缘于EQ。培养创新型人才,应当注重培养大学生的情绪智力,增强其在自我情感、意志上的把控和自律,增强其将情绪体验运用于具体计划、项目的完成中的能力。
其五,主体性人格呈现出人作为活动主体的共融性表征。共融是指个体身心状况内部及个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达到和谐、相融、认同的状态,个体的意识与行为相统一,个体生存发展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相统一,实现一种审美的生存。马克思认为,“人即使不像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那样,天生是政治动物,无论如何也天生是社会动物。”[12]363在马克思的观念里,人是一种社会存在物,有着鲜明的社会属性。首先人在劳动实践中,不同于其他动物,能够利用一切客观存在为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服务,其重要原因就在于人的劳动协作。合作将单个个体的力量联合在一起,有效完成单个个体无法完成的各种任务,显示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力量。其次,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有着一定的归属,或是某个家庭、社区、民族,或是某个阶层、阶级、政党等。个体需要他人、需要社会,每个人都打着这种群体的烙印,表现出群体的特性。正如海德格尔所倡导的“人在家中”这一“家园意识”[13],世界万事万物皆密不可分、属于紧密交融的一个整体生态系统。”培养创新型人才,应当着力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人文关怀意识、团队合作意识,做到与他人、社会和谐共融共进,如此才能切实克服创新道路上的各种困难、障碍,更好地实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
三、创新教育中主体性人格培育的四重进路
自从2002年教育部确定国内九所高校开展试点创业教育以来,历经十多年发展,国内重点高校普遍设立了创业学院,大力推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服务。笔者认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和生命力在于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引导大学生更多地参与技术创新和实现成果转化,因此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应当更多地关注主体性人格的培养。目前各学科对于人格培养有着各自不同的见解,在教育工程学领域,人格是人的内在精神和外在行为方式相整合的综合体现,是人在与社会交互作用下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带有个体独特性的相对稳定的“心理—行为”模式,其结构与性质决定了可以通过社会化的方式进行人格培育[14]。学校是人格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可以从“价值引领”、“心理认同”、“行为塑造”、“文化养成”四重进路来开展大学生主体性人格的培育,使大学生们真正成长成为习近平总书记所看重的“天下英才”。
(一)主体性人格培育的价值引领进路
人在参与改造自然的实践中,在面对实践路径和对象的选择时,动机、兴趣、情感及理想等因素会对选择方向产生倾向性的影响,究其实质就是价值需要在發生着作用。马克思指出,“人的每一种本质活动和特性,每一种生活本能都会成为一种需要”[15]他认为价值需要是人的最高层次需要,能够最为集中地体现人性,是物质存在对于人自身的本质意义所在。因此激发人的主体性,培育主体性人格最为重要的是关注人的价值需要,用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和影响人的劳动实践,激发其参与劳动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其按照正确的尺度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在发生与预期相违背的情形时能够维持、调节人的心理和行为,理性应对各种困境并继续坚持正确的实践道路。当前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强调既要才能拔尖,又必须具备德行情操,即“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在人才培养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会对其人格塑造、创新能力培养产生重要影响。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描绘了举国上下为之奋斗的美丽前景,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做好人生价值追求的科学定位。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强调尊重社会成员的主体地位与个人权利,激发大学生们参与创新实践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核心价值准则确立了每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格塑造方向,有利于鼓励大学生们在创新实践中养成与他人、与社会和谐共融的价值理念,更好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二)主体性人格培育的心理认同进路
人格培育是一种于推动个体的主动自觉及自我发展而发生的内在心理建构过程,在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中,因为自我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生物、心理以及社会等三方面因素共同构建了人格的发展内核。根据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论,受教育者首先从心理上明晰并接受一种生存或是生活理念,于内心深处及时解决“应该怎样做”、“为何这样做”等根本问题,进而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和理性自觉,为达到行为认同奠定坚实的认知基础和建立强大的内在动力机制。培育主体性人格应当通过各类课程、讲座、阅读、讨论、内省等多种方式积极激励大学生的内驱力,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自主意识、独立意识、创造意识、自律意识及社会责任意识、人文关怀意识等内在的精神性状,从而进一步激发、彰显大学生的主体性。