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生关自治在高校社团中的思考

来源 :硅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m99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高校学生社团与学生自治关系的剖析,指出学生自治给高校社团带来社团规模和跨度不统一、特色和品牌社团不显著、制度和体制不完善等问题,对此,从大学生素质拓展、社团外部保障机制、内部运行机制等方面探索学生自治发展新模式,从而构建团建工作的统一格局。
  [关键词]学生自治 高校社团 思考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0520125-02
  
  近年来,随着各大高校扩招学生人数的大幅度增加,高校学生社团蓬勃发展,数量也逐步增多,而且是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主要形式,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载体,《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也明确提出“要依托班级、社团等组织形式,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对大学生社团的领导和管理……支持和引导大学生社团自主开展活动。”这一方面充分指出了高校学生社团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时也进一步指明了加强对高校学生社团的领导和管理的重要性。因此,构建高校社团自治性管理和发展模式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认真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学生社团与学生自治的关系
  
  学生自治,即学生的自我管理,依靠管理者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以各专业学生集体为基础,发展学生自主积极性,以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为目的。大学生社团是高校学生以学生自治组织为平台,在共同的兴趣、爱好、志向和责任感的基础上自发组成的学生组织,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
  (一)高校学生社团是学生自治的重要表现形式
  高校社团是以学生自治组织为平台,属于非正式群体组织,具有“民办”组织的高度自治性,这里的“民”主要是指高校学生。
  (二)高校学生社团活动是实现大学生自我管理的有效载体
   社团活动的目的是最大限度的满足会员的兴趣,因此在管理上与学校、班级管理不同,往往不受行政命令的干预,社团的管理是一种跨年级、跨专业的横向管理,之间没有任何利益冲突,学生社团成员之间凝聚力、归属感较强,社团活动往往是学生实现自我管理的有效载体。
  (三)高校学生社团活动是实现大学生自我素质拓展的关键环节
   学生社团活动是学生实践的主要途径,对学生培养“学会生存”的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些既是以自治为特征的社团得以运行和建立的根本,也是目前完善和发展素质拓展计划的重要环节。
  
  二、学生自治给高校社团带来的问题
  
  


  从上面一个简单的表格可以看出,高校社团流动性较大,虽有指导单位或者是团委的监管,但大多数社团运作的好坏与指导单位并没有直接的利益牵扯。
  
  (一)学生自治导致社团规模和跨度不统一,社团发展难平衡
  每年新生入学,大小社团都会在低年级学生中自主“招兵买马”,本着“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原则,社团负责人很少考虑到日后的发展,因此出现目前有些社团规模达几百人,甚至横跨几个校区,而且颇具影响力,而有的社团却光凭社团成员的一腔热情甚至是几个社团骨干在维护,逐渐失去了广大学生的吸引力。有的社团虽然规模很大,但是由于不考虑学生的专业性质,盲目招生,使得成员数量太多,很多会员得不到锻炼,参与热情逐渐降低。
  
  (二)学生自治导致特色和品牌社团不显著,社团水准难提高
  据了解,目前绝大多数高校体育艺术类社团偏多,结合学校特色和专业特色设立的社团很少,事实上,一方面是许多学生认为社团活动,大多是自娱自乐的,用来丰富自己的校园文化生活,似乎没有意识去考虑与专业相关的社团,一方面是指导教师配备力量不足,高校绝大多数社团的指导力量来自于团委,但是由于高校社团数量众多,社团工作涉及的知识面宽,很难有的放矢给予指导,请专业教师只能宏观指导,具体指导很难实现。
  
  (三)学生自治导致制度和体制不完善,社团运作难保证
  许多社团的规章制度缺乏实效性,有很多都是互相摘抄的,并没有结合自身社团的运作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而且很多学生社团进出比较随意。因此目前很多社团,特别是小社团组织较为松散,缺乏严密的组织纪律和规章制度,社团会员角色意识、参与意识不强,很难做到齐心协力,难以保证社团运作的正常进行。有的社团形如虚设,开展一两次活动便销声匿迹,有的社团风风光光准备活动,但总是收效很差,“始自于隆隆,终止于默默”是很多社团发展的真实写照,这样既不利于社团建设的良性发展,更谈不上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三、构建高校社团学生自治管理和发展模式
  
  陶行知在《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一文中指出:“学生自治是有权限范围的,学生自治可能发生弊端,要注意同学的切磋,教师的指导。”[1]由于大学生社团组织的松散型和社会化程度高,面对社团出现的新特点、新形势、新变化,我们必须加强社团管理、提高大学生的自治能力,重视、信任和支持学生自治,在理念上“服务先于管理”,在途经上“加大投入、扩大影响”,为高校学生自治打下基础。
  
