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诗歌创作的“真意”

来源 :教育·综合视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qing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陶渊明《饮酒》组诗中,“典型意象”有酒、菊、鸟等,其中第五首又是陶诗典型意象比较集中的一首。诗中之“象”展示诗人辞官归隐后悠然自适的田园生活,“象”之“意”透示出诗人返璞脱俗的精神世界。本文通过赏析《饮酒》(其五)一诗中的意象, 把握诗人“欲辨已忘言”的创作 “真意”。
  关键词:《饮酒》(其五) ;典型意象 ;酒 菊 鸟
  《饮酒》(其五)约作于诗人辞官归隐后的第十二年。此时正值东晋灭亡前夕,诗歌开篇两句写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在人世间盖茅屋居住,生活在尘嚣世俗之中。这两句看似写诗人的栖身之所,实际上交代了诗歌的创作背景:政局动荡导致社会乱象,人境之中车马喧腾,人们为了追名逐利竞相奔走,正如史学家干宝在《晋纪总论》中所写的“悠悠风尘,皆奔竞之士;列官千百,无让闲之举”。结庐在这样一种为世俗气息所扰的环境中,诗人却可以做到处之如无物。三四句诗人自问自答,交代“问君何能尔”的缘由是“心远地自偏”。诗人的心远离了喧嚣的人境,即使身在其中也能够享受僻远之地的清幽。然而远离人境之后的“心”又将归依何处?陶渊明通过描述日常生活中的典型意象来抒发心志,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分析诗中出现的“酒、菊、鸟”等意象,以此了解与把握诗歌创作的“真意”。
  寄酒为怀
  《饮酒》组诗二十首均是陶渊明“ 既醉之后”所作,其序云:“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欢。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从组诗小序中可知,这些诗有酒后所写,也有托酒之故以作醉语,都是兴之所至的真情流露。诗(其五)虽未直接出现“酒”这个意象,却是无酒不成诗。要深入理解这首诗歌的创作真意,“酒”是绕不过去的典型意象。诗人身在乱世之中,“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绝不仅是曹操一人的感慨,魏晋名士们放浪形骸、纵酒佯狂已是生存的常态。《五柳先生传》中陶渊明自诩“性嗜酒”,尤喜饮后以酒入诗,颇示己志。萧统在《陶渊明集序》中也提到“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也”;说的正是陶渊明在其诗作中借酒抒发胸臆。陶渊明之所以偏爱饮酒作诗,陈寅恪在《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中以为“实为一种与当时政权不合作态度之表示” 。诗人早年也曾怀有建功立业、匡时济世的抱负,但当他看尽官场险恶、世俗污浊之后,便选择借酒发挥,在《饮酒》(其七)中诗人写到“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此作中诗人直呼酒为“忘忧物”,饮酒足以使诗人心生避俗之情,而且一饮不足直到酒壶倾竭。同样在《饮酒》(其五)中诗人直言“心”要远离“人境”另寻栖所,虽是酒后之作,却以“我独醒”的姿态表现出对世俗的不满,意欲远之而后快,恰如苏轼所说,此公“言醉时是醒时”。
  诗人虽欲远离世俗却已没有他人入世不得的悲戚,“性本爱丘山”的率真使陶渊明毅然寄情于向往的田园生活寄酒为怀,在田园中饮酒感受更多的是胸中的酣适与心境的愉悦。《饮酒》(其五)的写景部分,诗人在自己的庭园中闲来采菊,不经意间抬头,目光恰与南山相会,正所谓人与南山两悠然,这种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山的境界被王国维誉为“无我之境”。诗人举目所见南山之物:日暮之岚绕于峰际,飞鸟成群结伴而归。酒后得以妙赏此番美景,诗人内心已經收获了一种不可言传的人生真意,正如在《饮酒》(十四)中诗人写到“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这“酒中深味”出于俗世而归于自然,是诗人从心所欲而做出的最终选择。
  守身如菊
  菊最早被古代文人赋予象征意义是在屈原的作品中,作为其诗歌中众多香草美人的典型代表,菊旨在体现诗人理想人格中的高洁操守。陶渊明继承并发扬了屈原赋予菊的精神内涵,使得菊成为诗人笔下出现最多的植物意象之一,是酒之外陶渊明的另一种象征。
  《归去来兮辞》中诗人写道:“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当诗人终于脱离了官场,“载欣载奔”回到家中,心爱的菊花以盛放的姿态呈现在面前,此时的菊成为作者长久迷失之后“犹存”的坚守,诗人坚定了自己的隐逸之志,远离世俗转而亲近自然,悠然“采菊”成为诗人隐逸生活的一部分。在《饮酒》(其五)中诗人以白描的笔法勾勒了一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庭园采菊图,将悠然自得、洁身自好的隐逸人格灌注于菊之象中,以至魏晋之后,只要提到菊,人们就会想到隐士陶渊明,从而使菊也被赋予了高洁的隐逸之风。