目前各高校创业学院都在积极探索符合新时期人才培养要求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笔者建议应当坚持以创新教育为引领,开设和构建创新通识课程体系,开展系列科普教育、特色科技活动和科技文化等活动,重點关注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唤醒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激发出他们自身的主体性。还可以通过实施开放科研基地、推动创新训练计划、组织参加学科竞赛等多种手段,有效推进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进一步将创新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不断推动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这样大学生们也会在创新教育过程中从心理机制层面建立对主体性人格培育的认知与认同,进而形成未来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动力源泉。
(三)主体性人格培育的行为塑造进路
进行人格培育应当积极通过外在行为模式的塑造,不断提高个体的行为能力与水平。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尤其是复杂行为主要是通过后天习得,先天生理因素与后天经验经过交织之后,使人逐渐掌握大量的行为模式并内化为人格的构成要素。因此,受教育者思想上有先导之后,需要将其转换为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实现知、情、意的协调、稳定和发展,解决好“怎样去实现”的问题,进一步增强其理性自觉和开展行为实践。培育主体性人格可以通过社会实践、创新历练等渠道,引导大学生掌握行为塑造的方式方法,以实际行动强化个体心理体验,而实践层面的锻造将最终促使个体良好的“心理—行为”模式的建立,大学生的主体性人格也将逐步趋于完善,尤其是独立性、创造性、自律性等人格表征在实践中会得到重点强化。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还要主动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从培养、激发大学生创造力主旨出发,树立三个“一体化”理念,即推进和实现知识、能力、职业一体化,推进和实现个人、学校、社会一体化,推进和实现创新、创业、创造一体化,着力提升大学生的社会化水平。在实践中,可以依托创业园、企业孵化器、企业发展加速器等平台,打造出各种特色的“创新梦工厂”,不断培养大学生创新团队,大力支持学生以创新成果或创新模式为载体,努力进行创新训练与创业实践,通过一种情境化、社会化的实战培养模式,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四)主体人格培育的文化养成进路
文化与科学相通相融,各种优秀文化的赏析与伟大科学观念的理解都需要智慧与情感的结合,在文化熏陶中逐渐形成完善主体性人格的大学生们将会在各类科技创新实践中不断实现新的跨越。诺尔曼·奥古斯丁曾提出,“现代工程学已进入一个社会工程的时代,未来的工程师面临的挑战主要起因于非工程因素。”[16]他强调科学与人文应当紧密结合,适当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特别是理工科学生在掌握牢固的专业知识同时应当更多的了解一些人文类知识,以便于更深刻地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种种关系,进而明确人作为社会主体所担负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从而更好地发展个人自信与思维的多面性,强化其主体性的发挥,为他们的知识创新和职业发展构建更为全面的人格素质基础。另外,在人们从事科技创新实践时,人文方法在很多时候会成为科技创新经常借鉴使用的方法。因为科技创新不是一个简单的、静止的过程,科学方法的纯理性并不能完全保证科学创新的纯理性,其中科技因素和人文因素往往会交织着发生作用,人文方法经常会被应用到科学创新过程中。例如量子的特性已经不再是一种独立于人而存在的事物,而是依赖于人的观察方式而存在。再如爱因斯坦在科学发现过程中经常会依靠他自身的直觉来确定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在高校创新教育中,要注重根据学校实际、学生的专业和兴趣特点,增加文化素质课程的教学内容,切实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各高校的专业课教师也应当主动承担起文化素质教育的职责,在专业教学过程中重视专业课程与人文教育的融合,这样无论是对学生的主体性人格培育或是推进教师自身的科技创新工作都会产生很好的促进作用,从而进一步推动高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开展。
四、结 语
目前我国“卓越工程师”培养工程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以清华大学为代表的一批高校在回顾、总结人才培养历程时提出了建设“工程文化”这一理念,究其愿景,其实仍然是在探索优秀创新型人才的合理培养路径。清华大学原校长陈吉宁曾提出,未来成为优秀人才的关键不在他的知识能力上,而在他的价值理念,比如人格、自信心、意志力等层面上。笔者以为,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工程,优秀创新人才的成长绝不是止步于四年大学学习就能够实现。在拥有厚实的知识基础和可持续的学习能力同时,务必要关注主体性人格的培养,关注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塑造。总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国家目前对于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高等院校应当大力加强现代大学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夯实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专业知识基础,促进大学生的人格独立和主体性自由发挥,培育和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性人格特质,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优秀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劉日明.哈贝马斯的主体性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1(3):116-123.
