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梦想插上翅膀

来源 :户外探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er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视点:
  由北京之巅户外用品连锁机构和多家户外品牌商提供赞助的“之巅国际”骑行探险队,于今年6月22日从北京出发飞往美国西海岸的旧金山。他们从这里开始骑行,经过36天,穿越美国11个州(特区),将骑行翻越北美内华达山脉、落基山脉,奥索卡山脉和阿巴拉契亚山脉;穿过密西西比河、俄亥俄河、绿河和詹姆士河。全程5500公里,最终到达东海岸的安纳波利斯,从太平洋到大西洋。
  
  户外探险观察员评论:
  两个敏锐乐观而有朝气的中国人,一个户外经验丰富的勇敢的美国人,三个小伙子加起来正好100岁的年龄。他们从中国到美国,从西海岸到东海岸,一起组成了“之巅国际”骑行队,没有任何经济和装备上的后顾之忧。也许,漫长艰难的爬坡和更为危险的下坡对他们来说虽然是对体力和毅力的考验,但只要他们能战胜自己,就没有任何客观的障碍能成为这次行程的绊脚石。这样的行程安排、这样的方式、这样坚实的经济和装备保障,也许会羡煞无数“驴友”。
  2005年2月至8月,新浪网高级副总裁王滨曾带领七名中国勇士,从法国拉罗谢尔港口起航,用时181天,航程1.1万海里,经过欧非亚七个海区回到中国。今年5月,再次出发的“全球通新浪号”沿西线跨越半个地球,完成中国人首次驾帆船环球航行的壮举。参与这次航行的海员们身上充分体现了向梦想挑战、劈风斩浪的气魄和决心,这恰恰与全球通积极进取、勇于挑战自我的“我能”精神十分相符,因此中国移动和新浪网很乐意地携手举办了这样一个活动。
  时下许多人更乐于享受户外生活,远离都市,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人们选择户外的方式也是越来越多种多样了。在这一点上还要提到的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社团开始登上各式各样的山峰,登山也从一种挑战极限的体育运动逐渐转变为一种新的时尚的生活方式,昂贵的极限运动往往又制约着学校社团开展的登山活动。
  暂且告知一些我所了解的事情,北航的一个学生是一名户外装备发烧友,初次购买装备的时候他购买了价值五千多元的背包、睡袋、防潮垫等基本装备。从事户外运动的两年多时间里,他几乎每个月都会背着背包出门,加起来投入已逾万元。
  攀岩、登山这些极限运动都是昂贵和奢侈的,这种奢侈主要包括装备费、伙食费、运输费、车辆费、登山注册及管理费等等。高海拔登山所需要的装备复杂而且价格昂贵,包括高山帐篷、背包、羽绒睡袋、高山靴、排汗保暖内衣、GORE-TEX冲锋衣裤等等。这些全部基本装备,至少需要两三万元人民币,这还不包括全套冰雪技术装备和GPS、卫星电话、氧气瓶等特殊装备。以国内行情来计算,一套标准的攀登珠峰装备差不多要三四万。
  人与自然抗争的题材本身就很能打动人,再加上与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结合起来,往往产生很大的吸引力,随之就会因为一些资金问题困扰着这些学生,拉赞助真的是不容易。社团的每个队员都有主动拉赞助的经历,一家家打电话,一家家去跑。对于学生来讲,拉赞助却是迫不得已的方式,找到商家,说明你做这个活动的原因,同时承受无数次被拒绝的打击,真是一件非常难堪的事情。获悉北航的凌峰社在今年的八月份会有一个“两峰连登”的活动,在这里祝愿这些热爱户外运动的学生能够得到他们理想的资助,从而实现自己的梦想。