  尽管陶渊明进一步丰富了菊的精神内涵,但周敦颐还是在《爱莲说》中写道: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后世之中鲜有陶渊明的同道之人,人们对菊的鲜爱并不仅仅在于它寓意着隐逸之途,还在于它不同于象征富贵的牡丹。归隐后的陶渊明没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始终过着清贫的躬耕生活,“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的窘境成为其生活常态,甚至到了晚年还要为饥饿逼迫出门“乞食”,陷入“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的悲惨境地,但即便是在这样的处境中,诗人的居所始终是“秋菊盈园”,在《和郭主簿二首》(其二)中写道:“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诗人始终与菊为伴,并赞美菊花经过风霜的洗礼变得更加高洁的品性,如同自己经过污浊的官场和贫苦的田园生活磨砺之后变得“穷且益坚”。当菊与人一样有了“不戚戚于贫贱”的释然,也就被赋予了守身安贫的象征意义,纵然后人无不向往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自在生活,但这样的认同与追求大多也只能停留在精神层面,“汲汲于富贵”的世人往往匮乏了像陶渊明一样欣然付诸实践的勇气,在衣食无忧时“采菊”的雅兴人人可有,但在衣食不继中依然能够“独爱菊”就是一种超然境界了。
  自喻化鸟
  在陶渊明的诗文中,“鸟”这个意象反复出现。这不仅是因为“鸟”这个意象本身蕴含着丰富的诗意,更重要的是该意象的某些特质与诗人的精神追求相契合。陶渊明笔下的鸟大致分为三类:猛鸟、羁鸟和归鸟, 它们是诗人自我形象的化身,折射出了诗人由入世到归隐的精神蜕变历程。   青年时代的陶渊明也曾踌躇满志,意欲出世为官有一番大作为。在《杂诗》(其五)中诗人写道:“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诗中志存高远的飞鸟展现出诗人的远大抱负和功业追求,所以纵然在官场中并不适意,“少壮时”的陶渊明还是在不断尝试入世。但是一方面诗人性本爱慕田园,另一方面污浊的现实令他身陷泥淖之中,注定了他的“猛志”难以实现,诗人为此徘徊不定、痛苦不已,此时他笔下的鸟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由振翅欲飞的猛鸟变成了受困笼中的羁鸟。在《归园田居》(其一)中诗人写到“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其中的“羁鸟”是诗人壮志难酬、心为形役的寄托和表达,此时的诗人像一只渴望自由却被困笼中的鸟,意欲挣脱种种羁绊,远离不适意的官场回归到自由的田园生活,最终以一篇《归去来兮辞》宣告了自己的回归,从此诗人笔下的“羁鸟”变“归鸟”。
  归隐之后,陶渊明笔下的“鸟”得以回到眷恋的“旧林”之中,于是这些“鸟”集中表现出了日暮则返、倦飞知还的特点: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饮酒》(其五);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饮酒》(其七);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归去来兮辞》;
  翼翼归鸟,载翔载飞。虽不怀游,见林情依。遇云颉颃,相鸣而归。《归鸟》。
  以《饮酒》(其五)中的飞鸟为代表,陶渊明晚年诗歌中鸟的天性得以释放,朝则入山林自由翱翔,暮则返巢中悠然栖息。林中之鸟如同园中之人,在长久的迷途之后,最终还是回归到人生的港湾,回到可以寄托身心的家园。在《读山海经》(其一)中诗人写到“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其中流露出诗人与鸟身处自然之中的满足与欢愉,山林为鸟的栖息之巢,田园则是陶渊明肉体身心止泊之处。
  《饮酒》(其五)中诗人借助酒、菊、鸟等典型意象抒发自己遠离俗世、回归自然的生命真意,为再现诗人出世归隐、寻找真我的精神历程,朱光潜先生对这段寻觅过程的论述是:“陶渊明并不是一个很简单的人。他和我们一般人一样,有许多矛盾和冲突;与一切伟大的诗人一样,他终于达到调和静穆之境。读他的诗欣赏他的冲澹,不知道这冲澹是从几许辛酸、苦闷得来的。”在酒、菊、鸟这些意象中既蕴含了诗人的辛酸苦闷,也流露出隐者的冲澹平和,多种典型意象的融合极大拓展了诗歌的审美空间,篇末诗人的“真意”,更增添了诗歌的含蓄之美,将其中无尽的精神内涵留给读者去品味。
  参考文献
  [1].李华.陶渊明诗文赏析集[M].成都:巴蜀书社,1988.
  [2].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叶嘉莹.叶嘉莹说陶渊明饮酒及拟古诗[M].北京:中华书局,2007.
  [4].朱光潜.诗论·陶渊明[M].北京:生活·读书·三联书店,1998.
  [5].冯友兰,李泽厚.魏晋风度二十讲[M].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
  [6].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南朝】·梁萧统梁昭明太子文集·卷四·陶渊明集序陶渊明资料汇编上.