[3]关于现代性的哲学演讲[M].剑桥政治出版社1987年英文版,1987:16.
[4]吴定初,唐安奎.创新型人才培养与人的主体性提升[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1(6):25-29.
[5]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5.
[6]王磊.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访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阎立钦教授[J].教育研究,1999(7):3-7.
[7]哈耶克.自由宪章[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179.
[8]李文虎.西方人格理论的“自我观”剖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1(11):16-19.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48.
[10]袁贵仁.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11]马斯洛.存在心理学探讨[M].李文湉,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131.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3]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节庆,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51.
[14]方宏建.大学生人格培育应从典型行为培养入手[J].高校理论战线,2012(3)42-46.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53.
[16]万凤华,郑乐,胡夏闽.美国理工科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特色及其启示[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78-80,96.
(责任编辑 文 格)
Abstract:The paper discuss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novation and subjective personality train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xist humanism around the subject matter of the excellent innovative talents training. It analyzed the subjective personality characterization including autonomy, independence, creativity, self-discipline and communion in the innovation education. Based on the socialization of personality theory, it is presented to carry out the subjective personality training in four aspects including value leading, psychological identity, behavior shaping and culture edification to cultivate the excellent innovative talents.
Key words:innovation education; subjective personality; innovative talents
关键词:创新教育;主体性人格;创新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7.05.0023
我国目前正在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互联网+”等重大发展战略,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渴求创新资源和创新型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根本要靠创新”,而“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培养出更多优秀创新人才是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和使命。创新人才的核心特质在于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能够在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承担起引领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大责任,创造出过去所没有的、全新的经济形态和技术产品,推动人们生活方式发生一系列深刻变革。而使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内化为大学生素质构成的根本在于主体性人格培养,塑造其独立、自主、自由、创造、自律、坚定、和谐等人格表征,进而积极参与各种创新实践,真正成长为“万众创新”之“众”。
一、创新教育中主体性人格培育的理论溯源
“创新”一词起源于拉丁语,包含有三层意义,即更新、创造及改变,是以新思维、新发明、新描述为表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从历史渊源来看,创新属于人类所特有的认知与实践能力,其核心本质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通常我们所提倡的创新教育,主要是基于受教育者的基因基础,通过教育引导、环境影响、实践反馈等环节,充分调动受教育者认知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唤醒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培训创新技能,最终形成创新人格,推动受教育者个体全面发展的教育过程。解析创新教育全过程,在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技能等素质背后,激发受教育者内在的主体性人格形成,推进创新实践活动深入开展是创新教育的内在机理所在。
