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盗梦空间》上映,在导演诺兰的金手指指挥下,那只陀螺旋转不息。
十年后,借助科技的力量,电影中梦境里的层层迷宫,进化为一种“眼见为实”。
2020年10月31日,第十二届天猫双11开幕直播盛典在杭州举行。张靓颖唱出“心跳808”之时,舞台出现了米开朗基罗的大卫,这时候李佳琦从屏幕远处,直播间的玻璃房里探头看了一下,手机里传来“人间唢呐”的呼喊声。
直播间与大舞台、卫视大屏与手机小屏,在这晚全面联动,实时“穿屏”,第一次全息展现了全新时代下的消费触达。迎来第12年的“双11”,给人扑面而来的科技感和想象力。
如果天猫双11是一场延续12年的“造梦”,那么启动它的陀螺,比诺兰那只还早了10个月开始旋转。
双11也在这10来年中从“光棍节”变成“双节棍”,而不变的是阿里巴巴使命:“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比去年多触达3亿人”
2009年11月,阿里巴巴一群“光棍”同学的“突发奇想”,开始赋予了双11这个日子特殊地位。11年过去,从倾销库存到创新盛典,从0.52亿元到2684亿元,从“光棍节”到“双节棍”,天猫双11已经成为全球消费者和生产商每年一度的集体狂欢消费节日。
“如果说过去十年是中国消除C端(客户端)数字鸿沟的十年,那么未来十年就是消除B端(商业端),尤其是小型B端数字鸿沟的十年。”
在此之前,全球并不缺少以购物为主题的消费节日,它们大多以欧美的传统节日为时间点,由传统商家或网络平台主导,通过单一打折促销的方式,引发消费者集中购物的热情。
其中包括,围绕感恩节的“黑色星期五”和“网购星期一”,以及以圣诞节假期为重点的“绿色星期一”“免运费日”和“超级星期六”。
根据Adobe Analytics的数据,2019年“黑色星期五”,美国消费者在网上花费了74亿美元,仅次于前一年的“网购星期一”所创造的79亿美元纪录。消费者的平均订单价值为168美元,同比增长近6%,也创下了黑色星期五的新纪录。
而后来者天猫双11的规模和成长速度更让人吃惊。
据美国环球集团旗下CNBC2018年报道,在过去的几年里,双11的交易额已经超过了黑色星期五和网购星期一的总和。同年,英国《镜报》报道,“双11”已经超过西方传统购物节日“黑色星期五”,成为全球最大的购物狂欢节。
2019年天猫双11的销售纪录是2684亿元人民币,增速接近30%,成交额是“黑色星期五”的5倍。当日天猫双11开售后17分06秒成交额破571亿,已经“跑赢”。
2020年天猫双11还在火热的进行之中,开场不到2小时,已经有100个品牌成交额突破1亿元。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天猫平台营运事业部总经理家洛告诉《瞭望东方周刊》:“2020年将有8亿消费者参与天猫双11,比去年多触达3亿人,超500万个品牌参与。阿里巴巴的全球业务,将触达做更多国家的‘去’与‘来’。覆盖更多消费者,将带动更多更好的商品进入中国。”
研究公司App Annie执行副总裁丹尼尔·莱维塔斯此前表示,把人口规模、成熟的商业、接受度和对移动设备的偏好等因素综合起来考察,双11的巨大成功并不令人意外。
见证数字鸿沟消除
上海财经大学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钟鸿钧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如果说过去十年是中国消除C端(客户端)数字鸿沟的十年,那么未来十年就是消除B端(商业端),尤其是小型B端数字鸿沟的十年。”
在钟鸿钧看来,大型互联网平台将在这一工作上发挥巨大作用,而天猫双11,就是见证大企业帮助小企业消除数字鸿沟的关键时刻。
事实上,“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是阿里巴巴从成立初始就确立的使命。
2009年诞生的不只是双11。在同年3月,由于始于20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持续扩散,阿里巴巴首次启动“春雷计划”,全力帮助国内中小企业乘互联网之势冲出寒冬。
“春雷计划”首次启动之前,时任董事会主席马云写下一封全员信《冬天的使命》:“十年以后因为今天的变革,我们将会看到一个不同的世界!”
十年后世界因数字而改变,另一场灾难也不期而至。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兴风作浪”,给全球经济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中国扩内需、稳外贸、助农兴农迫在眉睫。
2020年4月7日,阿里巴巴宣布,時隔11年再次启动扶助中小企业的特别行动——“春雷计划”,发挥阿里巴巴数字化能力,帮助中小企业不仅度过眼前的“危”,更要找到面向未来的“机”。
重启“春雷计划”这一天,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发出一封题为《春天的战役》的全员信。“我们将充分利用阿里巴巴20年来沉淀的商业力量和技术力量,通过一系列硬核举措,创造新供给、激发新需求、促进新贸易,同时全力推动面向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用一切必要行动帮助中小企业共渡难关。”
10月16日,阿里巴巴公布了扶持中小企业的“春雷计划”半年成绩单。半年来,阿里巴巴通过品类规划、淘宝直播、产地仓共建、产销对接等方式,打通生产、加工、商贸环节,形成区域公用品牌打造组合拳。
20个省市、2000个产业带和阿里巴巴一起实现“数字化”突围,全国也多长出1000个区域公用品牌。 10月14日,为加强中国和欧盟地理标志保护与合作,促进地理标志产品贸易,中欧双方正式签署《中欧地理标志协定》,双方互认550个地理标志,涉及酒类、茶叶、农产品、食品等。
商务部研究院欧亚研究所所长刘华芹表示:“《协定》为企业提供了新商机,进而增加了消费者的获得感。”这将促进更多欧盟企业和消费者了解中方的名优特商品,助力中国企业开拓欧盟市场。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和农特产品将持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