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的讨论法

来源 :课程.教材.教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gang_fl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广义地说,两人或两人以上彼此作口头的交流,我们就说他们参与了讨论。在课堂上这种形式或那种形式的讨论经常在进行,有时是深思熟虑过的,有时是自发的。按照这个观点来看,讨论是作为一种方法所包含的一种技巧,它可以在非正规的讲演、示范、甚至是实验课的进程中以短暂的时间进行。 在这一节里,讨论被看作为了一定的教学目的教一门学科或课程的特定部分而从始至终、按部就班采用的教学过程。因此,讨论本身被认为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独特方法,而不是其他方法的一个部分或一种因素。
其他文献
<正> 近年来,如何编写中学数学教材的问题已愈来愈突出了。这仅从下述情况就可足以说明:教育出版社已出版了八本《中学教材问题》的专辑,并拟再出版两本这样的专辑。教育学家、教学法专家、心理学家正在这些书中讨论这一重大问题的各个方面。在所有这些专辑中,几乎每篇论文都是谈对学生的要求,或者谈现代课本所应有的职能。本文打算讨论同中学数学教材有关的下述问题:它的编排、内容和形式。 多年来,阐述理论材料的教科书和习题汇编,一直都是有关中学课程中每个数学课题的重要参考资料。由于70年代的数学教育改革,课本和习
“语法化”或“虚化”理论最早起自于我国元代周伯琦《六书证谲》的观点得不到原书内证和中国古代虚实语法体系的支持,周伯琦所论实为六书理论中假借造字法的“语辞之借”。清代袁仁林的《虚字说》第一次把语音假借从虚实关系中撇开,具有语法化理论和实践的初步形态和先驱地位,但其仍未彻底摆脱假借说影响。
<正> 为了提高历史教学质量,我县在课堂教学改革中进行了一些探索,强调自学、议论和巩固。经过近两年的试验,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果。 一、为什么要强调自学、议论和巩固 首先,从历史教学的现状看。目前历史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教与学的关系处理得不好。有些教师只一味地传授知识,
<正> 在上级和学校的具体领导下,从1982年9月起到1985年6月止,我担任了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编的“全日制重点中学初中语文”《阅读》、《写作》教材的试教工作,现将试教的情况报告如下:
<正> 委内瑞拉共和国已开始实施一项宏伟的规划,要在今后的十年里提高整个国家的智力水平。委内瑞拉将人脑资源的开发作为国家的首要目标。目前他们在全国推广的思维技能教程,就是为了使国民们博学多识、富于创造、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正如专家所希望的,委内瑞拉的智力开发是从孩子出生前的怀孕期护理开始的。在医院、诊所和门诊室,孕妇们可以看到有关营养和健康的电影和电视录
<正> 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在西欧和美国称为课程标准(在日本称为“学习指导要领”)。六十年代,大多数西方国家进行了包括课程标准重大变革在内的教学内容的改革,这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课程理论的研究。随着新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社会对学校培养人才的职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从七十年代中期到八十年代初,西方教育界表现出两种明显趋势:一方面,实际教学工作者——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希望更多地依靠教育学理论的研究成果,用以指导实践;另一方面,教育理论工作者也试图寻找通往实践的更佳途径。
<正> 一 综合学习的原理 虽然人们已经注意到某些类型的教与学所具有的特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排斥综合教学的实践。现在有必要来考察一下特殊地包含在综合教学实践中的学与教的原理。 首要的任务,是探讨儿童们的学习问题。这种探讨将在以下三个标题下来进行:(一)学会“知”;(二)学会“行”;(三)学会“生存”。 (一) 学会“知”。增长儿童们的知识和理解力,这是综合教学的一个首要的、也是基本的目标。在这一点上,分科教学与综合教学都具有同样的目的。对
<正> 一、历史背景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陆之一,然而作为国家,历史却不到二百年。尽管土著人在这里生活了大约四万余年,但澳大利亚的文字记载始于十七世纪。那时偶尔有欧洲的探险家和商人在沿海登陆并逗留。到了1788年,第一批欧洲人
1引言 在讨论“语言”之前,我们必须要清楚我们用这个术语来指什么。它有时用来指人类语言,有时又用来指任何的符号系统,或任何交际、表达的模式。例如当一个人说“蜜蜂的语言”,或“程序语言”,或“星星的语言”等。在这里,我将沿用其第一个意思,即“人类语言”,生物世界里的一种特定对象。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解,语言研究被称之为“生物语言学”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