马克思曾提出,“人始终是主体”[1]39,正因为主体性的支撑,人类才得以不断地发挥潜能,实现自我超越,从原本的实然生存状态转换至应然生存状态。关于主体性的内涵,哈贝马斯曾作出阐释,即现代性是一种觉醒的时代意识,它以理性为基础,以人的主体的自由为标志[2]。哈贝马斯还认为是黑格尔首先发现了现代性的核心原则即主体性原则,黑格尔提出“主体性”(subjectivity)有四种表征,即被释放了的个人主义、批判的权利、行动自主性(行为自律)、理念化的哲学本身。其中自由与反思则是主体性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3]。综观整个世界现代化的进程,就是人类主体性不断张扬的过程,如机器生产、商品经济、现代都市、网络世界等不断呈现,人类开始生活在一个全新的主体创造的世界中,主体性不断得到验证与认同。对于学界曾反复热议的主体性衍生的人类中心主义困境,哈贝马斯又及时给出了解决方案,即建立在主体间性基础上的交往行为理论可以改变对主体的理解方式,在交往行为中人与人互为主体,以相互理解的交往行为方式来看待主体及其行为模式,主体以参与者的态度开展互动,在语言、行为中相互理解、妥善协调沟通,如此将会有效地克服主体间的各种冲突与障碍,形成彼此相互依托的伙伴关系。在海德格尔的后期思想和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中也将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定位为一种对话与交往的关系,其间绝对自我中心的主体性被逐渐削弱,一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吸取的关系显现出来,对主体性的理解也开始朝关系、过程和历史发展的向度转换。
当前,我国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张扬大学生们的主体性,主要原因在于整个社会所留存的传统文化制约。血缘、地缘、学缘、官本位意识等仍然影响着大学生们在人格上尚未脱离“人对人的依赖”这种价值取向,青年人的自由、自尊、自强等未得到充分重视,自主性和创造性被压抑的情形依然存在,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一个需要深度探究的话题。总之,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一个有层次、由潜在而外显、从相对自我创新到相对社会创新的一种过程[4],其中科学文化知识传授与创造性思维培育是创新的基础,发掘与张扬人的主体性是实现创新的内在根本,即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核心要旨是关注人,提升人的主体性,内化于人自身而成为一种人格特质,破除“人对人的依赖”及“人对物的依赖”,并将这种主体性人格融贯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过程之中。
二、创新教育中主体性人格的五维表征
马克思将人的发展划分为三种形态,即“人的依赖关系”、“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1]96,先后经历了从依附人格、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独立人格到自由人格的过程。回望人类发展历史,我们会发现人及人类社会的存在一直处于一种实然和应然之间对立转化的过程,人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正如卡西尔所言,“人只有在创造文化中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真正的人性无非就是人的无限的创造性活动”[5],现代西方哲学家们也大都认为,超越现有界限的行动正是人的本质[6]。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人具有超越和完善现实生存状况的潜能和需要,人的天性中有着探索未知世界的倾向,而其中支撑着人不断实现超越的就是人的主体性人格存在。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中,主体性作为一个哲学范畴有其特定的内涵,综观马克思的诸多论述,可以将主体性人格特征主要概括为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自律性、共融性等表现。
其一,主体性人格呈现出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自主性表征。自主是指人能够摆脱各种外界束缚,彰显自身的独立性和个性,在追求生命本真和生活意义的过程中激发出的一种内在力量。马克思认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1]104哈耶克也提出,“我希望我的生命及决定是依靠我自己的,而不是依靠任何外来的力量;我希望成为自己的工具,而不是别人的意志行为所支配的。”[7]在一个理想的现代文明社会里,应当使各种社会资源和生产要素通过自由流动和合理组合以达到最佳的配置状态,来源于不同阶层的每个个体都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上升到更高发展层次的机会,为社会个体注入一种努力、开拓、向上的动力和精神。在这个充满活力的社会里,每个个体都存在于一种有序竞争的环境中,在公正的规则之下,自主安排自我发展路径,通过公平竞争、个体潜能发挥、发展空间拓展,最终实现个体自我价值。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应当遵循人才成長规律,创造适宜人才自主发展的空间,使大学生们能够不受外界干扰,自主做好人生选择,顺利走好创新的第一步。 其二,主体性人格呈现出人作为活动主体的独立性表征。独立是指人在一定条件下,扬弃各种依赖而独自处理个人行为活动的意识和能力,这是人成为主体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因为人的各种活动的目标、手段和方式,都是能动选择的过程,即从“做什么”到“怎么做”,都是主体的能动选择。马克思认为,“人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他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1]96人格主义创始人鲍恩提出,“我们有思想、情感和意志,这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我们还有一种自我控制的手段,也就是自己支配自己的力量。”[8]具有独立人格强调作为个体在精神层面处于思想独立的状态,不依附于任何权威,能够做到行动自主,在不依赖于外界任何条件的情况下,独立处理自己的工作问题和生活问题,实现行为上的独立自主。培养创新型人才,应当强调大学生们独立性的养成,只有当他们能够情境性地深入问题的内在机理,辅之以自身所具备的知识素养、技术储备,才能够实现基于现实基础的创新之路。