  (一)以大学生素质拓展为契机,强化学生自治能力
  素质拓展计划和大学生社团组织都是在新的办学理念指导下产生的新事物。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非常强调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锻炼,充分发挥他们主体作用。大学生社团是自愿组成的群众组织,它的领导者、管理者都是学生自己,它的活动从计划到实施都由学生自主决定,它的集体事务和重要问题都由社团成员集体商议解决,这就充分尊重和发挥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因此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锻炼的积极性和能力,使之自觉地融入到素质拓展的洪流之中,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可以将各项社团活动加入到素质拓展计划中,选取有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团队意识的活动,作为“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重要部分,实现全面育人的功能。
  
  (二)建立必要的外部保障机制是实现高校社团学生自治管理的基本条件
  1、加大投入,有利于社团活动的顺利开展
  绝大多数社团活动需要耗费大量的财力和物力,但是有限的会员费和团委经费不能完全满足活动的正常开展,加上“社会赞助”又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学校要尽可能地投入一定的经费专门用于社团发展,并对社团经费的使用严加审核,同时,根据各校的实际与可能,力求尽可能多地为学生社团提供必要的活动场所、这是社团发挥效用的基础,也是实现学生自治的必备条件。
  2、配备导师,有利于社团质量的健康发展
  实践证明,没有教师文化的参入,学生社团文化的品质很难快速提升,因此,我们在尊重社团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前提下,由指导老师代表学校加强对社团的宏观管理和指导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学生建立社团组织、制定社团工作总体规划、把握社团活动的正确方向、强化社团活动的育人功效等,都离不开教育者的指导和帮助,否则会出现跟学生兴趣和商家利益走或被某些不良势力利用的可能,实行“社团导师”制,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社团活动规范化、经常化、科学化,倡导社团文化的精神,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渊博的学识、丰富的阅历、高尚的人格进行精神陶冶、文化导向,引导学生自觉成长、成才。教师文化的引领和强力推动,丰富了社团文化的内涵,促使社团品质提升,从而为学生自治提供便利。需要指出的是,指导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指挥,而是引导,为学生搭建舞台,做好幕后导演。
  3、扩大交流,有利于社团运作的稳步提高
  一方面要利用信息、网络,为社团内部人员交流思想、开展工作提供平台,另一方面要加强各类学生社团之间,或者与校内外同类学生社团之间的接触与协作,寻找共同开展活动的结合点。团委要积极支持社团之间的交流,努力开辟社团与社会交流的渠道,做到社团相互间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
  
