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伪造技术的证据风险与规制路径

来源 :证据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SH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优化升级,深度伪造技术应运而生.然而,随着该技术的不断优化,实践中出现原始材料与伪造材料真假难辨的现象,不法分子开始利用深度伪造技术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这暴露了深度伪造技术存在的证据风险,甚至将直接影响法庭证据的审查.目前,深度伪造技术已经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证据风险,法庭证据的真实性、相关性、充分性审查都可能遭受冲击.基于此现状,完善规制路径降低该技术的证据风险迫在眉睫,从技术层面精准溯源,鉴别证据真伪是保证证据真实性的基础;完善证据审查认定体系,改进证明责任分配机制是解决该技术影响下的法庭证据审查难题的关键环节;充分利用全球合作,建立全球防护网是规制深度伪造技术捍卫司法公正的长远目标.
其他文献
2021年5月20日,作为十五周年院庆的重头戏,由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证据科学》杂志共同主办的证据科学国际研讨会—《证据法哲学》、《欧洲法庭科学评价报告指南》及《证据科学译丛》(11册套书)发布会暨研讨会在法大法庭科学技术鉴定研究所举行.来自中、美、英、瑞士等国的6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此次研讨会.
期刊
监控类技术侦查证据是打击犯罪的有力武器,但在具体适用中存在移送规范粗放化、证据出示随意化、质证方式单一化、对监听译文审查不足、违法技侦证据排除困难等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立法上的缺失,受技侦证据固有特点和侦查神秘主义的影响.对此,应进一步明确证据的移送和出示规则,保障证据移送的安全保密性、完整性和真实性;扩大证据的“原件”范围,规范概括出示并限制说明性材料的转化使用.在质证程序上按照“常规模式—技术处理模式—庭外核实模式”的先后顺序适用;庭外核实程序视保密情况采取庭外质证或单向质证的方式.在证据审查上,明确
不可否认,许多鉴定技术缺乏充分的科学性核验,并且法院在审查基于该些技术的专家证言可靠性时过于松懈.诚然,本文作者对迄今为止的科学证据司法审查进展(或不足)方面持有不同看法.尽管评论家们针对存有缺陷的专家证言发出警告的做法是正确的,但从一个长期视角来看,自20世纪70年代起至今,对这些证言的司法审查已经取得了重大进步.几个时间点尤为关键:20世纪70年代初、70年代末、80年代、90年代以及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对多伯特案做出判决后的时代.如今,绝大多数美国法院似乎更愿意去直接审查那些支撑了专家方法论的实证数据,
话剧《千万不要忘记》对爱情阶级属性的强调,使得爱情成为革命斗争的一个重要场域.剧作明确否定了基于普遍人性的资产阶级爱情观,但在戏剧叙事上不断出现的对私人爱情的悬搁和延宕也说明20世纪60年代主导性的阶级话语无法为革命青年的爱情提供整全的价值图景.爱情作为叙事要素的反复出现与其在具体叙述中不断被阻断的叙事困境,反映了60年代中国革命内在的文化冲突.《千万不要忘记》中被规训的"爱情",折射出60年代中国革命话语、阶级认同与个人情感之间的微妙关系,应被视为一种情感政治.
2016年11月23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福建省第十次代表大会在福州召开.大会应到代表534名,实到代表528名,肩负着全省210万党员的重托和3800万人民的期望.rn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福建省第十次代表大会关于中共福建省第九届委员会报告的决议》和《中国共产党福建省第十次代表大会关于中国共产党福建省第九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
期刊
艾霞的电影小说《现代一女性》写作于"新女性"被重新定义的20世纪30年代,也是"五四"新女性主体性被左翼新女性取代的时期.本文从细读电影小说《现代一女性》开始,阐述女性作家写作中偏爱使用的词语中包含的文化内涵、女性表达如何被主流话语误读和改用、女性写作如何从主体性写作被置换为需要被改造的弱者位置以及女性写作呈现的精神空间并未被真正认识的历史状况.知识女性失去新女性主体身份是一系列左翼话语建构的结果,艾霞事件和她的作品作为一个特殊的复合文献,从中可以看到左翼意识形态建构过程中遗留的缝合痕迹,也可以看到女性解
交叉性理论是第三波女性主义发展的重要理论成果,对当代西方左派激进理论和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甚至被引入许多相关学科领域.它关注的是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女性所遭受的阶级、种族、性别、性和年龄等多重和共时的压迫问题.然而,交叉性理论中包含的一些倾向引起了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者的重视,她们希望通过批判、利用和改造交叉性理论,用马克思主义引领西方女性主义左派激进理论和实践,进一步加强对交叉性理论的反思.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征程中,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引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厚的经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利益的使命担当和全球责任意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梳理中国共产党百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成就,深刻把握百年大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经验,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本文将情绪劳动理论框架与男性气质研究视角相结合,从"情绪劳动的形式"和"客户歧视情况"两个维度考察上海"长期护理保险"社区居家照护项目中男性养老护理员在不同情境中所进行的男性气质展演.研究发现,"长期护理保险"社区居家照护项目的养老护理工作同时包含情感和非情感(技术)面向,而男性从事该工作时往往遭遇两种歧视.第一种歧视是人们基于性别刻板印象对男性养老护理员从事该工作的歧视.这种歧视导致男性养老护理员遭遇性别身份与社会性别刻板印象的冲突,从而形成两种回应方式:一是消极回应,表现为掩饰或退出;二是积极回应,表
陪审团审判的凋零与“自由心证”的盛行,使得证据法陷入了难以未卜的命运.《证据法哲学》这本开拓性论著的面世,重新对证据法予以界定并揭示了其重要意涵:证据法的主要调整对象为事实认定,是一种控制审判评议的规范性装置;其外部目标是探究真相与合理分配判决错误风险;内在价值是实现正义的道德伦理与认识正当性.在此基础上,该书道出了证据法的主旨:在探究真相的过程中实现正义.这一要义的提出,不仅澄清了学界长期对证据法存在的“纯粹发现真相工具”与“陪审团之子”误区,而且还为中国证据法由“构建可采性规则为中心”向“规范审判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