其三,主体性人格呈现出人作为活动主体的创造性表征。创造是指人按照自己的需求、目标,使客体根据人的目的同他发生为我关系,实现一种对现实的超越。马克思提出,“劳动是积极的、创造性的活动”[1]116,主体是“从全部才能的自由发展中产生的创造性的生活表现。”[9]列宁认为,人的意识不仅反映世界,而且创造世界[10]100。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也认为,“创造性首先强调的是人格,而不是其成就,认为这些成就是人格放射出来的副现象,因此,对人格来说,成就是第二位的,自我实现的创造性强调的是性格上的品质。”[11]创造性是主体能动性的最高体现,在超越现实的过程中,主体为了消除活动客体的限制、约束,着力创造条件、改变环境,创造出理想的世界。在历史上,人依靠自己的创造活动,拉开了与动物之间的距离,表现出显著的主体性。当前社会不断趋于变革发展,人类何去何从,新的社会生态环境应该呈现出何种样态,是全世界都在慎重考量的问题。培养创新型人才,应当引导其立足于人类发展高度,培养创造性人格,使他们的个人发展能够引领社会发展,为社会、国家作出应有贡献。
其四,主体性人格呈现出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自律性表征。自律强调的是一种情绪智力的培养,具体指识别、理解自己及他人的情绪状态,并利用相关信息来解决问题、调节行为的能力,即是一种理解、控制和利用情绪的能力。马克思认为,人不仅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人还具有精神属性,具有意识和自我意识。马克思所强调的“精神”这个概念,不仅包括“理性”,也包括人的情感、意志、直觉、欲望等非理性。马克思认为这些非理性因素在客观上对人的行为也会发生一定影响,人在实现自己的目的时除了从事劳动的那些器官紧张之外[10]100,“在整个劳动时间内还需要有作为注意力表现出来的有目的的意志。”[12]202人在劳动中存在的这些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的发挥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一种情绪智力(EQ)的表现,丹尼尔·戈尔曼1995年曾论证出“EQ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能力”,人生成就的20%缘于IQ,80%缘于EQ。培养创新型人才,应当注重培养大学生的情绪智力,增强其在自我情感、意志上的把控和自律,增强其将情绪体验运用于具体计划、项目的完成中的能力。
其五,主体性人格呈现出人作为活动主体的共融性表征。共融是指个体身心状况内部及个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达到和谐、相融、认同的状态,个体的意识与行为相统一,个体生存发展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相统一,实现一种审美的生存。马克思认为,“人即使不像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那样,天生是政治动物,无论如何也天生是社会动物。”[12]363在马克思的观念里,人是一种社会存在物,有着鲜明的社会属性。首先人在劳动实践中,不同于其他动物,能够利用一切客观存在为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服务,其重要原因就在于人的劳动协作。合作将单个个体的力量联合在一起,有效完成单个个体无法完成的各种任务,显示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力量。其次,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有着一定的归属,或是某个家庭、社区、民族,或是某个阶层、阶级、政党等。个体需要他人、需要社会,每个人都打着这种群体的烙印,表现出群体的特性。正如海德格尔所倡导的“人在家中”这一“家园意识”[13],世界万事万物皆密不可分、属于紧密交融的一个整体生态系统。”培养创新型人才,应当着力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人文关怀意识、团队合作意识,做到与他人、社会和谐共融共进,如此才能切实克服创新道路上的各种困难、障碍,更好地实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
三、创新教育中主体性人格培育的四重进路
自从2002年教育部确定国内九所高校开展试点创业教育以来,历经十多年发展,国内重点高校普遍设立了创业学院,大力推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服务。笔者认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和生命力在于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引导大学生更多地参与技术创新和实现成果转化,因此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应当更多地关注主体性人格的培养。目前各学科对于人格培养有着各自不同的见解,在教育工程学领域,人格是人的内在精神和外在行为方式相整合的综合体现,是人在与社会交互作用下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带有个体独特性的相对稳定的“心理—行为”模式,其结构与性质决定了可以通过社会化的方式进行人格培育[14]。学校是人格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可以从“价值引领”、“心理认同”、“行为塑造”、“文化养成”四重进路来开展大学生主体性人格的培育,使大学生们真正成长成为习近平总书记所看重的“天下英才”。
(一)主体性人格培育的价值引领进路