  (三)完善基本的内部运行机制是提高高校社团学生自治管理的重要基础
  1、建立科学健全的管理制度是学生自治的关键
  规范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评价和激励机制可以保证社团活动有序开展,减少和避免在社团活动中的盲目型,通过对学生社团资格的审查、具体章程(会员的进出条件或标准)的审定、活动的考核、年终的评比等具体制度的执行,使学生社团朝着既定的方向发展,把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情况纳入到学生素质拓展规划中,根据学校和社团发展的需要,要不断完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以年度考核为主要方式,综合评价学生社团的活动和建设,定期对表现优秀的社团、成效显著的社团活动、工作出色的社团负责人、积极参与社团活动的学生等给予适当的表彰和奖励;另一方面,学生社团负责人在招揽会员时,注意量才录用,宁精勿滥,形成一支合理的会员结构,形成一个强劲内核,为学生自治的高质量管理提高保障。
  2、培养高质量的社团骨干是学生自治的保障
  社团干部是社团的骨干力量,其素质的高低往往决定社团活动质量的高低,而且对学生自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中由于增加了很多新社团,既无经验可鉴,也无章法可依,因此团委应该积极开展对学生社团干部的培训,要求社团干部了解学生社团的指导思想、特点、工作方法、基本原则以及组织管理技巧、领导艺术等方面的知识、切实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从而扩大对学生自治能力的提高。
  3、打造特色品牌活动是学生自治的升华
  针对目前社团建立的现状,应该自发成立一些校园内参与面广,示范性强,影响力大,成效明显,能反映大学文化内涵和校园精神以及专业特色的社团,突出精品和特色优势,一方面积极引导,重点建设理论学习型社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一方面大力倡导,重点扶植学生科技型社团,培养学生创新科研能力,这是实现学生自治的有效载体,也是提高学生自治能力的具体表现。
  4、探索学生自治发展新模式,构建团建工作的统一格局
  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没有进步,就没有提高。学生社团的发展给高校共青团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带来了新的机遇,注入了新的活力。共青团组织要实现对青年学生的有效覆盖,进行有益的尝试,积极寻求自治创新发展模式。通过不断探索,将共青团的基层组织分层次地建到社团,拟建多元化团建模式,将社团建设纳入共青团的组织体系和工作体系,使学生社团真正成为共青团组织开展工作的有效延伸和有力臂膀,同时,可以实现社团与党团组织、学生会相关部门的挂靠,设立团建工作的新体系,努力构建以共青团组织为主体、以学生会和学生社团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共青团工作格局。
  在思想政治领域上,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在高校形成以党团组织为主导,思想学术类社团齐参与,广大同学积极参加的校园理论学习格局;在管理和评价上,探索高校社团学分管理体系,与第一课堂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将学生自治走向规范化、科学化; 另外,还可加强与职业生涯规划的互动,找出衔接和切合点,将完善和提高学生自治能力贯穿于整个职业生涯规划中,优化育人环境,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
  高校学生社团作为大学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重要阵地和平台,作为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形式,已经呈现出生机和存在价值。虽然由于一些原因而使社团自治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只要我们抓住学生社团自治的特点和性质,形成高校社团、学生会的合力,找准位置,及时研究,认真寻找对策,就应该能促进学生社团自治性的健康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笑君,大学生社团状况的调查与思考,吉林教育科学之高教研究 1999.4.
  [2]章剑锋,高校社团学分制与大学生素质拓展关于社团学分制活动课程的调查报告,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 2005.2.
  [3]石向实,陈晓慧,当代大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现状的调查与思考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3.
  [4]轩欣,浅谈高校学生社团与大学生自治,陕西教育(理论)2006.Z1.
  [5]程同顺,郑天喆,高校学生自治的政治学分析,江苏高教2002.5.
  [6]王复兴,试论高校的民主决策,教育评论,1998.4.
  [7]黄宁,当前高校社团面临的困境与对策研究,长沙大学学报,2006.4.
  [8]范军,大学生社团建设的理念与定位,当代经理人(下月刊)2006.6.
其他文献
本文对老年前期男女健康者100例进行24hDCG 观察研究,受试者年龄为45~59岁,均系脑力劳动者。受试者保持日常工作,佩带英国牛津医疗器械公司 RM-14型心电记录器和 MA-14型回放
本文分析28例经临床确诊为白血病而作脑电图者。根据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L)诊断标准,其中15例诊断为CNL。CNL发生隐匿、症状、体征和CSF改变出现较晚,尸解资料证实其发生率
[摘要]高校的职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职称评审对教师具有“指挥棒”的作用,体现高校职能的职称评审标准能更好地高校所应该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职能 职称评审 改革 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0520123-02    高等学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职能,承担着培养创新型人才、致力于科技创新并推进科技成果产业
[摘要]从实施“村村通”工程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其选用攻分器分配网络的优越性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分析雷电雷击的来源、网络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预防的措施和对策。  [关键词]雷击 避雷 接地 安全  中图分类号:TM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0520084-01    一、国家实施“村村通”工程的重要性、必要性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期
盖孜河发源于帕米尔公格山(海拨7719m)、幕士塔格山(海拨7546m).高山终年积雪,水源主要为冰雪消融补给,盖孜河是喀什噶尔河流域第二大河.三道桥至保尔黑太站之间河道顺直,区
[摘要]分析信息技术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影响,并具体提出建筑工程造价的信息化管理方式,最后结合实践,指出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信息技术 建筑工程 造价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0520064-01    一、信息技术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影响    随着这几年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在各行业应用的逐步深入,工程造价领域特别是预(决)算
职业教育是面向经济、面向产业、面向大众的最直接的教育方式 ,是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途径。高层次的人才可以靠引进 ,而产业大军不能靠引进 ,要靠职业学校来培养
[摘要]针对职业技能培训多媒体课件的开发与应用,说明多媒体教学是一种现代化的新型教学模式,它有利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互结合,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关键词]职业技能 多媒体 课件 开发 素材   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0520127-01    职业技能培训是当前社会提高技能型人才操作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培训工作中,针对参加培训
为探索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vera,PV)的最理想方案,国家肿瘤研究所于1967年发起成立 PV 研究组,并开始施行名为 PVSG-01的治疗方案。方案把病人分为3组,分别用
[摘要]计算机基础教学在高校教学中是一项较大教学任务,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提出将任务驱动法应用于计算机基础教学,阐述进行任务设计的相关原则,以及在任务驱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事项。  [关键词]任务驱动 任务设计 计算机基础 新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0520128-01    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在《被压迫者教育