  有些人认为,商业运作对大学生极限运动的渗透就像一把双刃剑,虽然保证了没有经济基础的大学生有充足的装备,但也给他们带来压力,甚至对高度和难度也有了新的要求。这些其实并不是人们想看到的,我本人更期望商家们把眼光放得更远些,某些小的利益往往只能涉及到眼前的事情,我们真正期望的是通过一些赞助活动能够带动整个社会,让户外运动可以大众化,同时也能够让商家体验到赞助一些活动所带来的真正的商业价值。
  对于广大的商家而言,赞助担负着品牌与特定事物之间的商业联系,在西方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有品牌在运用这一策略。据说:bovril 品牌早在1898年就赞助了当时的诺丁汉森林足球俱乐部,而后吉列赞助篮球运动,1928年可口可乐赞助了奥运会,这些品牌都无一例外的成为了知名品牌。但也要注意到,孤立的赞助活动只是徒耗金钱,获得一些品牌曝光率罢了,缺乏与赞助活动配套的营销策略进行组合宣传,企业一定会得不偿失。
  这样的一个数据:根据芝加哥IFG关于赞助活动效果的调查显示:2000年北美企业用于赞助的资金高达超过70亿美元,而因赞助而产生的价值则达到了赞助付出金额的1倍~3倍。可见只要有效的运用赞助活动传播策略,的确是打造赢家品牌的利器之一。
  最近北京之巅户外用品连锁机构赞助了一支三人组成的“国际”骑行队,之所以称为“国际”大概原因是这只队伍的队长是一名美国人,另外两个成员是北大和清华的学生,此次骑行据说穿越了美洲大陆。这样一件事情让国人听到还是感觉非常激动的,怎么说也是在美国的领土上蹬一蹬咱国家引以自豪的交通工具——自行车!当然类似这样的事情大概前人也有做过,我印象最深的是那部名为《阿甘正传》的电影,主人公阿甘跑步的情节大家还记得吗?阿甘不分白天黑夜,跑个不停,后来还有不少人追随他,甚至有人缠着阿甘儿要一点生意上的创意,却不小心一脚踩了狗屎。阿甘说了一句“这种事情常有”(It happens)。这老兄听成“倒霉事情常有”(Shit happens),随即把这句话印成贴在汽车后的小标语出售,居然大发利市。当然这仅仅是一部好莱坞大片而已,故事是虚构的,但确实很多人也期待着像阿甘一样自由的奔跑着。阿甘是从东海岸跑到西海岸,而之巅的三位仁兄们是从西海岸骑到东海岸,恩,想像一下每天都是朝着太阳升起的地方前进着,看到太阳的机会也就会更多!
  有人说,机会无处不在,只要用心寻找,用脑分析,赞助一出,无往不利。那好啊!那就来赞助越来越多的活动,为越来越多人的梦想插上翅膀,让他们获得更高质量的户外感受吧!
  (观察员/鸿石)
其他文献
张弛作品《黄土新绿》。  从烟雨迷蒙的江南,到云雾缭绕的黄山,从巍峨雄健的太行,到横亘浩渺的嵩山……站在画家张弛的山水画前,细细品读,总会让人有一种神往,一种赞叹,更有一种依恋。树石、峰峦、流泉、瀑布、朝云、晓雾……那山、那水,仿佛能激起“崇高”“激荡”“和睦”“宁静”和“迷蒙”的情怀,真有一种“群山流水清风去,祥云迷雾款款来”的感受。  诵读山水,师法自然,一帧帧佳作宛如穿行于秀谷美林,留迹于水
路线:神农顶—韭菜垭子—红河—迎门石—大神农架—漆园顶—77界碑—铜矿垭—大小千家坪  徒步时间:4天  线路难度:★★★☆☆  线路长度:58公里  关键词:神农架 野人 世界遗产 千家坪  适合时间:6~10月  亮点推荐  线路概况  作为中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神农架林区位于湖北省西部边陲,东与湖北省保康县接壤,西与重庆市巫山县毗邻,南依兴山、巴东而濒三峡,北倚房县、竹山且近武当,