人在参与改造自然的实践中,在面对实践路径和对象的选择时,动机、兴趣、情感及理想等因素会对选择方向产生倾向性的影响,究其实质就是价值需要在發生着作用。马克思指出,“人的每一种本质活动和特性,每一种生活本能都会成为一种需要”[15]他认为价值需要是人的最高层次需要,能够最为集中地体现人性,是物质存在对于人自身的本质意义所在。因此激发人的主体性,培育主体性人格最为重要的是关注人的价值需要,用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和影响人的劳动实践,激发其参与劳动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其按照正确的尺度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在发生与预期相违背的情形时能够维持、调节人的心理和行为,理性应对各种困境并继续坚持正确的实践道路。当前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强调既要才能拔尖,又必须具备德行情操,即“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在人才培养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会对其人格塑造、创新能力培养产生重要影响。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描绘了举国上下为之奋斗的美丽前景,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做好人生价值追求的科学定位。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强调尊重社会成员的主体地位与个人权利,激发大学生们参与创新实践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核心价值准则确立了每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格塑造方向,有利于鼓励大学生们在创新实践中养成与他人、与社会和谐共融的价值理念,更好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二)主体性人格培育的心理认同进路
人格培育是一种于推动个体的主动自觉及自我发展而发生的内在心理建构过程,在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中,因为自我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生物、心理以及社会等三方面因素共同构建了人格的发展内核。根据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论,受教育者首先从心理上明晰并接受一种生存或是生活理念,于内心深处及时解决“应该怎样做”、“为何这样做”等根本问题,进而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和理性自觉,为达到行为认同奠定坚实的认知基础和建立强大的内在动力机制。培育主体性人格应当通过各类课程、讲座、阅读、讨论、内省等多种方式积极激励大学生的内驱力,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自主意识、独立意识、创造意识、自律意识及社会责任意识、人文关怀意识等内在的精神性状,从而进一步激发、彰显大学生的主体性。目前各高校创业学院都在积极探索符合新时期人才培养要求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笔者建议应当坚持以创新教育为引领,开设和构建创新通识课程体系,开展系列科普教育、特色科技活动和科技文化等活动,重點关注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唤醒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激发出他们自身的主体性。还可以通过实施开放科研基地、推动创新训练计划、组织参加学科竞赛等多种手段,有效推进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进一步将创新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不断推动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这样大学生们也会在创新教育过程中从心理机制层面建立对主体性人格培育的认知与认同,进而形成未来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动力源泉。
(三)主体性人格培育的行为塑造进路
进行人格培育应当积极通过外在行为模式的塑造,不断提高个体的行为能力与水平。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尤其是复杂行为主要是通过后天习得,先天生理因素与后天经验经过交织之后,使人逐渐掌握大量的行为模式并内化为人格的构成要素。因此,受教育者思想上有先导之后,需要将其转换为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实现知、情、意的协调、稳定和发展,解决好“怎样去实现”的问题,进一步增强其理性自觉和开展行为实践。培育主体性人格可以通过社会实践、创新历练等渠道,引导大学生掌握行为塑造的方式方法,以实际行动强化个体心理体验,而实践层面的锻造将最终促使个体良好的“心理—行为”模式的建立,大学生的主体性人格也将逐步趋于完善,尤其是独立性、创造性、自律性等人格表征在实践中会得到重点强化。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还要主动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从培养、激发大学生创造力主旨出发,树立三个“一体化”理念,即推进和实现知识、能力、职业一体化,推进和实现个人、学校、社会一体化,推进和实现创新、创业、创造一体化,着力提升大学生的社会化水平。在实践中,可以依托创业园、企业孵化器、企业发展加速器等平台,打造出各种特色的“创新梦工厂”,不断培养大学生创新团队,大力支持学生以创新成果或创新模式为载体,努力进行创新训练与创业实践,通过一种情境化、社会化的实战培养模式,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四)主体人格培育的文化养成进路
文化与科学相通相融,各种优秀文化的赏析与伟大科学观念的理解都需要智慧与情感的结合,在文化熏陶中逐渐形成完善主体性人格的大学生们将会在各类科技创新实践中不断实现新的跨越。诺尔曼·奥古斯丁曾提出,“现代工程学已进入一个社会工程的时代,未来的工程师面临的挑战主要起因于非工程因素。”[16]他强调科学与人文应当紧密结合,适当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特别是理工科学生在掌握牢固的专业知识同时应当更多的了解一些人文类知识,以便于更深刻地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种种关系,进而明确人作为社会主体所担负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从而更好地发展个人自信与思维的多面性,强化其主体性的发挥,为他们的知识创新和职业发展构建更为全面的人格素质基础。另外,在人们从事科技创新实践时,人文方法在很多时候会成为科技创新经常借鉴使用的方法。因为科技创新不是一个简单的、静止的过程,科学方法的纯理性并不能完全保证科学创新的纯理性,其中科技因素和人文因素往往会交织着发生作用,人文方法经常会被应用到科学创新过程中。例如量子的特性已经不再是一种独立于人而存在的事物,而是依赖于人的观察方式而存在。再如爱因斯坦在科学发现过程中经常会依靠他自身的直觉来确定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在高校创新教育中,要注重根据学校实际、学生的专业和兴趣特点,增加文化素质课程的教学内容,切实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各高校的专业课教师也应当主动承担起文化素质教育的职责,在专业教学过程中重视专业课程与人文教育的融合,这样无论是对学生的主体性人格培育或是推进教师自身的科技创新工作都会产生很好的促进作用,从而进一步推动高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开展。