  [7].陈寅恪.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初编[M],北京:生活·读书·三联书店,2001.
  [8].任江维.陶渊明诗歌典型意象研究[D]. 西北大学,2011.
  (作者单位:北京汇文中学)
其他文献
扶青在2018年8月7日《南方日报》撰文指出:如今,孩子游戏成瘾已是家长普遍关心的话题,而在农村特别是留守现象严重的地区,这一情况更甚。从外部因素看,爬山、玩水这些接触大自然的活动,在没人管束的情况下,很难抵得过游戏本身的魅力。况且,现在提倡“减负教育”,农村学生因为缺乏兴趣班、图书馆、游乐场,他们反而不知该干什么好了。在这种情况下,手机极容易被当作“电子保姆”,它至少可以打发时间,保证孩子不吵不
当前我国教师荣誉评选主要由教育行政部门联合其他政府部门、媒体共同举办,于评选当年設立层层评选工作领导小组,并将具体执行机构置于相应教育行政部门的对应组织。这种方式使得教师荣誉评选工作表现出临时性、兼职性的特征,虽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评选工作,但却难以保障“做好”评选工作。  评选主体是评选活动质量的保障。建议可由国家立法机关组织,将教师荣誉评选工作专门化、实体化,成立专门、专业、专职的“全国教师
“人是万物之灵。当人类自作聪明时,一切都走向反面。”美国作家伯罗蒙塞尔为了阐述这个观点,曾写了一个故事(或者说经历):作者和同伴在南太平洋一个海岛旅游时,看到一只正离开巢穴爬向大海的幼龟被一只食肉鸟叼啄时,出于好心,不顾向导劝阻,要赶走食肉鸟,把幼龟抱向大海。正当我们为自己保护小动物的善举而沾沾自喜时,却发生了令人震惊的一幕:原来这只幼龟是侦察兵,后面成群的幼龟得到了错误的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就
随着新课程改革标准颁布以及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教育部对足球运动的教学质量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因此,在开展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通过应用游戏教学,适当增加活动难度,以及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反思等形式,逐步提高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在足球运动教学时,高效足球课堂的构建,不仅能够深化学生对基础足球动作技巧的认知,同时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技能。那么,作为一线的小学体育教师,应当采用怎样的教学手段,逐步
2017年12月22日早晨,河南郑州龙湖一中高一学生魏某留下一纸遗书后从宿舍8楼坠楼身亡。2018年1月4日,郑州荥阳市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确认,事发前一晚,魏某某因班主任查寝时发现宿舍门被反锁,遭罚站。警方经尸检和调查也排除刑事案件。(2018年1月6日澎湃新闻网)  我们的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该合力担当起教育的责任,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对中学生的教育,不能只注重其考试成绩,也不能只注重升学率,而
2017年7月12日,第58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办,全世界共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余名选手参加了本次比赛。韩国以170分取得第一名,中国以159分取得第二名。2016年与2015年的冠军美国以148分取得第四名。这是中国连续3年没有获得第一名。此也是从2014年起,中国取消奥数冠军选手保送大学的第4年,也是首次没有来自上海的选手代表中国出赛。  上海取消“奥数”比
带领学生学“查拳”  近年来,河北省邢台市大力推进传统武术走进校园,保护传承传统文化,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图为3月11日,在河北省邢台市桥西区达活泉小学,“武师”潘思举带领学生练习非遗武术项目——查拳。  援疆教师创新“教学法”  为落实深圳市国家首批“万人支教”援疆教师计划,深圳市六约学校教师周平受派于2018年8月來到新疆喀什市第十八小学支教,教学中深刻体会到小学语文教学首要任务是解决学生使用国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者的关注和爱护在学生的心灵上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人的一生无时无刻不在与各种事物做斗争。而作为一名班主任,与学生斗智斗勇的故事永远在进行着,教育智慧也与日剧增。下面通过分享一个案例,探讨如何处理学生的突发情况,在处理中如何运用教育策略,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事件回顾  从教十几年,笔者与各种各样的学生打过交道,有的可爱、有的睿智、有的脾气大……比如,我曾经所带的一个班,
作为一线教师,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形成学科素养责无旁贷,也是时代的需求。怎样才能将学科核心素养贯穿于高中生物课堂的始终呢?笔者就以人教版《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一课为例,浅谈在生物教学中是如何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旨在与学科同仁相互切磋。新课程标准提出了生物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即“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生物核心素养是作为高中生物教师课堂教学目标实施过程中必须融入的主旋律,也让学生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和市教委日前联合发布关于做好2019年暑假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区各学校要引导学生暑假期间积极参加适合的农业生产、工业实训、商业和服务业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等体验活动;鼓励中小学体育场馆、图书馆(阅览室)、乡村学校少年宮暑假定期向学生开放。通知特别强调,各区教委要对校外培训机构假期开展的中小学生学科类培训班严格审核备案,一经发现有超标超前培训的,责令其立即整改,整改不到位的直接取消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