珠峰之巅,这是个离天很近、离地很远的地方,更是许多登山者的终极目标。而对于女性登山者来说,要想实现这个梦想,需要付出比男性更多的努力和坚持。都说女人如水要温婉贤惠,而这些站上了世界之巅的铿锵玫瑰,更多了些坚韧与执着的魅力……
上期封面  (2019年 第34期)  “AI 艺术欣赏体验会”——从名称上看,是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蛮有意思的一个环节。开场前,我内心确实是充满了期待。  40分钟过后,演出结束,我的心情有点一言难尽。名家参与、全心呈现,包含歌曲、舞蹈、演奏、动画,风格融通古今中外,这当然是一场艺术水准较高的演出,但这样的享受更多是台上的人类表演者带给我的;而“AI ”的成分,至少我觉得还不算多。  投影
在班夫山地电影节进入中国的第七个年头,我们惊讶地发现它不再是一个单一的电影节,而是成为了一种户外文化的符号,并且越来越具创新性和多样性。今年有26部优秀的户外题材影片在电影巡展中展映,题材涉及登山、攀岩、滑雪、山地车、滑翔伞、漂流、冲浪、跑步、骑马及环保,你会发现,大师们不仅各种技能爆表,而且越来越会玩;摄影师们不仅拍摄的新意层出不穷,连叙述手法也越来越讲究。  Eclipse 日蚀  导演:Re
自驾路线  乌鲁木齐—独山子—赛里木湖—伊宁—昭苏—新源—巴音布鲁克—乌鲁木齐  自然景观  这一路集成了中国最大的盆地、最底的洼地、最大的沙漠、最大的冰川、最大的内陆淡水湖、第二大草原、世界保存最完整的古城,而且中国惟一的天鹅保护区也坐落于此。  奎屯从地理位置上来说,正好处于乌鲁木齐到赛里木湖的中间,因此也就顺理成章成了我们新疆行的第一站。  奎屯河出山后切割倾斜平原形成巨大的峡谷,近南北走向
【摘要】填空题是高考数学的常考题型,其形态短小精悍,考查目标集中,答案简短、明确、具体,最显著的是不需要解题过程,方法灵活.从今年高考阅卷的情况看,填空题的得分率不高.那么,如何又快又准又巧地解数学填空题呢?本文将以2012年湖南高考数学填空题为例,结合阅卷时发现的考生出现的一些错误答案,谈谈解填空题的一些方法策略.  【关键词】填空题;高中数学;方法策略  一、熟悉概念,理解本质  在知识的学习
让,是晚辈对长辈的尊敬;让,是十字路口一个微微侧身的礼貌;让,是来往匆忙的人群中一个“请”的风采……但在我心中,“让”还有另一层含义,那是对朋友的一份宽容。  上个月的一个平平无奇的周三,我身体不适。太阳散发的光焰炙烤在柏油路上,令人倍感焦虑和烦躁。上午第三节体育课,我向老师请了假,在教室里休息。待午间吃饭时,不知是哪个家伙传谣,说我装病,故意逃避不上课。  小汪是我从一到六年级的死党,但未料到他
他是近代以來堪称“最国民”的文学家、思想家。  他亦是一个“最熟悉的陌生人”。  他如果还活着,到这个秋天,已经足足140周岁了。他如果还活着,凝视着于他而言或许总是显得过于“轻松”的当下,可能沉默,也可能轻轻一哂:你们还是不要写我了罢,本是有旁的热闹的。  但我们依旧情不自禁地想趁此机会聊一聊他。在全球愈发呈现出一种不确定性的后疫情时代,他依旧是效果惊人的解毒剂,可以让我们的头脑维持清醒,让我们
Nicolas的骑游世界生涯已有六年,今年他36岁,还是三无青年,但是他说,未来的不确定性让自己感到幸福。更何况,骑游的路上还有女友一路随行。在亚洲,他们住过澳门妓院,睡过印度尼西亚雨林里的吊床,还在日本郊野乡村的公园里免费露营,白天赏红叶,夜晚看星辰。他不但是靠谱又有趣的骑游者,还是技术了得的摄影师,本期的封面就是出自他手。如今,他们的骑游环球之路还在继续,你的呢?  本期链接:《骑看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