四、结 语
目前我国“卓越工程师”培养工程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以清华大学为代表的一批高校在回顾、总结人才培养历程时提出了建设“工程文化”这一理念,究其愿景,其实仍然是在探索优秀创新型人才的合理培养路径。清华大学原校长陈吉宁曾提出,未来成为优秀人才的关键不在他的知识能力上,而在他的价值理念,比如人格、自信心、意志力等层面上。笔者以为,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工程,优秀创新人才的成长绝不是止步于四年大学学习就能够实现。在拥有厚实的知识基础和可持续的学习能力同时,务必要关注主体性人格的培养,关注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塑造。总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国家目前对于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高等院校应当大力加强现代大学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夯实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专业知识基础,促进大学生的人格独立和主体性自由发挥,培育和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性人格特质,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优秀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劉日明.哈贝马斯的主体性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1(3):116-123.
[3]关于现代性的哲学演讲[M].剑桥政治出版社1987年英文版,1987:16.
[4]吴定初,唐安奎.创新型人才培养与人的主体性提升[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1(6):25-29.
[5]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5.
[6]王磊.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访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阎立钦教授[J].教育研究,1999(7):3-7.
[7]哈耶克.自由宪章[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179.
[8]李文虎.西方人格理论的“自我观”剖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1(11):16-19.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48.
[10]袁贵仁.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11]马斯洛.存在心理学探讨[M].李文湉,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131.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3]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节庆,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51.
[14]方宏建.大学生人格培育应从典型行为培养入手[J].高校理论战线,2012(3)42-46.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53.
[16]万凤华,郑乐,胡夏闽.美国理工科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特色及其启示[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78-80,96.
(责任编辑 文 格)
Abstract:The paper discuss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novation and subjective personality train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xist humanism around the subject matter of the excellent innovative talents training. It analyzed the subjective personality characterization including autonomy, independence, creativity, self-discipline and communion in the innovation education. Based on the socialization of personality theory, it is presented to carry out the subjective personality training in four aspects including value leading, psychological identity, behavior shaping and culture edification to cultivate the excellent innovative talents.
Key words:innovation education; subjective personality; innovative tal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